气焊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3
气焊一、气焊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作热源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
目前应用最普通的是乙炔气和氧气混合燃烧,气焊设备如下图1:图1 气焊设备二、气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1、气焊的原理气焊是将可燃气体和氧气在焊炬中混合均匀后,从焊嘴喷出燃烧形成火焰,将焊件和焊丝熔化,形成熔池,待冷却凝固后形成焊缝的连接。
如图2所示:图2 气焊过程示意图2、气焊的特点及应用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缺点:火焰温度低,热影响区宽,变形大等。
应用:气焊适于各种位置的焊接,适用于焊接在3mm以下的低碳钢、高碳钢薄板、铸铁焊补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焊接。
在无电或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气焊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常用气焊火焰对工件、刀具进行淬火处理,对紫铜皮进行回火处理,并矫直金属材料和净化工件表面等。
此外,由微型氧气瓶和微型溶解乙炔气瓶组成的手提式或肩背式气焊装置,在旷野、山顶、高空作业中应用是十分简便的。
三、气焊工艺1、焊接烟火的种类(1)中性焰。
如图3-a所示,焰心呈尖锥形,色蓝白而亮,轮廓清楚,外焰呈淡桔红色。
(2)碳化焰。
如图3-b所示,焰心呈蓝白色,外周包着一层淡蓝色的火焰,轮廓不清楚,外焰呈桔红色,伴有黑烟。
(3)氧化焰。
如图3-c所示,焰心呈淡蓝色,内焰已看不清了,焊接时会发出急剧的“嗖嗖”声。
图3 焊接火焰的种类2、焊接的接头形式气焊的接头形式有卷边接头、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接头、管子接头、法兰接头等,如图4所示。
图4 气焊的接头形式3、焊接方向(1)右向焊法。
右向焊时,焊炬指向已完成的焊缝。
焊接过程自左向右,焊炬在焊丝前面移动,如图5所示。
(2)左向焊法。
左向焊时,焊炬指向待焊部位,焊接过程自右向左,焊炬在焊丝后面移动,如图6所示图5 右向焊接 图6 左向焊接4、焊接位置(1)平焊。
如图7所示。
焊接开始时,焊炬与焊件的角度可大些,随着焊接过程的进行,则焊炬与焊件的角度可减小些。
焊丝与焊炬的夹角应保持在90°左右。
气焊(割)工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气焊(割)工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本文将从气焊(割)工作的风险因素、已知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实际经验提出新的控制措施来探讨如何保障气焊(割)工的安全。
一、气焊(割)工作的风险因素1. 燃气泄漏:气焊(割)作业中使用的煤气、乙炔等易燃气体,一旦泄漏将引发爆炸、火灾等危险。
2. 烟尘和有毒气体:气焊(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吸入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3. 高温火花:气焊(割)作业中产生的高温火花容易引发周围可燃物的燃烧,导致火灾。
4. 电击伤害:在气焊(割)作业中,操作人员不慎接触带电设备可能发生电击伤害。
5. 气瓶爆炸:气焊(割)作业中使用的气瓶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或异常情况可能发生爆炸,危及人身安全。
二、已知的控制措施1.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气焊(割)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禁止违章操作。
2. 定期维护设备:气焊(割)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必须配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毒面具等。
4. 规范操作:气焊(割)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上岗。
5.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对气焊(割)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生产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新的控制措施提出1. 安全监测系统:引入智能感应设备对气焊(割)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应急措施。
2. 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气焊(割)技术和设备,尽量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降低安全风险。
3. 安全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或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格追究,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4. 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气焊(割)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气焊(割)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气焊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焊的原理:气焊是利用燃烧气体产生高温火焰,将金属加热至熔
