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7NCCN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1)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7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20.1版(1)星期⼀2020年1⽉20⽇不忘初⼼,砥砺前⾏!致医⽣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致通情达理的癌症家庭:【Case Manager】医疗管家,全程助您抗癌防癌!注:有咨询需求者,请加《指南解读》主编黄医⽣微信30842121;经济困难者酌情减免!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录检查和临床分期(CERV-1)英⽂版中⽂版脚注:a.见病理学检查原则 (CERV-A)。
b.锥切活检的指征请参见“讨论”部分。
c.见影像学检查原则 (CERV-B)。
d.考虑⾏HIV检查(特别是年轻患者)。
携带HIV的宫颈癌患者应转介给HIV专家,并且应该按照这些指南治疗宫颈癌。
对癌症治疗⽅案的调整不应仅仅基于艾滋病的状况。
e.若怀疑膀胱/肠管受侵,需要⾏膀胱镜/直肠镜下活检。
IA1期(⽆ LVSI)、IA1期(伴 LVSI)和 IA2 期、IB1期和选择性IB2期(保留⽣育能⼒)的初始治疗(CERV-2)英⽂版中⽂版脚注:c.见影像学检查原则 (CERV-B)。
f.IB期进⾏保留⽣育能⼒的⼿术在≤2cm的肿瘤中得到最佳验证。
⼩细胞神经内分泌组织癌和胃型腺癌(也称为微偏腺癌或恶性腺瘤)被认为不适⽤此种⼿术。
g.没有数据能够⽀持保留⽣育能⼒的⼿术可⽤于⼩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胃型腺癌或恶性腺瘤。
对于已⽣育的⼥性,患者和医⽣可⾃⾏权衡进⾏⼦宫全部切除⼿术的利弊,但强烈建议巴⽒检查结果持续显⽰异常或患有慢性持续 HPV 感染的⼥性进⾏此种⼿术。
h.建议请⽣殖内分泌学⽣育专家会诊。
i.冷⼑锥切活检术(CKC)是诊断性切除术的⾸选⽅法;但环形电切术(LEEP)也是可⽤⽅法,只要可获取充⾜的切缘和适宜的⽅向便可使⽤。
应根据临床需要加宫颈搔刮术(ECC)。
j.对于浸润性病变或组织学⾼级别鳞状细胞上⽪内病变(HSIL),切缘应为阴性。
k.参见“评估和⼿术分期原则”(CERV-C)。
l.SLN 定位,在<2cm 的肿瘤可获得最佳的检测率和定位结果。
《2020 NCCN子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子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4大常见癌症,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0年1月14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公布了“2020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
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指南讨论的范围包括子宫颈鳞癌,腺鳞癌和腺癌。
不包括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肿瘤,透明细胞癌,肉瘤和其他组织学类型。
1 新版指南主要更新1.1 初治子宫颈癌手术方法B型和C1型子宫切除术删除微创术式。
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仍推荐经阴道或开腹或微创手术(微创为2B类),但缺乏肿瘤预后的相关数据。
1.2 手术途径明确推荐开腹手术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标准方法(1类证据)。
删除旧指南中提到的对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经充分了解生存结局和肿瘤风险后可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试验。
1.3 推荐的各型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式如下(1)筋膜外子宫切除术(A 型):经阴道或开腹或微创。
(2)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B型):开腹。
(3)根治性子宫切除术(C1型):开腹。
1.4 新增前哨淋巴显影中吲哚青绿(ICG)被证明不亚于异磺胺蓝染料。
超分期步骤目前缺乏标准。
1.5 术后检查术后发现高危因素如盆腔淋巴结和(或)切缘和(或)宫旁阳性的患者,在进行下一步辅助治疗前需行影像学检查对肿瘤转移进行全身评估。
1.6 其他手术路径FIGO 2018 ⅠB3/ⅡA2/ⅢCr期手术分期方法删除腹膜外或腹腔镜切除路径。
1.7 新增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如果原发灶已被控制,转移灶在1~5个者可考虑消融治疗(2B类)。
1.8 病理评估不再考虑肿瘤侵犯水平宽度。
1.9 基因检测建议对复发、进展或转移性患者进行MMR/MSI或PD-L1和(或)NTRK基因融合检测。
1.10 新增脚注根据2018国际子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IECC)定义的形态学特征(管腔有丝分裂和细胞凋亡)区分HPV相关和非相关腺癌。
