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病历合理用药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5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涉及的科室较多,共29个,儿科占24 4%,其次是急诊科、耳鼻咽喉科、妇产科及心血管内科等共13个科室,这13个科室占79 84%,属于帕累托图分析中的主要因素,上述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居前列的原因与科室对不合理用药重视程度不足有关,也与医生工作强度大、患者额外需求增加有关,导致出现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等不合理现象。
3 4 持续改进情况 对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并通过帕累托图分析,可以了解不合理用药处方基本情况和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药师除需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出药学干预外,还必须联合行政部门进行干预,才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10〕。
根据某院实际及相关制度规定,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院科两级综合考评指标》,每个月均发布处方点评结果,对典型不合理处方进行全院公示;对不合理用药典型处方,每张扣罚绩效500元,医德考评扣罚5分;充分利用PASS合理用药软件,将点评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通过PASS合理用药软件自定义规则维护,利用软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拦截、提醒、处方前置审核等信息化手段,对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事前干预;门诊处方采用在线点评,并进行二次反馈,加强与医生沟通,有利于点评结果的改进;根据近期点评结果,对用药不合理较多的科室如儿科、急诊科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并通过临床授课、反馈的方式指导其合理用药。
经过整治,本院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从2018年上半年的799张降为下半年的496张,2018年第四季度处方合理率达到99%(见图3),基本达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处方合格率>99%的要求,处方点评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同时,不合理用药类型也会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等因素改变,临床药师应利用帕累托图,及时了解不合理用药的变化趋势,并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更新知识,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合理用药规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神经科醒脑静注射液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神经科醒脑静注射液的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选取2015年度我院神经科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病历资料500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情况,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如:用药适应症、用法用量和疗程、联合应用中成药以及配伍情况等方面分析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用药合理情况。
结果:通过统计分析5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符合用药适应症用药的有358例,占总例数的71.6%;用药剂量不符合用药说明书的31例,占总例数的6.2%;用药时间不超过15d的466例,占总例数的93.2%;联合其他中成药应用的326例,占总例数的65.2%;醒脑静注射液中配伍其他药物的2例,占总例数的99.6%。
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本院的临床应用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按适应症用药、用药疗程长、剂量大以及连用其他中成药是本次研究所发现的主要不合理表现方面。
【关键词】神经科;醒脑静注射液;合理用药;超说明书现代中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改变传统中药的制作使用方法,如饮片、静脉注射液等新型药剂的问世和临床应用。
醒脑静注射液就是一种经传统中药现代化改良而成的一种临床中重要的常用急症抢救药物,它是在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通过剂型改良制成的新型水溶性静脉注射液。
具有开窍醒脑、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能,主要成分有郁金、廖香、冰片和桅子。
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脉疲阻、气血逆乱所致中风昏迷、外伤头痛、偏瘫口渴、酒毒攻心、神智昏迷以及昏迷抽搐、头痛呕吐、脑栓塞、急性酒精中毒和颅脑损伤等症状[1-2]。
随着临床中普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关于该药的合理性研究和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15年度我院神经科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病历资料500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就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度我院神经科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病历资料500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9例,女241 例,年龄1~86岁,平均年龄(62.6±8.7)岁。
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3月第44卷第6期 Chin Pharm J ,2009 March ,Vol. 44 No. 6·479·作者简介:张玉秋,女,副主任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研究 *通讯作者:翟所迪,男,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与临床药理 Tel :(010)8226686 E-mail :zhaisuodi@ ·药事管理·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用药分析张玉秋1,2,郑青2,张玉萍2,翟所迪1*(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83;2.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49)关键词:神经外科;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494(2009)06-0479-02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2月27日在日内瓦公布的《神经障碍:公共卫生挑战》报告称,神经障碍正在全世界影响10亿人,造成了巨大损失。
全世界每年约有680万人死于神经障碍。
在我国,神经系统用药市场规模也呈快速增长。
2006年,市场规模达到160.42亿元,同比增长16.2%,高出全国13%的增长水平[1]。
我院2004~2006年用药统计显示,神经系统药物消耗金额分别占全院药品的14.21%、15.10%、16.84%。
因此,笔者旨在通过病历调查,了解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06年1~12月份神经外科出院病历,随机抽取409份,采集患者基本情况、诊断、使用药品等信息,采集的药品信息中不包括手术中用药、出院带药和水电解质平衡药。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6年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临床沟通解决。
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对应用的药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
药品分类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
病例报告点评评语
病例报告是对病患病情、诊断和治疗情况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病例报告点评评语:
1. 病例报告详细、清晰,包含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
非常全面。
2. 病例报告结构良好,逻辑性强,容易理解。
每个部分都有文献支持,分析合理。
3. 病例报告中对病患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描述,能够客观地反映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4. 病例报告中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了相关的研究和临床指南的支持。
5. 病例报告中对与患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包括可能的并发症、治疗风险和优劣势比较等。
6. 病例报告中提到的治疗方案是基于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和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该病患的诊治水平。
7. 病例报告中对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长期效果的分析和讨论。
8. 病例报告中对相似病例的比较和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病患的特点和治疗难点。
以上是对病例报告的常见点评评语,可以根据病例报告具体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点评。
