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成语积累
- 格式:doc
- 大小:67.51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语文成语积累一、成语出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形式多样,来源丰富,包括神话、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诗词等。
二、成语构成成语的构成形式多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联合式: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如“半信半疑”、“左邻右舍”。
2. 主谓式:由名词和动词组合而成,如“狼吞虎咽”、“眉清目秀”。
3. 偏正式:由一个中心词和一个修饰词组成,如“头昏脑胀”、“心满意足”。
4. 动宾式: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见义勇为”、“不耻下问”。
5. 补充式:由中心词和补语组成,如“知足常乐”、“以一当十”。
三、成语意义成语的意义通常是多层次的,有表面意义和比喻意义。
表面意义是指成语字面上的意思,而比喻意义则是通过字面意思引申出来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例如,“守株待兔”表面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撞死,比喻意义则是墨守成规、追求侥幸。
四、成语用法成语的用法相对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正确搭配:不同的成语有不同的用法和搭配,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搭配。
2. 语义明确:使用成语时需要确保语义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3. 符合语境:使用成语时需要考虑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4. 避免重复:使用成语时需要避免与上下文重复,选择不同的成语表达相同的意思。
五、成语感情色彩成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感情色彩。
褒义词带有赞美、赞扬等积极感情色彩;贬义词带有贬低、批评等消极感情色彩;中性词则不带明显的感情色彩,可以用于各种语境。
使用成语时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感情色彩。
六、成语辨析对于一些近义词或容易混淆的成语,需要注意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别。
例如,“夸奖”和“夸耀”、“批评”和“批判”、“忽略”和“忽视”等。
这些成语虽然相似,但用法和意义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区分。
七、成语搭配使用成语时需要注意搭配得当。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柳河东集》。
二、故事背景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日光下澈“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1.全石以为底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3.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4.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三)一词多义1.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2.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不可久居(能够,动词)3.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竹树环合(环绕,动词)4.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5.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隶而从者(跟从,动词)6.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四)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2.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4.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5.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7.近岸形容词作动词,靠近(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卷石底以出。
八年级下册语文高分突破早读材料电子版2020年一、成语积累1. 噤jìn 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不鸣叫。
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含贬意。
2.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形容很深。
3. 怒不可遏è: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4. 安营扎寨:文中指建立临时驻扎。
5. 气势磅礴pángbó: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6. 气喘吁吁qìchuǎnxūxū:呼吸急促的样子。
7. 不在话下:事属当然,用不着说。
8. 接踵zhǒng 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在到来。
9. 鲜有人迹:很少有人的踪迹。
