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分析与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246.16 KB
- 文档页数:4
马铃薯实验工作总结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是许多国家的主要食品来源。
为了改善
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许多科学家和农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最近的马铃薯实验工作,以及它们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首先,许多实验表明,施肥对马铃薯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在种植过程
中添加适量的氮、磷和钾肥料,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此外,一些实验还发现,施用有机肥料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建议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合理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其次,一些实验表明,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育种和基因改良来提高。
通
过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育种,可以培育出更具抗病能力的马铃薯品种。
此外,一些实验还发现,通过基因改良可以使马铃薯对一些病害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因此,科学家们建议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最后,一些实验还表明,适当的灌溉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一些实验还发现,适当的灌溉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家们建议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应该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工作,科学家们总结出了一些提高马铃薯产量和
质量的方法。
合理施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及适当的灌溉都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这些实验结果能够为农民种植马铃薯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宁南山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施肥技术试验研究摘要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施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A级绿色马铃薯的生产中,以基施羊粪35.7t/hm2、油渣2 400kg/hm2、尿素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物产量、鲜薯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82.4%、81.0%,净产值较对照增加21.2%,同时,使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0.25g/kg、48.4mg/kg、4.4mg/kg和27.0mg/kg。
该处理生产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且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施肥技术;经济效益;宁南山区马铃薯是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栽培面积较大的作物,它不但可作蔬菜和粮食用,而且是重要的淀粉、食品加工原料,很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因此,生产无公害马铃薯对发展马铃薯产业,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而无公害马铃薯生产,除有无污染的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相应的生产技术加以保障。
为此,我们对其施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形成露地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马铃薯品种为宁薯8号;有机肥为羊圈腐熟羊粪和当地胡麻油渣,生物有机肥为大圣AM微生物菌肥,化肥为尿素。
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庄村,环境质量符合生产无公害马铃薯的要求。
根据当地的施肥量和绿色食品对施肥的要求和分级标准,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基施羊粪35.7t/hm2、油渣2 400kg/hm2(A);基施羊粪35.7t/hm2、油渣2 400kg/hm2、生物有机肥1 800kg/hm2(B);基施羊粪35.7t/hm2、油渣2 400kg/hm2、尿素600kg/hm2(C);不施肥为对照(CK)。
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
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作基肥施入土壤,氮肥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分别追施其总量的40%和60%。
收获后测定土壤养分,统计生物产量、鲜薯产量,分析其经济效益。
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肥肥效试验小结摘要:在马铃薯生产中应用微生物菌剂作基肥,并进行菌肥叶面喷施,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菌肥能够有效促进马铃薯出苗、增加产量。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马铃薯肥效为探讨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及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在马铃薯生产中的肥效及增产效果,本人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洛江区农科所蔬菜基地进行马铃薯应用微生物菌肥的肥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1.蔬菜种类:克新3号马铃薯。
2.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
二、试验设计和方法设两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7m、宽1.2m,面积8.4m2。
试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和大田一样,于2009年12月19日结合整地施入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作基肥,26日播种。
待齐苗后分三次喷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即2010年1月29日、3月5日、3月23日三次),2010年4月22日收获时统计试验数据。
处理1:施用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1次,3个处理区合计用微生物菌剂(1 kg装粉剂、2亿个活菌/g)151.2克,加细土拌匀撒施;喷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三次,用微生物菌肥(蔬菜专用型,200亿个活菌/g可湿性粉剂)1.6克(按每亩次40克,3×8.4 m2处理区合计用1.6克),兑水稀释700~750倍,在叶片上均匀喷雾。
处理2:施用等量细土1次,喷等量清水三次(对照)三、结果与分析1.菌肥基肥对马铃薯出苗的影响通过试验并于1月16日开始出苗时统计小区出苗数,此后隔2天、4天各统计一次,共计三次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该菌肥能有效地促进出苗,平均出苗数提高23.25株/天(见表1)表1 菌肥基肥对马铃薯出苗数的影响单位:株时间施用菌肥对照1月16日110 681月19日204 681月24日256 206平均出苗数(株/天)57.50 34.25注:平均出苗数:19日至24日出苗总数÷8天2.喷施菌肥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在马铃薯齐苗后进行该菌肥的叶面喷施,首次喷雾在1月29日,并先后于3月5日和3月23日进行喷施菌肥。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收益丰厚,因此对马铃薯的肥料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进行分析与总结,为马铃薯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
各处理组分别施用不同的肥料处理,包括对照组(不施肥)、化学肥料组(N、P、K)、有机肥料组(有机肥)、复合肥料组(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料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料组(微生物菌肥)。
试验地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二、试验结果分析1. 产量效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化学肥料组、有机肥料组、复合肥料组、生物有机肥料组、微生物菌肥料组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化学肥料组产量提高明显,有机肥料组次之,复合肥料组和生物有机肥料组产量相对稳定,微生物菌肥料组产量提高最小。
经统计分析发现,各处理组的产量差异具有显著性。
2. 质量效应分析除微生物菌肥料组外,其他处理组的马铃薯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机肥料组和生物有机肥料组的质量提高最为显著,且对市场的适应度较好。
化学肥料组虽然产量提高较多,但质量稍逊色一些。
有机肥料组和生物有机肥料组在提高马铃薯质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三、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化学肥料在提高马铃薯产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对马铃薯的质量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产量质量不匹配的问题。
2. 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对提高马铃薯的质量具有较大优势,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效果,适合于市场种植需求。
3. 复合肥料的效果较为稳定,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提升,适合多种生长环境的适用。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显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使用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马铃薯配方肥校正试验初报摘要:为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2011年进行了马铃薯配方施肥校正试验。
结果表明,依据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开出的肥料配方是合理、可行的,可以达到预计的目标产量,以腐殖酸肥处理的纯收入和产投比最高,分别为563.20元/667m2和3.0:1。
关键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校正针对当前生产上农家肥施用量日益减少、盲目施用化肥、施肥方法粗糙以及在肥料使用上氮、磷、钾肥搭配不当,造成化肥不同程度的损失,致使肥料利用率低,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
如何施用化肥并增加马铃薯产量,通过田间试验,初步掌握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估计土壤及作物对某种营养的需求状况,从而准确定位施肥标准及肥料品种,通过对不同的配方肥进行校正试验,探索出适合本地的配方肥,从而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养分流失,校正和完善各种配方肥。
1试验点及时间试验点设在海城镇武塬行政村,周会荣家的地,土壤为黑垆土,质地中壤,前茬为麦茬,试验时间为2010年4-10月。
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①基施配方肥25(15-10-0)667m2施40kg②基追同一型配方肥25(18-7-0)667m2施40kg;③习惯施肥碳铵40kg;④腐殖酸配方肥46(10(20-7-9)667m2施40kg,区距80cm,走道80cm,小区面积为10m×20m,小区间必须筑埂。
播前测得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80g/kg,全氮0.66g/kg,水解氮25.80mg/kg,有效磷12.80mg/kg,速效钾172mg/kg,供试作物为;青薯168,供试肥料:碳铵17%,马铃薯专用肥养分含量为25(18-7-0),25(15-10-0),腐殖酸配方肥46【10-(20-7-9】。
3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3.1试验设计小区长20m,宽10m,小区面积200m2,每个小区打埂,不串水串肥,每个处理间走道宽1m,四周保护行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