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 碳源:3. 氮源:4. 天然培养基:5. 半合成培养基:6. 合成培养基:7. 合成培养基:8.分离:9. 纯化:10. 菌种保藏:二、填空题1.微生物特征为、、、、。
2.微生物简单归类主要分为、。
3.1969年,魏塔克(Whittaker)首先提出了五界系统,后经我国学者丰富为六界,分别是、、、、、。
4.真菌分类采用安斯沃思(Ainsworth,1971)系统,分为和,而真菌门又分为、、、、。
5.一般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可分为、、。
6.放线菌菌丝体分为、、三部分。
7.酵母菌的个体类似细菌,大多数为单细胞,一般、、,有些菌体能互相连接并延长成菌丝体,称。
8.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五大营养成分。
9.根据微生物所需的营养和能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四种营养类型。
10.培养基按选用营养物质的来源不同,将培养基分为、、。
11.按照培养基的形态又可将培养基分别调制成、、三种不同形式。
三、简答题1.微生物命名法则是什么?2.优势菌的分离思路是什么?3.简述土壤中细菌分离技术路线。
4.简述土壤样品采样方法。
5.土壤中细菌分离的注意事项。
6.简述明胶颗粒保藏技术操作步骤。
7.简述菌种复壮技术路线。
8.简述摇瓶培养技术路线。
9.发酵罐液体深层培养技术路线。
10.简述菌体农药生产的工艺路线。
11.简述菌体肥料生产的工艺路线。
第三章自测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答案:1.微生物: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通常包括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2.碳源:凡能供给微生物碳素营养的物质3.氮源:凡能供给微生物氮素营养的物质4.生长因子:凡是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5.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的动植物组织、器官以及它们的抽提物等为原料制成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6.半合成培养基:由成分已知的化学药品和成分复杂的天然物质混合组成的培养基,称半合成培养基7.合成培养基:完全利用已知成分和数量的化学药品配制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8.分离:将特定的微生物个体从群体中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叫作分离9.纯化:在特定环境中只让一种来自同一祖先的微生物群体生存的技术叫作纯化10.菌种保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菌种的保持,即保持其存活和不受污染;二是菌种的贮存,使其在相当长期内维持稳定的遗传潜力,两者缺一不可。
A1型题(单项选择题)1.上消化道是指A.口腔至咽B.口腔至胃C.口腔至十二指肠D.口腔至食管E.口腔至回肠答案:C解析: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上消化道。
2.消化腺应包括A.肝、胰、大唾液腺B.肝、胰、胆囊C.肝、胰、腭扁桃体D.肝、胰、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E.肝、胰、大唾液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答案:E解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腺体。
3.关于口腔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固有口腔和口咽组成B.侧壁为颊C.底壁为咽峡D.经咽鼓管咽口与咽相通E.口腔顶为硬腭答案:B解析:口腔前壁为上、下唇,侧壁为颊,上壁为腭,下壁为口腔底。
口腔向前经口唇围成的口裂通向外界,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
整个口腔借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4.不参与围成咽峡的结构是A.腭垂B.腭咽弓C.腭舌弓D.舌根E.腭帆游离缘答案:B解析: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
5.一侧收缩时,可使舌尖伸向对侧的舌肌是A.舌上纵肌B.舌下纵肌C.舌垂直肌D.舌横肌E.颏舌肌答案:E解析: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6.关于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舌内肌为骨骼肌B.舌根粘膜内有舌扁桃体C.舌下面有纵行的舌系带D.有参与发音的功能E.舌下襞深面有下颌下腺答案:E解析:舌下襞深面有舌下腺。
7.不含味蕾的舌乳头是A.菌状乳头B.轮廓乳头C.丝状乳头D.叶状乳头E.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丝状乳头中无味蕾,故无味觉功能。
8.人体最硬的组织是A.牙本质B.牙釉质C.牙骨质D.牙根E.牙颈答案:B9.关于牙周组织,叙述正确的是A 指牙周膜B 指牙槽骨C 指牙龈D 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E 对牙齿无保护作用,但具有固定和支持的作用答案:D解析: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3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的作用。
10.关于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上起自颅底B.下平第6颈椎体下缘C.下续食管D.与中耳鼓室相同E.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喉咽、口咽3部分答案:E解析: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喉咽3部分。
金融学第三章1、汇率自动稳定机制存在于( )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是:国际金本位制下的2、下列外汇中不会被居民个人持有的外币资产是( )。
正确答案是:特别提款权3、中间汇率是( )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正确答案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4、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管局每个交易日公布的汇率是( )。
