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气割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6
一、概述(一)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特点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将金属连接处熔化,使之坚固连接的焊接方法。
气焊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有乙炔和液化石油气。
气焊使用的设备包括: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者乙炔气瓶)。
应用的器具有:焊炬、减压器、橡皮气管等。
这些设备和器具的应用情况如图1 所示。
焊缝的填充材料称为焊丝,根据不同的焊件分别选择低碳钢、铸铁、黄铜、青铜等焊丝。
焊接铸铁、不锈钢和有色金属时,还需要加焊粉,其目的是熔解和清除焊件上的氧化膜,并在熔池表面形成熔渣,保护熔池不被氧化,排除熔池中的气体、氧化物及其它杂质,改善熔池中的气体、氧化物及其它杂质,改善熔池中液态的流动性,获得优质接头。
例如焊接铝材时,采用氯化物K(Cl、NaCl)和氟化物(NaF)等组成的焊粉。
气焊主要应用于薄钢板、铸铁件、刀具和有色金属的爆件、硬质合金等材料的堆焊以及磨损零件的补焊。
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预热火焰,将被切割金属加热到燃烧点,并在氧气射流中剧烈燃烧而将金属分开的加工方法。
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以及切割氧的喷射是利用割炬来完成的。
气割所用的可燃气体主要是乙炔。
气割所用的设备和器具,除割炬外均与气焊相同。
气割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于各种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下料工序。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安全和有害因素,所使用的乙炔、丙烷、氢气和氧气等都是易燃易爆气体;乙炔瓶、氧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和乙炔发生器等,均属于压力容器。
在焊补燃料容器和管道时,还会遇到其它易燃易爆气体及各种压力容器。
由于在气焊温和割操作中需要与可燃气体和压力容器接触,同时又使用明火,如果焊接设备或者安全装置有缺陷,或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就有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在气焊火焰的作用下,特别是气割时氧气射流的喷射,使火星、熔珠和铁渣四处飞溅,容易造成灼、烫伤事故。
而且熔珠和铁渣能飞溅到距离操作点5m 以外,遇有易燃易爆物品,也会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气焊与气割基本原理与安全要点气焊与气割是常用的金属加工和焊接切割手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了解气焊和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要点对保障工作安全至关重要。
一、气焊的基本原理:气焊是利用氧和气混合燃烧的高温火焰与金属工件进行接合的焊接方法。
具体的工作步骤如下:1. 气源供给:通过气瓶将氧气和燃气(例如乙炔)输送到气焊枪。
2. 预热:利用火焰预热工件,以提高焊接温度。
3. 溶化:当工件达到适当的温度时,燃气与氧气在喷嘴嘴端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火焰。
4. 接合:将高温火焰对准焊接接头,使工件表面融化并形成焊缝。
5. 冷却:焊缝冷却后,焊接完成。
二、气割的基本原理:气割是利用高温氧气流与金属工件的氧化反应进行切割的方法。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气源供给:通过气瓶将氧气输送到气割枪。
2. 预热:利用火焰将金属工件预热至高温,以提高氧气与金属反应的速度。
3. 氧化反应:将预热后的金属工件对准切割线,在高温下喷射纯氧气。
氧气与金属反应,产生氧化物,并通过火花将氧化物吹掉。
4. 切割:通过连续的氧化反应与火花吹掉的氧化物,逐渐切割断开金属工件。
5. 完成:切割完成后,断口清理并冷却。
三、气焊和气割的安全要点:1. 施工场所的安全: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气焊和气割作业,避免火焰积聚和有害气体的堆积。
2. 气源使用安全:氧气和燃气瓶应垂直放置,确保气瓶固定牢固,避免因气瓶倒塌造成的意外事件。
3. 使用防护装备:进行气焊和气割时,必须佩戴防火、防爆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装备,以防止火花、高温等对身体造成伤害。
4.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或擅自操作。
5. 火焰与金属接触:当金属处于高温下时,要避免用湿手或带有油污的手接触,以免发生烫伤或造成金属表面不良质量。
6. 气焊与气割后的处理:焊接或切割完成后,应及时关闭气源,并对残留的焊渣或被割断的金属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因未处理而引发安全事故。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特点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特点一、气焊气焊是利用氧炔火焰的高温进行熔合,在接头上加热使之达到熔点,再加入低熔点的焊剂或者流动性良好的熔融金属,在加热的过程中将接头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连接的方法。
气焊通常会使用如下设备:氧气、燃气、加热器具、及辅助设备等。
气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燃烧热来达到焊接的目的。