10. 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二、古文《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表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三、文言文理解背诵及默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佳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句子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揭示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的句子)《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正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抱负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静和乐、自由公平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追求美妙生活的抱负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班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课文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部编版八班级下册语文第9课《桃花源记》学问点一、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出名,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转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妙境界,以寄予自己的政治抱负。
八年级语文下册成语积累第一单元(59个)1.《藤野先生》1.成群结队2.油光可鉴3.物以希(稀)为贵4.美其名曰5.几次三番6.好意难却7.杳无消息8.抑扬顿挫9.正人君子10.深恶痛绝2.《我的母亲》1.面红耳热2.做好做歹3.一丝一毫4.待人接物3.《我的第一本书》1.花花绿绿2.磨磨蹭蹭3.翻来覆去4.不同寻常5.哄堂大笑6.知书识礼(知书达理)4.《列夫·托尔斯泰》1.纠缠不清2.名门望族3.粗制滥造4.能工巧匠5.藏污纳垢6.奋发向上7.非凡器宇(器宇非凡,气宇轩昂,器宇轩昂)8.郁郁寡欢9.土头土脑10.鹤立鸡群11.引人注目12.正襟危坐13.颔首低眉14.诚惶诚恐15.小巧玲珑16.入木三分17.无可置疑18.黯然失色19.麻木不仁20.神秘莫测21.意趣盎然22.恰如其分23.微不足道24.广袤无垠25.默默无声5.《我的童年》1.肃然起敬2.万象更新3.孤苦伶仃4.相依为命5.人地生疏6.龙肝凤髓7.不折不扣8.不以为然9.家徒四壁10.蹿房越脊11.十冬腊月12浑浑噩噩13.习以为常14.兔子不吃窝边草第二单元(19个)6.《雪》7. 《雷电颂》1.暗无天日2.浩浩荡荡3.无边无际4.镗镗鞳鞳5.土偶木埂6.挺身而出7.指天画地8.拖泥带水8. 《短文两篇:日·月》1.轰轰烈烈9. 《海燕》10.《组歌》(节选)1.海誓山盟2.长吁短叹3.纹丝不动4.死里逃生5.夜阑人静6.彻夜不寐7.千山万壑8.鸣锣开道9.盛气凌人10.不动声色第三单元(92个)11.《敬畏自然》1.不自量力2.沾沾自喜3.喜形于色4.狼迹斑斑5.相形见绌6.高深莫测7.精巧绝伦8.不可思议9.喜怒哀乐10.硕大无比11.死气沉沉12.美味佳肴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一望无际2.绵延不绝3.饶有兴趣4.广阔无垠5.浑然一体6.奇形怪状7.近在咫尺8.沧海桑田13.《旅鼠之谜》1.一无所获2.仓皇逃窜3.紧追不舍4.急中生智5.小心翼翼6.饶有兴趣7.自言自语 28.神秘莫测9.无言以对10.密密麻麻11.齐心合力12.焦躁不安13.东跑西颠14.大难临头15.胆小怕事16.无所畏惧17.千方百计18.浩浩荡荡19.前赴后继20.汹涌澎湃21.全军覆没22.滑稽可笑23.不可思议24.误入歧途25.难以置信26.鼠目寸光27.急不可耐28.匆匆忙忙29.传宗接代30.稀奇古怪31.道听途说32.若有所思14.《大雁归来》1.目空一切2.夜幕降临3.偷偷摸摸15.《喂——出来》1.晴空万里 22.黑咕隆咚3.深不可测24.胆小怕事5.颤颤巍巍6.七嘴八舌7.众说纷纭8.莫衷一是9.争先恐后10.镇定自若211.寸步不离12.小心翼翼213.齐心协力14.一声不响15.众目睽睽16.震耳欲聋17.源源不断218.经久不息19.一股脑儿20.胸有成竹21.不容置疑22.异口同声23.拍板成交24.心安理得25.万无一失26.逍遥法外27.慷慨大方28.一视同仁29.任劳任怨32.高楼大厦33.雨后春笋34. 35.一掠而过 36.得意洋洋37.微不足道第四单元(48个)16.《云南的歌会》1.生面别开2 即物起兴(托物起兴)3.引经据典4.滚瓜(烂)熟5.哑口无言6.悠游自在7.若无其事8.呼朋唤侣(呼朋引伴)8.晨光熹微9.龙吟凤哕17.《端午的鸭蛋》1.莫名其妙2.肃然起敬3.囊萤映雪4.曾经沧海18.《吆喝》1.走街串巷2.口齿伶俐3.随机应变4.剃头的挑子——一头热5.合辙押韵6.油嘴滑舌19.《春酒》1.一马当先2.顾名思义3. 兴高采烈4.如法炮制20.《俗世奇人》1.横冲直撞2.大名鼎鼎3.艺高胆大4.大模大样5.逢场作戏6.八面玲珑7.看风使舵8.左右逢源9.山珍海味10.饶有兴味11.孤陋寡闻12.痛改前非13.人情练达(四)成语解释(178个)第一单元(54个)1.《藤野先生》1.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初中语文词汇积累一、七年级上册。
(一)字词。
1. 确凿(què záo):形容词,非常确实。
例如:证据确凿。
2. 菜畦(cài qí):名词,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3. 轻捷(qīng jié):形容词,轻快敏捷。
如:他轻捷地跳过了横杆。
4. 蟋蟀(xīshuài):名词,一种昆虫。
5. 臃肿(yōng zhǒng):形容词,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也比喻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6. 脑髓(nǎo suǐ):名词,指脑浆。
7. 相宜(xiāng yí):形容词,合适;适宜。
“淡妆浓抹总相宜”。
8. 书塾(shūshú):名词,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9. 方正(fāng zhèng):形容词,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也可指正方形。
10. 博学(bó xué):形容词,学问渊博。
(二)成语。
1.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罕:少。
人很少到的地方。
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例如:这片原始森林人迹罕至。
(名词性短语)2.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主谓式短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二、七年级下册。
(一)字词。
1. 选聘(xuǎn pìn):动词,挑选聘用。
2. 挚友(zhì yǒu):名词,亲密的朋友。
3. 可歌可泣(kě gē kěqì):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联合式短语,可作谓语、定语)4.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鲜:少。
