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0江苏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分类(答案+解析)专题五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和浓度大小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17.00 KB
- 文档页数:9
实验装置、原理和目的1. (2020江苏高考T5)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备CO2B. 收集CO2C. 滤去CaCO3D. 制得CaCl2﹒6H2O【答案】D【解析】A.碳酸钙盛放在锥形瓶中,盐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C.加入的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后,部分碳酸钙未反应完,碳酸钙是难溶物,因此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CaCl2∙6H2O易失去结晶水,因此不能通过加热蒸发皿得到,可由氯化钙的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析出六水氯化钙结晶物,故D错误。
2. (2019江苏高考真题T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B. 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C. 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答案】D【解析】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会出现人为误差,实验数据不准,故A项错误;B选项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实验误差或炸裂容量瓶,故错误;用甲装置蒸干氯化铝溶液所得的产物因氯离子会发生水解,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蒸发所得的产物为氢氧化铝固体,故C错误。
3. (2018年江苏高考T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答案】B【解析】A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项错误;B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I-的溶液,B项正确;C项,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项错误;D项,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应用NaOH 溶液吸收,D项错误;答案选B。
2012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考点】BM: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F7: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21:热点问题.【分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源等,则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注意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解答】解: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A正确;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正确;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使资源匮乏,是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人有责,并做到从我做起,题目难度不大.2.(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2017ClD.NH3的电子式:【考点】4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43:电子式;44:原子结构示意图;47:结构简式;4J: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专题】514: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结构简式就是结构式的简单表达式(通常只适用于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纯净物,如有机分子),应表现该物质中的官能团:只要把碳氢单键省略掉即可,碳碳单键、碳氯单键、碳和羟基的单键等大多数单键可以省略也可不省略;B.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C.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D.氮原子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没有画出.【解答】解:A.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故A错误;B.氟离子核内有9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B正确;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7+20=37,故C错误;D.氮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没有标出,氮原子与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氨气电子式为,故D错误。
2012年普通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与解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O 16 Na 23Mg 24Al 27S 32Cl 35.5Ca 40Mn 55 Fe 56Cu 64Ag 108I 127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D.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 D.NH3的电子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NaOH溶液:K+、Na+、24SO-、23CO-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3NO-、Cl-C.0.1 mol·L-1 FeCl3溶液:K+、4NH+、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 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Al 2O3NaAlO2(aq)Al(OH)3②S SO3H2SO4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3(aq)无水FeCl3⑤MgCl2(aq)Mg(OH)2MgO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离子共存1.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B. Al3+、 NH4+、 Br-、Cl-C. K+、Cr2O72-、CH3CHO、 SO42-D. Na+、K+、SiO32-、Cl-2..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Ag+、PO43-、Cl- B.Fe3+、H+、I-、HCO3-C.K+、Na+、NO3-、MnO4- D.Al3+、Mg2+、SO42-、CO32-3.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4.(2011江苏高考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5.