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标准参考格式《园林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它常用书写工具钢笔进行或者中性笔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园林绘画的基本思维与方法,具备一定的园林审美能力和园林绘画表现能力,能独立徒手完成园林景观的基础表现图。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掌握钢笔画技法、线条造型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把钢笔,签字笔绘画过程中所得到的美的经验借鉴到实际设计当中,为深化专业教学打下绘画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课程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方针;坚持“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办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园林手绘与设计行业需求引领课程作为工作任务,以课程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及相关规范与条文循序渐近融于各项目之下的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的覆盖景观手绘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
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须用的知识。
主要包括该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依据、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项目编排的思路、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技能性比较强的课程,它常用书写工具钢笔进行或者中性笔进行,主要培养学生对物体形象的快速概括能力,起着引导学生进行造型再现、方案构思、形象构思的作用。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基础图案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图案课程书号:课程类别:设计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时:32学时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图案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其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图案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和完善设计的造型表现力。
培养学生对抽象造型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基础图案是指具有实用性、适应性和审美性三重特征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图形、图样设计。
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类型、构成与组织规律;掌握图案素材收集与图形提炼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技法,能将自然物象变化成艺术图案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图案造型的归纳、夸张、变化能力,进而构成和组织各类形式的图案。
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与要素,能以形式美的原理与方法指导自己的图案设计与制作。
具有图案艺术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产生原因、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图案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和现代图案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使本课程教学为后续设计专业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认识基础和技能基础。
三、教学要求1、审美素养与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形式美法则在各章节中的统领性作用。
虽然有独立的章节系统讲授这一内容,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有主次、有轻重、有分有合地把形式美因素分解在各教学章节和教学环节中,从体验、积淀到提炼、突出,再到应用实践,逐步培养起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2、由于单元制教学形式,时间短而且集中,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图案的构成题材涉及面广、组织形式与审美取向各有侧重,如果在同一章节中集中讲述与训练,则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把各种构成题材适当分解在各章节的训练环节中,使教学更加有序和科学,利于学生消化吸收。
《图形创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图案与装饰》《构成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图形创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艺术设计专业软件》《版式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艺术设计工作中必备的图形创意与图形表现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图形创意思维和图形创意表现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所涉及的岗位需求,围绕图形创意与图形表现的关键能力,反映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图形设计认知、基本元素联想、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图形实践”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图形创意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图形创意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技能,能进行不同类别图形的主题性创意,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职业素养。
1.知晓图形的视觉传播意义和价值,能灵活运用点、线、面的不同形态进行想象和图形表现。
2.了解图形语言的特点,熟知图形创意联想的方法,能用对比、夸张、幽默等表现手法进行图形创意联想。
3.掌握图形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会艺术设计审美,能适时运用图形创意技巧。
4.能在图形表达方法、实践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图形的不同类别练习,不断提高图形创意的实战能力。
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础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图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室内装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都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本课程通过系列的授课,使学生了解、熟悉国内外图案艺术的历史及其现况,获得有关图案设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并通过临摹、写生变化等多种方式的训练,逐步掌握图案的基本设计规律、胜任简单的图案设计工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第一部分:图案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一)中国传统图案部份:1) 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纹样;2)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纹样;3) 春秋呀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玉器与织乡;4)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帛画、织绣等;5) 魏晋南北朝的装饰艺术;6) 唐代的装饰艺术;7) 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8) 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9) 当代民间图案。
要求:了解彩陶、青铜器、漆器、瓷器、民间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能说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的特征。
并在蜡染、剪纸、泥塑、陶艺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外国传统图案风格:1) 埃及图案艺术2) 希腊、罗马图案艺术3) 波斯、印度图案艺术4) 日本、朝鲜图案艺术5) 非洲、美洲、大洋洲土著图案艺术。
要求:了解外国图案艺术的特色,能通过所提供的范图对比,能简叙世界几大区装饰图案艺术特点。
并在壁挂设计、纺织等课程中,对传统工艺制作进行了解,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二部份:现代图案设计及其基本设计规律一)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1) 单独纹样:对称与均衡2) 适合纹样:形体适合、角隅适合、边缘适合 3) 连续纹样:二方连、四方连二)现代图案设计赏析1) 点视图案2) 线视图案3) 文字图案4) 维变图案5) 剪影图案6) 重迭图案7) 复合图案8) 换置图案9) 散集图案10)共生图案要求:把握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结合现代图案设计赏析课程,制作命题作业。