正确答案是:中间汇率5、6、牙买加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特征表现为( )。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以浮动汇率为主导, 以信用本位为基础, 成员国一般可自主决定其汇率安排7、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 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相等时为平价8、通过本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情况需具备的条件有( )。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进口商品为非必需品, 出口商品需求弹性高, 国内总供给能力强, 国内具有闲置资源9、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基本思想是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相对关系,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 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于外国货币购买力下降时,本币趋于贬值, 本国货币购买力相对于外国货币购买力上升时,本币趋于升值10、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进出口, 物价, 资本流动, 金融资产的选择1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浮动汇率制允许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货币当局无需干预外汇市场。
正确的答案是“错”。
13、越南盾、缅甸元由于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因而不是外汇。
正确的答案是“对”。
政府经济学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按照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选择一项:A.来源B.作用C.性质D.收益范围正确答案是:收益范围2.()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选择一项:A.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C.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D.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3.()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选择一项:A.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C.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D.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4.按照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选择一项:A.作用B.收益范围C.来源D.性质正确答案是:性质5.()是指对具体消费者而言,公共物品服务是由辖区内全体居民整体消费,其效用不能分割,不能量化到每一个消费者,一旦某类公共物品被提供,单个消费者只能接受该公共物品服务,而不能选择,具有消费上的强制性。
选择一项:A.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B.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C.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D.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6.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选择一项:A.庇古B.亚当·斯密C.萨缪尔森D.斯蒂格利茨正确答案是:萨缪尔森7.()是指公共物品作为一个整体,向所在辖区的居民和企业服务,其效用不能分割为单个居民或企业的效用。
选择一项:A.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B.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C.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D.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8.()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6 分)1.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 A.0 ℃B.10 ℃C.40 ℃D.100 ℃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3.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 )A. 水发生汽化C.水发生凝固B. 水蒸气发生液化D.水蒸气发生凝华4.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5.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樟脑丸越放越小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7. 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8.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9. 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加热时间/min石蜡的温 度/℃ 海波的温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度/℃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 先液化后汽化C .先汽化后凝固B. 先汽化后液化D .先升华后熔化10.2016 年 4 月份,郴州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
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根据2010年版教材)1,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 (4 )①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②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③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④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1 )①为人民服务②为个人谋福利③人生短暂,及时行乐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3,在价值关系中(2 )①人永远是主体②主体永远是人③物可以是主体④客体永远是物4,人生观的核心是(1 )①人生目的②人生态度③人生价值④人生理想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3 )①一个人是否实现自己的理想②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③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④一个人是否受他人的喜欢6,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4 )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③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④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1 )①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③人的本质是善与恶的统一④人是大自然的役仆和翻译员8,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生命的意义。
