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潮汕工夫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40
人类非遗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主要流布于于广东省潮州及周边地区。
潮州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茶树,所产单丛茶尤其受到潮州人的喜爱。
自明代朱元璋颁布“废团改散”诏令后,潮州地区逐渐流行瀹饮法散茶冲泡,至清代中期蔚然成风,冲泡方法也已形成规范,并流传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
潮州工夫茶艺指明清时期开始流行于广东潮州府及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和冲泡方法。
选择以凤凰单丛茶为代表的乌龙茶类,采用特定器具、洁净的水和独特的技法程式。
单单完整的冲泡程式,就有二十一道,有“扇风催炭白”的周到,有“热盏巧滚杯”的冲茶技巧,有“提铫速高注”的连贯动作,有“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的儒雅流畅,有“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的品饮之雅。
其中,“关公巡城池”是在斟茶过程中,注意每杯茶汤的水量和色泽,三杯轮匀,犹如“关公巡城”。
而“韩信点兵准”则指在点滴茶汤时注意调节每杯茶的浓淡程度,手法要稳、准、匀,使余沥全尽。
潮州工夫茶艺不受环境限制,三五成群共饮的习俗尤为普遍。
潮州工夫茶艺作为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和、敬、精、乐”的精神内涵,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潮汕功夫茶传统文化潮汕功夫茶也称为潮州工夫茶,起源于明代,不仅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汉族饮茶习俗,也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会友。
特点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点是: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及以茶寄情。
泡饮潮汕功夫茶,一般选用半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等,相对来说,潮汕功夫茶,更讲究的是茶具器皿。
茶具潮汕功夫茶,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必须精细、小巧,质量上乘,如若一套工艺品,这是体现潮州功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
潮汕功夫茶的茶壶,多选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茶壶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浅。
烹法潮汕功夫茶之功夫,在于茶的烹法。
具备好的茶具、茶叶,没有进行恰当的烹法,等于全功尽废。
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步骤分别为: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通称“十法”。
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也可以分述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品饮潮汕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叙情。
此外,潮州工夫茶最讲究的是品茶的礼节,泡好茶之后,主客会先请长者、贵宾先尝,闻茶之香,细尝茶味。
潮汕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礼。
第一步、治器冲茶前的准备,起火冲烫茶具。
第二步、纳茶将粗细不同的茶叶分开后,分别装入茶壶,粗的先放壶底、中等的放中间、细的放最上面,茶叶装七八成满,不可以装太满。
第三步、候茶煮水时以“蟹眼水”为度,初沸的水冲茶最好,就像苏东坡所说的“蟹眼已过鱼眼生”。
第四步、冲点要非常讲究“高冲”,即开水从茶壶边冲入,不可直接冲壶中心,防止“冲破茶胆”,茶叶冲散,把茶冲坏。
第五步、刮沫冲茶时冒出的白色茶沫,应用茶壶盖刮去,然后盖好。
第六步、淋罐用开水冲淋壶盖,可以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壶加热。
第七步、烫杯用开水烫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温,使茶生香。
第八步、筛茶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倒入各个杯中,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表示“一视同仁。
潮汕工夫茶茶艺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
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
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
"悦读茶书会"公众号现推送该书第六章:"紫笋齐尝各斗新"一一中国茶艺。
今天发送的是第二节"工夫茶艺特征"的第三部分:潮汕工夫茶茶艺。
(三)潮汕工夫茶茶艺潮州工夫茶主要盛行于粤港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在三大流派中最古香古色的,堪称中国茶艺的“活化石”。
传统的潮州工夫茶必须“四宝”齐备:一是“玉书碾”,是广东人、闽南人、台湾人对陶制水壶的叫法;其二是潮汕炉,—般为红泥烧制的小火炉;其三是盂臣罐,惠盂臣是清代制壶名匠,善制小壶,所以后人把精美的紫砂小壶称为孟臣壶。
四是若琛杯,即精细的白色瓷杯,以景德镇的产品为佳。
潮汕工夫茶茶艺基本程式有10道:列器备茶、煮水候汤、烫壶温盅、烫杯洗杯、干壶置茶、烘茶冲点、刮顶淋眉、摇壶低斟、品香审韵、涤器撤器。
具体表现为:1、列器备茶:列器即有序地将整套茶具陈列到茶桌上,整套的工夫茶茶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应当有一个倾倒洗壶、洗杯余水的茶池。
一个承放茶杯的杯盘,一个承放茶壶的壶盘和一个储备茶汤的茶盅及几条茶巾。
备茶即指选择待客用茶。
泡工夫茶必须选用乌龙茶。
如果想要喝出地地道道的潮州风情,最好能选用潮州产的“凤凰单丛”或潮州市饶平县产的“岭头单丛”。
2、煮水候汤:列器备茶后,泡茶者宜静气凝神端坐。
右边大腿上放一块包壶用巾,左边大腿上放一块擦杯白巾,然后点火煮水候汤。
3、烫壶温盅:将开水冲入空茶壶(孟臣罐)中,待其表面水分蒸发后再把茶壶中的水注入茶盅(公道杯)内。
茶盅里的热水不要马上倒掉,应留着温盅洗杯。
4、烫杯、洗杯:即用茶盅里的热水把茶杯当着客人的面再洗一次,以示尊敬。
5、干壶置茶:泡潮州式工夫茶用干温润法,即将茶放进干热的茶壶中烘温。
潮汕工夫茶展开全文工夫茶是潮汕(主要是指今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
所谓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工夫”(“精细用心”的意思)。
工夫茶的基本特征,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用小壶、小杯冲沏乌龙茶。
茶壶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涣散,而且也是因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消遣、享受和作为迎宾敬客的重要手段。
这一点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难理解,总怪异喝水干嘛不用大一点的杯子。
潮汕工夫茶的起源据考证,工夫茶起源于宋代的茶俗,由于士人品茶讲究理趣,追求品饮过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
潮汕工夫茶冲泡的考究工夫茶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工夫茶很讲究选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味。
茶叶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洁净、甘醇,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盛茶器皿以江苏宜兴的朱砂泥制品为佳;瓷杯要选用细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手艺;品茶讲究色、香、味外,还讲究“喉底韵味”。
而饮茶程式、礼仪更是繁复。
比如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还有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
工夫茶的影响工夫茶是潮汕家家户户几乎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工夫茶具,工余之暇举家品茶,有客到必待之工夫茶。
而遍布世界的潮汕人也把工夫茶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街边店铺如果看到里面摆有工夫茶具,就可以判定一定是潮汕人开的店铺了,而潮汕的学生到外地读书也往往少不了带茶具到学校冲。
工夫茶不但在潮汕地区非常盛行,也延及福建的漳州、泉州和梅州的丰顺、大埔、梅县等地。
潮汕工夫茶(一)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工夫茶可以同潮菜比肩齐名。
许多外地人,是在潮汕菜桌上见识了潮汕工夫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