(2011安徽高考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6. (2011广东高考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7.(2011全国II卷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8.(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10)——离子共存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1.(09年安徽理综·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A.NH4+、H+、NO3-、HCO3-B.K+ 、Al3+、SO42-、NH3·H2OC.Na+、K+、SO32-、Cl2 D.Na+ 、CH3COO-、CO32-、OH- 2.(2010广东理综卷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Ag+、PO43-、Cl-B.Fe3+、H+、I-、HCO3-C.K+、Na+、NO3-、MnO4-D.Al3+、Mg2+、SO42-、CO32-3.(2011广东理综卷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I―、NO3―、SiO32-B.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4.(2010安徽卷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a+、Mg2+、ClO—、NO3—B.Al3+、NH4+、Br-、Cl-C.K+、Cr2O72-、CH3CHO、SO42-D.Na+、K+、SiO32-、Cl-5.(2005广东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小结】(1)离子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子共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不能共存的几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具体情况填写在《备考指南》P12-13页的空格上。
3.离子大量共存判断2013.(2013·江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答案】A【解析】A项,正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红色 3.1 橙色 4.4 黄色,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有大量H+,Mg2+、K+、SO42-、NO3-、H+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有大量OH-,Cu2++2OH-=Cu(OH)2↓,HCO3-+OH -=H2O+CO32-;C项,错误,Ag++I-=AgI↓;D项,错误,AlO2 +H++H2O=Al(OH)3↓。
2012.(2012·江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 NaOH溶液中:K+、Na+、SO42-、CO32-.B.0.1mol·L-1Na2CO3溶液中:K+、Ba2+、NO3-、Cl-C.0.1mol·L-1FeCl3溶液中:K+、NH4+、I-、SCN-D.c(H+)/c(OH-)= 1×1014的溶液中:Ca2+、Na+、ClO-、NO3-【答案】A【解析】A项,正确,K+、Na+、SO42-、CO32-、OH-一定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O32-+Ba2+= BaCO3↓;C项,错误,2Fe3++2I-=2Fe2++I2,Fe3++3SCN-=Fe(SCN)3;D项,错误,c(H+)/c(OH-)= 1×1014,K w=c(H+)·c(OH-)= 1×10-14,解得c(H+)=1mol·L-1,溶液为强酸性,H++ClO-=HClO。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1. (2020江苏高考T12)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A. 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B. Y分子中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 Z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D. X、Z分别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答案】CD【解析】A .X中红色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A说法错误;B.中与氧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之间化学键为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左侧甲基上碳原子不一定与苯环以及右侧碳原子共平面,故B说法错误;C.中与羟基相连接的碳原子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浓硫酸作催化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故C说法正确;D.中含有卤素原子,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故D说法正确。
2. (2019江苏高考真题T12)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B. 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C. X、Y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 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Br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答案】CD【解析】A.X分子中,1mol羧基消耗1molNaOH,1mol由酚羟基形成的酯基消耗2molNaOH,所以1molX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故A错误;B.比较X与Y的结构可知,Y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故B错误;C.X和Y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C正确;D.X和Y分子中碳碳双键的位置相同,分别与足量Br2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相似,所以具有相同数目的手性碳原子,都有3个,故D正确。
3. (2018年江苏高考T11)化合物Y 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 −甲基丙烯酰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 的说法正确的是A. X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 Y与Br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C. 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答案】BD【解析】分析:A项,X分子中羟基氢与其它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项,Y与Br2的加成产物为,结构简式中“*”碳为手性碳原子;C项,X中含酚羟基,X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Y中含碳碳双键,Y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X+2 −甲基丙烯酰氯→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1.[2012·江苏化学卷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A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Fe3+的氧化性、其硫氰酸盐的难电离性、碘离子的还原性、碳酸钡的难溶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及难电离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2.[2012·江苏化学卷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C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