很少有人知道。
(偏正式短语,作谓语、定语)5. 至死不懈(zhì sǐbù xiè):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专项提分卷(二)词语积累——成语的使用(满分:45分考试时间:40分钟)1.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上一节课进行了语文测验,短暂的休息后又要进行数学测验,同学们纷纷表示真是祸不单行....B.看着眼前一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悲。
....。
C.端午佳节,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自己的情感。
D.从天而降的喜讯使他不能自已....(解析:A.“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用在此处语意过重;B.“触目伤怀”指看到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不符合此处语境;D.“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与后面“自己的情感”语意重复。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分)的作用。
A.你的发言非常精辟,激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起到了抛砖引玉....,东张西望,简直不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儿。
B.他整天都无动于衷....C.卖油翁观看陈康肃公射箭而将自己盛油的担子放下,真是如释重负。
....的表情。
D.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刻显出一副毛骨悚然....(解析:B.“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C.“如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后的轻松、愉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用在此处语意过重。
)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3分),看来真是走心了。
A.这件事非常有趣,满脸笑容的他讲得津津乐道....B.年末了,各大商场都打出了超低的价格战,竞争激烈,惨绝人寰。
....,耗费了他半生的心血。
C.周先生的鸿篇巨制....融入文本之中。
D.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人设身处地....(解析:A.“津津乐道”本身含有“讲”的意思,与本句前面的“讲得”语意重复;B.“惨绝人寰”用在此处语义过重;D.“设身处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用在此处语义不当。
11.《核舟记》重点识记及强化训练【重点识记】(笔记整理)(一)字词积累1.生难字。
器皿(mǐn)罔不(wǎng)尝贻(yí)二黍(shǔ) 轩敞(xuān) 箬篷(ruî)石青糁之(sǎn) 多髯(rán) 手卷(juàn)两膝(xī) 衣褶(zhě) 不属(zhǔ)诎(qū) 楫(jí) 椎髻(chuíjì)虞山(yú) 篆(zhuàn) 有奇(yîu jī)2.重点词语解释。
(1)罔不因势象形(无,没有;依据)(2)尝贻余核舟一(赠送)(3)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原来,表推测)(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5)高可二黍许(大约)(6)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文中是“用箬篷”的意思)(7)石青糁之(一种矿物的蓝色颜料,文中是“用石青”的意思)(8)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两腮的胡须,文中泛指胡须)(9)苏、黄共阅一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书画长卷)(10)其两膝相比者(靠近)(11)佛印绝类弥勒(极;像)(12)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1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14)珠可历历数也(分明可数的样子)(15)居右者椎髻仰面(椎形发髻)(16)左手倚一衡木(同“横”,横着)(17)其人视端容寂(正)(18)其船背稍夷(平)(1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满)(2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21)矫首昂视(举)(举)3.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2)左手椅一衡木(同“横”,横着)(3)约八分有奇(同“又”)4.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2)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有,表存在)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3)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动词,做,文中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动词,是)(4)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指画幅的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正)5.古今异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成语积累第一单元(59个)1.《藤野先生》1.成群结队2.油光可鉴3.物以希(稀)为贵4.美其名曰5.几次三番6.好意难却7.杳无消息8.抑扬顿挫9.正人君子10.深恶痛绝2.《我的母亲》1.面红耳热2.做好做歹3.一丝一毫4.待人接物3.《我的第一本书》1.花花绿绿2.磨磨蹭蹭3.翻来覆去4.不同寻常5.哄堂大笑6.知书识礼(知书达理)4.《列夫·托尔斯泰》1.纠缠不清2.名门望族3.粗制滥造4.能工巧匠5.藏污纳垢6.奋发向上7.非凡器宇(器宇非凡,气宇轩昂,器宇轩昂)8.郁郁寡欢9.土头土脑10.鹤立鸡群11.引人注目12.正襟危坐13.颔首低眉14.诚惶诚恐15.小巧玲珑16.入木三分17.无可置疑18.黯然失色19.麻木不仁20.神秘莫测21.意趣盎然22.