首先燃烧的气体需要在气体喷嘴内部混合,而后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在接头处集中,达到足够高温,使接头溶解,从而实现连接。
燃烧过程中不断向接头部位补给焊剂或熔融的金属,实现焊接即可。
气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气焊设备的组装应该正确,没有气体泄漏情况,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电气安全,避免火源。
2、对于气态物质一定要注意避免人员在使用设备时靠近,伤害到各项安全措施。
3、在使用过程中记住用气量要恰当,不要浪费,使用完毕之后必须及时关闭设备,避免安全隐患。
二、气割气割通常是指利用氧炔火焰的高温将被割物质加温到熔化或氧化,从而实现分割的方法。
气割设备通常包括氧气、燃气、电源及其他辅助设备,和气焊设备非常类似。
气割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的高温反应来实现分割的目的。
氧气在强烈的喷射速度下,将人工点火的燃气吹向被割对象,产生高温反应,达到将物质分开或消融的效果。
气割在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切割对象的位置,尤其是高风险区域。
强烈的加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燃烧的气体,产生很大的火焰区域,在使用时应避免人员靠近,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2、使用气割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合理组装,保证设备制动状态合适,以及消除潜在的气体泄漏和其他问题,快速送达专用阀门和附件设备。
3、在调节设备时保证气氛正常,如氧气和电焊用的气体配比、氧气压力以及燃气供应情况,如果不合理会影响到分割的效果。
综上,气焊和气割是现在建筑工程、制造业及航空业等行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然而,在使用气焊和气割设备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方面,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各项安全措施和规范,确保现场工作的高效和持续性以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气焊与气割基本原理与安全要点气焊与气割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气焊是利用火焰产生的高温熔化金属两端,形成焊缝,并通过熔化的金属填充焊缝,从而实现焊接的目的。
气割是利用氧气和燃气的高温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将金属材料局部加热到熔化点,然后使用高压氧气将已经加热到熔化点的金属吹散,从而实现切割的目的。
气焊和气割是属于危险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点,以确保人员安全。
以下是气焊和气割的基本原理和安全要点:气焊的基本原理:1. 使用氧气和可燃气体(如乙炔)产生火焰,通过燃烧将金属加热到熔化点;2. 加热金属两端,使其熔化并形成焊缝;3. 使用熔化的金属填充焊缝,进行焊接。
气割的基本原理:1. 使用燃烧的氧气和燃气高温气流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2.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熔化点;3. 在金属材料已经加热到熔化点的情况下,使用高压氧气将金属材料吹散,实现切割。
安全要点:1. 工作环境保持通风良好。
气焊和气割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废气,需要确保工作区域内的通风良好,以防止烟雾和废气积聚导致爆炸等危险。
2. 周围无可燃物。
气焊和气割会产生高温火焰和气流,需要确保周围没有可燃物质,以防止火灾。
3. 检查气瓶。
使用气焊和气割前,需要进行气瓶的检查,确保瓶身完好无损,阀门正常,并且具备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安全装置。
4. 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如防火服、手套、护目镜、面具等。
防护装备能够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火焰、高温和飞溅物的伤害。
5. 氧气和可燃气体的储存与使用。
氧气和可燃气体需要分别存放在符合要求的氧气瓶和燃气瓶中,并正确连接到燃烧器具上。
在使用时,需要确保阀门关闭严密,以免气体泄漏造成爆炸和火灾。
6. 妥善存放着火设备。
气焊和气割的着火设备一般是明火,需要在工作结束后妥善存放,确保灭火器具的齐全,并保持设备和周围区域的清洁,避免火花引发事故。
7. 注意焊接或切割部位的安全。
焊接和切割时需要注意保持焊缝或切割线的稳定,避免出现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接触火焰和气流。
气焊与气割一.气体火焰气焊与气割是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产生的气体火焰作为热源,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或切割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可燃气体有乙炔、液化石油气等,助燃气体是氧气。
1.氧气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氧气的分子式为O2,氧气的密度是1.429kg/m3,比空气略重(空气为1.293 kg/m3)。
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但能帮助其它可燃物质燃烧。
氧气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它几乎能与自然界一切元素(除惰性气体外)相化合,这种化合作用被为氧化反应,剧烈的氧化反应称为燃烧。
