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似水流年》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似水流年阅读附答案(2019湖北宜昌中考试题)似水流年戴碧晨①我十八岁的侄女棠山居士归昀,最近从外州来和我同住两个礼拜,她心里有掏不完的感触,对人和人生有做不完的比喻,她对我说:姑姑,我觉得我像水。
②你昨天不是说你像云吗?云只有一态,水却有三态,我同时也可以像冷凝的冰,像清激的水,像_____________,姑姑,你觉得你像什么?我除了生产时觉得自己像笨熊外,已很少去搞这类文学小把戏了。
我看看窗外,不!窗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只好在厨房找答案,我说:我觉得我像一块猪油。
③你乱说。
她笑道。
④笑什么?猪油也有三大:太油滑、太多余、太无益。
⑤地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用已累积的课本知识来对比未知的人生,人生对地似近实远。
她抓不住核心,只好用文字、意境来捕捉周围的氤氩之气和朦胧之美。
也就是说,明明是瘦巴巴的人,她不说竹竿,却要说玉树临风明明是孤傲的人,她不说不合群,却要说一人独钓一江秋,她周围的人不是风就是雪或是星星月亮太阳,唯一不被拿来作比方的就是她妈。
我听着她对人物的叙述,觉得有趣又伤感,不必戳破她吧!有这样理想化、诗意化的心境,社会上オ会有偶像事业,如果社会上只有中年人,那么生活中就缺少了激情与想象。
⑥用了十八年的名字,她认为毫无味道,于是替自己取了别号,陶醉在文字的情韵中。
归昀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她说,昀是日出,归昀是回到日出的地方,日出在东方,那表示我是东方来的女孩,又具有太阳女孩的骄傲。
这番解说对我而言,简直比屈原的天问还难懂。
⑦不仅如此,她连自己儿女的名字都取好了,女的叫子蕴,男的叫子容,她认为我也该有个别号,帮我取名弄尘游人,她的意思是玩弄尘世、优游人间。
我说听起来像清道夫我情愿站起来去扫地。
⑧如果人生是舞台,她便是戏台前感应力最强的观众:崇拜主角,赞叹布景,期待情节。
然而随着剧情越走越深,越走越久,她终会一次次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真的吗?怎么会这样?或本来就是这样!脸上随着剧情喜怒哀乐的表情越来越少,若干年后终于变成和她姑姑一样,成了戏台上的道具师,看着演员上妆、换衣,不发一言。
王小波《似水流年》读书笔记《似水流年》是王小波的一部重要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部小说以一个平行时空中的年代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刘树与他的朋友们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沉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王小波对那个时代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为他的文学才华所折服。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似水流年》以刘树和贺佳的感情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
小说中,刘树和贺佳经历了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守的过程,但他们的感情也面临着家庭、社会等种种挑战。
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感情,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念。
其次,从人物塑造方面来看,《似水流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刘树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善良、聪明、有担当的年轻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和挑战。
他的朋友们的形象也各具特色,通过他们的交流和互动,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思想变化和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
在主题探讨方面,《似水流年》主要围绕成长、家庭、爱情等主题展开。
王小波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这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
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成长,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不应该被传统的道德观念所束缚。
同时,他也对家庭、爱情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认为这些方面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艺术风格方面,《似水流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魅力吸引了我。
王小波的文字简练而生动,语言幽默而犀利。
他的叙述方式独特而富有想象力,通过细节描写、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小说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王小波对那个时代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故事的叙述,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化。