化点,并通过加入焊料使两个金属件融合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2. 气焊设备:气焊设备包括氧气瓶、乙炔瓶、气焊切割枪、气焊切割嘴、钎焊枪等。
3. 气焊操作安全:在进行气焊操作时,要注意安全操作,包括佩戴防
护眼镜、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火焰接触易燃
物等。
4. 火焰温度控制:火焰温度是气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参数,可以通过
控制氧气和乙炔的流量来控制火焰温度,从而实现不同金属的熔化和
焊接。
5. 气焊材料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焊材对于气焊的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焊材包括钢丝、铜丝、镍合金丝等。
在焊接前需对焊接面进行
清洁和处理,保证焊接的质量。
6. 气焊缺陷与预防:在气焊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焊接缺陷,如气泡、夹
杂等。
要预防焊接缺陷,需要控制焊接参数,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7. 气焊的应用:气焊广泛应用于金属制造、建筑、汽车制造等领域。
常见的气焊应用包括焊接、切割、钎焊等。
8. 气焊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焊技术也不断更新。
目前,气焊技术已经与其他焊接技术相结合,如激光焊接、电弧焊接等,实现了更高效、更精确的焊接方式。
气焊的操作方法
气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焊接质量好、焊接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焊的操作方法。
一、气焊的准备工作
1. 检查焊枪和气瓶:使用前需要检查焊枪和气瓶是否完好,焊枪是否清洁,气瓶压力是否充足。
2. 准备焊接材料: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焊丝、焊条等。
3. 焊接工件的准备:将需要焊接的金属工件进行加工和打磨,以保证焊接质量。
二、气焊的操作步骤
1. 点火:打开气瓶阀门,调整气体混合比,点火燃烧,使焊枪嘴部温度升高。
2. 焊接:将焊丝或焊条放在焊枪嘴部,等待焊接部位加热至适当温度后,将焊丝或焊条送入焊接部位,同时调节焊枪角度和焊接速度,以保证焊接质量。
3. 熄火:完成焊接后,关闭气瓶阀门,熄灭火焰。
三、气焊的安全注意事项
1. 佩戴防护用具:进行气焊操作时,应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具,以防止烫伤、灼伤和吸入有害气体。
2. 保持通风良好:气焊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应保持工作环
境通风良好,以防中毒。
3. 谨慎操作:气焊操作需要谨慎,不可大意,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气焊气割的工作原理
气焊气割技术是利用气体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来进行焊接和切割的一种工艺。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气焊原理:
气焊是通过氧化性燃料气(如乙炔)与氧气燃烧产生高温火焰来加热和熔化焊缝,再通过焊工添加合适的焊材使其融化并连接在一起。
氧气提供了氧化焊材的氧源,而气体燃烧提供了高温和高能量。
2. 气割原理:
气割是通过利用氧化性燃料气(如乙炔)与高压氧气的燃烧反应,在金属材料上产生高温氧化反应区,再通过高压氧气中的氧气切割火焰产生的氧化融渣和氧化金属,使其与金属材料发生剧烈反应,从而迅速腐蚀融化金属材料。
氧气提供了氧化金属的氧源,而气体燃烧提供了高温和高能量。
总体来说,气焊气割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来实现焊接和切割的目的。
不同的燃料气和氧气的比例、压力和喷嘴结构等因素会影响到气焊气割的实际应用效果。
氧乙炔焊接法(气焊)1.气焊之原理与设备热能——是焊接过程中必备的条件,已知焊接热能分列有:电磁能,化学能,机械能,结晶能等等;而气焊则屈于化学能式的焊接法。
气焊(Gas-Welding)——是将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气体自容器中引导出,经焊炬(Torch)混合后,经由焊炬火口处点燃成高温火焰,并对焊件加热的一种焊接方法,使用的可燃性气体有乙炔(Acetylene,C2H2,电石气),丙烷(Propane,C3H8,煤气),甲烷(1-1.21℃时约为是由碳化钙公元19001960年代)中就能溶解约在15kg/cm21-2.焊炬(具。
);1-3.1-4.压力调整器(Regulator)——装在钢瓶内的氧,乙炔气,由于压力太高,无法供焊接使用,因此必须借助压力调整器(俗称:减压器)将瓶内输出的气体调降至适当的施焊压力。
压力调整器装置基本构造是由一瓶压指示表,工作压力指示表,压力调整旋钮,气瓶接头,橡皮管接头等所组合而成。
若依调整装置内部构造可分为单段式(Single-Stage)与双极式(Two-Stage)两种;在单段式中,钢瓶经过一次降压后即可得到施焊压力,但在焊接中由于瓶压逐渐消耗降低,所以单段式调整器也须再调整至适当的施焊压力。
另在双极式中,第一段进气功用是将瓶压降至约30kg/cm2的中压,再经第二段降压至适当的施焊压力。
1-5.橡胶管(Gas-Hose)——主要乃连接气体至焊炬的导管,必须具耐高压特性,橡胶管内径之采用则依焊炬大小而异。
为便于识别,氧气管为绿色或黑色,而其接头螺帽为右螺纹;乙炔气管为红色,而接头螺帽则为左螺纹,外围并且轻车销一沟槽。
1-6.回火防止器(Check-Valve)——气焊施焊时,由于操作不良,造成火口堵塞或其他情形,这极易造成逆回现象,如为防止此情事发生,则多以单向止回阀连接于焊炬后端之进气口处,使气体形成单向的流动,以免因回火而产生意外。
