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导体生产工艺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1.92 KB
- 文档页数:2
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控制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关的解释和说明。
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电缆连接技术,通过将多股铝合金导线通过机械绞合方式连接起来,实现导线间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这种工艺具有连接可靠、接触电阻低、节约材料等优点,在电力系统、航空航天领域等都有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了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定义和原理,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和应用领域;第三部分是实验与分析部分,详细介绍了实验设计和步骤,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整个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并提出了相关工艺优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是参考文献部分,列举了本文所引用的相关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控制方法,并解释说明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验证,总结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工艺优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撰写和阅读,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定义和原理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是一种在电力行业中常用的连接导线的方法。
这种工艺通过使用高强度装置将铝合金导体与电线绞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可靠的连接点。
这种工艺的原理是利用力学压力作用于铝合金导体和电线之间,使得它们能够产生充分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
通过应用适当的力量,铝合金导体可以与电线形成紧密的互锁结构,从而实现导体之间的连通性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2.2 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的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铝合金导体紧压绞合工艺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方法来监测和调整关键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 压力控制:根据相关标准或规范要求,使用特定类型的紧压装置以及正确施加压力来达到预期结果。
铝合金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分析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其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施工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工艺和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铝合金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一、铝合金的施工工艺1.1选材与试验:施工前需根据工程所需性能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项试验,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以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1.2加工与装配:铝合金的加工工艺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锻造、压铸、挤压等。
不同的加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件形状和要求。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考虑合金的延展性和强度,以确保装配精度和连接的牢固性。
1.3表面处理: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有氧化、阳极氧化、电泳涂装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防止生锈,并且可以改变其外观颜色和质感。
1.4焊接与连接:铝合金的焊接工艺有氩弧焊、电阻焊、激光焊等。
在焊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焊接参数,以避免产生焊接缺陷。
另外,铝合金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1.5检测与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铝合金的尺寸、形状、性能等进行检测和测试。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等。
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关键技术措施2.1温度控制:铝合金的加工过程中,特别是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金的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合金软化、变形或者焊接缺陷,而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焊接困难。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确保合金的性能和质量。