关于目标的故事故事一老阿爸带着三个儿子去草原打猎。
四个人来到草原上,这时老阿爸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了?”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中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兔子,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老阿爸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回答道:“我看到了阿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老阿爸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回答道:“我只看见了野兔”。
这时,老阿爸才说:“你答对了”。
心得: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很好的过程;有了好的过程,才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我们有时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看得太多了,想得太多了,禁不住太多的诱惑,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你才会得到它。
在我们的队伍中,也确有这样的人,他们目标模糊,在生活与学习中分不清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不能很好执行,总是为繁杂琐事消耗精力和时间,失去了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成。
果农们都知道,枝叶繁茂的树常常结的果实少,而树叶稀疏的反而结的果子多。
因为枝叶越多,对营养的吸收也越多,因此就妨碍了果实的生长。
学习也是一样,一个人的兴趣过于广有时反而一事无成,只要专心致志地从事某一件事情,获得成功的机会反而更大些。
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学习开花结果,最好是先剪掉一些不必要的枝和叶。
故事二:在英国伦敦,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他的一条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走起路来都很困难,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令人瞩目的壮举:19岁时,他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1岁时,他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高山……然而,就在他28岁这年的秋天,却突然在寓所里自杀了。
功成名就的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有记者了解到,在他11岁时,他的父母在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时不幸遭遇雪崩双双遇难。
父母临行前,留给了年幼的斯尔曼一份遗嘱,希望他能像父母一样,一座接一座地登上世界著名的高山。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文600字(通用35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文600字(通用35篇)厌倦意思是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或感到疲劳,不愿继续做。
语出汉代荀悦的《汉记·武帝纪四》:“诸方士后皆无验,上益厌倦,然犹羁縻不绝,冀望其真。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文600字(通用3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文篇1我与你相遇在斜风细雨中,在夏日荷花旁,在秋风麦浪里,在雪飘静谧夜……在哪喧闹的年华里,只有你的滋味是恬静的。
是否记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友情的真挚?是否记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的牵挂?是否记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的壮志豪情?是否记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爱国情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一种情感,一种思绪,一种品质!儿时·语文·我犹记得,自己还不懂事的夏夜里,便喜欢我在爷爷的怀里,听爷爷讲故事……那时,我不懂的语文的含义,不明白语文代表什么。
但总觉得爷爷讲的故事很美好,伴随着拿把大蒲扇摇出的轻风清凉着心。
带着一丝遐想,好像夏夜里天空中挂着的星,闪烁着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
而后·语文·我上小学后,语文作为主科,当然把她看的很重要,于是,我正式步入了语文的殿堂。
雨天,天空阴沉沉的,总给人莫名的压抑感,然而,这个时候若是品上一本好书是最惬意的了。
抬头望窗外,雨点在微风中倾斜了身子,拍打在土地上润湿了一寸土地,散发着一缕清香,凝成一泓清流,洗礼着。
雨点落在玻璃上,嬉戏着;落在绿叶上,抚摸着;也落在我的心里,滋润着……现在·语文·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语文的了解也渐渐深入。
