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认识10以内的数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认识10以内的数一年级数学教案体现新课标的思想: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10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本单元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数感的开始。
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再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物体的顺序;掌握2-10各数的分与合。
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知道基数与序数所表示的意思。
3、使学生理解“〉、〈、=”的含义,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
4、通过认数和数数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读、会写10以内各数。
掌握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写3、5、8、0以及较大数的分与合第一课时 (重点课时)设计思想: 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5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物图-手指图-点子图-数”的过程感受有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体会数的不同表达形式及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
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个数,会读写1、2、3、4、5,掌握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1、2、3、4、5的顺序和大小教学难点:认真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这里有许多的玩具和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二.新授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手指告诉老师物体的数量是几.2、用圆点表示1、2、3、4、5(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1)一个太阳、伸出1个小手指、画一个点子用1表示。
认识10以内的数体现新课标的思想: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10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本单元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数感的开始。
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再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物体的顺序;掌握2-10各数的分与合。
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知道基数与序数所表示的意思。
3、使学生理解“〉、〈、=”的含义,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
4、通过认数和数数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读、会写10以内各数。
掌握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写3、5、8、0以及较大数的分与合第一课时(重点课时)设计思想: 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5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物图-手指图-点子图-数”的过程感受有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体会数的不同表达形式及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
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个数,会读写1、2、3、4、5,掌握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1、2、3、4、5的顺序和大小教学难点:认真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这里有许多的玩具和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二.新授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手指告诉老师物体的数量是几.2、用圆点表示1、2、3、4、5(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1)一个太阳、伸出1个小手指、画一个点子用1表示。
中班数学课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名称: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识别10以内的数字。
2. 能够用手指、记数棒和其他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数。
3. 能够掌握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和排序。
4. 能够进行10以内的简单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 认识10以内的数。
2. 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数和排序。
3. 进行10以内的简单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手指模型和计数棒。
3. 一些小球或其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复习回顾(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数的认知复习,如: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快速大声回答出数字。
Step 2:认识10以内的数字(10分钟)1. 教师将数字卡片0-10依次出示给学生,学生大声报出数字。
2. 教师再次出示数字卡片,学生用手指模型和计数棒模拟数字的写法。
3. 教师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10以内的数字。
Step 3:认识和排序10以内的数(15分钟)1.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小球或其他实物。
2.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使用小球进行数的计数。
3. 教师引导学生将小球按照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4.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排序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Step 4:进行10以内的简单数的加法运算(10分钟)1.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0-10进行数的加法示范。
2.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手指、计数棒或其他实物进行数的加法运算。
3.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数的加法题,学生使用手指、计数棒或其他实物进行计算。
Step 5:进行10以内的简单数的减法运算(10分钟)1. 教师使用数字卡片0-10进行数的减法示范。
2.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手指、计数棒或其他实物进行数的减法运算。
3. 教师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数的减法题,学生使用手指、计数棒或其他实物进行计算。
Step 6: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出题进行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教学挂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像这样:1个小男孩、1个手风琴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像这样的(指明3个跳舞的小女孩),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写,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3、学生互评。
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1教学方式:提问法谈话法教学目标:认数1、2、3、4、5。
会正确数出数量为1、2、3、4、5的物体个数。
掌握1~5的数序,比较熟练的书写1、2、3、4、5。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会数。