”这段名言表明(4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9,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
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3)①个人的社会存在②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③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0,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题目:不属于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特点的是()。
选项A:牙齿松动、脱落
选项B:舌乳头上的味蕾数量的减少和萎缩
选项C:消化道黏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
选项D:胰岛素分泌增多
选项E:肝细胞数量减少,肝功能改变
答案:胰岛素分泌增多
题目:老年人饮食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选项A:食量要合理分配
选项B:食物温度适宜
选项C:以上都对
选项D:易于消化吸收
选项E:注意饮食卫生
答案:以上都对
题目: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选项A:粗细搭配,营养全面
选项B:少食多餐,晚餐宜少
选项C:适度活动,能量平衡
选项D:结构合理,平衡膳食
选项E:以上都对
答案:以上都对
题目:以下不属于影响老年人饮食的因素的是()。
选项A:生理因素
选项B:社会因素
选项C:心理因素
选项D:疾病因素
选项E:身体因素
答案:身体因素
题目: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会增加晚期痴呆老年人食欲的餐具颜色是()。
选项A:红色
选项B:黄色
选项C:彩色
选项D:白色
选项E:单色
答案:彩色
题目:下列餐具中的硅酸铝在破碎后易转移到食物中来的是()。
选项A:铁质餐具
选项B:塑料餐具
选项C:搪瓷餐具
选项D:木制餐具
选项E:不锈钢餐具
答案:搪瓷餐具
题目:坐位时进食适宜的餐桌高度为()。
选项A:与臂弯同水平
选项B:与脐部同水平
选项C:与剑突同水平。
第3章栈和队列一、填空题1.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不允许插入和删除运算的一端称为。
2. 是被限定为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运算,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
3. 在具有n个单元的循环队列中,队满时共有个元素。
4. 从循环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时,其操作是先,后。
5. 带表头结点的空循环双向链表的长度等于。
6. 向栈中压入元素的操作是先,后。
二、判断正误(判断下列概念的正确性,并作出简要的说明。
)()1. 线性表的每个结点只能是一个简单类型,而链表的每个结点可以是一个复杂类型。
()2. 在表结构中最常用的是线性表,栈和队列不太常用。
()3. 栈是一种对所有插入、删除操作限于在表的一端进行的线性表,是一种后进先出型结构。
()4. 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一个表结构既可以是栈,也可以是队列,也可以是线性表。
()5. 栈和链表是两种不同的数据结构。
()6. 栈和队列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
()7. 栈和队列的存储方式既可是顺序方式,也可是链接方式。
()8. 两个栈共享一片连续内存空间时,为提高内存利用率,减少溢出机会,应把两个栈的栈底分别设在这片内存空间的两端。
()9. 队是一种插入与删除操作分别在表的两端进行的线性表,是一种先进后出型结构。
()10. 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5,则栈的输出序列不可能是12345。
三、单项选择题()1. 栈中元素的进出原则是A.先进先出B.后进先出C.栈空则进D.栈满则出( )2. 若已知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1,p2,p3,…,pn,若p1=n,则pi为A.i B.n=i C.n-i+1 D.不确定()3. 判定一个栈ST(最多元素为m0)为空的条件是A.ST->top<>0 B.ST->top=0 C.ST->top<>m0 D.ST->top=m0()4. 判定一个队列QU(最多元素为m0)为满队列的条件是A.QU->rear -QU->front = = m0 B.QU->rear -QU->front -1= = m0C.QU->front = = QU->rear D.QU->front = = QU->rear+1()5.数组Q[n]用来表示一个循环队列,f为当前队列头元素的前一位置,r为队尾元素的位置,假定队列中元素的个数小于n,计算队列中元素的公式为(A)r -f; (B)(n +f -r )% n; (C)n +r -f; (D)(n +r -f )% n6. 栈是一种线性表,它的特点是 A 。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三章自测考试题库含答案全考点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试题1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定义转化为定义。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抽象,操作试题2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和。
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变量和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抽象定义操作定义试题3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答案:反馈恭喜您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测量规则赋予一定数值试题4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和。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完整性,互斥性试题5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