从儿时对语文的朦胧意识,到现在对语文不可言喻的喜爱。
我懂得语文是一种精神,是没有形状的金字塔,她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红楼梦》中有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朦胧爱情;《西游记》中有唐僧师徒四人的不畏艰险;《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好汉的除暴安良;《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文,四五后的甜品,闲时的清茶,忙碌中的咖啡,使人拥有一种洒脱,一种自然,一种高贵。
永远的西南联大追忆似水流年读书笔记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聚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
最初三校是迁至长沙的,最初成立的是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开始上课。
奈何日寇步步紧逼,战火烧到了长沙,1938年三校又迁往昆明,师生分两路辗转入滇,直至1946年迁返北方,历时八年。
云南昆明这个西南一角净土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话,所以,最后,学校迁回北方的时候,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鼎力支持,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旧址在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内,对面就是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都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的场所。
春城的天空湛蓝如水。
在师范大学门口东面的墙壁上我看到有两行金色的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字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众帅之帅”朱光亚先生题的。
走进校门,先看到联大校训碑,一面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这些字,另一面是校训:刚毅坚卓,这四个字代表了联大的精神,也鼓舞着所有的师生刚强坚毅地渡过那段峥嵘岁月。
然后是三座朱红色飞檐翘角攒尖顶的小亭子,分别在碑左碑右和碑前。
亭子上都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的匾额,。
三座亭子成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所名校,象征着三校合办,这被称为三校亭。
中间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三校亭记》,原来这三座亭子是1988年联大校友聚首旧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之余集资建成的,为了纪念五十年前三校合办的丰功伟绩。
旁边有一小池塘被称为“砚池”。
池子前面是民主草坪,正中央竖立着闻一多先生的雕塑。
先生围巾长衫,气度不凡。
我不禁想起来中学时的那篇课文《最后一次的演讲》。
就是那时知道闻一多先生大名的吧,联大里有先生的衣冠冢,很是佩服他的这种气节。
王小波似水流年读后感读完王小波的《似水流年》,我就像是被一股子清泉洗涤了心灵,那感觉,就像大热天里喝了口冰镇汽水,透心凉,又带劲儿。
这本书,它不急不缓地讲述着那些岁月的故事,让人忍不住跟着主人公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进那段逝去的时光。
王小波的文字,有种说不出的魔力,就像是老北京胡同里的糖葫芦,甜中带酸,酸里又透着股子说不出的滋味。
他笔下的世界,简单、直接,却又那么的真实,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
就像是跟一位老朋友在胡同口晒太阳,聊着家长里短,偶尔还蹦出几个俏皮话,逗得你前仰后合。
《似水流年》这本书,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王小波用他那独特的视角,把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你仿佛能看到那个年代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陆离;你仿佛能听到那些老式的收音机里,传出的悠扬的旋律,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你仿佛能感受到那些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般。
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鲜活地跃然纸上。
他们有的善良淳朴,有的狡黠机敏,有的懦弱无能,有的勇敢无畏。
这些人物,就像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
王小波通过他们的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真的太快了。
就像书中的那句“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那些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日子,都已经成了过去。