氧气的化合能力是随着压力的加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因此当工业中常用的高压氧气,如果与油脂等易燃物质相接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而使易燃物自行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切不可使氧气瓶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皮管等沾染上油脂。
气焊与气割用的工业用氧气按纯度一般分为两级,一级纯度氧气含量不低于99.2%,二级纯度氧气含量不低于98.5%。
一般情况下,由氧气厂和氧气站供应的氧气可以满足气焊与气割的要求。
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气焊应采用一级纯度的氧。
气割时,氧气纯度不应低于98.5%。
2.乙炔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乙炔是一种无色而带有特殊臭味的碳氢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 2H2。
乙炔的密度是1.179kg/m3,比空气轻。
乙炔是可燃性气体,它与空气混合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C,而与氧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3000°C~3300°C,因此足以迅速熔化金属进行焊接和切割。
乙炔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危险气体,当压力在0.15MPa时,如果气体温度达到580 ~600°C,乙炔就会自行爆炸。
压力越高,乙炔自行爆炸所需的温度就越低;温度越高,则乙炔自行爆炸的压力就越低。
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也具有爆炸性,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2~81%范围内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以及乙炔的含量(按体积计算)在2.8~93%范围内与氧气形成的混合气体,只要遇到火星就会立刻爆炸。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与安全特点范文气焊和气割作为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工艺方法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焊和气割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安全特点。
一、气焊的基本原理气焊是一种利用氧燃料的火焰对金属加热并达到熔化状态,然后加入熔化金属填充缝隙的焊接方法。
气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可燃气体(如乙炔、煤气等)和氧气在一定比例下燃烧产生高温火焰,通过火焰的热量将焊接材料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使熔化材料流动并填充于焊接接头之间,冷却后形成焊缝。
气焊的焊接过程一般分为预热、熔化、焊接和冷却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调整燃烧气体和氧气的比例,使用喷嘴或喷枪将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后喷出,形成高温火焰。
然后,将火焰对焊接材料进行预热,使其达到适宜的焊接温度。
随后,继续加热焊接材料,使其熔化并形成熔池。
最后,停止加热并等待焊缝冷却,焊接完成。
二、气焊的适用范围由于气焊可以提供高温火焰,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
气焊适用于焊接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其合金等材料。
同时,由于氧气和可燃气体的供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因此气焊可以适应不同厚度和形状的金属材料的焊接需求。
气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业、建筑业、船舶制造、汽车修理等领域的焊接任务。
在制造业中,气焊常用于制作金属构件、制造储罐、管道和焊接大型结构件等工作。
在建筑业中,气焊适用于焊接金属框架、梁柱和连接件等。
在船舶制造中,气焊可用于船体板焊接和船舶维修。
在汽车修理中,气焊用于对车身和发动机部件进行修复。
三、气焊的安全特点1. 高温火焰:气焊使用的火焰温度可达到3000℃以上,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和防烫。
2. 易燃气体:气焊使用的可燃气体具有较高的爆炸性和易燃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和存储。
3. 物质溅射:气焊过程中,焊接材料可能会溅射出来,造成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面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气焊与气割气焊是利用气体火焰作热源的焊接方法,最常用的是氧乙炔焊,此外还有氢氧焊。
近来,利用液化气或丙烷燃气的焊接正在迅速发展。
气焊的火焰温度较电弧焊电弧的温度低,火焰控制容易,热量输人调节方便,使用灵活,设备简单,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或维修中。
此外,气焊的火焰还可用作钎焊、氧气切割时预热及小型零件热处理(火焰淬火)的热源。
气割是利用气体火焰的热能将工件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喷出高速切割氧流,使其燃烧并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切割的方法。