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申震,黄勇,曾志奎,等 参麦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4):796 802 〔2〕LiuSC,QiaoXF,TangQX,etal Therapeuticefficacyofextracorporealshockwavecombinedwithhyaluronicacidonkneeosteoarthritis〔J〕 Medicine,2019,98(8):586 589〔3〕邝高艳,严可,卢敏,等 从毒瘀论治膝骨关节炎及毒瘀本质的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3):492 494〔4〕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 中医正骨,2015,(7):4 5〔5〕徐方琼,于德宁,石立鹏,等 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0):140 143〔6〕施栋,陈玲,曾荣华 银质针配合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0):1111 1114 〔7〕唐霞珠,杜晓梅,沈录峰,等 中药包热敷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江西中医药,2020,51(5):55 56,80 〔8〕杨博鸿,田聪阳,张志清,等 自拟活血壮骨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20,29(5):850 853,857〔9〕黄建辉 养血止痛汤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2):1456 1457〔10〕沈斌,裘伟国,应建伟,等 补肾活血中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滑囊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3):337 340本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汇总分析张富东1,朱敏凤2,陈 曦1,胡利群3(1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2 乐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四川乐山614000;3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 评价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医嘱点评效果,改进抗菌药物评价工作。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用药分析【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我院神经外科术后药品应用分析,为神经外科今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住院患者神经外科的用药品种、数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上使用的药品在现阶段仍以国产药物为主。
结论抗微生物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是非常显著的,建议建议临床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用药分析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遭到细胞组织破坏或是一些其他外科创伤引起的一些疾病,造成患者神经脑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个病理现象,发病人群年龄各个年龄段都有,属于外科性疾病[1]。
本文通过探讨我院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药品应用情况,并加以对比,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医疗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08-2011年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分别对这些患者的术后用药情况进行分类整理。
探讨神经外科疾病使用药品应用情况。
1.2统计学方法本文通过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描述[2]。
通过统计各种药物的品种、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方面的对比,为以后神经外科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2结果通过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抗微生物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用药比例最多,血液系统药物和循环系统药物其次,具体见表1。
3讨论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3],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但一旦出现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就会出现误诊,用药有误,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发生,因此,神经外科需要规范用药。
神经外科手术涉及到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在手术后发生感染,后果会相当严重,因此,在手术后,针对神经外科手术的用药,一般都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预防感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治愈率,还可以预防手术后的很多并发症。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评估报告尊敬的病患:根据您近期在本医院进行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我们给您带来了治疗效果评估报告。
我们通过严格的评估和数据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以下是评估结果及分析,希望对您了解疾病治疗效果有所帮助。
1. 疾病背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您的疾病背景。
根据您的病历记录,您被诊断为神经系统疾病,其中主要症状包括XX、XX和XX等。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在过去的XX周中对其进行了实施。
2. 治疗方法针对您的神经系统疾病,我们采用了综合多种方法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方面,您按时服用了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且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方面,您积极配合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了定期的康复训练,并坚持了一段时间。
3. 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通过定期的复查和评估,对您的状况进行了监测和记录。
根据多项指标的变化,我们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3.1 症状缓解程度经过治疗,您的症状有所缓解。
根据您的主诉和我们的观察,XX症状减轻,XX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XX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消失。
3.2 功能恢复情况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对您的日常功能进行了恢复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您的XX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有一定改善,XX功能得到明显改善,XX功能恢复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3.3 影像学检查此外,我们还对您进行了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变区域的改善情况。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XX病变缩小/消失,XX病变得到显著改善,XX病变进一步稳定。
4. 进一步治疗建议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尽管您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某些症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建议您继续坚持当前的治疗方案,并进一步加强康复训练。
同时,我们将进行更密切的随访,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进一步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患者有着不同的治疗反应,而且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
神经外科病历合理用药点评
时间:
地点:神经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康全利主任
1.参加人员:康全利主任医师蒲建章副主任医师蔡三川主治医师陈爱国医生陈善文
医师尹宗杰医师张剑峰医师刘飞医师。
内容:
主管医师:崔永胜、刘飞。
1. 患者李万春,男,28岁,病例号:00460033 诊断: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小脑幕硬膜下血肿顶部头皮裂伤胸椎体压缩性骨折(第6、7、10、12胸椎)
2、患者张进,男,70岁,病例号:00 444825 诊断:左肺腺癌伴多发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呼吸衰竭急性中型颅脑损伤右颞叶及右额叶挫裂伤右枕叶、右额叶、左侧顶叶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及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左额及右枕叶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病冠心病双肺肺炎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
用药分析:
3. 患者徐光廷,男,50岁,病例号:00 458806 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右颞顶枕硬膜外血肿左额脑挫裂伤双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骨骨折枕部头皮裂
4. 患者贾玉甫,男,77岁,病例号:00 460364 诊断:颅脑损伤右颞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上颌窦前壁、外后壁、右侧眶外壁、颧弓骨折右侧上颌窦积液右侧鼻腔出血舞蹈症。
用药分析:
5. 患者张福伶,女,65岁 病例号:00458458 诊断:自发性脑出血 左底节区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 动脉瘤、
血管畸形不除外 右底节区、放射冠软化灶 高血压病 右侧基底节区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