2012第2版NCC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吴妙芳、谢玲玲、李晶、林仲秋2012年5月,NCCN寸宫颈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
现对新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
一、主要更新内容1、强调宫颈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1岁。
应避免对年龄V 21岁的女性进行筛查,因为这些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很低,即使发生癌变,21 岁后筛查发现早期病变的可能性也很高;过早筛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有些治疗甚至是有害的,会使早产的风险增加。
如果已经对年龄V 21岁女性进行了筛查并发现了异常,患者应转诊至有经验的阴道镜医生处理。
2、新增了原位腺癌(adnocarcinoma in situ, AIS )的处理方法。
3、对于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单独HPV阳性的女性,新版指南更新了后续处理方法,指出这些患者可做HPV16或HPV16/18基因型分型检测(1级证据)。
4、对于HPV阴性、细胞学阴性或为ASC-US勺女性,推荐每3-5年进行一次筛查。
5、不推荐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单独使用HPV检测进行筛查。
在21-29岁女性,推荐只用细胞学筛查,不加用HPV检测。
6、突出了HPV16和HPV18型的重要性,只要出现HPV16( +)或HPV16/18 (+)就是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指征。
7、对于原位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进行诊断性切除术时首选冷刀切除术(co ld knife cornization, CKC )。
但如果医生能够保证电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达到足够的切除范围,也可选择LEEP8、增加的其他内容详见下述<!--[if !supportLists]--><!--[e ndif]--> 概述注意:对于任何年龄的女性,不论使用何种方法,筛查都没有必要每年进行一次;单使用细胞学进行筛查时,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检出率更高,但腺体病变及腺癌的检出率有限,同时进行HPV检测可弥补这一不足。
1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1)新增拓扑替康、紫杉醇、贝伐单抗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2)新增中危因素(即肿瘤较大、侵犯宫颈间质、淋巴脉管间隙阳性)患者术后加用盆腔外照射放疗的适应证。
间质浸润分浅、中、深1/3,肿瘤大小根据触诊实际直径区分。
(3)对不保留生育功能ⅠA1期锥切切缘阳性的处理更加明确,需区分切缘的病理性质。
切缘阳性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建议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切缘为癌者建议直接行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也可再次锥切确定浸润深度,然后选择进一步处理。
(4)手术类型原来采用Piver分型,现采用QM 分型:即简单-筋膜外子宫切除术(Ⅰ型)修改为A 型,改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Ⅱ型)修改为B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Ⅲ型)修改为C型。
2 分期仍采用FIGO 2009 临床分期。
淋巴脉管间隙侵犯(LVSI)并不改变FIGO的分期。
MRI、CT或联合PET-CT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但不改变原来的分期。
手术分期尚未引入分期中。
临床检查包括病史、体检、宫颈活检或锥切、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和肝肾功能。
怀疑膀胱或直肠侵犯时应用膀胱镜或直肠镜。
5 宫颈癌的化疗原则宫颈癌的全身化疗适用于转移病例及复发病例、不适合放疗或手术者。
5.1 一线联合化疗联合化疗如顺铂、紫杉醇、贝伐单抗(1类),顺铂、紫杉醇(1类),顺铂、拓扑替康(2A 类),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
GOG 169进行了顺铂、紫杉醇和顺铂相比较,前者优于顺铂单药。
GOG 179针对顺铂、拓扑替康与顺铂单药比较。
拓扑替康组合方案被证明优于顺铂单药。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顺铂、拓扑替康用于晚期宫颈癌。
顺铂、紫杉醇或卡铂、紫杉醇治疗方案因毒性较低更易于管理。