1-7.火口通针(Tip-Cleaner)——为一组粗细各异的细径钢线组合成套,此用来清除火口内附着的焊渣或其他碳化物,在执行清除火口时应将火口朝上放置于固定位置,同时旋开氧气阀,并以略小于火口孔径的通针垂直通入孔内清除。
气焊的注意事项
气焊是常用的金属加工方式之一,但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操作安全和焊接质量。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 安全防护:在进行气焊前必须佩戴防护面罩、手套和耳塞等安全防护用品,以避免灼伤和噪音等危害。
2. 氧气和乙炔的比例:气焊需要使用氧气和乙炔混合气体,其比例要根据焊接金属的种类和厚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焊接厚度越大,氧气的比例就越高。
3. 焊接材料的准备:在进行气焊前,必须将焊接材料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去除氧化层、清洁表面和磨光等。
同时,还要注意金属的熔点和热传导性,以保证焊接质量。
4. 焊接速度的控制:焊接速度的控制对焊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焊接速度过快,会导致焊缝质量差,而过慢则容易出现熔穿现象。
因此,应根据材料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控制焊接速度。
5. 维护设备:气焊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特别是燃气和气体压力表的检查更为重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总之,气焊操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工作安全和焊接质量。
- 1 -。
气焊学习资料一、气焊基本原理气焊是借助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火焰,将接头部位母材金属和焊丝熔化后形成牢固连接,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熔焊方法。
气焊所用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有乙炔和丙烷。
二、适用范围气焊主要用于焊接薄钢板、有色金属、铸铁补焊、堆焊硬质合金及零部件磨损后的补焊等,除电焊外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
三、气焊设备及工具气焊应用的设备有氧气瓶、乙炔瓶、回火防止器、减压器、橡皮气管和焊炬等。
气焊作业中使用的辅助工具有:护目镜、点火枪、钢丝刷、手捶、锉刀、钢丝钳、扳手、通针。
1、氧气和氧气瓶1.1氧气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本身不能燃烧,但按一定的比例和氢气、乙炔、丙烷等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形成燃爆性气体。
高压氧气与油脂、碳粉、纤维等可燃有机物质接触时,在常温下也容易产生自燃,引发燃烧爆炸。
氧气的纯度对气焊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若氧气不纯(主要是混有氮气),在燃烧时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造成火焰温度降低,焊接时使金属焊缝氮化,严重影响焊缝金属的质量。
气焊用氧气的纯度要求一般>98.5%,最好>99.2%。
1.2氧气瓶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高压容器。
瓶内要灌入压力为15MPa(150个大气压)的氧气,还要承受搬运时的振动、滚动等外部的作用力。
1.2.1氧气瓶的安全使用1.2.1.1氧气瓶在使用时一般应直立放置,并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1.2.1.2氧气瓶上严禁沾染油脂,不得使用沾有油脂的手套、工具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
1.2.1.3不要把氧气瓶内的氧气全部用尽,退瓶时至少要留有0.1 Mpa(1kgf/cm2)的余压,这样可以防止气瓶内形成爆炸气体造成爆炸事故。
2、乙炔及乙炔瓶共5页第1页2.1乙炔乙炔是气焊用的可燃气体,其自燃点为335℃,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28℃。
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可形成氧炔焰,温度可达3100℃~3300℃。
乙炔是易爆炸的气体,在容器中当温度达到300℃或压力在0.15Mpa以上时,乙炔就会自行爆炸,因而乙炔发生器的工作压力极限不得超过0.15Mpa。
气焊
气焊,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焰为热源,熔化焊件和焊接材料使之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
助燃气体主要为氧气,可燃气体主要采用乙炔、液化石油气等。
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焊丝、气焊熔剂等。
特点设备简单不需用电。
设备主要包括氧气瓶、乙炔瓶(如采用乙炔作为可燃气体)、减压器、焊枪、胶管等。
由于所用储存气体的气瓶为压力容器、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所以该方法是所有焊接方法中危险性最高的之一。
氧气瓶的外面为蓝色,金属中金银材料最好但较贵且质量重,其次为铜,其氧化性较弱,铜的氢氧化物为蓝色。
所以氧气瓶的颜色该为蓝色。
利用气体燃烧的火焰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
乙炔(C2H2)是最常用的可燃气体。
氧和乙炔燃烧的化学过程是2C2H2+O2→4CO+2H2+3O2+热量→4CO2+2H2O+热量。
形成的火焰可调节成4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金属和合金的焊接(见表)。
