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护理论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9.36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方式,分析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相关疾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中医护理方式。
结果:两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为7.5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卵巢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能有效减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护理常规护理卵巢癌术后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在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之下,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
多发于围绝经期妇女,35岁以上人群多发卵巢上皮性癌,青年及幼年女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影响因素可能与免疫功能、遗传因素、饮食营养失调、不良生活习惯有关[2]。
手术治疗后患者存在问题较多,且易引起并发症,常规护理体系相对不完善,因此本研究对卵巢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卵巢癌术后患者共8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对照组年龄50~69岁,平均(59.35±3.54)岁,病程6个月~1年8个月,平均(0.75±0.56)年;观察组年龄51~68岁,平均(60.25±4.02)岁,病程7个月~1年6个月,平均(0.61±0.3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感染、伤口敷料破、移位损等现象,观察并记录患者引流管引流液体颜色、气味、性状等变化,若发现引出多量鲜红血液应通知医生,为患者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患者翻身将引流管拉出。
临床医学论文卵巢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xx年7月~20xx年7月共收治的68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为76.4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肿瘤,主要发生在卵巢,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
该症的发病年龄无限制,但主要以生育期妇女为主。
对于卵巢肿瘤,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降低病死率[2]。
我院对68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并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抽取20xx年7月~20xx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
68例患者中,年龄范围24~65岁,平均年龄44.2±2.1岁;42例已婚,26例未婚;40例已生育,28例未生育。
两组术前均行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两组患者在年龄、生育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手术期给予心理、饮食、体位等护理,具体如下。
1.2.1 手术前的护理(1)心理护理。
由于缺乏对疾病与手术治疗知识的认识,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内心想法,主动为其介绍疾病与手术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耐心解答患者疑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术前准备。
术前,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心肝肾肺功能、胸透等检查,并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工作,包括肠道准备、皮肤准备与阴道准备,并准备各种手术药物与工具。
探究卵巢癌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卵巢癌病症1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55例。
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在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76.78%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73%(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掩饰因子、中间型防御方式及不成熟防御方式等因子情况比较,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卵巢癌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而且还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卵巢癌;护理效果卵巢癌在妇科肿瘤疾病中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易引发患者出现腹腔积液、下腹包块和月经不调等病症表现[1-2]。
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该病症的认识较为缺乏,再加上即便行手术治疗后也不能实现彻底痊愈的目的,使其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易使术后恢复受影响。
对此,为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卵巢癌病症11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对其分组。
对照组55例,年龄区间31-71岁,平均年龄(52.4±2.5)岁;病程时间(1.2±0.3)年。
试验组55例,年龄区间32-72岁,平均年龄(53.4±2.6)岁;病程时间(1.1±0.4)年。
把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程时间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情况对比(P>0.05),组间数据资料情况可比较。
1.2方法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可适当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院妇科在2017年7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46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疼痛等情况。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疼痛情况、睡眠质量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明显,(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减轻负性情绪和痛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卵巢癌;化疗;生活质量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因其早期症状不太明显,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1]。
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联合化疗为主,经治疗后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伴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容易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对此,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痛苦的减少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我院妇科2017年7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46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择我院妇科收治的46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选择2017年7月到2020年3月。
纳入标准:临床检查和医学诊断确诊为卵巢癌患者;卡氏评分60分及以上,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患者不存在化疗或手术禁忌症且不伴有血液、神经系统疾病;无合并其他重要器官衰竭。
患者年龄在32~65岁,平均45.63±10.32岁;II期肿瘤28例,III期肿瘤15例,IV期肿瘤3例。
1.2 方法卵巢癌患者术后8~10天化疗,化疗21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
护理干预包括:(1)在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包括疾病史、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通过为其讲解手术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及优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