第三部分:图案素材的收集、绘制、变化 1)写生图案2)临变图案3)技法与肌理的变化4)色彩配置变化要求:进行户外写生,之后进行变化、处理,能综合运用比前所学的课程进行图案设计工作。
2022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第三学段要求一、【内容要求】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例32);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认识圆和扇形,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周率(例22);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例33)。
(4)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知道体积(或容积)的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体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5)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了解这些图形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认识圆锥并探索其体积的计算公式,能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对于简单物体,能辨认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图(例34)。
(7)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2.图形的位置与运动(1)能根据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在实际情境中,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35)。
(2)能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表示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例36)。
(3)了解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在方格纸上进行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5)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借助方格纸设计简单图案,感受数学美,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业要求】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探索并说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通过对图形的操作,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能根据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会用圆规画圆,能描述圆和扇形的特征;知道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了解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是一个定值,认识圆周率;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美术课》课程标准
美术课课程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美术课》的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估指标,以确保学生在美术研究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 培养学生的绘画和设计技能
- 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
1. 基础绘画技能
- 线条和轮廓绘制
- 色彩的运用和混合
- 基本透视和构图技巧
2. 创意设计
- 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 图案设计和插画技巧
- 三维空间的表现与设计
3. 艺术史和文化
- 介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 探索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艺术风格- 分析艺术作品的意义和背景
4. 艺术鉴赏与评价
- 研究欣赏艺术作品的不同要素- 分析艺术作品的技术和表现形式- 探讨艺术品的主题和思想
评估指标
- 作品展示和评价
- 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 完成课堂作业和项目
- 参观艺术展览和写作报告
结论
《美术课》的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绘画和设计技能,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评估指标将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展示、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完成作业和项目以及参观艺术展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遵循本标准,学生将能够在美术学习中达到一定的水平。
P h o t o s h o p_课程标准(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Photoshop》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室内装饰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Photoshop》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Photoshop》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软件课,同时也是新媒体策划与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软件应用基础技能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的功能、特点、概念、术语和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图像编辑、通道、图层、路径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图像色彩的校正、各种特效滤镜的使用、特效字的制作和图像输出与优化等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风格、流体变形及褪底和蒙版,制作出千变万化的图像特效,从而形成一定的平面图像处理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与本专业效果图制作及相关的应用课程提供应用基础与支持。
(三)课程设计思路《Photoshop》是室内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室内设计殿堂的第一步。
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实际案例项目中所需要用到的关键知识点为基础,以项目驱动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项目,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辅导,成果点评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Photoshop的软件性质与软件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各项课程打下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Photoshop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
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
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Photoshop基本操作,一个是效果图后期合成制作。
“Illustrator图形制作”课程标准三、课程概要中文:Illustrator图形制作课程代码0601571203课程名称英文:Illustrator graphic production课程学分3课程学时共48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32学时通识教育: 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 一般课程 拓展专业课程课程类别专业教育: 基础课程 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适用专业数字图文信息技术专业群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图文传播基础、photoshop后续课程图文排版、版面设计、平面与色彩图像处理构成、图文处理综合训练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设学期√教学方式 面授 实验 实践 网络 研讨 其他___________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实验 论文 设计 口试 网络 其他形成性考核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数字图文信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支撑学生掌握数字印前图形制作,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掌握各类图形的设计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需求对平面图形设计、制作、输出设置一般规范与要求,熟练的运用Illustrator进行图形制作,并按要求进行文件输出,具备Illustrator图形制作的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在印前图形设计制作方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专业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三、教学目标(一)素质(思政)目标1.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工匠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表达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创新设计能力、热爱劳动的劳动精神;5.培养技术标准意识、操作规范意识、服务质量意识等。