我们总是在忙碌中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忘记了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而王小波却用他的笔,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们总是在追求名利、地位、金钱,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
有时候,简单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总的来说,《似水流年》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它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了复杂的人生;用平凡的故事,传达出了深刻的哲理。
阅读《书香拂面夜未央,似水流年自芬芳》有感-读后感450字
人自文明开化之日起,就开始有了读书活动,历史发展到今天,读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甚至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
阅读书籍能够丰富人生、启迪人生、开拓人生。
将我们的思维融入书籍,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思维可以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进行对话,可以讨论、可以争辩、可以遐想。
目前为止,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那我们该如何选择一些对自身有益的书籍呢?如何在这知识的海洋中,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呢?为此,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你若喜欢小说或想成为一名小说家,你就应该研读古今中外的著名小说,如外国的作家巴尔扎克、高尔基、托尔斯泰、普希金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中《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现代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老舍、冰心、王蒙的作品;你若喜欢诗歌或想成为一名诗人,你就应该研读古今中外的著名诗篇,如外国的作家歌德、拜伦、雪莱、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国的古代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代诗人艾青、贺敬之、郭小川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富有哲理、充满诗
意、启发智慧、牵动情感。
冰心曾在某儿童刊物指导语中写道: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
人生漫读似水流年戴碧晨①我十八岁的侄女——棠山居士归昀,最近从外州来和我同住两个礼拜,她心里有掏不完的感触,对人和人生有做不完的比喻,她对我说:“姑姑,我觉得我像水。
”②“你昨天不是说你像云吗?”“云只有一态,水却有三态,我同时也可以像冷凝的冰,像清激的水,像_____________,姑姑,你觉得你像什么?”我除了生产时觉得自己像笨熊外,已很少去搞这类文学小把戏了。
我看看窗外,不!窗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只好在厨房找答案,我说:“我觉得我像一块猪油。
”③“你乱说。
”她笑道。
④“笑什么?猪油也有三“大”:太油滑、太多余、太无益。
”⑤地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用已累积的课本知识来对比未知的人生,人生对地似近实远。
她抓不住核心,只好用文字、意境来捕捉周围的氤氩之气和朦胧之美。
也就是说,明明是瘦巴巴的人,她不说“竹竿”,却要说“玉树临风”;明明是“孤傲”的人,她不说“不合群”,却要说“一人独钓一江秋”,她周围的人不是风就是雪或是星星月亮太阳,唯一不被拿来作比方的就是她妈。
我听着她对人物的叙述,觉得有趣又伤感,不必戳破她吧!有这样理想化、诗意化的心境,社会上オ会有偶像事业,如果社会上只有中年人,那么生活中就缺少了激情与想象。
⑥用了十八年的名字,她认为毫无味道,于是替自己取了别号,陶醉在文字的情韵中。
“归昀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她说,“昀是日出,归昀是回到日出的地方,日出在东方,那表示我是东方来的女孩,又具有太阳女孩的骄傲。
”这番解说对我而言,简直比屈原的“天问”还难懂。
⑦不仅如此,她连自己儿女的名字都取好了,女的叫“子蕴”,男的叫“子容”,她认为我也该有个别号,帮我取名“弄尘游人”,她的意思是“玩弄尘世、优游人间”。
我说听起来像“清道夫”——我情愿站起来去扫地。
⑧如果人生是舞台,她便是戏台前感应力最强的观众:崇拜主角,赞叹布景,期待情节。
然而随着剧情越走越深,越走越久,她终会一次次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真的吗?”“怎么会这样?”或“本来就是这样!”脸上随着剧情喜怒哀乐的表情越来越少,若干年后终于变成和她姑姑一样,成了戏台上的道具师,看着演员上妆、换衣,不发一言。
人生漫读似水流年戴碧晨①我十八岁的侄女——棠山居士归昀,最近从外州来和我同住两个礼拜,她心里有掏不完的感触,对人和人生有做不完的比喻,她对我说:“姑姑,我觉得我像水。
”②“你昨天不是说你像云吗?”“云只有一态,水却有三态,我同时也可以像冷凝的冰,像清激的水,像_____________,姑姑,你觉得你像什么?”我除了生产时觉得自己像笨熊外,已很少去搞这类文学小把戏了。
