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七巧板拼法大全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益智玩具,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可以拼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七巧板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七巧板的拼法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介绍最基础的拼法。
将七个小木块摆放在一起,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
接着,我们可以将小木块重新排列,拼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基本几何图形。
这些基础的拼法可以帮助孩子们熟悉七巧板的形状和特点,为他们进一步的拼法打下基础。
除了基本的几何图形,七巧板还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图案和形状。
比如,可以拼出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拼出各种新奇有趣的图案,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七巧板还可以用来进行一些益智游戏。
比如,可以利用七巧板的形状和大小,设计一些拼图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玩耍。
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七巧板的兴趣,又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总的来说,七巧板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益智玩具,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给他们带来乐趣和快乐。
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关注和支持七巧板这样的传统玩具,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努力吧!。
七年级数学七巧板知识点归纳数学七巧板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益智教具,是我国传统的玩具之一。
其具有丰富的形状,不同的钻孔方式能够组合成不同的图形,从而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这个玩具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知识点,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对七巧板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七巧板的概念七巧板,是一种搭配玩具,由7个不同形状的木板组成,这些木板都是同样的大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在上面开几个洞或切割成小块,在玩耍中让孩子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形状。
通过七巧板的玩耍,孩子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视觉观察能力。
二、七巧板的组成一套七巧板通常由7块小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分别为:1. 大三角形:1个2. 中等三角形:2个3. 小三角形:2个4. 平行四边形:1个5. 菱形:1个三、七巧板的拼图方式在拼图上,七巧板可以拼出很多形状,如图:以大三角形为底面,将中等三角形分别放在其两条侧边上,小三角形分别放在两侧的三条边上,可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以大三角形为底面,将中等三角形分别放在其两条侧边上,菱形放在其顶点上,小三角形放在菱形四个角上,可组成一个放射状星。
四、七巧板的运用除了作为儿童益智玩具外,七巧板也有很多实用的运用场景。
1. 密码锁:将一块类似于钥匙孔的方形木板固定在扣面上,其上的钥匙孔本来应是正方形或者圆形,而后在中间植入小三角板或小方块,可以形成一种用七巧板钥匙解锁的密码锁。
2. 锁匠:将各种样式的锁嵌入七巧板中,可以让人通过拼凑构造出一个完整的锁,锁匠在集锁板上拼锁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大脑思维。
3. 数学教育:七巧板可以加强年少儿童对几何形状的认识,帮助孩子从平面实物转移到抽象的数学几何,特别是能为某些几何公式的证明和计算打下基础。
四、通过七巧板的学习你能得到什么通过学习七巧板的相关知识,孩子可以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还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也会受益无穷。
小学校本教材《智力七巧板》小学学校课程教材 - 智力七巧板目录前言七巧板的来历第一章:认识七巧板现代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演变发展史第二章:拼图按样拼图按图分解举一反三一图多拼第三章:专题设计飞机专题动物专题人物专题运动专题第四章:拓展应用观察创造第五章:组合创作单副组合创作多副组合创作第六章:智力冲关前言七巧板是一种益智游戏,它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本教材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应用七巧板。
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是由一位名叫___的数学家所发明。
七巧板是由七个平面几何图形组成的,它们可以拼成各种形状。
第一章:认识七巧板现代七巧板介绍现代七巧板通常由七个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
这些木块可以拼成各种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七巧板的演变发展史七巧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些变化和发展。
例如,在日本,七巧板被称为“七巧手”,并且有着更多的形状和难度。
第二章:拼图按样拼图按样拼图是最基本的七巧板拼图方法。
孩子们可以根据给定的图案,使用七个木块拼成相同的形状。
按图分解按图分解是指将一个大图案分解成若干个小图案,然后使用七巧板拼成小图案。
