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与昼夜交替、运动偏转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
(1)描述三图中自转方向:A 自西向东、B 逆时针、C 顺时针。
(2)图中甲、乙、丙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
丁处数值为837。
(3)甲地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乙地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综合思维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方法技巧线速度等值线的判读(1)根据等值线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
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
自转线速度介于1447~1670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 447 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
(2)根据等值线弯曲确定地势的高低。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
2.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
其形成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晨昏线:图中弧AOB为晨线(填“晨”或“昏”)。
(3)昼夜交替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1个太阳日。
3.下图中三实线箭头分别表示南、北半球和赤道上物体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请用虚线箭头在图中分别画出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
答案画图略(分别画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2)南、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合图示信息,总结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
答案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拓展延伸北极星的高度(仰角度数)等于观测点的地理纬度数;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堂限时训练新人教版(2018·德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 cm。
读图,完成下题。
1.在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在宿营Q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
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A.90°E 1∶37 000B.130°E 1∶74 000D.120°E 1∶74 000C.120°E 1∶37 000解析:选D。
依据在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则同一经线上的P、Q两点纬度差为2′,距离为111 km/60′×2;图上PQ两点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为1∶74 000。
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当地时间12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时,两地相差8小时,即经度相差120°,可判断该地经度为120°E。
(2018·赣州一模)2017年1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约9时,国家领导人乘专机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中午12时40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出席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结合图回答下题。
2.专机飞行时间约为( )B.12小时40分A.10小时40分D.7小时30分C.9小时30分解析:选A。
图示苏黎世位于东一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7小时;到达苏黎世时当地时间为12时40分,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而从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0小时40分。
(2018·湖南十三校模拟)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
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高考复习(3)课时作业必修1 第二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1.若图中的中心天体P为北极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照片拍摄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B.该照片是地球公转的反映C.照片中的恒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D.照片中的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解析】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法看到北极星,A错误;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B错误;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逆时针自转,故恒星视运动是逆时针,C错误、D正确。
答案D2.若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估测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可能是A.30分钟 B.60分钟 C.120分钟 D.24小时【解析】因每颗恒星视运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所以其角速度约为15°/h,若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则需要花费2小时,故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可能是2小时,即120分钟。
答案C 沿地表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
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完成各题。
3.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
答案B4.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解析】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
答案B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5.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答案】B6.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图,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答案】D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8·沈阳模拟)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
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答案:1.A 2.A(2018·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②地所在经度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线速度小于②地,但二者角速度相等。
答案:3.D 4.C(2018·太原模拟)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 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C.(60°W,23°26′S) D.(60°W,23°26′N)解析:第5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断夜半球在右,120°E为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极圈出现极昼。
第6题,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23°26′S;120°E为子夜,故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60°W。
答案:5.D 6.C(2018·濮阳模拟)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图回答7~8题。
7.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A.3时B.9时C.15时D.21时8.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在一个太阳日的周期内,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可长达( ) A.6小时B.18小时C.20小时D.24小时解析:第7题,图中长指针为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当长指针指向Q地时,Q地(135°E)地方时为0时,伦敦位于Q地以西,相差9个时区,因此伦敦时间为15时。
第8题,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过了0时一地进入新一天,6小时后另一地也进入新一天,两地日期就相同了,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因此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18小时。
答案:7.C 8.B(2018·塘沽模拟)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
据此完成9~10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 )A.14时20分B.15时20分C.2时20分D.3时20分10.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解析:第9题,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说明95°W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北京时间是14时20分。
第10题,根据20°W向西递增到170°W,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纬线为35°S,且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答案:9.A 10.D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11~13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2时B.12时C.14时D.20时12.图示晨昏线( )A.呈西北—东南走向B.属于晨线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13.图示时期( )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
第12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第13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
答案:11.A 12.C 13.B(2018·承德模拟)2016年3月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A.23日20:30 B.23日10:30C.24日20:30 D.24日10:3015.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解析:第14题,据材料可知,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3日10:30。
第15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答案:14.B 15.A16.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解析:选B。
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
(2018·开封联考)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
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18.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时0分0秒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解析:第17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
第18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
答案:17.C 18.D(2018·天津南开区一模)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
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并读图,回答19~20题。
19.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20.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解析:第19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故D项正确。
第20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增大。
答案:19.D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