气焊和气割所用的气体、设备和工具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气焊时使用气焊炬,而气割时使用割炬。
一、气焊、气割所用气体、设备和工具气焊、气割常用的可燃气体是乙炔气(C2H2),使用的助燃气体是氧气(02)。
气焊、气割用的设备和工具主要有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或乙炔发生器)、减压器、气焊炬、割炬等。
1、氧气和氧气瓶氧气是助燃剂,与乙炔混合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热。
气焊、气割用的氧气纯度应不低于98.5%,否则会影响火焰温度和气割速度。
氧气在高压情况下遇到油脂有爆炸的危险,所以一切有高压氧气通过的器件、管道等,不允许沾染油脂。
氧气瓶是储存高压氧气的圆柱形容器,外表漆成天蓝色作为标志。
氧气瓶属高压容器,有爆炸危险,使用中必须注意安全。
搬运时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
焊接操作中氧气瓶距明火或热源应在5m以上。
夏日要防止曝晒,冬天如阀门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应用热水解冻。
瓶中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余气表压应保持98-196kPa,以防瓶内混入其他气体而引起爆炸。
2、乙炔和溶解乙炔气瓶乙炔是可燃气体,无色,工业用乙炔因混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刺鼻的臭味。
氧乙炔焰是气焊最常用的热源。
乙炔温度超过300℃且压力增大到147kPa以上时,遇火会爆炸。
当乙炔温度达到580C时会自行爆炸。
因此,乙炔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147kPa表压。
此外,乙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不能与铜、银等长期接触,否则也会引起爆炸。
在气焊气割工艺中使用的焊丝直径气焊气割工艺中使用的焊丝直径一、气焊和气割的基本原理气焊是利用燃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与空气或纯氧混合后点火,使其产生高温火焰,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通过铜嘴喷出保护性火焰,在不断加入适量的金属材料的同时,使其与基材融合成为一体。
而气割则是利用火焰切割机将金属材料表面加热至极高温度,然后通过喷出纯氧等特定介质产生高温、高速的切割火花,将金属材料分离开来。
二、影响焊丝直径选择的因素1. 焊接件厚度:一般来说,焊接件厚度越大,则需要使用更粗的焊丝。
2. 焊接位置:不同位置需要使用不同直径的焊丝。
例如,在天花板上进行顶角位角钢的连接时,需要使用较细的焊丝;而在地面上进行钢管连接时,则需要使用较粗的焊丝。
3. 焊接方式:不同的焊接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直径的焊丝。
例如,在手工气焊中,一般使用较细的焊丝;而在机器气焊中,则需要使用较粗的焊丝。
4. 焊接材料: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需要使用不同直径的焊丝。
例如,在钢铁材料上进行气焊时,一般使用直径为2.5毫米左右的焊丝;而在铜制品上进行气焊时,则需要使用较细的焊丝。
三、选择合适的焊丝直径1. 气割中使用的切割火花直径一般为0.5-1.5毫米,因此在选择气割用钢板时,一般选择切割火花直径略大于钢板厚度即可。
2. 在手工气焊中,一般使用直径为2.0-3.2毫米左右的钢芯焊条或铜合金焊条。
如果是对薄板进行气焊,则可以选择更细的钢芯或铜合金焊条。
3. 在机器气焊中,根据不同设备和工艺要求选择不同直径和型号的钢芯或铜合金自动化气体保护焊丝。
4. 在气割和气焊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时,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厚度选择不同直径的焊丝。
四、注意事项1. 在选择焊丝直径时,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大小、材质以及所需的焊接强度等因素。
2. 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手工气焊过程中,如果发现焊缝太细,则可以适当增加焊丝直径;而如果发现出现烧穿情况,则可以适当减小焊丝直径。
气焊气割的工作原理
气焊气割技术是利用气体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来进行焊接和切割的一种工艺。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气焊原理:
气焊是通过氧化性燃料气(如乙炔)与氧气燃烧产生高温火焰来加热和熔化焊缝,再通过焊工添加合适的焊材使其融化并连接在一起。
氧气提供了氧化焊材的氧源,而气体燃烧提供了高温和高能量。
2. 气割原理:
气割是通过利用氧化性燃料气(如乙炔)与高压氧气的燃烧反应,在金属材料上产生高温氧化反应区,再通过高压氧气中的氧气切割火焰产生的氧化融渣和氧化金属,使其与金属材料发生剧烈反应,从而迅速腐蚀融化金属材料。
氧气提供了氧化金属的氧源,而气体燃烧提供了高温和高能量。
总体来说,气焊气割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能量,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来实现焊接和切割的目的。
不同的燃料气和氧气的比例、压力和喷嘴结构等因素会影响到气焊气割的实际应用效果。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及安全特点一、气焊的基本原理气焊是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将金属加热至熔化状态,进行金属结构的连接、修补等工作。
气焊中使用的气体包括氧气和燃料气体,常见的燃料气体有乙炔、丙烯等。
氧气和燃料气体经过管路进入气焊枪内,通过高压点火器点火,产生高温火焰。
