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139]《法理学》大作业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A.二者同时产生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0139)《法理学》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二次作业2:第三次作业3:第七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7:第一次作业1:[判断题]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参考答案:正确不法侵害存在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不法侵害而误认为有,实施的防卫行为应当为假想防卫。
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如果行为人能够认识而疏忽没有认识到侵害存在的虚假性,一般按照过失犯罪处理;如果没有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则为意外事件。
不法侵害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包括一般的违法行为。
并非对于所有的不法侵害多可以通过正当防卫来制止,正当防卫应当仅限于对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很强的犯罪。
A对于贪污、受贿等智力性的犯罪不应当采用正当防卫手段不加以制止;B对于不作为犯罪也不应当采取正当防卫,因为我们无法通过正当防卫达到抑制犯罪的效果。
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是防卫的时间条件。
所谓正在发生就是指已经开始而没有结束。
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就意味着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已经十分明显、紧迫。
不法侵害的危险消除之时,才算不法侵害的终止。
总而言之,不法侵害“正在发生”是以侵害的危险是否存在为标准的。
如果在正当防卫开始之前就对怀疑将进行侵害的人实施防卫,理论上称之为事前防卫。
不是正当防卫。
如果在不法侵害结束后,进行防卫,理论上称之为事后防卫;同样不是正当防卫。
对于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防卫不适时),可能分为三种情况处理:一是故意犯罪,即明知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或已经结束,而故意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二是过失犯罪,应当预见到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三是意外事件,客观上对于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不能预见。
2:[判断题]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参考答案:错误1、应注意写出要点;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3:[判断题]法律责任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参考答案:错误1、应注意写出要点;2、注意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3、文理通顺,中心突出。
《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的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注解1.法学:又称法令科学,是一共专门以法令表象为商讨标的方针的学科的总称。
它是一门具有阶级性、****性的学科,总是暴露着肯定阶级的天下观及其****的、经济的实际甜头的须要。
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本外貌职位的外貌学科。
它系统阐明马克思主义法令观;从总体上来商讨法和法令现实的平常依次,商讨法的产生、性子、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
3.表率性调整:即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状况而操作平常动作章程履行的重复性的调整。
4.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供认,并有国家逼迫力包管履行的反响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职司为主要内容具有通常的管束力的表率体系。
它具有表率性、国家逼迫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
5.法的价钱: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标的方针)对餍足个别,群体,社会或国家须要的主动意义。
6.法系:是遵照法的史书死板和法的外部特性对法履行的分类,凡具有相似的史书渊源,相似或相似的法令显现样式即为团结法系。
陆地法系、英美法系、社会主义法系均是其显现形态。
二、思考题1. 法理学在法学体形中的职位和作用如何?答: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本外貌职位的外貌学科,他所阐明的是法令制度的基本问题和平常表率,是对法这种表象总的看法。
他涉及的是法令实现和一些具有针对性、战略性和办****性子的问题。
它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处于基本职位。
结局法理学与其他局部法学的相干是平常与十分的相干。
法理学因而全部法令即把法令表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商讨其产生、发展、性子依次和作用等基本问题。
它为其他局部法学提供了商讨态度、见解和想法,同时他所阐明的基本看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对局部法学的商讨具有指导意义。
次法理学与法制史、法令头脑史的相干是“论”与“史” 的相干。
次法令学同其他外貌学科的相干也很紧密。
2. 怎样知道社会调整的平常依次性?答:社会调整是指经历肯定社会的巨子确定社会生存主体的动作方法,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方向的将其纳入秩序之中。
201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真题及标准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现代法治的政治条件是()。
A.党的领导B.司法独立C.市场经济D.民主政治2.法学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一系列范畴达到系统化程度后才出现的。
下列不属于法学形成屮高级形态部分的是()。
A.法律观念B.法律认识C.法律技术D.法律思想3.孟德斯鸠的经典之作《论法的精神》主要运用的方法是()。
A.经济分析方法B.社会调查方法C.价值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4.中国法学最初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始于()。
A.春秋B.战国C.先秦D.西汉5.法律具有许多特征,不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A.普遍性B.明确性C.肯定性D.变动性6.下列属于法的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
A.秩序价值B.正义价值C.利益价值D.公平价值7.关于法在现今国家生活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法确认国家政权的合法性B.法确立国家体制的基本模式C.法组织国家机构使其处于有序状态D.法有效地替代国家权力的运行8.法的历史类型更荇的基本途径通常是()。
A.社会革命B.社会改革C.社会创新D.社会矛盾9.关于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正确的是()。