2.2密封性处理:铝合金在使用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密封性,以防止外界物质侵入。
为此,可以采用等离子喷涂、涂层处理等方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提高其密封性。
2.3防腐措施: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但在特殊环境下仍然会发生腐蚀。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防腐措施,如涂层、镀层、油漆等,以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同向绞制工艺在铝或铝合金导体中的应用黄静,宋强,李勇军,靳荐宇,王娟(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乐山 614001)摘要:将铝导体分别采用正规同心式绞合和正规同心式同向绞合两种生产工艺进行试制生产、取样后做相关的外观检查、导体称重、结构尺寸测量、电阻测量等试验,并将最终的试验数据通过计算来论证紧压圆形铝或铝合金导体采用同向绞制工艺可以提高导体的紧压系数,降低单丝电阻率,提高导体的导电性能并能较好地解决采用正规同心式绞制工艺时出现的断丝、表面毛刺、铝屑等问题。
关键词:电线电缆;铝导体;同向绞制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6-0316.2017.05.021 文章编号:1006-0316 (2017) 05-0070-04Synthetic Stranding Proc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Conductor HUANG Jing,SONG Qiang,LI Yongjun,JIN Jianyu,WANG Juan( Sichuan Star Cable Co., Ltd., Leshan 614001, China )Abstract:The aluminum conductor with regular concentric twisted and normal concentric type synthetic twisted two production processes related to do after trial production, sampling inspection, weighing, conductor structure size measurement, resistance measurement, such as test, and will be demonstrated by calculating the final test data to press round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conductor using synthetic stranding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of conductor, reduce monofilament resistivity, improve the conductive performance of conductor and can better solve the formal concentric stranding process of broken wires, surface burr, aluminum and other issues.Key words:wire and cable;stranding aluminium conductor;synthetic stranding目前电线电缆用铝或铝合金导体采用的绞合紧压工艺与铜导体的绞合紧压工艺基本一致,特别是圆形紧压工艺,一般采用正规同心式单线绞合并运用圆形拉线模拉拔分层紧压工艺。
铝合金电缆生产工艺
铝合金电缆生产工艺是指将铝和其他金属元素混合后锭化、挤压、拉丝、挤包绝缘层、套装外护层等一系列工艺进行的过程。
下面是关于铝合金电缆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
1. 原材料准备:将所需的金属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经过熔炼、除杂等工艺处理,得到纯净的铝合金材料。
2. 锭化:将合金材料倒入炉中进行熔化,并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得材料熔化均匀,形成坯料。
3. 挤压:将熔化好的坯料放入挤压机中,通过挤压机的挤压头,将坯料挤压成圆形截面的导体。
4. 拉丝:将挤压好的导体放入拉丝机中,通过拉丝机的拉力,使导体的直径逐渐减小,同时也提高了导体的硬度和延展性。
5. 退火:将拉丝好的导体放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使导体的晶粒再次长大,结构得到松弛,提高导体的电导率和软性。
6. 挤包绝缘层:将退火好的导体放入挤包机中,通过挤包机的挤压头,将绝缘材料挤压到导体表面,形成绝缘层。
7. 套装外护层:将挤包好绝缘层的电缆导体放入套管机中,将外护层套在导体外,形成完整的电缆。
8. 测试检验:对生产好的电缆进行电阻测试、耐压试验等各项
测试,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9. 包装储存:将测试合格的电缆进行包装,并进行分类储存或出货处理。
以上是关于铝合金电缆生产工艺的简介,每一个工艺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于提高铸造铝合金导体导电率的研究铸造铝合金导体在电力传输和输电线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铝合金导体的导电率相对较低,这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因此,提高铸造铝合金导体的导电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铸造铝合金导体的基本特性和工艺流程入手,系统地探讨提高其导电率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铸造铝合金导体的基本特性1.铸造铝合金导体的优点铸造铝合金导体具有重量轻、抗腐蚀能力强、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在电力传输和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铜导体虽然导电性能好,但重量大、成本高,因此在一些场景下无法替代铝合金导体。