GOG 204对4种顺铂双药方案(顺铂、紫杉醇,顺铂、拓朴替康,顺铂、吉西他滨,顺铂、长春瑞滨)进行了比较认为,顺铂、紫杉醇优于其他方案。
而且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症发生率更低。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2023)要点【摘要】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
本指南推荐高危型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床验证可用于初筛的HPV 核酸检测方法和试剂。
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用于不具备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HPV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
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
25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一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
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
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子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得到了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94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承诺。
我国先后发布多个文件,积极推动全国的子宫颈癌防治工作。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部门印发《加速消除子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子宫颈癌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加快我国子宫颈癌的消除进程。
在子宫颈癌防治的二级预防中,开展子宫颈癌筛查和对筛查异常者进行分流,是重要的管理环节。
我国子宫颈癌筛查率不高,不同地区筛查率差异较大。
1 概述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病因。
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和3级(CIN2,CIN3)。
原位腺癌(AIS),也称高级别腺上皮内病变(HG-CGIN)。
20007NCCN子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周琦唐郢NCCN是美国国家癌症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的英文缩写,NCCN作为21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制订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在中国也得到了广大肿瘤医生的认可与青睐。
由于存在患者特点、医疗水平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在中国直接应用该指南仍存在一定困难。
鉴于此,NCCN与中国肿瘤专家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已开始着手制订符合中国人群的NCCN指南中国版,目前已有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大肠癌等肿瘤的中国版。
本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是NCCN2007年发布的,学习本指南,对我们开展子宫颈癌早诊早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前言尽管在美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但2007年仍有11150人发病,3670人死亡。
自从宫颈细胞学作为当前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手段来,NCCN 子宫颈癌筛查指南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评估、管理、指导早期筛查。
指南包括推荐的筛查技术,筛查间隔,异常筛查结果及阴道镜检查结果的下一步处理。
宫颈细胞学包括巴氏涂片及TCT,除非特别说明,本稿所指的宫颈细胞学技术均指上述两种。
高危型HPVDNA检测可联合用于子宫颈癌的初步筛查及宫颈筛查有异常细胞学结果后的进一步检查。
阴道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已成为评价患者是否有异常宫颈细胞的主要方法。
通过聚光解剖显微镜放大10-16倍观察宫颈。