最后,将所有小图案组合起来,拼成大图案。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是指将一个图案变换成不同的形状,然后使用七巧板拼成新的图案。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图多拼一图多拼是指使用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案,而这些图案都可以由同一组七巧板拼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七巧板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专题设计飞机专题飞机专题是指使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飞机形状。
这个专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飞机的结构和构造,并且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动物专题动物专题是指使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动物形状。
这个专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动物的外形和特征,并且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人物专题人物专题是指使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形状。
这个专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人物的外貌和特征,并且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七巧板游戏规则简介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拼图游戏,由七块不同形状的木板组成。
每个木板可以用不同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形状的图案。
本文将介绍七巧板游戏的规则和一些玩法建议。
游戏目标七巧板游戏的目标是使用七块不同形状的木板,填满给定的图案或者空白的平面。
游戏材料•七块不同形状的木板•一个游戏平面,可以是一个平板或者一张纸•游戏指南(可选)游戏规则1.开始游戏时,将七块木板混合放在一起。
2.选择一个要填充的图案或空白平面,并将其放在游戏平面上。
3.从混合的七块木板中,选择一块开始游戏。
4.尝试使用选择的木板填充游戏平面,形成给定的图案。
5.木板可以旋转和翻转,以获得更多的组合方式。
6.每次只能使用一块木板,不允许重叠。
7.继续选择下一块木板,并用其填充游戏平面。
8.当所有的木板都填充到游戏平面上,如果达到了给定的图案,则游戏胜利。
否则则失败。
9.如果游戏结束后没有填满所有空间,并且不能再选择木板,则游戏失败。
10.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游戏难度,例如增加或减少给定的图案,增加木板数量等。
玩法建议以下是一些玩七巧板游戏的建议和技巧:•开始游戏前,认真观察给定的图案或空白平面,理解整体的形状和结构。
•尝试从简单的图案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学会有效地旋转和翻转木板,以获得更多的组合方式。
•不要着急,学会放松,在组合时找到最佳拼图位置。
•尝试用不同的策略和顺序填充木板,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如果卡住了,可以暂时放下,稍后再来解决。
有时休息一下能够帮助你找到新的思路。
结论七巧板是一款经典的智力拼图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熟悉游戏规则并灵活运用木板的组合方式,我们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图案,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可以享受七巧板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快来尝试一下吧!。
七巧板教案(实用10篇)活动目标1、了解七巧板的图形组成,并尝试进行不同的图形组合。
2、愿意主动探索,对图形感兴趣。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体会合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七巧板的组成图形,并尝试不同图形的组合。
2、对“游戏”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思维得到拓展,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每人一套七巧板,一套大七巧板,造型模板若干;2、橡皮泥若干;3、幼儿教学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认一认七巧板1、教师出示七巧板大教具,一边操作一边向幼儿提问和介绍。
问题:(1)你认识它吗?它有哪些图形组成?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叫七巧板?(2)如果我们把大小不同的木块组合在一起会发现什么?2、老师引导幼儿操作教学操作材料,请幼儿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玩一玩1、为朋友画像。
朋友来做客,请你们用七巧板为朋友拼图。
小组内操作教学操作材料第二题,引导幼儿观察,尝试用七巧板拼出。
2、找朋友操作教学操作材料第三题,引导幼儿辨别操作材料是哪种动物,尝试自己用七巧板拼出。
提示:幼儿可用图形组合起来表示身体或尾巴。
3、变一变把邀请的朋友或者需要的物品变出来吧!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操作七巧板拼出想要的轮廓图形。
提示:拼摆的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小组内自己提出。
4、交朋友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将摆好的图案画下来,做成图纸送给其他小朋友试着拼摆。
5、一起happy!带领幼儿一起进入区角进行活动。
(参观、制作,把作品粘贴或悬挂在主题墙面上。
)教学反思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
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
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七巧板故事大全七巧板,又称七巧板拼图,是一种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的拼图玩具。