2.铸造铝合金导体的缺点铸造铝合金导体的主要缺点是其导电性能相对较差。
传统的铸造工艺往往会导致铝合金导体中存在晶粒较大、夹杂物较多等缺陷,从而影响了其导电性能。
二、铸造铝合金导体的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铸造铝合金导体的主要原料为铝合金锭和一定比例的硅、铜、锰等合金元素。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熔炼等工艺处理,以保证导体的材料质量。
2.铸型铸造铝合金导体的铸型通常采用连续铸造或直接铸造工艺。
在铸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金的温度、流动速度等参数,以确保铸造出的导体材料均匀、密实。
3.热处理铸造铝合金导体在热处理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时效处理等工艺,以消除内部的应力和缺陷,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三、提高铸造铝合金导体导电率的方法1.优化铸造工艺优化铸造工艺是提高铝合金导体导电率的关键。
通过控制合金的成分、熔炼温度、流动速度等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少晶粒的大小,降低夹杂物含量,从而提高导体的导电性能。
2.添加合金元素适量添加硅、铜、锰等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导体的导电性能。
硅能够有效地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能;铜、锰等元素则可以提高合金的电导率和机械性能。
3.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铝合金导体导电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适当的退火、时效处理等工艺,可以有效地消除内部应力和缺陷,提高导体的导电性能。
铝合金电缆导体的制造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摘要:铝合金导体的生产制造设备、导线结构形式、导体材料、导体性能、生产工艺都对导体的表面质量、伸长率以及电阻具有一定影响。
文章探讨了铝合金电缆导体的制造技术,分析了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铝合金导体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缆;铝合金电缆导体;导体绞制;质量控制与铝电缆比较,铝合金电缆的优势在于弯折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更强,安全性更强;与铜电缆相比,铝合金电缆的优势在于节能、柔韧、轻便、经济,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导体是生产铝合金电缆的关键部件,铝合金导体质量优良、性能稳定才能为电缆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因此有必要探讨铝合金电缆导体的制造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铝合金电缆导体的制造技术1. 选择导体结构铝合金导体单线包括梯形与圆形这两种形状,见图1与图2。
图1 圆形单线导体图2 梯形单线导体圆形单线比较通用,但是圆形绞制的绞合导体间隙比较大,其紧压系数在0.75左右,绞制要与压缩外径同步进行以提高紧压系数。
但是其优势在于制作相对容易,成本低廉。
梯形单线导体制成的铝合金导体相对圆形单线导体更加密实,其导体的表面质量要更优,但是生产梯形线对形状设计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更加复杂的绞线设备以及拉丝设备,对模具要求较高,这些都增加了梯形单线导体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梯形单线导体的单线截面相对复杂,由于金属变形速度的影响,梯形线的生产效率也不高[1]。
2.单线制造工艺2.1 铝合金拉线工艺2.1.1 拉拔工艺拉拔工艺将铝合金杆材作为原料,制成铝合金单丝,这一工艺的关键因素在于模具、拉丝装备以及润滑。
拉丝机对施加的力进行控制,减小通过各模具铝合金线材的截面积,延长长度,最终得到相应截面形状与面积的单线,见图2。
图2 拉拔工艺生产示意图当前应用较多的主要包括滑动式拉丝机、非滑动式鼓轮拉丝机以及分电机传动非滑动式拉丝机这三种。
滑动式拉丝机是当前应用较多的设备,其构成部件包括拉线主机、放线装置、储线装置、润滑油系统、扎头穿模机、传动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
8系铝合金导体生产过程导体是电力传输和电能转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8系铝合金导体作为一种高性能导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输送和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8系铝合金导体的生产过程。
一、原材料准备8系铝合金导体的主要原材料是铝及其他合金元素,如铜、锰、镁等。
首先需要选择高纯度的铝材作为基础材料,以确保导体的导电性能。
同时,根据导体的使用需求,适量添加其他合金元素,以提高导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二、材料熔炼原材料经过严格的配比后,需要进行熔炼。
熔炼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并融化,形成均匀的合金液。
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熔炼时间,以确保合金成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连续铸造合金液经过熔炼后,需要进行连续铸造。
连续铸造是指将熔融的合金液倒入铸型中,通过连续冷却和拉伸,使其逐渐凝固并形成导体的初始形状。
在连续铸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冷却速度和拉伸力度,以确保导体的均匀性和细晶度。
四、热处理连续铸造后的导体经过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热处理过程通常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两个步骤。