阴道镜检查前应先用4%的醋酸宫颈染色,可以通过宫颈醋酸的染色及阴道镜下宫颈血管的形态进行宫颈活检以排除宫颈浸润癌及判断宫颈癌前病变的范围,如果能够完整看见宫颈鳞柱交界区(即宫颈移行区),则为满意的阴道镜检查,不必行颈管搔刮,否则应该进行颈管刮术。
并讨论孕期阴道镜检查。
对于宫颈异常的确切处理方法包括LEEP,宫冷刀锥切,激光、冷冻及全子宫切除。
二、什么时候开始宫颈癌筛查及筛查间隔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建议,第一次筛查应开始于第一次性生活后3年或不晚于21岁,初筛后应每年巴氏涂片筛查1次或TCT每2年1次,30岁以后的妇女,也可以选择每3年1次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 DNA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 DNA检测的结果如果都是阴性,则筛查间隔至少为3年。
对于HPV阳性妇女的筛查间隔目前不明确,这些妇女应在她们的主治医生的建议下继续筛查,直到有更多的数据明确了适当的筛查间隔为止。
30岁以上的宫颈癌低风险妇女,如果有连续3次以上的年度筛查正常,可在其主治医生的建议下延长筛查间隔,如2-3年1次。
对于子宫次全切除的妇女,应采用相似的方法筛查。
如果医生查体及病理检查证实宫颈完全切除的妇女不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
如果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前有CINII或III,则术后应行阴道细胞学筛查,直到有10年没有异常阴道细胞学结果为止。
目前的筛查方案适合于以前未行过筛查的患者或既往筛查不满意或结果不详的妇女,另外,如果妇女有高危因素,如有宫颈癌病史,雌激素暴露,免疫抑制(如HIV感染),应持续筛查。
当有以下情况时,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可以终止。
如70岁以上的患者,10年内没有异常的宫颈细胞学结果当患者合并严重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时,可以终止筛查。
总之,患者何时终止筛查应该是由患者的主治医生权衡利弊、风险、筛查的局限性等后再做出决定。
HPV疫苗能够防止HPV16、18型病毒感染,但是只有70%的宫颈癌是由这两种病毒引起,接种HPV疫苗妇女仍然有患其它不常见的HPV病毒亚型引起的宫颈癌风险。
因此必须强调HPV疫苗接种并不与常规的宫颈癌筛查相冲突,接种疫苗的妇女也应按照筛查指南持续筛查。
三、筛查流程与异常结果的处理(一)初步筛查:NCCN建议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报告应采用Bethesda System 2001版,包括以下8种:1肉眼可疑2巴氏细胞学阴性3巴氏细胞学检查不满意4巴氏细胞学检查提示浸润型宫颈癌5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无明确意义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可疑高度鳞状上皮内不典型增生(ASC-H)6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7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SL)8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二)筛查第二步1肉眼病变——宫颈活检2涂片阴性——更据筛查指南决定筛查频率3涂片不满意——立即复查,如果有感染则治疗感染4涂片提示宫颈癌——宫颈活检,如果没有可视病变可诊断性锥切或活检如果宫颈肉眼病变明显或可疑,应进行宫颈活检,因为宫颈浸润癌存在时,宫颈细胞学也可能为阴性。
当宫颈细胞学提示宫颈浸润癌时,应在肉眼可见病变区域行宫颈活检,如无肉眼病变区域,可以行诊断性宫颈锥切。
如果宫颈细胞学报告采样不满意,应在3月内重复,如果有感染,则在第二次采样前应抗感染。
(三)青春期及21岁以下妇女的筛查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由于青春期及21岁以下妇女的HPV阳性发生率高且LISL病变经常退变,所以对她们的异常鳞状上皮细胞的处理需特殊处理。
有一项多因素研究报道年轻女性在初次性生活后几年内有一个高的HPV阳性率,这些统计资料提示对于这一人群,HPV不应作为鳞状上皮异常的下一步处理方法,因此NCCN指南特别提示HPV检测不应推荐给青春期及21岁以下妇女。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了在年轻妇女中,LSIL有典型的退变复原现象。
有少部分青春期及21岁以下妇女可能只有很少的CINIII进展到宫颈癌,大部分患者在随后的筛查中CINIII有退变。
因此,对于21岁以上的有LSIL的妇女,常规推荐阴道镜,而对于21岁以下的妇女则应首先建议重新细胞学检查。
ASC-US及LSIL的处理年轻妇女查出ASC-US或LSIL应12月内重新筛查。
如果结果为阳性或ASC-US或LSIL均应在12个月内重新筛查。
如果在2年内细胞学结果都是阴性,患者可以进行常规筛查;如果再次细胞学提示ASC-US或LSIL或HSIL,均应推荐阴道镜检查。
ASC-H的处理由于ASC-H存在更高的CINII及以上病变的风险,对于初筛为ASC-H的妇女应推荐阴道镜检查,并根据阴道镜的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理。