它源自中国古代的七巧板游戏,是一种益智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些关于七巧板的故事。
故事一,七巧板的来历。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张七巧的木匠,他精通木工技艺,制作的家具无人能及。
有一天,张七巧在制作家具时,不小心将一块木板切成了七块不同形状的小木块。
他觉得这些小木块形状奇特,便灵机一动,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七巧板。
张七巧的七巧板因此而闻名天下,成为了古代孩子们的最爱。
故事二,七巧板的神奇力量。
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得到了一块七巧板作为礼物。
起初,小明觉得七巧板很难拼凑,但在爸爸的指导下,他很快就掌握了拼图的技巧。
通过不断地拼凑七巧板,小明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此以后,小明爱上了七巧板,他相信七巧板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他成为更优秀的人。
故事三,七巧板的传承。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名叫李大爷的老人,他精通七巧板的制作和拼凑技巧。
李大爷常常在村里教孩子们玩七巧板,他用七巧板讲述古老的故事,教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
村里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七巧板,他们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友谊和团结。
故事四,七巧板的艺术。
除了作为益智玩具,七巧板还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
有一位名叫李艺的艺术家,他利用七巧板的形状和颜色,创作了一系列抽象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在展览上引起了轰动,观众们纷纷赞叹七巧板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李艺希望通过七巧板的艺术表达,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故事五,七巧板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七巧板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软件来拼凑七巧板,这为更多的人带来了七巧板的乐趣。
未来,七巧板也将会融入更多的教育和娱乐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巧板,不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
七巧板是一种益智玩具,它由七种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和图案。
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玩七巧板来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七巧板的知识点口诀:1.七巧板要认识,七种形状要记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个大长方,还有一个小正方形。
2.七巧板拼图,要先摆长形块;再摆正方块,可以当墙。
剩下的是三角块,三角块上下拼,形状更变幻。
3.七巧板固定法:直角放长形,与之配平方。
格子中把握,形状随你变幻。
4.马、鱼、人字,小朋友都会拼。
蛋糕、大飞机,也能一一拼。
5.七巧板的组合,有很多种变化。
用你的智慧,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世界。
6.七巧板中的长方块,可以当成小房子;正方块可以当成砖头,搭建出美丽的城堡。
7.七巧板的拼图可以锻炼你的空间想象力。
想象一下木块的摆放方式,然后动手拼一下,看看你的想象和现实是否一致。
8.七巧板的拼图可以培养你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找出合适的木块组合,需要仔细观察和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9.七巧板的拼图可以提高你的手眼协调能力。
将不同形状的木块摆放在一起,需要灵活的手指和准确的眼睛动作。
10.七巧板的拼图可以增强你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有时候拼图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11.七巧板的拼图可以培养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尝试将木块拼出各种有趣的形状和图案,展示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七巧板的拼图可以带给你乐趣和成就感。
当你成功地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你会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目录1、七巧板练习图——露尖角(共6幅)灯塔、锤子、归帆、戈、“小”字、扫帚2、七巧板练习图——露尖角(11幅)篮球架、推土机、冲锋枪、摩托、模特、手枪猪八戒、“仆”字、吧台、祈福、小姑娘3、七巧板练习图——圆与半圆的训练(12幅)路灯、鸭子、滑雪、盆花、小兔、水雷直升机、小鹿、小狗、日本姑娘、侦察机、蜗牛4、七巧板练习图——圆与半圆(12幅)金鱼、大炮、手枪、装甲车、钥匙、碰碰车、放飞、火箭、天鹅、圣诞树、读书、花样滑冰5、七巧板练习图——动物系列(9幅)野水鸭、北京鹅、山羊、骆驼、鸳鸯、雏鹰展翅、公鸡、乌龟、喜鹊登枝6、七巧板练习图——动物系列(9幅)奔向太阳、小鹅、报晓、啄木鸟、狐狸、兔子、水牛、巢中小鸟、蝙蝠7、七巧板练习图——单人图(9幅)舞女、回娘家、小博士、小和尚、冲锋、看星星、美人鱼、宫女、雪夜行8、七巧板练习图——体育系列(9幅)体操、跳水、发球、滑冰、踢足球、滑冰车、女子跨栏、跳远、游泳9、七巧板练习图——双人图(9幅)排队、理发、母子情、手拉手、对弈、行礼、烈日当空、母女同乐、抬水10、七巧板练习图——交通工具(9幅)直升救护机、卡车、轿车、翻斗车、吊车、警车、火车头、挖掘机、快艇灯塔、锤子、归帆、戈、“小”字、扫帚篮球架、推土机、冲锋枪、摩托、模特、手枪猪八戒、“仆”字、吧台、祈福、小姑娘七巧板练习图3——圆与半圆的训练(12幅)路灯、鸭子、滑雪、盆花、小兔、水雷直升机、小鹿、小狗、日本姑娘、侦察机、蜗牛七巧板练习图4——圆与半圆(12幅)金鱼、大炮、手枪、装甲车、钥匙、碰碰车、放飞、火箭、天鹅、圣诞树、读书、花样滑冰野水鸭、北京鹅、山羊、骆驼、鸳鸯、雏鹰展翅、公鸡、乌龟、喜鹊登枝奔向太阳、小鹅、报晓、啄木鸟、狐狸、兔子、水牛、巢中小鸟、蝙蝠七巧板练习图7——单人图(9幅)舞女、回娘家、小博士、小和尚、冲锋、看星星、美人鱼、宫女、雪夜行七巧板练习图8——体育系列(9幅)体操、跳水、发球、滑冰、踢足球、滑冰车、女子跨栏、跳远、游泳七巧板练习图9——双人图(9幅)排队、理发、母子情、手拉手、对弈、行礼、烈日当空、母女同乐、抬水七巧板练习图(95幅)七巧板练习图10——交通工具(9幅)直升救护机、卡车、轿车、翻斗车、吊车、警车、火车头、挖掘机、快艇。