教学难点:数字3、5的书写。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培养数感,得到学法扩展延伸,引发多角度思考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小朋友们会数数吗?谁能数一数?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和数字交朋友,你们高兴吗?我们比一比看谁交的朋友最多好吗?二、学习认数,数数1、打开书,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先来观察左上图,请你数一数,图上的东西都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两个人说一说,用手势比一比,数一数有几个圆点,读一读后面的数字。
指名汇报。
结合事物图、手指图、点子图,逐步抽象出数1——5。
并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用1——5表示的物体。
2、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3、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4、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5、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6、了解数序数数小棒图,掌握1—5的排列顺序,正着数,反着数。
说说每个数之间的关系,如:1排在第1个,1添上1是2;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可以从前往后数1、2……5,也可以从后往前数5,4,3,2,1。
7、说一说谁在第几个?几比几多几?(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5比4多1)8、指导书写这几个数字分别像什么?1像小棍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再用手比划,再看看红色的数字在什么位置,写在哪个格里?老师示范写,学生用笔描一描,学着虚线的数字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Like flowers and beautiful family members, but also enemy but like waters.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教案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0-10各数,会用0-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10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同时渗透对立的思想。
教学课时9课时1.认识15的数教学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二、探究新知1.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
自学10-11页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
认识10以内的数幼儿教案幼儿教案:认识10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掌握数字的读写;2. 通过各种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能力;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幼儿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数字1-10;2. 数字的读写。
三、教学难点1. 数字7、8、9、10的认知;2. 数字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2. 数字玩具;3. 数字图案绘本;4. 数字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10,并教唱《数歌》。
2. 活动一:认识数字(15分钟)通过数字卡片游戏,让幼儿认识数字1-10,并进行数字排序游戏。
3. 活动二:数字书写(20分钟)让幼儿用手指在纸上写出数字1-10,老师在旁边指导。
4. 活动三:数字游戏(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数字游戏,如找出指定数字的卡片,或者进行数字配对游戏。
5. 活动四:数字故事(15分钟)老师讲解数字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数字的含义和用途。
6. 活动五:数字绘画(1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或彩纸绘制数字图案,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7. 活动六:游戏总结(10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数字游戏总结,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六、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幼儿对数字1-10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数字的读写,提高了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
同时,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名称:感知10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感知10以内的数字。
2. 能够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字。
3. 能够将10以内的数字进行排序。
4. 能够理解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和感知10以内的数字。
2. 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字。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9),每个数字卡片至少准备5个。
2. 板书工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堂导入(5分钟)1. 导师出示数字卡片,鼓励幼儿了解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导师向幼儿问:“你知道10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请说出来。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步骤二:感知10以内的数字(15分钟)1. 导师继续出示数字卡片,逐个向幼儿展示并问:“请告诉我这个数字是什么?”并请幼儿回答。
2. 导师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游戏,例如让幼儿找出比某个数字大的数字卡片,或者找出比某个数字小的数字卡片。
步骤三:正确书写10以内的数字(20分钟)1. 导师用数字卡片出示一个数字,要求幼儿正确抄写该数字。
2. 导师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排序游戏,例如将数字卡片分成两堆,一堆是大于5的数字卡片,一堆是小于等于5的数字卡片。
步骤四:理解10以内数字的大小关系(20分钟)1. 导师出示数字卡片0-9,并将其中几个数字缺失,例如:_1、7_、_。
请幼儿说出缺失的数字。
2. 导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幼儿比较大小,并说出较大的数字。
3. 导师与幼儿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别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让幼儿说出哪一个数字更大。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导师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幼儿学习到的内容和知识点。
2. 导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应用题,例如:“请你说出比5大1的数字是多少?”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五、教学扩展1. 导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例如“抓数字游戏”,让幼儿根据导师说出的数字抓取对应的数字卡片。
2. 导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活动,例如“数字接龙”,要求幼儿依次说出比前一个数字大1的数字。
应的排列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
如:
(2)认识“=”、“<” 和 “>”,介绍读法和写法。
“<” 和“>”记忆方法: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比较数大小关系的思考过程:
①根据图意来比较:如6朵花比5朵花多,所以6>5
②想数的排列顺序,如6在5的后面,所以6>5
5.认识10
(1)10是计数的结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感受10个一是1个十,表明10又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
(2)明确10以内数的顺序,10排在9的后面;
二、基础题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8<□ 9<□
□>3 8>□□<10□<1
5.
一队小朋友去郊游。
数一数,戴帽子的有( )人,不戴帽子的有( )人。
从右边起,小红排在第( )个,从左边起,小红排在第( )个。
三、易错题
4.填空
比8小的数有( )。
说明:0也比8小,不能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