恰如其分23.微不足道24.广袤无垠25.默默无声5.《我的童年》1.肃然起敬2.万象更新3.孤苦伶仃4.相依为命5.人地生疏6.龙肝凤髓7.不折不扣8.不以为然9.家徒四壁10.蹿房越脊11.十冬腊月12浑浑噩噩13.习以为常14.兔子不吃窝边草第二单元(19个)6.《雪》7. 《雷电颂》1.暗无天日2.浩浩荡荡3.无边无际4.镗镗鞳鞳5.土偶木埂6.挺身而出7.指天画地8.拖泥带水8. 《短文两篇:日·月》1.轰轰烈烈9. 《海燕》10.《组歌》(节选)1.海誓山盟2.长吁短叹3.纹丝不动4.死里逃生5.夜阑人静6.彻夜不寐7.千山万壑8.鸣锣开道9.盛气凌人10.不动声色第三单元(92个)11.《敬畏自然》1.不自量力2.沾沾自喜3.喜形于色4.狼迹斑斑5.相形见绌6.高深莫测7.精巧绝伦8.不可思议9.喜怒哀乐10.硕大无比11.死气沉沉12.美味佳肴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一望无际2.绵延不绝3.饶有兴趣4.广阔无垠5.浑然一体6.奇形怪状7.近在咫尺8.沧海桑田13.《旅鼠之谜》1.一无所获2.仓皇逃窜3.紧追不舍4.急中生智5.小心翼翼6.饶有兴趣7.自言自语 28.神秘莫测9.无言以对10.密密麻麻11.齐心合力12.焦躁不安13.东跑西颠14.大难临头15.胆小怕事16.无所畏惧17.千方百计18.浩浩荡荡19.前赴后继20.汹涌澎湃21.全军覆没22.滑稽可笑23.不可思议24.误入歧途25.难以置信26.鼠目寸光27.急不可耐28.匆匆忙忙29.传宗接代30.稀奇古怪31.道听途说32.若有所思14.《大雁归来》1.目空一切2.夜幕降临3.偷偷摸摸15.《喂——出来》1.晴空万里 22.黑咕隆咚3.深不可测24.胆小怕事5.颤颤巍巍6.七嘴八舌7.众说纷纭8.莫衷一是9.争先恐后10.镇定自若211.寸步不离12.小心翼翼213.齐心协力14.一声不响15.众目睽睽16.震耳欲聋17.源源不断218.经久不息19.一股脑儿20.胸有成竹21.不容置疑22.异口同声23.拍板成交24.心安理得25.万无一失26.逍遥法外27.慷慨大方28.一视同仁29.任劳任怨32.高楼大厦33.雨后春笋34. 35.一掠而过 36.得意洋洋37.微不足道第四单元(48个)16.《云南的歌会》1.生面别开2 即物起兴(托物起兴)3.引经据典4.滚瓜(烂)熟5.哑口无言6.悠游自在7.若无其事8.呼朋唤侣(呼朋引伴)8.晨光熹微9.龙吟凤哕17.《端午的鸭蛋》1.莫名其妙2.肃然起敬3.囊萤映雪4.曾经沧海18.《吆喝》1.走街串巷2.口齿伶俐3.随机应变4.剃头的挑子——一头热5.合辙押韵6.油嘴滑舌19.《春酒》1.一马当先2.顾名思义3. 兴高采烈4.如法炮制20.《俗世奇人》1.横冲直撞2.大名鼎鼎3.艺高胆大4.大模大样5.逢场作戏6.八面玲珑7.看风使舵8.左右逢源9.山珍海味10.饶有兴味11.孤陋寡闻12.痛改前非13.人情练达(四)成语解释(178个)第一单元(54个)1.《藤野先生》1.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2.物以希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同“物以稀为贵”。
3.美其名曰:把一件事或者一个物件叫上一个好名字。
4.好意难却:好的心意难以推却,指不便推辞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5.杳无消息:没有一点儿音信。
6.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7.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8.深恶痛绝:恶:厌恶;痛:副词,程度深;绝:极。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我的母亲》1.面红耳热: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2.做好做歹:又做好人,又做恶人。
形容软的硬的手段都使完,好话坏话都说尽。
3.一丝一毫:一点点儿,指极小或极少。
4.待人接物:物:事物;人物。
对待别人,应接事物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3.《我的第一本书》1.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艳丽纷繁。
2.磨磨蹭蹭:行动迟缓,做事拖拉。
3.翻来覆去:形容多次做某事。
也形容来回翻身。
4.不同寻常:不同于平常的事物。
5.哄堂大笑:形容很多人同时笑起来。
6.知书识礼:知、达:懂得。
有文化,懂礼貌。
形容有教养。
同“知书达理”。
4.《列夫·托尔斯泰》1.纠缠不清:形容纷乱,理不出头绪。
亦指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
2.名门望族:指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髙的家族。
3.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指制作粗劣,只求数量,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4.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
5.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庇坏人坏事。
6.非凡器宇:一般用来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或人的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
(也作“器宇非凡”,“气宇轩昂”,“器宇轩昂”)7.郁郁寡欢: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
形容心里苦闷。
指闷闷不乐。
8.土头土脑: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9.鹤立鸡群: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10.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11.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2.颔首低眉: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13.诚惶诚恐: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
原指封建官员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
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14.小巧玲珑:玲珑:精巧细致。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15.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深。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16.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17.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