B.NH4HCO3溶液HCO3-也能与NaOH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1. (2020江苏高考T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下,Na 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 2O 2B. 室温下,Al 与4.0 mol ﹒L -1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C. 室温下,Cu 与浓HNO 3反应放出NO 气体D. 室温下,Fe 与浓H 2SO 4反应生成FeSO 4 【答案】B【解析】A .室温下,钠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A 错误;B .室温下,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 正确;C .室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故C 错误;D .室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D 错误。
2. (2020江苏高考T10)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Cl (aq)2Cl →电解(g)→石灰水漂白粉(s)B. NaCl (aq)()2CO 3g NaHCO −−−→(s)23Na CO →加热(s)C. NaBr (aq)()2Cl 2gBr −−−→(aq)()Nal 2aqI −−−→(aq)D. 2Mg(OH )(s)()HCl aq −−−→2MgCl (aq)Mg →电解(s) 【答案】C【解析】A .石灰水中Ca(OH)2浓度太小,一般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故A 错误;B .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故B 错误;C .氧化性Cl 2>Br 2>I 2,所以氯气可以氧化NaBr 得到溴单质,溴单质可以氧化碘化钠得到碘单质,故C 正确;D .电解氯化镁溶液无法得到镁单质,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同时产生大量氢氧根,与镁离子产生沉淀,故D 错误。
3. (2019江苏高考真题T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 MnO 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 2C. SO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 4)2SO 3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O 2反应制取Na 2O 2【答案】C【解析】A.常温下,Fe 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A 错误;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B 错误;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C 正确;D.常温下,Na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a 2O ;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2,故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
离子共存一、氧化还原反应1.强氧化性离子: MnO-7NO-3( H)Cr2O-7ClO Fe(Cl2)2.强还原性离子:Fe SO2S HS SO2-3HSO-3 I【分析】任意1和任意2中的离子均会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两两共存(除Fe和Fe外)。
● MnO-7的氧化性特别强,甚至能使Cl氧化,更不说Br、 I二、双水解1.弱碱根离子(除Na、Ka、Ba、Ca以外的所有阳离子)NH+4 Mg Al Zn Fe Cu Fe Sn Pb2.弱酸根离子(除Cl—Br—I、SO2-4、NO-3以外的所有阴离子)CH3COO CO2-3HCO-3SO2-3HSO-3 AlO-2SiO2-3S HS【分析】弱碱根离子水解产生H,弱酸根离子水解产生OH,如果遇到一起,会相互促进,发生强烈的双水解反应。
● 再次强调,除钠钾钡钙以外的所有阳离子均是弱碱根离子,除氯溴碘硫硝以外的所有阴离子都是弱酸根离子。
● 1中任意离子,不能和2中任意离子大量共存。
除了NH+4与CH3COO、CO2-3,Mg与HCO-3,它们虽然能过相互促进,但总的来说水解程度还是很小,能够大量共存。
● AlO-2,SiO2-3不能和任何弱碱根离子大量共存;Al不能和任何弱酸根离子大量共存。
● HCO-3+ AlO-2+ H2O ===== Al(OH)3↓+ CO2-3:这个反应比较特殊,AlO-2将HCO-3的H夺取了,这也说明了的亲H性特别强,非常容易水解。
三、生成分子1. 任意弱酸根离子不能和H大量共存(如CH3COO会和H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CH3COOH分子),因为它们会生成对应的弱酸。
2. 任意弱碱根离子不能和OH大量共存(如NH+4和OH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NH3·H2O分子),因为它们会生成对应的弱碱。
3. 钙钡银硫碳卤:BaSO4 BaCO3 BaSO3CaSO4 CaCO3 CaSO3AgSO4 AgCO3 AgSO3AgCl AgBr AgI Ag2S4.Fe3+、Ag+的络合反应: Ag++2NH3·H2O[Ag(NH3)2]+2H2O ; Fe3++SCN-Fe(SCN)2+【分析】运用相似性记忆● Ba、Ca、Ag三者在形成难溶物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离子共存1. (2020江苏高考T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1mol L -⋅氨水溶液:Na +、K +、OH -、NO -3B. 10.1mol L -⋅盐酸溶液:Na +、K +、SO 2-4、SiO 2-3C. 10.1mol L -⋅KMnO 4溶液:NH +4、Na +、NO -3、I -D. 10.1mol L -⋅AgNO 3溶液:NH +4、Mg 2+、Cl -、SO 2-4【答案】A【解析】A .在0.1mol/L 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 选;B .在0.1mol/L 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四种离子中硅酸根可以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不能共存,B 不选;C .4MnO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故不能共存,C 不选;D .在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 不选。
2. (2019江苏高考真题T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2AlO -B. 0.1 mol·L −1FeCl 2溶液:K +、Mg 2+、24SO -、4MnO - C. 0.1 mol·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D. 0.1 mol·L −1H 2SO 4溶液:K +、4NH +、3NO -、3HSO -【答案】A【解析】A 选项是一个碱性环境,没有存在能与氢氧根发生反应的离子,故A 正确;B 选项是一个亚铁离子和氯离子的环境,选项中有高锰酸根可以与铁离子反应,故错误;C 选项是一个钾离子和碳酸根的环境,选项中存在钡离子可以与碳酸根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故错误;D 选项是氢离子和硫酸根的环境,选项中有硝酸根和亚硫酸氢根,其中硝酸根可以与氢离子结合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亚硫酸氢根,故错误。
