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二)导学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3、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4、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空气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三、学习难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四、知识准备1、你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的是什么吗?2、你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举例说明。
五、学习过程(一)空气的组成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思考与讨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大约是多少?(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弹簧夹药品:红磷、水3、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做好标记。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6、误差分析:(1)导致测定结果小于 1/5 的原因可能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 掌握空气成分的百分比,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懂得珍惜并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空气资源。
导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1.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空气的大约78%的体积。
氮气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氧气: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气体,占据了空气的21%的体积。
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另一个重要气体,占据了空气的0.04%的体积。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二、空气的重要性1. 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水就无法蒸发,地球就无法变得温暖。
2. 空气保护地球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植物提供所需气体,为人类提供氧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
3. 空气也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能够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维持地球温度的稳定。
三、空气污染的危害1. 空气污染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之一,主要污染源包括工厂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2.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3. 空气污染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大气层臭氧层,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生态平衡。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素质;3.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4. 和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知识,一起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相信大家对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空气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空气的成分》。
空气无色无味,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通过学习空气的成分,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生活中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空气的奥秘吧!二、知识点梳理1.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
2. 氧气的作用氧气是生物体呼吸的重要气体,它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需物质。
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使身体能够正常运转。
3. 二氧化碳的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气体,同时也是动物呼吸的废气。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地球生态的平衡。
三、实践应用1. 实验探究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感受空气的成分。
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在火焰上方慢慢移动,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呢?2.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组成小组,设计一个展示空气成分的科普展板。
展板内容包括空气的成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等,展示形式可以自由发挥,展示时间为下周二上课时。
四、拓展延伸1. 空气污染是当下严重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好身边的空气呢?2. 通过了解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和特点,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五、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空气的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物界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身边的空气资源,共同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以上就是本次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空气的认识,让我们一起为建设美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大家的参与,下次再见!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有哪些性质?2.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空气是什么?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中都有哪些成分?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实验一:用燃烧的方法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烧杯、水- 实验步骤:1) 在玻璃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2) 点燃蜡烛,并将其置于玻璃烧杯内;3) 等待燃烧结束后,观察玻璃烧杯内的水量变化。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空气的成分。
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空气是什么?空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2. 空气的成分比例是多少?空气的主要成分比例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4%。
3. 氮气的作用是什么?氮气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展和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氧气的作用是什么?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没有氧气,生物体无法正常生存。
5. 二氧化碳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三、实验探究1. 实验目标:观察氧气的性质2. 实验材料:燃烧木柴、玻璃瓶、烛台3. 实验步骤:a. 将一根木柴点燃,放入玻璃瓶中。
b. 将瓶口盖紧。
c. 将瓶口放在烛台上,等待观察。
4. 实验结果:木柴燃烧需要氧气,当瓶子内的氧气被燃烧消耗完后,火焰会熄灭。
四、思考讨论1. 为什么火焰会熄灭?2. 如果我们的身边没有足够的氧气,会发生什么情况?3. 为什么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开释氧气?五、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探究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和作用。
2. 钻研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大气对地球的重要性。
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和作用各不相同。
空气对于维持生命和增进生物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珍惜空气资源,珍爱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中能够继续探究空气的奥秘,不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1. 通过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你有没有想过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空气的成分。
2.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相关视频)二、进修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和微粒的存在。
三、进修过程1.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空气是由气体、水蒸气、微粒等组成的。
其中,气体是最主要的成分。