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
比喻相比之下有很大差距,远远不如。
也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18.麻木不仁: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19.神秘莫测:非常神秘,难以推测。
常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20.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十分恰当合适。
【“恰如其分”常误写为“恰如其份”,应注意。
】21.微不足道:微:细,小。
足:值得;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22.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比喻非常广阔。
广:东西的长度。
袤:南北的长度。
垠:边际;边界。
5.《我的童年》1.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
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2.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3.孤苦伶仃: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4.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
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彼此之间共患难,不抛弃,不离弃。
5.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
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6.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7.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经常与贬义词一起使用。
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9.家徒四壁: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家中十分贫穷。
10.蹿房越脊:同“窜房越脊”,是武侠小说多用来形容侠客、盗贼等跳上房顶,在上面飞快地行走。
11.十冬腊月:指农历十月、十一(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2浑浑噩噩: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13.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14.兔子不吃窝边草: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
引伸为“与邻为善”,即别在家门口上做坏事。
也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第二单元(18个)7.《雷电颂》1.暗无天日: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
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2.浩浩荡荡:原形容人多,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3.无边无际:际:边缘处。
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4.镗镗鞳鞳:原是钟鼓象声词,这里形容波涛声。
5.土偶木埂:即土偶木偶,这里指泥塑木雕的神像。
6.挺身而出:挺身:撑直身体。
挺直身体站出来。
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7.指天画地: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8.拖泥带水:形容在泥泞道路上行走的状貌。
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
8.《短文两篇:日·月》1.轰轰烈烈::轰轰:拟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
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10.《组歌》(节选)1.海誓山盟:也作“山盟海誓”。
指着高山和大海发誓,表示要像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
多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2.长吁短叹:但也可写作“长嘘短叹”。
吁:叹息。
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
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形容发愁的神情。
3.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纹丝:极小或很少;一点儿或极为细微的线。
4.夜阑人静:形容夜的寂静和环境的清幽。
5.彻夜不寐:整晚都因有心事而睡不着觉。
寐:睡觉。
6.千山万壑:壑:山沟。
高低重叠、连绵不断的山峦和丘壑。
7.鸣锣开道:旧时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
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
8.盛气凌人:盛气凌人,亦作“盛气临人”。
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今多用作贬义。
9.不动声色:①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神态镇静。
②形容轻易,不费气力。
第三单元(70个)11.《敬畏自然》1.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也说自不量力。
量:估量。
2.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偏重于高兴、自满。
形容心理状态。
3.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