它一是指的可靠,二是指的可靠。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试题6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的效度,第二,的效度。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试题7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和。
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试题8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而非。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试题9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且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答案:反馈恭喜您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可信,有效试题信息标记试题信息文本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试题10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o选择一项或多项:A.测量对象B.测量工具C,测量方式D.测量规则E.测量内容F.测量数值反馈恭喜您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数值试题11正确得分2.00/2.00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
第三章局域网技术自测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从覆盖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TCP/IP模型从底层向上分为4层,其分别是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3.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的不同,局域网通常可划分为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Token Ring)、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等。
4.小型办公局域网的主要作用是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
5.以太网中的三种标准是细以太网(10Base-2),粗以太网(10Base-5)和双绞线以太网。
6.对等式局域网中的各台计算机既是网络服务的_提供者__——服务器,又是网络服务的_使用者__——工作站。
7.目前IEEE802.3委员会发布的千兆以太网标准有IEEE802.3 z和IEEE802.3ab两种。
8.IEEE802局域网协议将链路层分为_逻辑链路控制_子层和__媒体访问控制_子层。
9.无线网协议族IEEE 802.11中影响比较突出的几个协议标准是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
10.无线局域网可按有无中心控制点分为:无中心网络和有中心网络。
二、判断题1.星型拓扑网络和树型拓扑网络实质上都属于总线型拓扑网络。
(对)2.调制解调器即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也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对)3.计算机协议实际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它可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错)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将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层。
(对)5.网络中机器的标准名称包括域名和主机名,采取多段表示方法,各段间用圆点分开。
(对)6.网络管理首先必须有网络地址,即具有国际标准的数字编码IP地址。
(对)7.基于Windows系统的局域网内部采用NetBEUI网络协议。
(对)8.网络域名也可以用中文名称来命名。
(对)9.Novell公司的Netware局域网络最初采用的是IPX/SPX协议,在NetWare4.0以后的版本中也支持TCP/IP协议。
第三章自测题一、选择题1.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 的大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吸热Q ,所做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20%,,则系统的熵变为( )。
(a )TQ(b )0 (c )T Q 5 (d )TQ - 2.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 )系统的熵增加 (b )系统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 )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 )环境热力学能减少 3.室温下对一定量的纯物而言,当W f =0时,VT A ⎪⎭⎫⎝⎛∂∂值为( )。
(a )>0 (b )<0 (c )0 (d )无定值 4.BB n S n T p H p G ,,⎪⎪⎭⎫⎝⎛∂∂=⎪⎪⎭⎫⎝⎛∂∂,该式使用条件为( )。
(a )等温过程 (b )等熵过程(c )等温、等熵过程 (d )任何热力学平衡系统5.某化学反应若在300K ,101325Pa 下在试管中进行时放热6⨯104 J ,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可逆电池进行反应,则吸热6⨯103 J ,该化学反应的熵变∆S 系为( )。
(a )-200J ·K -1 (b )200J ·K -1 (c )-20J ·K -1 (d )20J ·K -16.题5中,反应在试管中进行时,其环境的∆S 环为( )。
(a )200J ·K -1 (b )-200J ·K -1 (c )-180J ·K -1 (d )180J ·K -17.在题5中,该反应系统可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为( )。
(a )66000J (b )-66000J (c )54000J (d )-54000J 8.在383K ,101325Pa 下,1mol 过热水蒸气凝聚成水,则系统、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
(a )∆S 系 <0,∆S 环 <0,∆S 总 <0 (b )∆S 系 <0,∆S 环 >0,∆S 总 >0 (c )∆S 系 >0,∆S 环 >0,∆S 总 >0 (d )∆S 系 <0,∆S 环 >0,∆S 总 <0 9.1mol van der waals 气体的TV S ⎪⎭⎫⎝⎛∂∂应等于( )。
题目: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选项A:社会问题
选项B:个人问题
选项C:集体问题
选项D:公共问题
答案:社会问题