(二)知识目标(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1.掌握位图与矢量图的含义与区别;2.掌握矢量图形的导入、导出的技巧。
3.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4.掌握各类图形的设计绘制方法;(三)能力目标(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1.能根据实际需求对平面图形设计、制作、输出设置一般规范与要求,熟练的运用Illustrator进行图形制作,并按要求进行文件输出。
《AUTOCAD绘图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本课程《AUTOCAD制图基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三维设计软件,其功能集三维建模、空间演示、效果输出等为一体的软件。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AutoCAD基本命令和灵活运用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分析与表达能力;培养使用计算机设备与AutoCAD软件绘制图样的能力;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通过上机学习的方式,采取教师上课与实际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熟练应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举一反三的制图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AUTOCAD制图基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学习领域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内容。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与后继课程的衔接。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感知体验和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掌握基本绘图命令,根据所绘图样,合理选择CAD绘图命令,快速绘制图样;(2)根据所绘制图样情况,利用CAD相关命令,为图样添加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3)左右手结合使用鼠标和CAD快捷键作图;(4)能熟练绘制室内平面图的轴线、墙体、门窗、柱子、楼梯、标注;(5)能够进行项目文件管理和图形的输出。
2.方法能力:(1)掌握基本要领,根据所给内容绘制图样。
(2)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相应的图案。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图案是装饰性美术。
凡属于装饰方面的美术形式均称为图案,如建筑美术、陶瓷、染织、商品装潢、书籍装帧、日用工业产品等方面造型与装饰的设计。
基础图案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无论是染织美术、装潢美术、日用工业品造型和室内装饰专业都离不开图案的基本规律与法则,通过图案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初步掌握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的基本规律,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基础图案》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在它之前应具备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以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图案课的学习。
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授课要求第一章图案形式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对比与调和第二节均齐与平衡第三节条理与反复第四节比例与尺度(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图案形式美规律的理论第二章花卉的写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观察与认识第二节写生的方法一、线描写生二、素描写生三、色彩写生四、归纳写生(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观察与写生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第三章花卉的变化(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变化的要点一、抓特征二、抓形式三、发挥想象第二节变化的规律一、简化归纳二、添加组合三、夸张变形四、分解构成五、象征寓意第三节变化的表现方法一、黑白表现方法二、色彩表现方法三、特殊表现方法(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第四章图案的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单独纹样的设计第二节适合纹样的设计第三节二方连续的设计第四节四方连续的设计(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各种技法和图案形式构成原理,绘制各种图案。
四、课内实践环节具体安排及说明《基础图案》这门课是一门实践环节很重的课程,许多理论都是在课堂作业中体现的,应该以实践为主,作业实践应占学期课程学时的1/2,理论知识的学习占1/2。
重点在于图案变化组成训练的实践当中。
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基础图案》这门课应以大量的作业练习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基础图案》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用范围广泛的基础课程。
“基础图案”其功能是为了装饰的作用,即是为了美化实用物品或环境,从小到一枚标志或纪念章,大至大型壁画或整个庭院设计,都包含基础图案设计的内容。
可以说“基础图案”渗透到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的各各方面,它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基础图案”是艺术设计教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二、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掌握图案的基本特征,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并能独立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图案作品。
2. 课程的基本要求能够掌握图案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灵活运用其中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出优秀的基础图案作品。
3.教学要求的层次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
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4.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本课程从内容与要求上分为图案的基本概念,图案的艺术特征,图案的应用范围,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案的组织构成,图案的变化几方面内容。
课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内容层次的特点和要求,理论讲授、作品欣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且注意引导学生紧跟社会需求和人们审美标准的发展形势。
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作业练习、作业讲评,课外自学等。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教学目的、重难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效果。
5. 教学总学时数与学时的具体分配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间为8学时,课程实践课时为24学时。
学时的具体分配如下:课程内容理论课实训课机动第一周1,图案的基本概念2,图案的艺术特征 43,图案的应用范围第二周 1,图案的形式美法则2,图案的组织构成 43,图案的变化合计 8 24 0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习者了解基础图案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深刻理解图案的特征和形式美法则,具备独立设计图案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基础图案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深刻理解图案的特征和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具备活学活用理论知识设计图案的能力,并能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基础图案概述[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掌握图案的基本特征,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教学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结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图案的特征。
语言生动简练,通俗易懂,不要枯燥的灌输概念,安排多种课题的基础图案训练,使训练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的进行。
传授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创造性的应用。
拓宽学生设计图案的创作思路。
一.图案的基本概念:基础图案有多层含义:广义是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及图形构成的设想,并依据材料要求、制作要求、实用功能、审美要求所创作的设计方案;狭义是指器物上的装饰图形。