A.旧法可以氏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延续B.法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进程基木一致C.同一性质社会的法的内界、特点和形式都一样D.法能反映社会,但不能起强大的反作用10.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的治理,只能依旗法律B.国家的治理,只能依靠道德C.国家的治理,桔神统治和法律约束缺一不可D.国家的治理,德主刑辅11.法律全球化会带来法治理念的转变,全球治理的法治不具有的特征是()。
A.契约化B.多元化C.分散型D.一体化12.下列不属于法的功能的是()。
A.调整功能B.指引功能C.评价功能D.保障功能13.不属于国家检察机关监督的是()。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法学 2017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法理学》【0139】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
一.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是否正确,然后进行分析阐述,共4题,20分/题,任选2题作答)1.法是意志和规律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分)2. 法理学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
(20分)3. 弗兰克强调法律的确定性。
(20分)4. 法治必须与民主和人权相联系。
(20分)二、问答题(共4题,30分/题,任选2题作答)1.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30分)2. 我国借鉴西方法律经济学的必要性。
(30分)3.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30分)4.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30分)一、答:2、正确。
之所以说封闭,是因为它建立在完全理论上来说的。
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3、错误。
美国学者弗兰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法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模糊的和多样性的”,那种认为司法具有确定性的看法是一种幻觉或神话,一个“基本的法律神话”,这一神话的公式是:规则(R)×事实(F)=判决(D);而现实中司法的公式是:围绕案件的刺激(P)×法官个性(P)=判决(D);规则(R)×主观事实(SF)=判决(D)。
据此,凡是企图依据法律规则与客观事实,寻找裁判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都是不可能的神话。
尽管弗兰克过于强调司法的不确定性,陷入了法律虚无主义,过于强调法官的个性因素,忽视程序的内在约束,陷入了“人治”泥淖,但这种“片面的深刻”,却动摇了人们对“司法具有确定性”这一假象的深信不疑,宣告了“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一“基本法律神话”的破产。
0139法理学一、论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上、形式上、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资本主义国家有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罗马日尔曼法系,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欧洲大陆上的法、德、意、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和拉丁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又称英国法系。
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袭英国中世纪的法律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英、美、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均属于英美法系。
近几十年来,英美法系国家也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以作为对习惯法的补充。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6个国家法律属英美法系,除英美两国,其余主要是英联邦国家,大陆法系又称为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法典为第一法律渊源,法典是各部门法典的系统的综合的首尾一贯的成文法汇编。
世界上大约有70个国家法律属成文法系,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及受其影响的其他一些国家。
两者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
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第二,法律适用不同。
前者习惯用演绎形式,后者习惯用归纳的形式。
第三,判例地位不同。
前者不是正式渊源,后者是法第四,法律分类不同前者分为公法和私法,后者分为普通法、平衡法第五,法律编纂不同前者倾向法典形式,后者倾向单行法第六,诉讼程序不同。
前者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
后者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陪审团制度。
法系这种分类不能提示法的本质,但有助于促进法律文化的了解与交流。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历史上差异显著,但二十世纪以来,这种差别开始缩小。
《法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法律现象2、具体具体一次性3、某一类某一类重复性4、自发自觉个别一般5、国家6、国家强制力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8、保护9、经济基础阶级意志10、历史传统外部特征二、单项选择1、B2、B3、D4、C 5 、D 6、B 7、B 8、A 9 、D 10、A三、多项选择1、AB2、BCD3、BCD4、ABCD 5 、A BCD 6、AD 7、AD 8、ABCD 9 、BD10、BCD四、名词解释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
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普通的约束力的规范体系。
它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
4、法的价值,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五、小组讨论题:习惯与法的区别与联系一、名词解释1、一国两制是我国为解决和平统一问题而实行的制度。
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法律调整是根据一定社会生活的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手段对社会关系施加的有结果的、规范组织作用。
3、法制:法制是以法为核心的某国、某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包括现行法以及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法律实践。
通常有两种意思,一种认为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一种认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0139法理学1.答;说法是正确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2.说法正确的,之所以说封闭,是因为它建立在完全理论上来说的。
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二.简答题1,区别:,a.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
