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74
《金版教程》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阶段示范性金考卷3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三)(测试范围第五、六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1・开封模拟]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中作为模板的有两条链B. 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 DNA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D. 脱氧核苷酸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子链解析: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作为模板;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D2.[2021・江苏调研]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 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 18%、26%B. 28%、22%C. 26%、18%D. 44%、8%解析:本题考查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的计算。
mRNA分子是单链,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即U+A=44%,则C+G=56%。
由此mRNA分子反转录形成的DNA分子的模板链中,G+C=56%,A+T=44%。
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中,A=T、G=C,故A与T各占22%,G与C各占28%。
答案:B3. [2021・上海高考]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 1 C. 3B. 2 D. 4解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条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含1条X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2条X染色体。
故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条。
答案:B4. [2021・汕头模考]显微镜下观察到人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已分成两组,每组23条。
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1.Calvin等人争辩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试验:在某种绿藻培育液中通入14CO2,再赐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育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
猜想试验结果是()A. 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B. 在确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越多C. 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 只要赐予光照,放射性就会毁灭在NADPH中解析: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会被还原,故A项错误;放射性物质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故C项错误;NADPH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而二氧化碳是用于暗反应阶段的,故D项错误。
答案:B2. 光反应为暗反应供应的物质是()A. [H]和H2OB. [H]和ATPC. ATP和CO2D. H2O和CO2解析:光反应为暗反应供应[H]和ATP。
答案:B3.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
从叶绿体中分别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觉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
此试验证明()A. 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 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C. 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D.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解析:依据题中信息可推断,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
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所以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答案:C4. 如图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 ③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C. 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供应物质和能量D. ④中进行的反应使ATP进入糖类等有机物中解析:①和②表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③为基粒,其上分布着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
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1. 下列争辩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 梧桐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 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 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解析:梧桐山的鸢是由单一的物种——鸢组成的,不能构成群落,而是一个种群。
答案:A2. [2021·南通模拟]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亲热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
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A. 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种内斗争D. 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解析:依据题意,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
A、B、C三项都与种群密度相关,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3.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
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B. 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 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 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出,藻类种类很多,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种数先增多后削减;若没有滨螺,藻类之间存在激烈竞争,有可能导致某种藻类死亡,那么藻类多样性会降低;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答案:B4.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争辩种群是争辩群落的基础B.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 群落水平上争辩的问题就是争辩群落的丰富度D. 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行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解析: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系统,争辩的问题是群落中有多少个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各个种群间的关系、分布以及群落分布的范围和边界等。
群落水平上争辩的问题除丰富度外,还包括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