固溶处理是指将导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合金元素溶解于基体中,然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合金元素固溶于基体中并形成固溶体。
随后进行时效处理,即将导体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合金元素重新分布,形成细小的析出相,从而提高导体的强度和硬度。
五、表面处理热处理后的导体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氧化处理、镀锡处理等。
氧化处理是将导体表面暴露在氧化剂中,形成一层氧化膜,起到防止导体进一步氧化的作用。
镀锡处理是在导体表面镀上一层锡,提高导体的耐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
六、绝缘处理8系铝合金导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导体之间或导体与外界之间发生短路或漏电现象。
常用的绝缘处理方法有涂覆绝缘、包覆绝缘等。
涂覆绝缘是将导体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漆或绝缘胶,起到隔绝导体与外界的作用。
耐热铝合金导线试制工艺总结一、合金成份锆0.04% 稀土0.15%二、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流程如下:原材料准备→铝锭、铝稀土合金熔化→铝锆合金熔炼→连续除气→连铸连轧→拉线→热处理→绞线→检验→入库三、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铝锭符合GB1196-83标准中特二级铝要求铝—铝锆合金,含锆量4%铝—稀土中间合金,含稀土10%JDJL高效无公害精炼剂高纯氮,含氮量99.99% H2O+O2≯5PPM四、生产设备重油加热竖炉、重熔炉、倾动式保温处理炉、除气装置、连铸连轧机组、高速拉线机、连续时效炉、绞线机。
五、熔铸生产工艺1. 生产流程2. 熔铸工艺控制参数(1)合金成份锆:0.035~0.047%稀土:0.15~0.17%(2)工艺参数:熔炼温度:不大于760℃加铝锆合金温度不低于730℃精炼温度:730℃~740℃保温静置温度:720℃~730℃出炉温度:720℃~730℃上浇煲温度:695℃~710℃出锭温度:460℃~480℃精炼剂加入量:3%清渣剂加入量:炉料量的0.15~0.25%保温静置时间:>30分钟氮气量:3m3/h 0.5~0.7Mpa结晶轮冷却从12点至8点缓慢冷却,6点以后的冷却位置用临时水管冷却,待试验验证后再正式改装。
浇铸速度为纯铝浇铸速度的80~90%浇铸冷却水,进水温度小于30℃水压: 不小于0.3Mpa冷却水量,内冷较外冷为大,外冷约为内冷的40%。
六、轧制生产工艺1. 轧制控制的技术参数铸锭坯进轧温度460℃以上,轧制孔型与轧电工铝产品相同。
2. 产品规格与性能说明:表内的性能指标作参考,具体要求在试制中摸索积累。
七、拉制生产工艺1. 采用高速拉丝机拉制2. 配模按高强度稀土铝合金导线工艺拉丝模入口角100°,拉制角18°20℃时电阻温度系数0.00391/℃八、热处理工艺1. 拉制后即将圆单线送入连续时效炉进行热处理。
2. 热处理湿度230℃,时间1小时。
铝导线生产工艺铝导线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导线,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中。
下面介绍一下铝导线的生产工艺。
首先,铝导线生产的第一步是选材。
铝导线通常使用的是含铝量高于99%的铝棒作为原材料。
然后,将铝棒进行氢气熔炼,将其熔化成为液态铝。
接下来,通过连铸工艺将液态铝注入铝带中。
连铸工艺中,液态铝经过连续拉制和冷却,在过程中形成连续的铝带。
这个铝带将作为后续步骤中拉丝的原材料。
然后,将铝带进行拉丝处理。
拉丝工艺是通过将铝带穿过模具,逐渐拉伸和减小其截面积,使其形成一根细长的导线。
在拉丝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加热和冷却控制,调整导线的物理性能和电阻率。
拉丝后,还需要进行硬化处理。
硬化是通过快速冷却或加热再冷却的方式,使铝导线增加硬度和强度。
硬化处理可以使铝导线更加耐磨和耐腐蚀。
然后,对铝导线进行表漆处理。
表漆可以提高导线的绝缘性能,减少导线之间的电介质损耗。
通常使用聚合物树脂或其他绝缘材料对导线进行包覆,形成绝缘层。
最后,将铝导线进行绞合。
绞合是指将多根铝导线一起绞合成为一根粗导线。
绞合可以提高导线的柔韧性和电流传输能力。
除了以上基本的生产工艺,铝导线还需要进行成品检验和包装。
成品检验是对铝导线的物理性能、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等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而包装是将铝导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包装起来,以保护导线不受损坏。
总结起来,铝导线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材、熔炼、连铸、拉丝、硬化、表漆处理、绞合、成品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能够生产出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铝导线,以满足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的需要。
8系铝合金电缆导体拉丝绞线生产工艺探讨刘四委导体是电线电缆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不单单传输电能,更是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8系新型铝合金电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工厂供电领域、市政工程领域等;作为电线电缆制造企业来说,产品质量尤为重要,引用在上海召开铝合金电缆研讨会一位专家的话说:“做铝合金电缆的厂家很多,做合格铝合金电缆的厂家不多”看来只有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现有工艺装备及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才能使企业制造水平稳步提升。
8系铝合金电缆导体的生产流程主要是拉丝、绞线、成品热处理。
一、拉丝工序拉丝是导体制成的首道工序,首先我们要知道拉丝的定义是什么?拉丝是使线坯在一定拉力的作用下,通过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模孔,产生截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塑性变形过程。