我看看窗外,不!窗外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只好在厨房找答案,我说:“我觉得我像一块猪油。
”③“你乱说。
”她笑道。
④“笑什么?猪油也有三“大”:太油滑、太多余、太无益。
”⑤地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用已累积的课本知识来对比未知的人生,人生对地似近实远。
她抓不住核心,只好用文字、意境来捕捉周围的氤氩之气和朦胧之美。
也就是说,明明是瘦巴巴的人,她不说“竹竿”,却要说“玉树临风”;明明是“孤傲”的人,她不说“不合群”,却要说“一人独钓一江秋”,她周围的人不是风就是雪或是星星月亮太阳,唯一不被拿来作比方的就是她妈。
我听着她对人物的叙述,觉得有趣又伤感,不必戳破她吧!有这样理想化、诗意化的心境,社会上オ会有偶像事业,如果社会上只有中年人,那么生活中就缺少了激情与想象。
⑥用了十八年的名字,她认为毫无味道,于是替自己取了别号,陶醉在文字的情韵中。
“归昀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她说,“昀是日出,归昀是回到日出的地方,日出在东方,那表示我是东方来的女孩,又具有太阳女孩的骄傲。
”这番解说对我而言,简直比屈原的“天问”还难懂。
⑦不仅如此,她连自己儿女的名字都取好了,女的叫“子蕴”,男的叫“子容”,她认为我也该有个别号,帮我取名“弄尘游人”,她的意思是“玩弄尘世、优游人间”。
我说听起来像“清道夫”——我情愿站起来去扫地。
⑧如果人生是舞台,她便是戏台前感应力最强的观众:崇拜主角,赞叹布景,期待情节。
然而随着剧情越走越深,越走越久,她终会一次次发出这样的疑问:“是真的吗?”“怎么会这样?”或“本来就是这样!”脸上随着剧情喜怒哀乐的表情越来越少,若干年后终于变成和她姑姑一样,成了戏台上的道具师,看着演员上妆、换衣,不发一言。
读《似水流年》有感
认识张恨水先生,源于《金粉世家》,而读他的《金粉世家》是因为《红楼梦》。
当时只是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佳作竟能与古典名著相媲美?因此,便抱着猎奇的心态读了近代版的《红楼梦》——《金粉世家》。
读完后,便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位鸳鸯蝴蝶派的章回体小说家,而后更迫不及待地想览尽他的所有佳作。
无奈他的作品太多,单单是中长篇小说就达100余部,故直到毕业也未能读完。
不久前,读了他的三大时代之二的《似水流年》,心中有所感,分享如下。
安徽青年学生黄惜时在小河边偶睹白行素之曼妙,心向往之,怅惘中登上去北平读书的火车,竟与之巧遇,相谈甚欢,抵京后继续追求,上了同一所大学。
北平的生活让黄很快意识到金钱的威力,为追求交际花米锦华,黄刻意与白疏远,更是不停地向其父索钱供米挥霍。
黄父来北平探望,黄嫌其老土装作不识,后被米识破,愤而分手,父子亦断绝关系。
后黄花光积蓄,贫病交加,流落街头,深感愧恨,发愤做了徒步旅行家,游至关东竟与米相逢,此时的米已做军阀的小妾,犹如囚于笼中的鸟儿,虽生活无忧,却无半点自由。
为逃脱牢笼,米向黄求助,黄念及旧情决心搭救,结果却不仅未能助米逃脱魔掌,还将自己所游之处地方团的签字盖章名册遗失,徒步走遍全国的事情可谓前功尽弃。
黄惜时的经历,也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年少时,我们都怀着一个懵懂的心对爱情充满了无比美好的向往,意中人举手投足间
不经意的一瞥都有可能让自作多情的我们误以为是对方心有戚戚的表现。
初恋时,会觉得对方就是整个世界,仿佛离了她便再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了。
那时候的感情是盲目的,我们会天真地以为只要彼此同心便会拥有美满的结局,甚至会滥用那些不切实际的誓言来向对方表达自己对爱的决心。
可在时间面前,那些盲目而冲动的情感却又如瓷器一般,脆弱的不堪一击。
从如影随形到分道扬镳,从相见恨晚到不如不见,从海誓山盟到反目成仇……
在错失了昔日的美好之后,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情是理性、慈悲、包容。
而绝不是那些空洞的誓言,海誓山盟也只不过是一时情绪的表达,我们人一天里情绪都变多少次,哪里又管得了一周、一年乃至一辈子的事呢?只有理性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结出累累硕果;才能像涓涓细流那样,旷日持久。
成长就是不断地犯错,并不断地改错。
黄惜时在虚荣心的作祟下不仅背叛了对她一往情深的白行素,更是辜负了望子成龙的父亲——不仅如此还与其断绝了父子关系。
可谓犯下了弥天大错,但是人非圣贤——我更相信即便是圣贤,也会犯错。
黄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知错能改。
在沦落街头后愧恨悔悟,他决心徒步游遍全国,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后来虽搭救米锦华而前功尽弃,我却并不为之叹息。
人都是感情的动物,面对昔日的情人深陷困境,即便她欺骗并伤害了他,他还能从道义出发,对其施以援手。
单单是这份胸怀与慈悲就让我们很多人自叹不如。
黄惜时逃回关内后,在思乡的情感驱使下,返回家乡。
但却面临着有家不能回的悲剧。
而他的初恋情人白行素也已另嫁他
人……
佛曰:有因必有果。
黄惜时只好默默地吞下一颗自己亲手埋下的苦果。
见到他朝思暮想的父亲,却不能相认,慌忙之中他只好背对着父亲装作哑巴,见父亲离去后他伫立在皎洁的月光中含泪相送。
至于米锦华,只怕要终身生活在牢笼之中了,也算是对她为了金钱而玩弄感情的惩罚吧。
若有来生,我想黄惜时断然不会背叛忠贞的白行素、辜负慈善的父亲;米锦华大抵也不会为了金钱而视感情为玩物。
只是,人生只有一次。
如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所言:人生只有一次,既无前世可借鉴,又无来生可以重来。
而我们,也只能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不停地做出选择,并用余生来为自己之前的选择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