空气中主要包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2. 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氧气是维持人类和动植物生命的重要气体,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呼吸,身体无法正常运作。
3. 氮气的含量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78%,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4. 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4%,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气体,也是人类呼吸后排出的废气。
5. 其他气体和微粒的存在空气中还包含少许的氩气、氦气、氖气等稀有气体,以及微粒、细菌等。
这些气体和微粒虽然含量很少,但也对空气的性质产生一定影响。
四、小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呼吸的空气。
同时,空气中还包含其他气体和微粒,这些成分共同组成了我们呼吸的环境。
五、教室练习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2.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3.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六、拓展延伸1. 你知道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吗?请做一些调查,了解一下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2. 你知道空气中微粒的来源吗?请做一些钻研,了解一下空气中微粒的来源和影响。
七、作业安置1. 请写一篇关于空气成分的小作文,介绍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2. 请收集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图片或视频,准备下节课展示。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问他们空气是什么,为什么能感知到空气的存在?2.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是什么组成的?它有哪些成分?二、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成分。
2. 理解各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比例及其功能。
3. 掌握实验方法,观察、检验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存在。
三、知识讲解1.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的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的比例较小。
2.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气体,供给人体和动物呼吸使用。
氮气在空气中主要起稳定大气压的作用,通常不直接参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
3. 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气,随着气温、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实验操作1. 利用干燥石灰管吸收二氧化碳,观察管内气体变化。
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2. 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观察溶液变化。
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3. 用灯管收集氧气,用消石灰管检验氧气性质,并燃点燃一根木条。
显示氧气的性质。
4. 利用碘液检验氧气的性质。
再次验证氧气的存在。
5. 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气体的性质和存在方式。
五、课堂讨论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是否固定,各气体在空气中的功能。
2. 引导学生探讨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与空气中气体的关系。
六、知识总结1.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2. 每种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各气体在大气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3. 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生命和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保护空气。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2. 思考:如何能够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八、反馈评价1.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实验表现,对于空气的成分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实验记录和总结,鼓励合理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及作用;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二、导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3. 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三、导学过程: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b. 讲解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二氧化碳(约0.04%)等组成。
c. 分析空气成分的重要性:氮气是生物体发展的必需元素,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2.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20分钟)a. 分组讨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b. 学生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分享对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认识。
c.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空气成分有全面的了解。
3. 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30分钟)a. 实验设计: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列出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b.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c.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总结实验经验。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掌握了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及作用,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刻理解空气的重要性,珍惜我们身边的空气资源,尽力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21 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
2、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
二、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三、教学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三只相同的蜡烛、去底的塑料瓶、水槽、红水、火柴、冰、水盆、筷子、胶带等。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实验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
(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
新课讲解:一、研究空气的成分1、实验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
(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瓶内水上升)(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2、实验3: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1)想一想:饮料瓶中剩下的空气还能不能支持燃烧呢?(2)学生实验:我们继续分组实验,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火柴熄灭了,不再燃烧了。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火柴不能继续燃烧,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6)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前导问题:1. 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为什么我们呼吸的时候感觉到空气?二、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比例。
2. 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知道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减少污染。
三、学习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2. 空气的作用:提供氧气、维持大气压、调节温度等。
3. 空气污染: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 保护空气: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鼓励公共交通、植树造林等方式。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空气中的气体的实验引入本课主题。
2. 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析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比例。
3. 延伸:展示有关空气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5. 评价:通过小测验或讨论方式评价学生对空气的了解程度。