七巧板拼法简介七巧板是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它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块组成,经过巧妙的拼插可以组合出各种形状。
七巧板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七巧板的拼法,希望对喜欢七巧板的孩子们有所帮助。
常见的七巧板形状七巧板由以下七个形状的小块组成:1.正方形(1个):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
2.长方形(1个):一条边长为a,另一条边长为b的长方形。
3.小正方形(5个):边长均为a/2的小正方形。
常见的七巧板拼法拼法1:组合成正方形将七个小块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正方形。
拼接时需要注意边长的匹配,确保每个小块都与其他小块紧密相连。
拼法2:组合成长方形将七个小块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拼接时需要注意边长的匹配,确保每个小块都与其他小块紧密相连。
拼法3:组合成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将七个小块拼接起来,形成一个大正方形,再使用剩余的小正方形进行其他拼法。
这种拼法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拼法4:组合成其他几何图形通过巧妙的拼接,可以将七个小块组合成各种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梯形、菱形等。
这种拼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玩法除了以上基本的拼法,还可以尝试以下拓展玩法,以增加乐趣和挑战:•时间竞赛:尝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拼出给定的图形。
•探索自由拼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组合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难度递增:从简单的图形开始拼接,逐渐增加难度,挑战更复杂的组合。
结语通过七巧板的拼法,孩子们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七巧板还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新的知识。
希望本文介绍的七巧板拼法对孩子们有所帮助,让他们在探索和创造中享受乐趣。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智力游戏,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
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
七巧板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
明、清两代在汉族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
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
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七巧板的由来:“七巧板”又称智慧板、七巧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工具。
七巧板中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它的数目不多,却能拼出很多种图形,如能拼出从0到9的十个数字,或汉语拼音字母,也能拼出几何图形、动物、建筑物等。
那简简单单的七巧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而来的。
七巧板最初传到外国时,被称为“唐图”,自然与唐代有关。
有关专家认为七巧板的发明是受了唐代的“燕几”的启发。
“燕”即“宴”(yan),就是唐人创制的专用于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其特点是可以随宾客人数多少而任意分拆组合。
到了北宋,一个叫黄伯思的官员,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对这种“燕几”又作了进一步改善,设计成6件一套的长方形案几系列。
黄伯思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他家里经常宾朋满座。
他设计的这套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黄伯思的朋友宣(xuan)谷卿看到这套桌子后,十分欣赏,再为其增设了一件小几,以便增加变化,所以又改名“七星桌”,这应该就是七巧板的雏(chu)形。
到了元明两代,为了顺应都市生活对组合家具的需要,许多工匠都借鉴(jian)黄伯思的“燕几图”,采用木块进行模拟设计。
据说有个叫严澄(cheng)的明朝官员根据“燕几图”的原理,尝试着引进了三角形,设计成一套十三件的几案系列,合起来呈蝶翅形,分开组合的图形可达百余种,并据此编成“蝶几谱”。
到了明末清初,拼图玩具从工匠设计图板中脱颖(ying)而出,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常见的数学游戏。
当时人们用薄木片或厚纸板做成七件样式,用它拼图做游戏,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也称“七巧牌”,演变成一种玩具。
可以说,七巧板是在兼(jian)顾生活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shen)美的拼合中产生的。
清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七巧板在明、清两代很快就传往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在欧洲,大约在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