3. (2018年江苏高考T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 1 mol·L −1KI 溶液:Na +、K +、ClO − 、OH −B. 0. 1 mol·L −1Fe 2(SO 4)3溶液:Cu 2+、NH 4+ 、NO 3−、SO 42−C. 0. 1 mol·L −1HCl 溶液:Ba 2+、K +、CH 3COO −、NO 3−D. 0. 1 mol·L −1NaOH 溶液:Mg 2+、Na +、SO 42−、HCO 3−【答案】B【解析】A 项,I -具有强还原性,ClO -具有强氧化性,I -与Cl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 -与ClO -不能大量共存;B 项,在Fe 2(SO 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 项,CH 3COO -能与H +反应生成CH 3COOH ,在HCl 溶液中CH 3COO -不能大量存在;D 项,Mg 2+、HCO 3-都能与OH -反应,Mg 2+、HCO 3-与OH -不能大量共存。
4.(2017年江苏高考T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Fe 3+、Mg 2+、SCN –、Cl –B .c(H +)/ c(OH –) = 1×10 -12的溶液中: K +、Na +、23CO -、3NO -C .c(Fe 2+ ) =1 mol·L -1的溶液中: K +、+4NH 、4MnO -、24SO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 +、+4NH 、24SO -、3HCO -【答案】B5.(2016江苏高考T12)制备(NH 4)2Fe (SO 4)2·6H 2O 的实验中,需对过滤出产品的母液(pH<1)进行处理。
室温下,分别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A .通入过量Cl 2:Fe 2+、H +、NH 4+、Cl –、SO 42–B .加入少量NaClO 溶液:NH 4+、Fe 2+、H +、SO 42–、ClO –C .加入过量NaOH 溶液:Na +、Fe 2+、NH 4+、SO 42–、OH –D .加入过量NaClO 和NaOH 的混合溶液:Na +、SO 42–、Cl –、ClO –、OH –【答案】D6.(2015江苏高考T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B.=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7.(2014年江苏高考T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答案】C8.(2013年江苏高考T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2-4、NO-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C.0. 1 mol·L-1AgNO3溶液:H+、K+、SO2-4、I-D.0. 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2-49.(2012年江苏高考T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 -1 NaOH 溶液:K +、Na +、S 24O -、C 23O - B .0.1 mol·L -1 Na 2CO 3溶液:K +、Ba 2+、N 3O -、Cl -C .0.1 mol·L -1 FeCl 3溶液:K +、N 4H +、I -、SCN - D .c (H +)/c (OH -)=1×1014的溶液:Ca 2+、Na +、ClO -、N 3O -离子方程式1. (2020江苏高考T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l 2通入水中制氯水:22Cl H O2H Cl ClO +--+++ B. NO 2通入水中制硝酸:2232NO H O 2H NO NO +-+=++C. 10.1mol L -⋅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22233AlO CO 2H O Al(OH)HCO --++=↓+D. 10.1mol L -⋅AgNO 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324AgNH H O AgOH NH ++++=↓+ 【答案】C 【解析】A.次氯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时应以分子形式体现,正确的是Cl 2+H 2O H ++Cl -+HClO ,故A 错误;B.NO 2与H 2O 反应:3NO 2+H 2O=2HNO 3+NO ,离子方程式为3NO 2+H 2O=2H ++23NO -+NO ,故B 错误;C.碳酸的酸性强于偏铝酸,因此NaAlO 2溶液通入过量的CO 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 -+CO 2+2H 2O=Al(OH)3↓+3HCO -,故C 正确;D.AgOH 能与过量的NH 3·H 2O 反应生成[Ag(NH 3)2]OH 。
2. (2019江苏高考真题T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室温下用稀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ClO −+Cl −+H 2OAlO-+H2↑B. 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2NO-+2H+Cu2++2NO2↑+H2OC. 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3D.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答案】A【解析】A.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NaCl和NaClO为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A正确;B.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改为:2Al+2OH-+2H2O =2AlO2-+3H2,故B错误;C.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2,应改为:3Cu+2NO3-+8H+=2NO+3Cu2++4H2O,故C错误;D.Na2SiO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应改为:SiO32-++2H+=H2SiO3↓,故D错误。
3. (2018年江苏高考T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B. 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 H2↑【答案】A【解析】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CaSO4CaCO3+SO42-,A项正确;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3-+6H+=3I2+3H2O,B项错误;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4OH-=3Cl-+2FeO42-+5H2O,C项错误;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Cl2↑+H2↑+2OH-,D项错误;答案选A。
4.(2017年江苏高考T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 Na +2H2O Na++2OH– + H2↑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2H2O H2↑+ Cl2↑+2OH–SO-BaSO4↓+H2O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 H+ + 24HCO-+OH–CaCO3↓+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3【答案】B【解析】A.电荷不守恒,A错误;B.正确;C.配比错误,OH-、H+、H2O的化学讲量数都是2,C错误;D.漏了NH4+和OH-之间的反应,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