五、拓展延伸:1.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观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3. 带领学生参观环保展览或工厂,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笔记,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2. 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空气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气味等。
3. 研究一个环保项目,撰写一份关于如何保护空气的报告。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作用;3. 能够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空气的主要成分。
二、知识点梳理:1. 空气是一种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2. 空气主要成分为氮气(约78%)、氧气(约21%)、二氧化碳等;3. 氮气的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不支持生命;4. 氧气的性质:能支持燃烧、生命活动必需;5. 二氧化碳的性质:不支持燃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6. 实验方法:燃烧烛炷、吸收二氧化碳。
三、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空气吗?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呼吸空气对吧?那么,你们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2.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空气的成分》这个话题,了解一下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请同砚们思考一下。
2. 请同砚们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少许的其他气体。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氩气等其他气体占1%。
3.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氧气?氧气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什么作用?4. 请同砚们观察下图,分析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
5. 请同砚们完成以下实验:用一根长长的吸管在水中吹气,观察吹气前后水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那么,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是多少呢?2. 请同砚们思考:如果我们呼吸的氧气含量降低,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3. 请同砚们讨论:如果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幅下落,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四、总结与拓展1. 请同砚们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许其他气体组成,氧气对我们的身体有重要作用。
2. 请同砚们思考:除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空气中还有哪些其他气体?它们的含量是多少?3. 请同砚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呼吸会感到困难?这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吗?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空气成分的理解。
2. 请同砚们观察家中常见的气体用品(如气雾剂、气球等),了解它们的成分和用途。
3. 搜集关于空气成分的更多知识,拓展对空气的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空气的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空气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环境,珍爱大气,共同呼吸清新的空气。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空气的成分。
导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1. 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2. 氮气占空气中约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占1%摆布。
二、空气成分的性质和作用1. 氮气:稳定性较高,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可被一些细菌和植物利用。
2. 氧气:支持燃烧,是动物呼吸和燃料燃烧的必需气体。
3. 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开释氧气,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气体。
4. 水蒸气:影响空气的湿度,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验验证空气的成分实验一:用火烧烛实验材料:一只蜡烛、一根玻璃管、一根玻璃棒步骤:将蜡烛点燃后放在玻璃管口,用玻璃棒将管口盖住,观察现象并诠释。
实验二:用水和烧热的镁带实验材料:一块烧热的镁带、一只玻璃瓶、一根玻璃管步骤:将烧热的镁带放入玻璃瓶中,迅速将玻璃管盖在瓶口,观察现象并诠释。
导学问题:1. 空气的成分主要有哪些?2.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3.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性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 通过实验验证空气的成分的方法有哪些?拓展延伸:1. 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氮气少,但在生物体内氧气的利用却更加广泛?2.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3. 除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空气中还有哪些其他成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掌握了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主要成分的性质和作用,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了解空气的成分对于我们更好地珍爱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在进修的过程中能够多加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特点。
3.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比例2.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特点3. 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提出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每种气体的比例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第二步:进修空气的成分1. 学生自主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氧气占比约21%,氮气占比约78%,二氧化碳占比约0.04%。
2.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完成填空题:“空气主要由____、____、____等气体组成,其中氧气占比约____%,氮气占比约____%,二氧化碳占比约____%。
”第三步:探究空气成分的特点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吸管吸入氧气和氮气,体会两种气体的性质差别。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氧气和氮气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四步:讨论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1. 学生展开讨论,探讨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如呼吸、燃烧等方面的作用。
2.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将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作用进行整理和归纳。
第五步:小结与反思1. 老师对学生进修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的意义,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作业1. 完成空气成分的练习题。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空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及特点。
2. 学生可以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实验,了解当地空气质量情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六、课后反馈学生可以通过教室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分享自己的进修收获和体会,加深对空气成分及其作用的理解。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探索空气中的成分一、导入空气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生命必需品,但你知道空气到底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吗?在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空气的成分和各种气体在其中的比例。
二、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比例;2.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3.理解空气中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主要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氮气约占空气中78%,氧气约占21%。
2.此外,空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CO2)、稀有气体(氦、氩、氖等)、水蒸气等。
(二)氧气的性质和作用1.氧气是人类呼吸作用的气体,细胞呼吸中起到氧化还原的作用。
2.氧气也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在火焰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
