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资决定理论.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83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第一节工资的概念和形式一、工资的概念工资是雇佣劳动的报酬,指劳动者向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经济报酬。
薪水 Salary薪酬Compensation为区分工资的不同含义,对工资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有以下4个层次: W1,基本工资W2, W1 +奖金+津贴W3, W2+福利(医疗、住房、培训等)W4, W3 +延期支付(养老金、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广义工资( W4 ) ;狭义工资( W1或 W2 )二、工资的形式14>>.基本工资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劳动报酬。
工资率——单位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价格。
对工资率的理解:(1)工资所得,Wt(单位雇用劳动时间所得)(2)工资率,小时工资率(3)基本工资?全部劳动报酬货币工资:以货币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决定货币工资的主要因素:(1)货币工资率(2)工作时间长度(3)相关工资制度实物工资:以实物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名义工资:未经过价格修正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经过价格修正过的货币工资,表明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
用公货币工资/价格指数式表示为:实际工资=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1)计时工资的定义:依据雇员的单位时间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
(2)计时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有效工作时间(3)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
(4)计时工资制的优劣:适用性强;雇员收入比较稳定;企业控制管理劳动过程的难度较大;效率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的定义:依据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劳动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件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
计件工资的特点: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合格产品的数量。
计件工资的优劣:提高生产率;企业控制的成本比较低;工人风险大,企业风险小;企业制定定额标准、组织生产的管理成本较大。
第6章工资决定与劳动力配置在美国,每一个工作日都会有13 600万人在某个时间去某个地方上班。
他们有令人眼花缭乱的职业身份:木匠、秘书、行政官员、职业运动员、律师、码头工人、农场工人、地质学家、发型师、护士、经理、卡车司机或者是教授等等。
不同的职业还会有相差悬殊的收入,职业棒球运动员平均来讲每小时能赚到1 100美元,而快餐店雇员每小时可能只挣7美元—这些现象对人们来讲也许早已是司空见惯,但细想一下,这些事件本身实际上是很不平常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经济中的职业构成?又是谁安排我们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并到具体的工作场所去工作?某个职业或某个人的工资率又是怎样被决定的?在本章,我们将把关于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原理结合起来以构成一个基本模型,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
有一点需要预先作一个说明:为简单起见,在本章我们假设所有的劳动收入都以工资的形式给付。
到第7章我们将放宽这个假设,以便更具体地观察收入的构成以及附加福利的经济学。
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与其他劳动市场相比,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数量众多的厂商为充实完全相同的职位而在雇用工人时相互竞争;(2)数量众多且具有完全相同技能的劳动者独立地提供他们的劳务;(3)厂商和工人都是价格接受者,没有人能够控制市场的工资水平;(4)具有完全的和免费的信息,且劳动者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下面我们就开始详细地研究这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的构造、运行以及表现。
我们的讨论将被分成三部分:劳动市场的整体情况;单个厂商的雇用决定;劳动的配置效率。
劳动市场对于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分析,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反映雇主行为的劳动需求;二是反映劳动者行为的劳动供给。
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在第2章,我们曾说明单个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征。
另外在上一章,我们又通过使用把不同工资水平下的所有厂商考虑到“价格调整”的劳动需求量加总的办法,得到了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
那么根据这个加总的逻辑,我们能不能说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也是向后弯曲的呢?事实上,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通常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也就是说,在更高的工资率下工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