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11-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91
动能定理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动能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解决各种力学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动能定理指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这个定理看似简单,但其应用却十分广泛且精妙。
让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动能定理。
想象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一个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 F 的作用,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s。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 v₁,末速度为 v₂,那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其中 a 为加速度),以及运动学公式 2as = v₂²v₁²,我们可以得到:Fs = ½mv₂² ½mv₁²。
这就是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在实际问题中,动能定理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
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假设一个物体从高度 h 处自由下落,其质量为 m,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v。
重力做的功为 mgh,根据动能定理,mgh = ½mv² 0,从而可以很容易地求出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v=√(2gh)。
再来看一个涉及多个力的问题。
假设一个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同时还受到摩擦力 f 的阻碍。
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 s,初速度为 v₁,末速度为 v₂。
拉力做的功为 Fs,摩擦力做的功为 fs,合力做的功为(F f)s。
根据动能定理,(F f)s =½mv₂² ½mv₁²。
通过这个式子,我们可以求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末速度 v₂。
动能定理在解决曲线运动问题时也非常有用。
例如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共同做功,使得物体的动能增加。
根据动能定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拉力和重力做功的总和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碰撞问题中,动能定理同样能发挥作用。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虽然碰撞过程中的内力非常复杂,但如果我们只关心碰撞前后物体动能的变化,就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引言:动能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描述了物体的动能与力的关系。
动能定理不仅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动能定理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动能定理的原理动能定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功的定义推导得出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将改变物体的加速度。
而根据功的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结合这两个定律,可以得出动能定理的基本公式:物体的动能等于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二、动能定理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在机械工程中,动能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优化中,动能定理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能量转换的效率。
通过计算物体受到的力和位移的乘积,可以得出物体的动能变化情况,进而对机械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进。
三、动能定理在运动学中的应用在运动学中,运用动能定理可以推导出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例如,根据动能定理可以推导出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等。
这对于研究运动学问题和进行科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四、动能定理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动能定理在能源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应用动能定理,可以计算出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动能变化,帮助研究人员优化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效率。
此外,动能定理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其他能源转换装置,如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等。
五、动能定理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动能定理在体育运动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将自身的动能转化为势能,从而跳过跳杆。
通过运用动能定理,可以帮助运动员合理调整起跳速度和身体姿势,从而获得更好的跳远成绩。
同样,在其他运动项目中,运用动能定理也可以帮助运动员优化运动技巧和能量利用,提高竞技成绩。
结论:动能定理作为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不仅在理论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11章动能定理即质点系的动能等于其随质心平BCθABθCPA2rOr C力的功2rOr CAP2rOr CAP2rOr CAPs汽车驱动问题能量角度:汽缸内气体爆炸力是内力,不改变汽车的动量,但使汽车的动能增加。
动量角度: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是驱动力,使汽车的动量增加,但不做功,不改变汽车的动能。
内力不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和动量矩,但可以改变能量;外力能改变质点系的动量和动量矩,但不一定能改变能量。
例题11-8水平悬臂梁AB,B端铰接滑轮B,匀质滑轮质量m1,半径r;绳一端接滚,轮C,半径r,质量m2视为质量集中在边缘;绳另端接重物D,质量m3。
求重物加速度。
CωDv BωCv 解:末位置是一般位置hconst 01==T T =2T 2321D v m 221B B J ω+221CP J ω+运动学关系rr v v B C C D ωω===2121rm J B =2222222rm r m r m J P=+=2321222121Dv m m m T ⎟⎠⎞⎜⎝⎛++=gh m W 312=CωDv BωCv h1212W T T =−gh m T v m m m D 30232122121=−⎟⎠⎞⎜⎝⎛++对t 求导h g m vv m m m D D &&33210)221(=−++Dv h =&D D a v=&gm m m m a D 3213221++=例11-9匀质圆盘和滑块的质量均为m。
圆盘的半径为r。
杆平行于斜面,其质量不计。
斜面的倾斜角为θ。
圆盘、滑块与斜面的摩擦因数均为μ。
圆盘在斜面上作纯滚动。
试求滑块下滑加速度。
1212W T T =−01=T 2222212121mvJ mv T A ++=ω解()sF F mgs mgs W B A +−+=θθsin sin 12θμcos mg F F B A ==取导221,mrJ v r A ==ω2245mvT =()θμθcos sin 2452−=gs v a v v s==&&,()θμθcos sin 54−=g a F A 是静摩擦力,理想约束,不作功。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a)v ϕABC rv 1v 1v 1ωϕ(a)CCωCvωO第10章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10-1 计算图示各系统的动能:1.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圆盘在其自身平面内作平面运动。
在图示位置时,若已知圆盘上A 、B 两点的速度方向如图示,B 点的速度为v B ,θ = 45º(图a )。
2.图示质量为m 1的均质杆OA ,一端铰接在质量为m 2的均质圆盘中心,另一端放在水平面上,圆盘在地面上作纯滚动,圆心速度为v (图b )。
3.质量为m 的均质细圆环半径为R ,其上固结一个质量也为m 的质点A 。
细圆环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图示瞬时角速度为ω(图c )。
解:1.222222163)2(2121)2(212121BBB CCCmv r v mr v m J mv T =⋅+=+=ω 2.222122222214321)(21212121v m v m r v r m v m vm T +=⋅++= 3.22222222)2(212121ωωωωmR R m mR mR T =++=10-2 图示滑块A 重力为1W ,可在滑道内滑动,与滑块A 用铰链连接的是重力为2W 、长为l 的匀质杆AB 。
现已知道滑块沿滑道的速度为1v ,杆AB 的角速度为1ω。
当杆与铅垂线的夹角为ϕ时,试求系统的动能。
解:图(a ) B AT T T +=)2121(21222211ωC CJ vgWv g W ++=21221121212211122]cos 22)2[(22ωϕωω⋅⋅+⋅++++=l gW l l v l v l g W v g W]cos 31)[(2111221222121ϕωωv l W l W v W W g +++=10-3 重力为P F 、半径为r 的齿轮II 与半径为r R 3=的固定内齿轮I 相啮合。
齿轮II 通过匀质的曲柄OC 带动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