题目: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选项A:史密斯
选项B:德罗尔
选项C:威廉·邓恩
选项D:西奥多·罗威
答案:西奥多·罗威
题目: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
选项A:复杂动态性
选项B:全球性
选项C:多样性
选项D:突发性
答案:多样性
题目: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选项A:政策目标
选项B:目标群体
选项C:公共政策客体
选项D:思想库
答案:目标群体
题目: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
选项A:社会问题
选项B:个人问题
选项C:目标群体
选项D:集体问题
答案:社会问题
题目: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
选项A:集体问题
选项B:社会问题
选项C:目标群体
选项D:个人问题
答案:目标群体。
第3章自测题2一、名词解释1.土壤保肥性2.土壤缓冲性3.土壤密度4.土壤孔隙度5.土壤结构6.土壤耕性7.肥力四要素8.肥料三要素9.反硝化作用二、填空题1.土壤吸收的五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保肥作用。
2.土壤胶体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_________是土壤中最经常存在的胶体。
3.酸性土壤一般通过施用__________肥料,碱性土壤一般通过施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进行改良。
4.旱地土壤密度一般多在_________g/cm3,粮食作物适宜的土壤密度为_________g/cm3,棉花、豆类等双子叶植物一般以__________g/cm3为宜。
5.土壤结构依据形状、大小及肥力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结构。
6.判断土壤耕性好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影响耕性因素主要有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是主要因素。
8.我国最新土壤分类系统(1995年)将我国土壤分为_________个土纲,_________个亚纲,_______个土类,_________个亚类。
9.我国国土面积_______hm2,耕地约_______hm2,林地________hm2,草场_______hm2,人均占有耕地________hm2,是世界平均数的_________。
10.土壤调查一般分为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土壤密度为1.2 g/cm3,土粒密度2.65 g/cm3,该土壤孔隙度为________。
题目1.1.构成形体最基本的几何元素是()。
a. 平面b. 曲线c. 直线d. 点【答案】:点题目2.2.在投影理论中,对于物体只研究其形状、大小、位置,而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涉及到,这种物体称为()。
a. 球体b. 形体c. 旋转体d. 刚体【答案】:形体题目3.3.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
a. 不能确定b. OX轴c. OZ轴d. OY轴【答案】:OZ轴题目4.4.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是()。
a. 曲线b. 点c. 平面d. 直线【答案】:点题目5.5.投影法中规定空间点选用字母是应()。
a. 右上角加一撇的小写字母b. 右上角加两撇的小写字母c. 大写字母d. 小写字母【答案】:大写字母题目6.6.投影法中规定,空间点在H面的投影选用字母是应()。
a. 小写字母b. 右上角加一撇的小写字母c. 右上角加两撇的小写字母d. 大写字母【答案】:小写字母题目7.7.投影法中规定,空间点在V面的投影选用字母是应()。
a. 大写字母b. 右上角加一撇的小写字母c. 小写字母d. 右上角加两撇的小写字母【答案】:右上角加一撇的小写字母题目8.8.投影法中规定,空间点在W面的投影选用字母是应()。
a. 右上角加一撇的小写字母b. 小写字母c. 大写字母d. 右上角加两撇的小写字母【答案】:右上角加两撇的小写字母题目9.9.如果空间点的位置用A(x,y,z)形式表示,那么它的H面投影的坐标应为()。
a. a (0,y,0)b. a(x,0,z)c. a(x,y,0)d. a(0,y,z)【答案】:a(x,y,0)题目10.10.如果空间点的位置用A(x,y,z)形势表示,那么它的V面投影的坐标应为()。
a. a’(0,y,0)b. a’(x,0,z)c. a’(0,y,z)d. a’(x,y,0)【答案】:a’(x,0,z)题目11.11.如果空间点的位置用A(x,y,z)形势表示,那么它的W面投影的坐标应为()。
药物治疗第三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单元测试1、药物检测的缩写是A:QAB:GLPC:TDMD:ADR正确答案:TDM2、正确治疗的开始是A:确定治疗目标B:正确诊断C:书写处方D:制定给药方案正确答案:正确诊断3、()属于治疗窗窄,毒副反应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适用TDM A:庆大霉素B:茶碱C:利多卡因D:苯妥英钠正确答案:茶碱4、以下是处方前记的内容的是A: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B:开具日期C:医生签名D: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正确答案: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名称;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5、处方分为A:儿科处方B:急诊处方C:麻醉药品处方D:普通处方正确答案:儿科处方;急诊处方;麻醉药品处方;普通处方6、处方是由取得了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的意义A:技术上B:法律上C:效益上D:经济上正确答案:技术上;法律上;经济上7、麻醉药品处方是绿色的A:对B:错正确答案:错8、婴幼儿开具处方时,“年龄”项应填写日龄A:错B:对正确答案:错9、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形态特征取决于药动学过程A:错B:对正确答案:对10、开展TDM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或者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C:具有快速、稳定、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D:已知药物的治疗窗正确答案: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或者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快速、稳定、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已知药物的治疗窗。
附:第三章自测题和参考答案一、填空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 的。