气焊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燃料气体,常用的燃料气体乙炔比丙烯燃点低,对金属的热影响较小,适用于连接焊接和表面填充焊接;2.控制氧气和燃料气体的比例,过多的氧气可能导致氧化,而过少的氧气可能导致金属无法完全熔化;3.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不同材质的焊接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燃料气体和焊接参数;4.气焊时需要保持枪头与工件的适当距离,以避免焊缝过宽或过深。
5.气焊的操作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免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气割的基本原理气割是利用氧气和燃料气体将金属材料局部熔化并喷出,以达到在材料上切割的目的。
一般常用的燃料气体为乙炔、丙烯等。
气割时,先喷出氧气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并燃烧成氧化物,随后将出口喷出的燃料气体送入,燃烧后再喷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将金属架分离。
气割的主要注意事项有:1.选择合适的燃料气体,常用的燃料气体为乙炔、丙烯等;2.控制氧气的流量和燃料气体的比例,过多的氧气可能导致浪费,同时过高的氧流量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3.选择合适的切割头,不同材料的切割需要使用不同的切割头;4.气割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免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气焊与气割的适用范围1.气焊适用于各种金属的焊接,特别适用于焊接低材质的铁、铬、镍等合金;2.气割适用于各种金属的切割,特别适用于切割厚金属板,可以切割任何由铁、镍、钢、铜、铝等金属制成的金属结构。
四、气焊与气割的安全特点1.在气焊与气割的过程中,需要穿戴合适的保护设备,例如防火服、可调节的焊接头盔、耳塞等;2.气体瓶需要妥善保管,在使用时需要检查氧气气瓶的使用寿命,以免出现意外;3.在使用气焊和气割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引起事故;4.气焊和气割的作业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以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
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与安全特点气焊和气割是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加工技术,它们都是利用高温来加工金属材料。
本文将介绍气焊和气割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和安全特点。
一、气焊的基本原理气焊是利用燃气或液化石油气与氧气的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加热金属材料,使其达到熔化温度,然后用填充材料填充焊缝,形成焊接接头的加工技术。
气焊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燃烧原理:气焊使用燃气或液化石油气与氧气的混合燃烧,生成高温的火焰。
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加热金属材料,使其达到熔化温度。
2.火焰调节:气焊火焰有不同的调节方式,可以通过调节燃气和氧气的比例来改变火焰的温度和性质。
一般来说,气焊需要一个中性火焰,燃气和氧气的比例为1:1。
3.填充材料:在气焊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填充材料来填充焊缝,形成焊接接头。
填充材料一般为焊丝或焊条,它们可以与被焊接的金属材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焊缝。
二、气焊的适用范围气焊可以用于焊接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和合金等。
它适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修复和维护:气焊可以用于修复和维护各种金属制品,如机械设备、车辆和管道等。
通过气焊技术,可以将损坏的部件焊接起来,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
2.制造业:气焊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金属加工过程。
它可以用于焊接金属结构、焊接管道和容器等。
气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焊接大尺寸和厚度的金属材料。
3.建筑业:气焊也可以用于建筑业中的金属加工。
例如,在建筑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可以使用气焊来连接各个部件,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
三、气焊的安全特点气焊的过程中,燃气和氧气是用来燃烧的,因此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气焊的安全特点:1.注意通风:气焊时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操作人员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工作,或者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2.防止火灾:气焊是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火焰来进行加工的,因此很容易引发火灾。