要知道它的工作原理,而不是盲目凭经验操作,如果单丝拉制过程有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做到导体里面,那么就会产生次品甚至报废品,电线电缆制造和电子产品制造又不一样,电子产品生产有缺陷,只要更换一下零部件即可,而电线电缆的生产是叠加的,缺陷越是在里面越是无法修复。
拉丝的核心是根据原材料选择合适的拉丝机、合理的模具配比、良好的拉丝润滑油。
a、拉丝机的选择拉制8系铝合金单丝我们现有两类设备,一类是老式拉丝机和新式拉丝机,择设备拉制时尽量都是选择新式拉丝机进行;速度快、产量高、质量优。
b、合理的模具配比这是拉丝的关键之一,首先要了解设备的齿轮配比,再选择合适的延伸率。
如新式11模拉丝机和13模拉丝机,它们的设备给定配比就不一样,那么在配模时就不具有通用性,11模采用4+7结构,前面4个鼓轮是一个电机带动,后面7个是单独电机,而13模是一个电机带动13个模具,那么可想而知,二者的模具配比是不一样的。
如果配比不当,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会造成内部齿轮过早磨损,重者造成设备故障;还会影响单丝机械、电气性能。
铝合金导体生产工艺分析
1铝合金导体简介
众所周知,我国的铜储量有限,但铝资源储量非常丰富,“以铝节铜”“是国家大力倡导的,而目前我们所用的铝合金导体是通过在纯铝中添加适当的合金成分而制成的。
从价格上来说,铜材的价格相对于铝合金导体而言还是在其2~3倍以上,所以铝
合金电缆与铜缆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它的生产成本低,在保证相同载流能力的前提下,其生产成本可下降约30%以上。
相比于铜导体来说铝合金导体抗腐蚀
能力更强。
铝在氧化时它的表面会很快的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防止金属被进一步的氧化腐蚀。
铝合金导体电缆的反弹性要小于铜芯电缆,在相同室温环境条件下,将铝合金电缆与铜缆弯曲至同样的角度,应力释放后,铝合金电缆的平均回弹角度要小于铜芯电缆40%左右。
2铝合金导体生产流程图
我公司拥有二台熔铝炉加连铸连轧生产设备,我们将工艺流程分为两部分,铝合金杆生产部分和铝合金线拉制及绞线部分。
3铝合金导体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
3.1铝合金杆质量控制。
(1)合金杆强度控制。
材料采用AL99.5牌号铝锭,投炉
前通过成份搭配,铝液中加入适量稀土和硼化处理,保证铝杆的强度要求,控制浇铸温度和轧制温度。
浇铸温度控制在710~720℃,初轧温度在450℃~470℃,
合适的轧制速度,使铝杆轧制过程得到充分冷却,铝杆收线前采取乳化液冷却处理,提高和稳定铝杆强度。
(2)合金杆导电性能控制。
生产用铝锭一般采用AL99.5
牌的普通工业纯铝,铝锭纯度虽然在99.5%以上,但杂质成分复杂,其中含Si量
较高,大于0.10%,Si的含量影响了铝合金杆的电阻率,所以我们除了按炉前通
过铝锭搭配控制铁、硅杂质比外还采取加入适当的稀土,进行稀土优化处理(用含稀土12%左右的铝―稀土中间合金加入),提高和稳定铝合金杆的电阻率。
稀土
加入量是根据铝锭中硅、铁、铜和钛、钒、锰、铬等杂质含量而定。
由于铝锭本来就较纯,所以一般稀土加入量在0.1~0.20%(已考虑加入过程的烧损)。
从以往
的实践证明加入适量的稀土,不但能起降低各种杂质的有害影响,而且细化晶粒,改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起到提高导电性能、减少断线数,提高耐腐蚀性作用。
(3)生产过程通过采用氮气加精炼剂进行充分的除渣除气精炼和铝液经过不少于
45分钟静置处理,确保铝液质量。
3.2铝合金单线生产工艺控制。
铝合金单线采用
滑动式铝合金大拉机组拉制,此类大拉机均具备拉丝液集中循环供应系统和冷却系统,能有效提供拉制过程中的润滑和冷却条件,并能进行单线定长分盘。
为保证铝合金单线的表面质量,采用了进口高速铝线抽丝油,并选用聚晶拉丝模,使铝单线表面光洁度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铝合金单线抗拉强度的均匀性、导电性及机械性能,铝合金单线拉制后需放进时效炉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170±5℃,时效
处理时间为4.5h。
3.3绞制生产工艺控制。
为了保证铝合金单线抗拉均匀性,规定
铝合金单线拉制后要放置不少于10小时才能投入绞线,并进行按抗拉强度配线,
确保铝合金单线抗拉强度不均匀值。
我们绞线用框式绞线机,该设备放线盘
Ф630mm,采用集中整体上下盘、气动夹紧、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气动张力
控制并有自动张力调节机构可使放线张力稳定;采用地轴联动,保证绞线节距的精度;有断线自动停车装置,安全可靠;设备设置了预成型装置,使绞线绞制紧密、结实,切断后无松散现象。
4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4.1铝合金单线强度均匀性的获得。
铝合金单线强度的均匀性是导线很重要的一个
性能指标。
铝合金单线强度的均匀性与铝合金杆强度的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导致铝合金杆强度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铸锭进轧温度不能连续的恒定,导致铸锭温度变化的原因与铝液的温度、铸锭的冷却、轧制的速度等多方面原因有关,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铸锭进轧温度的恒定,来保证铝合金杆强度的均匀。
(1)浇铸
机和连轧机采用PLC联动控制,轧制速度恒定,有利于进轧铸锭温度连续恒定;(2)对浇铸工进行严格培训和考核,提高浇铸技术水平,保持浇铸液位在2cm以内波动,保证铸锭温度连续稳定;(3)采用H型结晶轮四面均匀冷却,冷却效果好,冷却均匀,使铸锭四面结晶效果相同,铝杆强度一致;此外,我们需对拉丝工
艺及拉丝后处理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保证绞前绞后单丝强度的均匀性。
(1)拉丝
速度、采用的拉丝模具、配模、拉丝油温度等做了严格规定。
(2)铝合金线拉制
后进行时效处理,规定了时效处理时间和温度,即时效处理温度为165±5℃,时
效处理时间为5.5h,时效后的效果均做了严格的工艺要求,即抗拉强度均匀性绞前
绞后不大于45MPa。
(3)时效处理后静置时间也做了严格的工艺要求,即春冬不小于10小时,夏秋季不小于16小时,保证绞线前各单线温度的一致性。
作者:秦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