卵巢癌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作用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10~2022.10。共计50例,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统计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得分;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毒副作用中,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生活质量中,观察组得分更高(P<0.05)。心理情绪中,观察组护理后得分更低(P<0.05)。结论 卵巢癌术后护理中,优质护理可减少化疗患者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卵巢癌;术后化疗;优质护理;毒副作用;生活质量;心理情绪 前言:卵巢癌是妇科特有、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排行榜第三位,但致死率排行第一位[1],故而临床对诊治卵巢癌尤为重视。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术后化疗方案治疗卵巢癌,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术后化疗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降低生活质量,加之化疗毒副作用影响,很可能损伤化疗依从性,甚至中断化疗[2]。因此,卵巢癌术后化疗期间还需予以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本院即于卵巢癌术后化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卵巢癌患者进行研究,均开展术后化疗,时间为2019.10~2022.10。
共计50例,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中,年龄21~60岁,平均(42.25±8.42)岁。 观察组中,年龄22~62岁,平均(42.23±8.44)岁。 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手术、化疗指征。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签署研究知晓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②沟通、认知、意识障碍者。③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术后化疗中行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用药监督、口头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
护理干预对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临床疗效观察摘要:卵巢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探讨了护理干预对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总结了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护理策略二、护理干预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1.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身体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加之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抑郁。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于恶心呕吐症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心理疏导等手段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对于食欲不振症状,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偏好,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提高其饮食欲望。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2. 促进患者康复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通常较为漫长,患者需要接受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和治疗方案的宣教,增强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信心;通过定期回访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
3. 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家人也是一种心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
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属的负担,增强他们对患者的支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家庭护理指导,教会家属如何照顾患者,提高其对患者的护理技能,增强护理信心。
三、护理干预策略和方法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卵巢癌患者护理论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
1.1.1早期干预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责任护士应进行治疗前的访视:自我介绍;评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初步介绍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案。
通过在治疗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可以改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觉被尊重、被关爱,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从而为后期的护理工作提供帮助。
1.1.2常规护理治疗前,责任护士应详细地介绍化疗以及手术方案,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名称以及相关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根据治疗药物、化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穿刺针以及血管以防止发生血管反应;饮食以清淡为主,以降低在化疗过程以及手术后的胃肠道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整洁的环境;患者失眠时,护理人员应采用多条途径进行疏导,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对疼痛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镇痛药。
1.1.3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与卵巢癌患者积极沟通,把握患者的
心理变化,逐步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给患者讲一些积极治愈的病例情况,帮助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帮助患者摆正心态,正确地认识癌症,积极地配合治疗。
此外还应多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确保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1.4用药安全护理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做好用药指导,让病人明确药品的基本常识;对于需要做药敏试验的病人,在进行试验前,应按照规定由两名或者两名以上的护理人员确认后,方可使用;护士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药物的性质选择合理规范的给药方式,注意滴注药物的速度;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护士应尽可能地了解药物的详细信息,避免出现患者用药错误。
1.1.5健康宣教责任护士应定期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护患联系,让患者了解卵巢癌相关知识,正确地认识疾病,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地接受治疗。
同时,还应向患者讲解治疗护理的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向患者详细地讲解治疗注意事项,防止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1.6院外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掌握的基本资料,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与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并随访督促实施。
建立患者的联系卡片,详细记录患者以及家属联系方式、患者病情、不同时间段的护理计划。
定期进行随访,并对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况、服药情况、饮食状况、睡眠状况以及病情相关指标进行详细的了解记录,以确定患者院外进一步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构建有效密集的社会支持网,鼓励患者与人多交流,改善心情。
1.2调查工具以及评定标准
1.2.1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法中文版简表(WHOQOL-100)对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
1.2.2利用SAS焦虑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焦虑评分低于29分者为无焦虑,30~39分者为轻度焦虑,40~49分者为中度焦虑,5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比较
3体会
高度重视、谨慎对待卵巢癌患者的护理工作,尽所有条件预防避免一切可能会发生的卵巢癌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尽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卵巢癌疾病以及治疗过程给患者生活、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能有理想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安全护理、心理护理为核心的院内、院外护理模式对于卵巢癌患者的康复情况有显著的正面效果,有利于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快速调整。
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