气焊和气割安全(1)气焊和气割的安全分析在生产中,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作为热源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或切割,是金属材料热加工常用的工艺方法之一。
直到现在,气焊与气割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仍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用途很广。
一、气焊的基本原理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和氧气在焊枪中混合后,由焊嘴中喷出点火燃烧,燃烧产生热量来熔化焊件接头处和焊丝形成牢固的接头。
如图2-1所示,气焊主要应用于薄钢板、有色金属、铸铁件、刀具的焊接以及硬质合金等材料的堆焊和磨损件的补焊。
图2-1 气焊和气割安全1.气焊应用的设备和器具气焊所用的设备包括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乙炔瓶、回火防止器、焊炬、减压器以及胶管等。
气焊设备组成如图2-2所示。
图2-2 气焊设备组成1-焊丝;2-焊件;3-焊炬;4-乙炔发生器;5-回火防止器;6-氧气减压器;7-氧气橡皮管;8-乙炔橡皮管;9-氧气瓶2.气焊用材料(1)气焊丝(填充材料) 气焊用的焊丝起填充金属的作用,与熔化的母材一起组成焊缝金属,因此应根据母材材质的化学成分选择成分类型相同的焊丝,而且化学成分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
焊丝可分为低碳钢、铸铁、青铜和铝等,也可以用被焊材料切下的条料作焊丝。
在气焊过程中正确选用焊丝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断地送入熔池并与熔化的金属熔合成焊缝,所以,焊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焊缝的质量。
一般对气焊丝有如下要求:①焊丝的化学成分应基本上与焊件符合,以保证焊缝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②焊丝表面应无油脂、锈斑及油漆等污物;③焊丝应能保证焊缝具有必要的致密性,即不产生气孔及夹渣等缺陷;④焊丝的熔点应与焊件熔点相近,并在熔化时不应有强烈的熔化飞溅和蒸发现象。
(2)气焊熔剂(气焊粉) 气焊过程中被加热的金属极易生成氧化物,使焊缝产生气孔及夹渣等缺陷。
为了防止氧化及消除已形成的氧化物,在焊接有色金属、铸铁以及不锈钢等材料时,通常需要加气焊熔剂。
在气焊过程中,将熔剂直接加到熔池内,使其与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形成熔渣浮在上面,将熔池与空气隔离,防止熔池金属在高温时被继续氧化。
气焊气割设备与工具工作原理介绍和使用气焊和气割设备以及工具是在金属加工、维修、建造等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设备,是通过氧和燃气的化学反应来产生高温火焰,以达到加热、熔化金属,切割焊接的目的。
本文将对气焊气割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 氧燃烧原理气焊气割设备产生高温火焰的最常见方式是利用氧气和乙炔、丙烷等燃气之间的燃烧反应,其中氧气充当氧化剂,乙炔或丙烷等燃气充当燃料。
通过喷嘴将两种气体混合并点燃,以产生高温火焰进行工作。
对于气焊和气割中使用的气体,乙炔是一种最常用的燃气,因为它相对于其他燃气来说,其燃烧温度较高,能快速熔化金属。
丙烷的燃烧温度也不错,而且比乙炔安全一些,不易爆炸。
2. 火焰温度控制原理气焊气割设备通过调节两种气体的比例来控制火焰的温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
在焊接和切割等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火焰射向的位置、射向的方向,以及火焰喷嘴的形状和大小,控制好这些参数,就可以同时实现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优化。
二、气焊气割工具的使用方法1. 气割机的使用气割是通过高温火焰将金属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在进行气割作业时,必须先按工作要求调整好气割机的气体流量、气压和喷嘴形状的选择等参数,根据金属材料的类型、厚度进行切割。
切割时先按照所需图形将金属材料划分成许多小块,再依次切割。
在切割金属时,为了取得较高的切割效率和质量,要使气嘴正对着工件,在火焰喷出时保持一定的距离,领该让火焰在金属表面熔化,再用高压气体吹散所熔化的金属。
气焊是利用高温焊接金属的一种工艺,常用于加工和修复不同大小的金属制品。
焊接设备一般包含气瓶、切割机、焊枪、喷嘴、火焰调节器等各种组件。
使用气焊设备时,应先确保设备安全,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使用气焊机时,要先将气瓶安装在设备上,并通过压力表来控制压缩气的进出,以保证产生正确的燃气比例。
此外,在焊接过程中还要注意调节火焰的大小,掌握焊接的速度和位置,控制好火焰的喷出位置,以充分利用火焰的高温,以达到焊接的效果。
气焊和气割的原理
气焊和气割的原理高中化学在讲到物质分类和变化时会讲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气焊和气割容易混淆,所以在此列出气焊和气割的原理。
一、气焊原理:物理变化
利用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金属的接头和填充金属熔化,使焊接的接头相互熔化在一起,凝固后成为一体的牢固的接头。
通常用作气焊的可燃气体为乙炔及氧气,火焰温度可达3100~3300℃。
气焊就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馅加热金属的。
二、气割原理:化学变化
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热能将工件切割处预
热到一定温度后,喷出高速切割氧流,使金属剧烈氧化并放出热量,利用切割氧流把熔化状态的金属氧化物吹掉,而实现切割的方法。
金属的气割过程实质是铁在纯氧中的燃烧过程,而不是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