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伤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14
创伤医学概念(一)创伤医学概念概述创伤医学是以研究和处理创伤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
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身体组织的损伤或病变。
创伤医学旨在迅速识别和处理创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促进其康复。
创伤分类创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外伤(外界物体冲击或刺入造成的伤害)–穿刺伤(外物体刺入身体组织)–撞击伤(外力对身体的直接冲击)–压迫伤(外力对身体施加压力)–挤压伤(身体被大力压迫或夹捏)–擦伤(皮肤或黏膜受到擦破或擦烂)•烧伤(灼热物质或火焰导致的组织损伤)–热烧伤(高温热源导致的烧伤)–化学烧伤(化学物质接触导致的烧伤)–电烧伤(电流通过身体导致的烧伤)–辐射烧伤(电离辐射导致的烧伤)•切割伤(刀具或尖锐物体导致的组织切割)–割伤(切割刀具导致的伤口)–截肢(身体部分被切割断开)–咬伤(动物或人咬导致的伤害)创伤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创伤医学应急处理的原则是“ABC”原则,分别是:•Airway(通畅的呼吸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通过解除异物、保持头部位置、人工通气等方法实施。
•Breathing(良好的呼吸):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通过给氧、胸外按压等方法实施。
•Circulation(循环):确保患者循环系统正常运作,可通过止血、输液、心肺复苏等方法实施。
创伤处理流程创伤医学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伤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
2.紧急处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等。
3.休克处理:对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输血等处理。
4.伤口处理:清洁伤口,缝合创口,预防感染。
5.创伤复苏: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创伤后康复创伤后康复是创伤医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康复: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力量。
•心理康复:帮助患者应对创伤的心理影响,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会康复:协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职业指导和适应性训练。
一级创伤中心申报条件
一级创伤中心是指在医院内设立的专门用于救治创伤患者的医疗机构。
申报一级创伤中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设施和技术条件,一级创伤中心需要具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技术设备,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影像学检查设备等,以确保对创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2. 医疗人员条件,一级创伤中心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外科医生、急诊医生、麻醉医生、护士等,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创伤救治培训,具备处理各类创伤的能力。
3. 创伤救治流程和制度,一级创伤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创伤救治流程和制度,包括急诊接诊、评估、处理、转运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程序,以确保创伤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科学的救治。
4. 救治质量评价指标,一级创伤中心需要建立健全的救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提高救治水平和质量。
5. 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一级创伤中心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急救中心、转诊医院等,以便于实现创伤患者的快速转运和联合救治。
总的来说,申报一级创伤中心需要医疗机构具备较强的医疗实力和管理水平,以确保对创伤患者进行全方位、高水平的救治。
创伤评分分为院前评分和医院内评分两大部分。
前者着眼于伤员的去向和现场处理;后者着眼于估计伤员的预后。
近30年来,面对创伤日益增多、伤情更为严重复杂的现实,创伤评分——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已成为研究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ICU监护治疗必不可少的客观指标。
以下将对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进行介绍。
一、院前创伤评分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它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具体见表1)。
该评分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为重度;≥17分为极重度;≥21分则病死率剧增;≥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研究表明,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是合适的。
表1 创伤指数(TI)2.创伤评分法(TS):该计分方法是以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为基础,结合心血管和呼吸情况评定的方法,主要为呼吸、呼吸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总分5项指标(具体见表2)。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有学者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表2 创伤评分法(TS)3.CRAMS计分法: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按照轻、中和重度异常分别计分为2、1、0分,最后5项计分相加,即为CRAMS总分(具体见表3)。
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
表3 CRAMS计分法4.院前分类指数(PHI):包括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4个方面(具体见表4)。
每方面根据伤情计0~5分,最后4项计分相加即为PHI总分。
总分0~3分者为轻伤,4~20分者为重伤。
如有胸、腹穿透伤,总分内另加4分。
表4 院前分类指数(PHI)5.类选对照表(TC):包括以下7项内容:(1)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2)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3)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低;(4)腕或踝以上部位的创伤性断肢;(5)连枷胸;(6)有2处或2处以上的上骨骨折;(7)从4.572m以上高度坠落。
简明创伤分级
创伤分级是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分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创伤分级:
一级创伤:仅为轻微擦伤或者磨损,表皮层损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用清水清洗并覆盖敷料。
二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轻微损伤,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一定程度的流血,需要局部安静休息、冷敷和包扎。
三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中度损伤,可能出现严重疼痛、肿胀和大量流血,需要局部冷敷、提高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四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出现断裂或骨折,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手术治疗。
以上仅为创伤分级的常见范畴,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1 -。
创伤急救教案1引言概述:创伤急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医学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一个创伤急救教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不同情况下正确应对创伤急救。
一、头部创伤1.1 头部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脑震荡等严重后果。
应立即止血并保持伤者头部固定,避免移动。
1.2 头部出血:头部出血可能是颅内出血的征兆,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止血,并尽快送医院就诊。
1.3 头部挫伤:头部挫伤可能导致脑部损伤,应及时冷敷并观察伤者症状,如出现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胸部创伤2.1 胸部刺伤:胸部刺伤可能导致内脏受损,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并保持伤者平卧,避免剧烈运动。
2.2 胸部挫伤:胸部挫伤可能导致胸腔内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胸腔积液,必要时进行胸腔穿刺。
2.3 胸部压迫伤:胸部压迫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应立即解除压力并进行胸外按压,保持呼吸通畅。
三、腹部创伤3.1 腹部刺伤:腹部刺伤可能导致腹腔内器官受损,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并避免进食饮水。
3.2 腹部挫伤:腹部挫伤可能导致腹腔内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内伤,必要时进行腹部B超检查。
3.3 腹部挤压伤:腹部挤压伤可能导致脏器挫伤,应立即解除压力并保持伤者平卧,避免进食饮水。
四、四肢创伤4.1 骨折:骨折可能导致骨骼错位,应立即固定伤处并用冰袋冷敷,避免移动。
4.2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可能导致关节功能受损,应立即就医进行复位处理,避免自行操作。
4.3 擦伤、撕裂伤:擦伤、撕裂伤可能导致感染,应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覆盖无菌敷料。
五、其他创伤5.1 烧伤:烧伤可能导致皮肤组织受损,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并覆盖干净纱布。
5.2 窒息:窒息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保持呼吸通畅。
5.3 中暑、中毒:中暑、中毒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或中毒症状,应立即将伤者移到阴凉处并就医处理。
结语:创伤急救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技能,了解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