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而法律原则对人们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国家开放大学《法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一切专门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
2.法学体系——法学是一个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3.法理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和实施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有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秩序。
5.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6.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就是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
7.法系——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
8.法的价值——就是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1)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法律现象;(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科学性与服务的倾向性是统一的。
2.如何理解法的外部特征?参考答案:(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4)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5)法是由专门机构和程序实施的规范。
3.历史上有哪些基本的法的历史类型?参考答案: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1:[判断题]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法律责任以行为人有过错为前提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审判采取辩论式程序。
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不合法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法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法总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参考答案:错误1:[判断题]公安局是司法机关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证据要求不同参考答案:正确3:[判断题]法律不能惩罚人的思想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司法局是司法机关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民事责任重在补偿性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我国国家主席是政府首脑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民事责任重在惩罚性参考答案:错误1:[判断题]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参考答案:错误2:[判断题]犯罪的主体不可能是单位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的主体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法治就是法制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法治与民主人权相联系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法制与民主相联系参考答案:错误7:[单选题]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文化传统D:公民素质参考答案:B8:[判断题]国务院总理是政府首脑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纪委是司法部门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监察局是政府部门参考答案:正确1:[判断题]公安局属于政府部门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人大属于司法部门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全国人大是我国立法机关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我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主席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我国的国家元首是军委主席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我国的国家元首是委员长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法律与道德没有联系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法律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参考答案:正确1:[判断题]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监察局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我国的国家元首是总书记参考答案:错误4:[判断题]劳动教养属于刑事制裁参考答案:错误5:[判断题]劳动教养属于行政制裁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市场经济是法治产生的"土壤”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自由是法律的价值之一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秩序是法律的价值参考答案:正确9:[判断题]秩序是法律的终极价值参考答案:错误10:[判断题]正义属于法律的价值参考答案:正确11:[判断题]效率属于法律的价值参考答案:正确1:[判断题]法律以权利为本位参考答案:正确2:[判断题]儒家强调依法治国参考答案:错误3:[判断题]法家提出"以法治国”参考答案:正确4:[判断题]儒家强调以德治国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法律应该以义务为本位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人权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概念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我国宪法规定要保护人权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宪法对人权没有规定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参考答案:正确10:[判断题]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参考答案:正确11:[判断题]法律的目的是保护人权参考答案:正确12:[判断题]宪法主要规定人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参考答案:错误1:[论述题]1.人治与法治辨析2、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3、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4、法制与法治辨析5.叙述法律的公平与效率价值6.叙述法律原则的功能7.叙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8.叙述西方两大法系的区别9.叙述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参考答案:1.答:(1).法治是良法得到普遍遵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法学 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法理学》【0139】 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
