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与艺术 第三章领导活动的客体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43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一、领导的含义(重点)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2.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一种影响过程。
3.领导必定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当中,单个的人不可能形成领导。
4.领导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5.领导的方法是多样的,既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二、领导的特征(重点)1.权威性领导权威是领导者得以开展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代社会,领导权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合法性的确认;二是领导人格等凝聚性要素的同力化。
2.服务性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3.综合性领导的综合性是指领导内容和领导者的素质具有综合性。
4.超前性与战略性领导者只有具备远见卓识,才能够准确判断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正确把握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超前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领导者的必备素养。
领导的战略性是指领导活动是以未来为导向的,领导者的眼光是前瞻性的,领导者通过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来实现组织的愿景和目标。
5.超脱性与全局性领导活动要求领导者能够超越于各种利益群体之上,从全局利益入手,对各种事物进行整体性的统领和协调,动员和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领导与管理艺术的含义(重点)所谓领导管理艺术,是领导者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领导条件、领导原则和领导方法的基本技能。
四、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重点)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1)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2)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在现实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相容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领导具有前瞻性,管理具有当前性。
(2)领导具有整体性,管理具有局部性。
(3)领导具有超脱性,管理具有操作性。
第二章决策一、领导决策的含义领导决策是指享有领导权力的领导者或领导机关,为达成特定的管理目标,在综合考虑各种需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为处理领导权力范围内的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决定政策、对策和方案的活动过程。
(领导管理技能)领导科学与艺术全文领导科学与艺术李成言导论一、领导的含义与本质1.领导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依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制动和致变领导客体,达到既定目标,完成该系统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第一,自然属性。
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的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是领导自然属性的一般标志,第二,社会属性。
群体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从而构成了领导的社会属性。
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领导的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
2.领导的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构成领导活动本身并因而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即领导活动独特的内在矛盾。
领导活动是为了公共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共同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
因此,从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领导本质是一种服务。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同“领导”一样,“管理”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
与“领导”具有的双重属性相似,管理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反映其共性:二是它的社会属性,反映其个性。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权力属性是领导的根本特质,权力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性。
而管理则不具有显著的权力特性。
第二,由于领导实践的需要,领导活动往往具有非程序化、非规范化、创造性的特点,而管理则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规范化、程序化的事务性活动。
第三,一般说来,在特定的实践范畴内,管理行为是为实现最终的领导目标服务的,而领导活动往往对管理行为具有统帅性。
二、领导科学研究发展概述领导是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一种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领导科学是人类领导活动长期发展的理论产物。
《领导科学与艺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领导科学与艺术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秘书学开课教研室:秘书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秘书学专业的专业课。
2.课程任务: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活动的规律及其有效运用的一门学科。
作为管理科学(政府管理方向)和领导工作的专业理论,不同于一般的纯理论学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准确认识领导的含义和特征,深刻领会领导的本质和价值,正确把握领导活动的要素和规律,全面掌握领导的内容和职责,全面理解领导方法和艺术,准确认识领导力开发的基本途径,从而加深对现代领导规律的理解,培养和提升现代领导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领导科学研究面临的诸多新课题,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领导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领导理论、领导主体与客体、领导决策、领导沟通、领导艺术、领导绩效评估、领导力开发等方面,系统分析、介绍了当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的理论与应用,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领域核心主题的分析,使学生系统掌握领导理论与领导方法的基本知识,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开发学生领导力打好基础。
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记忆领导活动和领导科学相关概念及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有领导活动、领导、领导科学等相关概念。
理论部分应掌握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教学难点是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
4.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活动与领导科学第二节领导科学的理论来源第三节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领导活动的主体1.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领导与领导者的内涵、公共组织的领导者、领导者的基本技能与基本职责。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提纲第一章领导概述(P6)1.领导的概念和理解答: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已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含着一些几个方面的内容:1.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影响过程。
3.领导必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单个的人不可能形领导。
4.领导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5.领导的方法是多样的,既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的技术。
(P12)2.领导科学产生的时间:领导科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领导科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p7)3.领导的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领导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有: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超前性和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等。
(P3-P10)4.领导的社会属性: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5.领导基本职能的含义和内容: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所拥有的权力,引导、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职能可具体分解为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基本职能。
(一)规划,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职能,它指国家经济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二)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一项基本职能,系指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对国民经济各局部运动施以目标、原则和方针上的指导,使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行的一种管理职能。
(三)协调,系指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调整各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以求得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向前发展。
(四)监督,系指经济行政机构依照国家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该战略而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计划,对全国各地区、各经济部门、各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以预防和消除它们经济行为中的失误和偏差,保证国民经济的各项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领导科学与艺术一、填空题1、领导活动的两重性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2、领导活动包括领导者、追随者、领导目标、领导手段与领导环境五个要素。
3、与传统领导活动相比,现代领导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由传统经验型领导活动转为现代技术型领导活动、由传统的全能型领导活动转为服务型领导活动。
4、领导力的内容主要有:建立愿景与战略规划、建立组织关系、激励与决策。
5、我国的领导学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我国第一本领导学专著是由夏禹龙、刘吉等编写的《领导科学基础》。
6、人格大五模型是韦伯在1915年首次提出,它包括外倾性、可靠性、随与性、情绪稳定性与阅历广泛性五个维度。
7、智力三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它认为存在三种基本智力模型,分别是分析型智力、实用型智力与创造型智力。
8、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共情能力与社会技巧五种基本成分。
9、勒温根据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的工作作风把领导行为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与放任型领导。
10、勒温根据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的工作作风把领导行为分为专制型领导、民主型领导与放任型领导,他认为放任型领导工作效率最低,民主型领导工作效率最高。
11、领导者的权力来源组织与个人,来源个人的权力有专家权力与指示权力,来源组织的权力有合法权利、报酬权力与强制权力。
12、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传统、职位、资历。
13、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品格、能力、知识、感情。
14、美国学者彼得·诺思豪斯归纳出领导伦理的五大原则是: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公正、诚实、建设团队。
15、影响领导者道德素质的因素主有:个体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16、激励效果的外在表现在于个体工作的积极性、个体工作积极性的持续时间与个体工作的满意度三个方面。
17、工作本身、报酬、升职机会、上司、同事五个方面是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内容。
18、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追随者个性;智力挑战型工作;公平报酬;支持性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