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研究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二、名词解释1.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2.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3.因变量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4.中介变量: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5.操作性定义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第3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称解释
1.需求分析2.当前系统
3.目标系统4.SA 5.DFD
二、填空题
1.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文档是_________。
2.为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往往采取的策略是__________。
3.SA方法中使用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采用的主要描述工具是__________。
4.数据流图中有四种符号元素,它们是__________。
5.数据字典中有四类条目,分别是___________。
6.在IDEF0图中,表示系统功能的图形称为___________图形。
7.在画分层的DFD时,父图与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要__________。
8.用于描述基本加工的小说明的三种描述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9.IDEF0是建立系统_________模型的有效方法。
10.在IDEF0方法中,被标志为A—0的图称为系统的_________图。
三、选择题
1.分层DFD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图描述了系统的( )。
A.细节B.输入与输出C.软件的作者D.绘制的时间
2.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还应包括对( )的描述。
A.主要功能B.算法的详细过程C.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D.软件的性能
3.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应包括( )。
A.软件设计的依据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软件验收的依据D.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4.SA方法用DFD描述( )
A.系统的控制流程B.系统的数据结构
C.系统的基本加工D.系统的功能
5.一个局部数据存储只有当它作为( )时,就把它画出来。
A.某些加工的数据接口B.某个加工的特定输入
C.某个加工的特定输出D.某些加工的数据接口或某个加工的特定输入/输出
6.对于分层的DFD,父图与子图的平衡指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
流( )。
A.必须一致B.数目必须相等C.名字必须相同D.数目必须不等
7.需求分析阶段不适用于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是( )。
A.结构化语言B.判定表C.判定树D.流程图
8.SA方法的分析步骤是首先调查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然后( )。
A.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B.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C.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D.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建立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9.SA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
A.自底向上逐步抽象B.自底向上逐步分解
C.自顶向下逐步分解D.自顶向下逐步抽象
10.初步用户手册在( )阶段编写。
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软件概要设计D.软件详细设计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需求分析?该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简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步骤。
3.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的作用是什么?画数据流图应注意什么?
4.简述SA方法的优缺点。
5.简述建立IDEF0图的步骤。
五、应用题
1.某电器集团公司下属一个成套厂(产品组装)和若干零件厂等单位,成套厂下设技术科、
生产科、供应科等基层单位。
现要建立一个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其中:
生产科的任务是:
(1)根据销售公司转来的内部合同(产品型号、规格、数量、交货日期)制定车间月生产计划;
(2)根据车间实际生产日报表、周报表调整月生产计划;
(3)以月生产计划为依据,制定产品设计(结构、工艺)及产品组装月计划;
(4)将产品的组装计划传达到技术科,将组装月计划分解为周计划,下达给车间。
技术科的任务是:
(1)根据生产科转来的组装计划进行产品结构设计,产生产品装配图给生产科,产生外购需求计划给供应科,并产生产品自制件物料清单;
(2)根据组装计划进行产品工艺设计(冲压、喷漆、焊接等),根据产品自制件物料清单产生工艺流程图给零件厂。
供应科的任务是:
(1)根据技术科的外购需求计划和仓库的缺货通知单及月盘存表制定采购计划给采购员;
(2)对采购来的材料进行库存管理(登录、查询、修改、删除)。
请根据以上文字叙述画出企业管理系统的分层DFD图。
2.假设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行李的重量不超过30公斤。
当行李的重量超出30公斤时,对一般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
对国外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对残疾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正常乘客少一半。
试画出相应判定表。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需求规格说明书
2.自顶向下逐步分解
3.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4.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点和终点
5.数据流、数据项、数据存储、基本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