基础图案既包括日用品的纹样设计,同时也包括独幅式装饰品的构成设计。
如:壁挂、装饰浮雕、陶瓷、壁饰等。
二.图案的应用范围:图案的应川范围十分广泛,从服装服饰、商标标志、广告装潢、包装书装、纺织印染到饰物挂什建筑装饰、家具灯具、陶瓷器皿、工艺礼品等。
三.图案的艺术特征1.变形换色2.概括与加强3.平面化的表现4.追求秩序的美感5.理想化的景象6.吉祥寓意二、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具备独立设计图案的能力。
[教学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结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图案的特征。
传授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创造性的应用。
拓宽学生设计图案的创作思路。
结合作业讲评加深理解。
一、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物种中。
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这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二、对称与均衡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物都有着对称的结构,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
三、条理与反复自然中的万物随处可发现它们极具规律性,秩序化和循环反复的美。
四、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自然界巾随时随地存在的生态现象。
如:紫花在黄花中的强烈色彩反差,由极为相似的花叶外形达到调和。
五.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术语,将听觉要素转化为视觉要素。
节奏是指运动变化有规律地交替连续的节拍.韵律是指运动变化的高低起伏、强弱长短所形成的优美而和谐的趋势和韵味。
六.比例与对照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用于造型中是指形象与空间、形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是通过对照衡量来确定的。
[小结]1、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
2、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3、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
4、条理与反复既是万物生长固有的形式.也是图案组织的重要原则。
5、对比与调和构筑了我们视觉与心理的平衡,是变化与统一原则的重要体现。
6、节奏与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术语,将听觉要素转化为视觉要素。
7、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用于造型中是指形象与空间、形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是通过对照衡量来确定的。
三、图案的变化【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变化的目的;掌握并熟练运用图案变化的的各种方法。
【教学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结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图案的特征。
教学内容: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变化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图案形象。
这是基础图案的基本功。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能成为图案。
一、图案变化的目的二、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三、图案的题材与变化四、图案变化的途径小结:1、图案变化就是取素材中最美、最生动的部分,给以加强和减弱,使之成为符合装饰要求的纹样。
2、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
大体可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3、图案变化的具体处理,可以概括为简化法、夸张法、添加法、巧合法、几何法、象征法、分解法、组合法等方法。
4、图案变化的途径有写生变化、传统图案的临摹与重构、从其他艺术作品的借鉴、电脑技术的应用等。
四、图案的构成要素【教学要求】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的构成要素;掌握图案变化技巧;熟练运用点、线、面等图案构成元素。
【教学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结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图案的构成要素。
语言生动简练,通俗易懂,不要枯燥的灌输概念。
授课内容:图案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
但是,点、线、面作为图案的构成要素,已不同于几何学中的概念,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一、图案中点、线、面的运用一)点的表现方法1、点的特点2、点的运用二)线的表现方法1、线的特点2、线的运用三)面的表现方法1.几何性的面,即由数学方式构成的面。
2.有机性的面,即由自由曲线构成的面。
3.直线性的面,即由直线随意构成的面。
4.偶然性的面,即由特殊技法意外获得的面。
二、点线面综合表现图案的变化是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不只限于点线面的个别运用,往往是以点线面综合运用的形式构筑出黑白灰的层次对比和各种形的变化,形成主题突出、特征鲜明、丰富生动的画面效果。
小结:1、图案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
2、点的形状有规则形、自由形。
3、线是点的移动轨迹。
4、线的主要特征是空间的方向性和长度。
5、不同形态的面,是由点或线密集或线的移动构成的。
五、图案的色彩【教学要求】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属性;熟练应用色相、明度、纯度和色性。
【教学建议】: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结合图片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基础图案的特征。
语言生动简练,通俗易懂,不要枯燥的灌输概念,安排多种课题的基础图案训练,使训练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的进行。
传授科学的训练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创造性的应用。
拓宽学生设计图案的创作思路。
授课内容:在掌握了装饰造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不同的色彩和表现技法来制作图案,可以使图案的效果更加丰富,形式美感更强。
一、图案色彩基本知识图案的色彩总结起来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用色有一定的限量。
第二,设色有较高的自由度。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1.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是一个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特征。
2.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或深浅。
3.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饱和度,也叫彩度。
4.色性:是指色彩的冷暖倾向、冷暖感觉。
二)图案的色彩图案的色彩强调归纳性、统一性和夸张性,尤其注重对整体色调的设定。
如何搭配好整幅图案的颜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寻规律并进行练习。
图案的色调是指一幅画面总的色彩倾向。
三)图案颜料的调配方法二、图案色彩设计的基本步骤步骤(1)设计草图:步骤(2)先着底色再拷印:步骤(3)着色:[小结]1、色彩的变化主要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及色性决定的。
2、图案的色彩强调归纳性、统一性和夸张性,注重对整体色调的设定。
3、常用的图案颜料主要有水粉颜料和水彩颜料,其中以水粉颜料最为常用。
六、图案的表现技法【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熟悉表现图案色彩的基本工具,熟练运用图案的表现技法。
【教学建议】:这章属于图案课中较重要的内容,教师要详细讲授,可结合优秀作品举例各种表现方法,并通过作业内容让学生实际体会各种表现方法的真实效果。
教具:图案样画、课件等授课内容:掌握了图案色彩的配色规律,再恰当地运用一定的描绘技法,可以使图案的色彩效果更具魅力,并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一、点线面结合的套色表现技法二、干湿结合的混色表现技法三、与其他材料、工具结合的特殊表现技法小结:熟悉不同技法的效果,技法的运用要符合所表现的内容。
七、图案的组织构成(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装饰构图)【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应掌握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单独纹样与单独纹样的绘制。
【教学建议】:举例说明几种常用传统图案的结构模式。
授课内容:图案的构成包括纹样组织和装饰构图两个部分。
一,单独纹样:⑴不同对称角度的绝对对称⑵不同动势的绝对对称二、适合纹样三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四装饰构图:装饰构图又称综合构图,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功能要求和审美需要,把单独构成适合构成、二方连续构成及四方莲续构成等方法综合运用到一个完整的构图中,如地毯、台布、窗帘、陶瓷、家具、建筑装饰等。
小结:1、图案的构成包括纹样组织和装饰构图两个部分。
2、图案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三大类。
、3、适合纹样从组织类型应用上一般分为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边饰纹样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