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荷花》优秀教案《荷花》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 [教材分析]《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看荷花。
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四、五自然段),想荷花。
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
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1)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 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突破]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3.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4.画纸、彩笔。
[授课类型]讲读课[教学课时]2课时[设计理念]1.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课文及教案【导语】《荷花》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
我家隔壁张家挂着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全是荷花,墨笔画的。
我数过,四条总共画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这一池的荷叶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比齐白石老先生更大了。
那画家是谁呢……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
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
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吗?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周行、李平他们在池对岸喊我,我才记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另外一种东西,这种情形以前也有过。
有一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牵牛花,朵朵都有饭碗大,那紫色鲜明极了,镶上一道白边儿,更显得好看。
我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朝着可爱的阳光,仰起圆圆的笑脸。
还有一回,在公园里看金鱼,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
胸鳍像小扇子,轻轻地扇着,大尾巴比绸子还要柔软,慢慢地摆动。
水里没有一点儿声音,静极了,静极了……【教案】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美丽的图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
店铺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荷花》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原文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结构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讲看荷花。
课文先介绍了荷叶的样子。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
接着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样子。
可以想象得出来:满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该有多么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
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荷花》课文及教案【导语】《荷花》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以下是老师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
我家隔壁张家挂着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全是荷花,墨笔画的。
我数过,四条总共画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这一池的荷叶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比齐白石老先生更大了。
那画家是谁呢……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一身雪白的衣裳,透着清香。
阳光照着我,我解开衣裳,敞着胸膛,舒坦极了。
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这不就像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吗?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下边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周行、李平他们在池对岸喊我,我才记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另外一种东西,这种情形以前也有过。
有一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牵牛花,朵朵都有饭碗大,那紫色鲜明极了,镶上一道白边儿,更显得好看。
我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朝着可爱的阳光,仰起圆圆的笑脸。
还有一回,在公园里看金鱼,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
胸鳍像小扇子,轻轻地扇着,大尾巴比绸子还要柔软,慢慢地摆动。
水里没有一点儿声音,静极了,静极了……【教案】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准备:1、图画:池塘、荷叶、荷花等。
2、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前:1、(示图:荷花)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幅美丽的图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荷花课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荷花》课文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
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荷花》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荷花》课文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荷花》课文讲解作者动用了嗅觉、视觉和想像来感受白荷花美的极致。
文章一开始就未见其形,先闻其香。
挡不住的诱人清香,不禁让“我”循香而去。
接着,来到荷花池边,只见“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的”,看似写叶,其意在花:写荷叶之绿,荷叶之盛,其绿之浓,更加衬托出白荷花的亮丽、惹眼。
而形状不一的荷花,却各有各的风韵:初开的有初开的羞涩之美;怒放的有怒放的热情之美;含苞待放的则争先恐后,不依不饶。
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如此洁白无瑕,如此清幽淡雅,怎能不令“我”深深地迷恋呢?于是“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风摇曳,翩翩起舞,在阳光里,亭亭玉立。
动静结合,虚实合一,更显示出荷花难以抗拒的美。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教案推荐文章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检阅生字热度: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热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热度:秋季学期三年级语文期中题热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热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三年级学生对课文《荷花》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店铺为三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苏教版语文课文《荷花》教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势,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副活的画”。
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点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图片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触发美1、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哪种花吗?2、出示课题师:是啊,正因为荷花有这样的品质,从古至今,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为我们带来的——荷花(板书课题)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美一点,瞧,这就是——3、展示荷花图(媒体课件出示活生生的荷花图)师:你们看的都入迷了。
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眼前的荷花吗?(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艳相看两不厌)4、引导过渡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那叶老先生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随着他的步伐到荷花池边去看看吧。
二人文对话探寻美(一) 初读,感受美师:同学们,尽情的读课文吧,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二) 细读,品味美1、合作学习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鼓掌。
这么多想说,我可不急的听,好的东西应与你的学习伙伴分享。
赶快与你的学习小组,互相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再找出你们组共同喜欢的句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生字《荷花》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同学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学会哪些生字呢?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生字1【挤】读音:jǐ巧记:一“齐”动手(扌)。
字义:①在拥挤的环境中推、拥②用压力使排出组词:①挤不进来②挤牛奶造字:形声法造句:无论他怎么用力都挤不进来。
笔顺:左窄右宽。
右下部的竖为悬针竖。
字歌:人群拥挤同舟共济一剂良药跻身前七2【蓬】读音:péng巧记:草(艹)下相“逢”。
字义:①飞蓬,草本植物,叶像柳叶,籽实有毛,随风飞②散乱组词:②蓬着头蓬头垢面造字:形声法造句:他从家里出来,蓬头垢面的。
笔顺:“艹”盖住下面的“逢”;“辶”捺画伸展托上。
字歌:青草蓬勃生朋友喜相逢丝线缝衣物竹竿撑帐篷3【骨】读音:gū巧记:①滑水去②下雨水滑去字义:[骨朵儿]没有开放的花朵。
组词:花骨朵儿造字:会意法造句:桃树上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笔顺:“冖”较宽;“月”撇变竖,里横偏上,间距均匀。
4【胀】读音:zhàng巧记:“月”儿影子“长”。
字义:①膨胀,体积变大②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组词:①膨胀②腹胀肿胀肚子发胀造字:形声法造句:他吃了很多食物,肚子发胀。
笔顺:左窄右宽。
“长”撇与捺相互呼应,捺稍延伸。
字歌:马虎小张忽然腹胀卖出帐篷忘了记账5【裂】读音:liè巧记:陈“列”“衣”物。
字义:破开,开了缝组词:裂开破裂裂痕山崩地裂造字:形声法造句:地震过后,墙上裂开了一道缝隙。
笔顺:上下要紧凑。
“衣”的点、横向上穿插。
字歌:寒风很凛冽冻得地皮裂列队迎宾客气氛真热烈6【幅】读音:fú巧记:长“巾”相伴一口田(畐 )一张画儿在眼前。
字义:①量词,用于布帛、书画等②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组词:①一幅②幅度振幅幅员造字:形声法造句: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原
文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结
构
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讲看荷花。
课文先介绍了荷叶的样子。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
接着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样子。
可以想象得出来:满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该有多么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
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自然段讲看荷花引起的想象。
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
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因为面对这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了一体。
因此,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我”仿佛与虫共语。
这种想象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童话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五自然段讲过了好一会儿,作者才想起是在看荷花。
这说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
体会荷叶的旺盛生命力与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体会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弄清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想象,为什么会想到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荷花》课文语
言特色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
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
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