一.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是否正确,然后进行分析阐述,共4题,20分/题,任选2题作答)
1.法是意志和规律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分)
2. 法理学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
(20分)
3. 弗兰克强调法律的确定性。
(20分)
4. 法治必须与民主和人权相联系。
(20分)
二、问答题(共4题,30分/题,任选2题作答)
1.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30分)
2. 我国借鉴西方法律经济学的必要性。
(30分)
3. 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的区别和联系?(30分)
4.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30分)一、答:
2、正确。
之所以说封闭,是因为它建立在完全理论上来说的。
法理学(Jurispru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3、错误。
美国学者弗兰克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法律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模糊的和多样性的”,那种认为司法具有确定性的看法是一种幻觉或神话,一个“基本的法律神话”,这一神话的公式是:规则(R)×事实(F)=判决(D);而现实中司法的公式是:围绕案件的刺激(P)×法官个性(P)=判决(D);规则(R)×主观事实(SF)=判决(D)。
据此,凡是企图依据法律规则与客观事实,寻找裁判中“唯一正确的答案”,都是不可能的神话。
尽管弗兰克过于强调司法的不确定性,陷入了法律虚无主义,过于强调法官的个性因素,忽视程序的内在约束,陷入了“人治”泥淖,但这种“片面的深刻”,却动摇了人们对“司法具有确定性”这一假象的深信不疑,宣告了“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一“基本法律神话”的破产。
人们开始关注“行动中的法律”,研究真实世界中的司法为何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因法律的滞后性。
法律永远只能以相对固定的规则来应对如万花筒般的现实世界,这正是规则与事实之间的永恒紧张。
因此,萨维尼指出,法律自制定颁布之日起,就注定落后于社会生活。
面对成文法典中随处可见的法律空白与漏洞,司法活动在处理新型案件时必然是“点滴积累”的和“试错性”的,在这一过程的伊始,司法的确定性就必然有所弱化。
二因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海德格尔指出,语言乃存在之屋,然而,语言永远也不能表达世界的本来面目。
法律规则是由语言构成,而法律语言则存在“意思中心”与“开放结构”(哈特语),在“意思中心”区域,法律语言一般不存在歧义,但在“开放结构”领域,法律语言则常含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这就需要法官根据具体情况,在个案中进行利益权衡,以个别化地实现个案正义,司法的确定性与普遍性因此受到限缩。
三因客观事实的不可再现性。
探求案件的客观真实,是一个对历史性事实作回溯证明的过程,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任何事实都难以完全恢复其原始面目。
裁判案件的法官实际上永远无法亲历案发过程,而只能依据证据链条并结合辩论的全部趣旨,获得案件的法律真实。
正是由于个案中事实认定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同法官在审理同类案件时存在巨大差异,这也加深了司法的不确定性。
四因非法律因素的不确定性。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适用的过程不仅会受到诸如政策、习惯、民意、意识形态、社会地位、权力结构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法官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些非法律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答:
3、
(1)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联系主要在于:任何国家的法学总是要研究本国现行法即该国的法律体系。
(2)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国的法学不仅要研究本国现行的各部门法也要研究法学理论、法制史、外国法、比较法和国际法等。
(1)法学体系与法律体系的联系主要在于:任何国家的法学总是要研究本国现行法即该国的法律体系。
(2)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国的法学不仅要研究本国现行的各部门法,也要研究法学理论、法制史、外国法、比较法和国际法等
4、(1)大陆法系,又称为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由于该法系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所以又称为大陆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主要法律的表现形式均为法典,又称为法典法系。
(1)属于这一法系的除了欧洲大陆国家外,还有曾是法国、德国、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地的国家及因其他原因受其影响的国家。
例如,在非洲有埃塞俄比亚、南非、津巴布韦等;在亚洲有日本、泰国、土耳其等;
此外还包括某些英美法系国家内的部分地区,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英国的苏格兰等。
(2)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
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和传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由于主要渊源于英国普通法,又被称为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以判例法为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又称为判例法系;由于在现代是由英国法与美国法两大分支构成,又称英美法系。
这一法系的范围,除了英国(苏格兰外)以外,主要是曾为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地区等。
(3)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重视法治等。
(4)二者的区别:
a、在法律思维方式方面民法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 普通法系属于归纳式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b、在法的渊源方面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c、在法律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普通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
d、在诉讼程序方面民法法系与教会法程序接近,属于纠问制诉讼,普通法系则采用对抗制诉讼程序。
e、在法典编纂方面民法法系的主要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别是近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活动。
普通法系在都铎王朝时期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近代以来制定法的数量也在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不倾向进行系统的法典编纂。
f、另外两大法系在法院体系、法律概念、法律适用技术及法律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