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股票市场分板块规模统计(1992-2018)
- 格式:xls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转载]中国股市历史数据转载(2010-06-01 14:45:55)转载原文标签:转载原文地址:中国股市历史数据转载作者:刘喆中国股市历次暴涨暴跌回放曾一度作为中国股市“箱顶”的1500点,现在是否已经真正成为中国股市的“箱底”?这仍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从中国股市的历次熊牛交替、暴涨暴跌中,我们尚不能看到1500点的坚强与踏实。
中国股市第一轮暴涨暴跌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中国股市第二轮暴涨暴跌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中国股市第三轮暴涨暴跌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
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
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
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中国股市第四轮暴涨暴跌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
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
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
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
中国股市1992-2009年的变动分析中国股市自1990年开市到如今,走过风风雨雨19年历史,经过四次大牛市和大熊市的大幅震荡和无数次小规模的涨涨跌跌,走势图如下图所示:上证指数年线变动情况深圳成指年线变动情况从1992年到2009年,可以大体把中国股市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以下是详细分析。
(1)90年到97年的“摸石过河”时期。
1990年到1992年,1992年到1997年为股市的象征性及试点阶段。
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
然而在南巡之前,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制约。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保护了股市。
而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
但在监管机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问题:黑市行为大量滋生。
而打压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中国股市在开市后经过短暂的运行后,就开始了一轮牛市,走势图显示这轮牛市从1990年底开市时的100点左右,2年后爆涨到最高1558点,当时只有少数的几只股票挂牌交易,严重的供求失衡因此产生的股市的赢利效应导致了市场的失控性爆涨,这是1992、1993年的牛市产生的主因。
疯狂的股市引来的不仅是疯狂的资金,同时更多的是新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大量发行。
92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点,出现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
但不久就反弹,在当年年底,上证指数收在780点上。
与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额的几十倍地放大,1992年,深沪两地市场的A、B股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
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元,1993年为276亿元(其中81.5亿是配股),1994年为99.78亿元(其中50亿元是配股),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
1993年上证指数尽管达到了最高点1,558点,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开始进入真正的低迷期,当年年底收在83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