氧乙炔火焰生成的氢和二氧化碳对熔化金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气焊一般是手工操作,常用于焊接 6毫米以下的薄板和小直径管材以及修补焊接。
气焊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的焊接,设备简单、成本低廉、焊炬操作灵便,在小批量薄件(最薄 0.5毫米)焊接、全位置安装焊(如锅炉低压管安装)和修补焊等方面应用较普遍。
优点
1、设备简单、费用低、移动方便、使用灵活。
2、通用性强,对铸铁及某些有色金属的焊接有较好的适应性。
3、由于无需电源,因而在无电源场合和野外工作时有实用价值。
缺点
1、生产效率较低。
气焊火焰温度低,加热速度慢。
2、焊接后工件变形和热影响区较大,加热区域宽,焊接热影响区宽,焊接变形大。
3、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受到的保护差,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4、较难实现自动化。
使用材料
1、气焊丝
气焊时,焊丝不断地送入熔池内,并与熔化的基本金属熔合形成焊缝。
焊缝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气焊丝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有关。
常用气焊丝的型号和用途如下:
1)结构钢焊丝一般低碳钢焊件采用的焊丝有H08A;重要的低碳钢焊件用H08Mn和H08MnA;中强度焊件用H15A;强度较高的焊件用H15Mn。
焊接强度等级为300~350MPa的普通碳素钢时,采用H08A、H08Mn和H08MnA 等焊丝。
焊接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时,可采用碳素结构钢焊丝或合金结构钢焊丝,如
H08Mn、H08MnA、H10Mn2以及H10Mn2MoA等。
2)铸铁用焊丝铸铁焊丝分为灰铸铁焊丝和合金铸铁焊丝,其型号、化学成分可参见相关国家标准。
2、气焊熔剂
1)气焊熔剂的作用气焊过程中,被加热的熔化金属极易与周围空气中的氧或火焰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使焊缝中产生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为了防止金属的氧化及消除已经形成的氧化物,在焊接有色金属、铸铁以及不锈钢等材料时必须采用气焊熔剂。
2)常用气焊熔剂及选用气焊熔剂应根据母材金属在气焊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物的种类来选用。
所选用的熔剂应能中和或溶解这些氧化物。
金属材料满足氧气—乙炔气割的条件是什么
必须满足一下条件的金属才能气割:1.金属的燃点必须低于其本身的熔点。
2.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必须低于其本身的熔点,这样高压风才能将熔渣吹除。
3.导热性要小。
在切割过程中氧化反应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切割部位的预热速度超过材料的导热速度,以保持切口前方的温度始终高于燃点,切割才不致中断。
因此,气割一般只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钢和钛及钛合金。
其它常见金属如铝、铜及其合金不符合上述条件,所以不能用气割切割的。
气焊为什么会回火,气焊回火有什么危害?气焊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回火?
回火的产生,从理论上讲是氧气系统中混入了乙炔或乙炔系统中混入了氧气,这种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速度很快,超过了工作时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速度,致使火焰向焊炬、割炬内部燃烧而形成回火。
操作中产生回火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焊、割嘴过分接近熔熔金属,使嘴孔附近阻力增大,焊、割炬内混合气体难以流出,压力升高,将部分混合气体压进乙炔系统。
2. 喷嘴过热,增加了混合气体的流动阻力,且使混合气体受热膨胀,如喷嘴温度超过400℃时,一部分混合气体来不及流出喷嘴,就在喷嘴内部燃烧而发出“啪、啪”的爆炸声。
3. 喷嘴被熔化金属或飞溅堵塞,混合气体难于喷出而倒流入乙炔系统。
4. 乙炔压力过小,氧气进入乙炔系统;在熄火的瞬间,往往因氧气或空气进入焊、割炬乙炔管,这样最易引起回火爆炸。
5. 焊、割炬年久失修,阀门渗漏,造成氧气混入乙炔系统内,点火时立即发生回火爆炸,这种情况危险性最大。
防止回火的措施及回火的处理
回火现象一旦发生,轻则在焊、割炬内发生“啪、啪”的爆炸声,严重则会烧坏焊、割炬和引起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避免回火的发生。
电焊与气焊的区别?
电焊也很多种,一般日常常见所说电焊的时手工电弧焊,还有一种就是锡丝的钎焊。
气焊是氧炔焰气焊。
原料嘛,电焊是使用电能的能量,电弧焊是让电能转换成电弧的热能,电弧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大概1W度,你在电弧焊中看到那个强烈的闪光的地方就是电弧,能把焊条和母材电弧处金属迅速溶化成液体状态,同时焊条上的药皮能在高温下产生保护气体保护焊接处。
另一种就楼上说的电烙铁的温度,大概300度,能溶化低熔点的锡丝进行钎焊。
电弧焊运用广泛,具有大规模的运用。
一般焊接均采用电弧焊。
电烙铁焊接一般只使用在电子行业对电子元器件焊接。
气焊用的时氧炔焰的温度进行焊接,氧炔焰大概3000度,与电弧温度相比要低不少,所以加热时间要久而且对母材的热影响要大很多。
在一般的焊接领域性能比电弧焊性能要低,但也有机动灵活和能适合对薄壁件焊接的电弧焊不能取代的优点,所以在不少领域运用。
气焊也有一种钎焊,不过不是锡钎焊,而是铜或者时银钎焊,一般是对焊缝要求高的焊接领域,一般在日常生活很少见,一般时在机械行业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