如果满意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为CINII及其以下,推荐重新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如果为单纯CINII,没有其它特别发现,也可选择切除手术,如激光、冷冻、LEEP及冷刀宫颈锥切。
如果阴道镜不满意,则应行颈管搔刮及宫颈活检,下一步处理类似于满意阴道镜的患者。
(四)成人鳞状上皮细胞异常ASC-US及LSIL的处理对于ASC-US,指南提供了三种选择,与青春期妇女不同,由于HPV感染率低,高危型HPV DNA的检测在这一人群有重要价值。
将HPV检测作为一种选择是基于ALTS的研究,该研究证实对于CINIII的判断,HPV检测同直接阴道镜检查同样敏感。
另一种选择就是重新细胞学检查。
如果连续两个6个月的细胞学检查阴性,则可每年进行1次筛查。
如果重新细胞学检查显示ASC-US或更高级别的病变,则推荐阴道镜检查。
第三种选择是直接阴道镜检查。
LSIL、ASC-H、HGIL的处理:在青春期妇女,LSIL常自然消退,因此重复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成人则相反,ALTS的研究证实由于没有确定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于LSIL 的处理最好采用阴道镜。
对于所有超过ASC-US的病变,都推荐阴道镜进行下一步检查。
(五)成人满意阴道镜评价阴道镜是否满意及阴道镜的价值主要看它是否看见完整的宫颈移行区。
妇女如果在满意阴道镜检查后宫颈活检结果为阴性或CINI,则可6月后复查宫颈细胞学或12个月后复查HPV DNA。
对于这些患者不建议作切除手术以避免过度治疗。
如果在6个月及12个月时宫颈细胞学都是阴性,则病变区域大都会恢复正常,可以进行常规的筛查。
如果发现1次ASC-US或更高的病变,则建议阴道镜检查。
如果患者在12个月检查HPV为阳性时,则建议阴道镜检查,如为阴性,则建议进行正常筛查。
ALTS的研究建议当初次阴道镜诊断病变为CINI 以内时,确定患者是否有CINII或III,最好的办法是12个月后进行HPV检测。
如果宫颈活检结果为CINII或III,则建议行LEEP、冷冻、激光及冷刀宫颈锥切。
如果为了其他原因或加强生活质量,对于CINIII的患者也可行全子宫切除。
CKC用于怀疑有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方法是值得推荐的。
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及宫颈浸润癌的处理按照NCCN宫颈癌指南处理。
(六)成人不满意阴道镜如果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则除宫颈活检外还应行颈管搔刮。
如果宫颈活检为阴性,颈管搔刮为阴性或CINI,则应在第6个月及12个月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第12个月行HPV DNA检查。
以上同样适用于满意阴道镜。
如果颈管搔刮为CINII或III,则要求行LEEP或冷刀宫颈锥切。
如果宫颈活检为CINII,则应行LEEP活CKC宫颈锥切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CINIII,则可选择LEEP,CKC或全子宫切除,但在全子宫切除前需LEEP 或CKC以明确诊断。
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可行CKC.如果确定为上皮内病变,可选择LEEP或CKC。
如果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LEEP或CKC 的使用可参见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
(七)HSIL的处理所有细胞学为HSIL的妇女都应行阴道镜检查,根据阴道镜是否满意进行下一步处理。
LEEP或CKC推荐给那些阴道镜不满意的患者,下一步处理见第十章。
对于满意阴道镜的处理根据病变是否可见来处理,对于没有病变区域或宫颈活检的患者应行宫颈管搔刮。
如果颈管搔刮阴性,可6个月时重复细胞学及阴道镜(包括阴道及外阴)。
宫颈病变确定,可有两种选择。
如果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可选择LEEP。
宫颈活检是第二种选择。
如果宫颈活检为阴性或CIN1,可选择LEEP或CKC 或选择6个月后复查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包括阴道及外阴)。
如果诊断为CINII 或III,则可选择LEEP,冷冻,CKC或激光锥切,如果为CINIII,患者又合并有其它切除子宫指征,则可考虑全子宫切除。
如果活检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CKC的使用可参见NCCN宫颈癌治疗指南。
(八)CIN进行LEEP、CKC、激光、冷冻宫颈锥切术后的处理冷冻和激光锥切术后的外科切缘不能被评估。
这些患者的下一步处理可根据6个月后复查的宫颈细胞学结果或12个月后HPV DNA结果。
对于LEEP或CKC 术后结果的处理,需根据标本切缘的情况。
CINII或III切缘阴性的患者或任何CINI的患者可选择12个月后复查宫颈细胞学或HPVDNA, CINII或III切缘阳性的患者可选择6个月间隔复查宫颈细胞学,宫颈管搔刮或重新切除也是选择之一。
复查宫颈细胞学或HPVDNA阴性,则可按指南常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