(三)氮气的性质和作用1.氮气对人类来说并不直接参与任何生命活动,但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氮气可以被植物吸收并变成氨、硝酸盐等营养物质。
2.氮气还可以作为惰性气体用来包装食品,保护食品的新鲜。
(四)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1.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
2.稀有气体主要用于气体放电灯的填充,用途广泛。
(五)有害气体的影响1.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致命毒气,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
2.臭氧属于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环境都产生危害。
四、练习与检测1.请回答: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的比例是多少?2.我们呼吸的氧气在什么生物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列举空气中常见的其他气体,并介绍它们的作用。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性质和作用。
空气虽然无形无质,但它对于我们的生存和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空间。
六、拓展1.请尝试在实验室中进行空气成分的检测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比例。
2.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空气污染和大气环境问题的信息,思考我们该如何从个人做起,保护大气环境。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感受一下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空气中有哪些气体?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许的其他气体。
2. 通过实验,让同砚们观察氧气的性质:燃烧、助燃、增进生物呼吸等。
3. 了解二氧化碳的来源和作用,引导同砚们思考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三、深化进修1.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空气中其他气体的种类和含量,探究它们的来源和作用。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同砚们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引导他们提出减少污染的方法。
四、知识拓展1. 请同砚们在家里或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气体实验,观察不同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2. 鼓励同砚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空气成分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拓展对空气的认识。
五、教室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空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呼吁同砚们珍惜环境,珍爱空气质量。
2. 鼓励同砚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创造更清洁的空气环境贡献力量。
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空气成分的小议论文,分享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和看法。
2. 收集有关空气污染和环保的新闻报道,做一次主题展示或口头报告。
七、延伸阅读1. 推荐同砚们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空气成分和环境珍爱知识。
2. 鼓励同砚们参与有关环保知识竞争或活动,提升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环境珍爱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我们的未来更美好!。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
3. 能够诠释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
一、空气的成分及比例
1.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2. 空气中氮气的比例约为78%,氧气约为21%,其他气体约为1%。
二、氮气的性质和作用
1.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2. 氮气在自然界中的主要来源是空气中的氮气;
3. 氮气在植物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植物的发展和发育。
三、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2. 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有助于维持生命活动;
3. 氧气还可以用于燃烧,是燃料燃烧的必需气体。
四、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气体;
2. 氩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主要用于气体放电灯和珍爱性气体等领域。
导学活动:
1.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环境,思考空气中包含哪些气体,并尝试列举出来;
2. 让同砚们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操作,感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3. 组织同砚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比例,掌握了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性质和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空气质量,珍惜和珍爱好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占多少比例呢?2. 激发兴趣: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但你是否想过空气的成分呢?二、学习内容1. 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2. 氮气:占空气中的78%,对维持生命和促进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3. 氧气:占空气中的21%,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
4. 二氧化碳:占空气中的0.04%,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5. 其他气体:包括氩气、氦气、氖气等,含量很少,但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影响。
三、学习方法1. 观察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作用及重要性,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拓展延伸1. 环保意识: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了解身边环境的空气质量,提高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撰写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空气的成分、各种气体的作用等。
2. 环保实践:每位同学自愿参与一项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六、反馈评价1. 课堂表现:评选课堂表现优秀的同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参与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空气的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愿我们的未来更加清新、美好!第二课时一、导入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空气的成分。
东明中学有效教学工具
第 2 周第4课时总第7节上课时间:9 月7日
主备教师:田颖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化学导学预案
一、课题:2.1空气的成分(二)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别。
2、能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能说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三、重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的措施。
四、难点:体会呼出有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五、教学准备:
六、达标导学过程:
(一)导课示标
1、写出空气的各成分及含量。
2、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糖水洁净的空气牛奶铁水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氧气氧化镁氧化铜(二)达标导学
知识点一: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
1、阅读教材35页提示信息的内容,知道该实验所需的基础知识。
2、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知识点二: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回答:
1、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污染的主要有、、等三个方面。
2、空气污染的危害有、、、、。
3、补充问题: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
污物空气的三大气体污物为、、。
知识点三:保护大气环境
1、阅读教材37页,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空气质量级别划分为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
2、阅读教材38页,防治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有:,
、、、。
(三)巩固提高
当堂识记,检查提问。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达标检测:练习册16页6-17题。
七、板书设计:八、二次设计及课后计
九年级化学导学预案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