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在意大利出版的书中还介绍了中国的历史。
在这些书的前言中写到:这是一种男女老少、达官贵族、平民百姓无不喜欢的消遣(qian)游戏,而且它不像其他赌(du)具那样会让您输掉钱财。
七巧板传往欧洲至今风靡(mi)不衰。
1978年荷兰人编写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yi)成多国文字出版。
而中国现存最早有关七巧板的书籍——《七巧图合璧(bi)》是1813年出版的。
七巧板的组成: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的制作: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
材料也只是普通文具:一支笔、一把尺、一把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几只彩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左上与右下的对角线的四分之三,另外,在左上右下这条对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画一条线,与上边的中间相连。
6.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
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
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
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事给小朋友听。
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七巧板的玩法:通常,用七巧板拼摆出的图形应当由全部的七块板组成,且板与板之间要有连接,如点的连接、线的连接或点与线的连接;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
七巧板的玩法有4种:①依图成形,即从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②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③自创图形,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④数学研究,利用七巧板来求解或证明数学问题。
七巧板按不同的方法拼摆、组合可以拼排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和形象,如桥梁、船只、房屋、手枪或是跑步、跌倒、玩耍、跳舞、站立的人物以及戏水的鱼、猫、狗等。
操作七巧板是一种发散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不仅具有娱乐的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被人们运用到了教学当中。
由于七巧板可以持续不断地反复组合,已引起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还被作为制作商业广告和印章的辅助手段。
七巧板数学:七巧板中也蕴含着现代式样的数学问题。
最先得到关于七巧板数学的现代研究成果的是中国学者。
1942年,王福春和熊全治在《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上发表了《关于七巧板的一个定理》的论文。
论文回答了问题:七巧板能够拼成多少个凸多边形?他们证明了,用七巧板能够拼接成的凸多边形有 13 个。
文章中开列了这 13 个凸形的摆法。
他们的论文创立了一个研究凸形七巧图的数学流派。
创造性的开拓有三点。
第一,把七巧板划分成 16 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第二,把这 16 个基三角形拼成的凸形画在一个长方形之中,使得凸多边形的直边与长方形的边重合;第三,计算出由这 16 个基三角形拼接成的所有凸多边形,然后用七巧板拼接它们,把那些不可能由七巧板拼出的凸多边形剔除掉。
1976年,J.埃弗斯写了一本数学著作《七巧板》(Tangram),发展了王、熊的方法,进一步讨论了连通格点七巧图的凸性数问题。
他的创造有两点。
第一,应用了数论中的格点概念表达王、熊的创造,把讨论对象确定为:七块板的每个顶点都与格点重合的七巧图,称为格点七巧图。
若考虑图形的连通性,则讨论的数学对象为“连通格点七巧图”;第二,给一个格点七巧图拼接上若干个基三角形使之成为凸多边形,为此所需要加上的基三角形个数的最小值称为该格点七巧图的凸性数。
这样形成的凸多边形称为该格点七巧图的“凸壳”。
这样一来,王、熊所研究的七巧图就成了凸性数为零的连通格点七巧图。
在这样的基础上,埃弗斯讨论了问题:连通格点七巧图凸性数的上限是多少?他得到了若干定理,并指出,连通栝点七巧图的凸性数不会超过56。
但是,凸性数等于 56 的连通格点七巧图人们始终摆不出来,它似乎不可能实现。
钱颂光在文章《关于七巧板的数学问题》和书《七巧板游戏》中介绍,鹿特丹的两个大学生摆出了凸性数为 41 的连通格点七巧图。
这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实际拼摆成果但是,他们没有解决“连通格点七巧图的凸性数的上限是多少?”的问题。
1996年 8月,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王紫微解决了这个问题。
她的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王紫微的创造有四点。
第一,在凸壳的基础上构建了“星套”,它比七巧图略大而远小于凸壳,边长则与凸壳相等,它可以精细地限定七巧图;第二,从星套出发证明了连通格点七巧图实现的必要条件,并得到了关于连通格点七巧图参数的约束条件;第三,建造了描写连通格点七巧图的数学模型;第四,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穷举计算搜索,得到可能实现七巧图的星套,再进行摆布剔除。
最后,王紫微得到:56不是连通格点七巧图凸性数的上限,连通格点七巧图凸性数的上限是41;凸性数等于41的连通格点七巧图有三类不同的实现方案。
荷兰大学生实现的是其中一类的一种摆法。
这是迄今最好的结果。
现在,数学家仍然关注着七巧板的数学问题。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
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
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
”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
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
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