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孝敬父母长辈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4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考点分析考点1:孝敬父母和长辈。
(第一课,理解)1.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原因:(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他们还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2)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孝敬父母和长辈的做法:(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
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3)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4)如果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如果他们触犯法律,我们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考点2: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认识逆反心理。
(第二课,理解)1.正确对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1)怎样看待父母的关爱和教育:○1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2父母关心爱护我们,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3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2)怎么做:○1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2.认识逆反心理:(1)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青春期渴望独立,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产生矛盾。
○2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我们与父母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分歧。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常常导致我们与父母的冲突。
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的原因(为什幺要孝敬父母):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人的道理。
(2)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父母为我们付出很多,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3)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
(4)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上和法律上的义务。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既要受道德的遣责也要受法律的制裁。
2、如何孝敬父母:。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孝敬父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照顾父母的美德。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孝敬父母的定义与意义2. 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3.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4. 如何孝敬父母5. 亲子关系的沟通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沟通。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孝敬父母的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孝敬父母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亲子关系沟通技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孝敬父母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 讲解:讲解孝敬父母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亲子关系沟通技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分组表演孝敬父母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孝敬父母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孝敬父母的理解、亲子沟通技巧的掌握以及孝敬父母行为的实践。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感悟文章:评估学生作业中对于孝敬父母的理解和感悟。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于学生在家中孝敬行为的变化和反馈。
3. 评价标准: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能够列举出具体的孝敬行为。
能够运用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增进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如帮助家务、尊重父母意见七、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收集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
初中政治说课稿范文:《孝敬父母》导语《孝敬父母》作为一篇初中政治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尊敬、孝敬和关心父母。
本文将针对该内容进行一次说课,通过概述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评价方式,来指导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孝敬父母》这一政治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孝敬父母》为题材,属于初中政治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以道德教育为出发点,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践行“孝”这一传统美德,并提高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本篇教材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重和关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孝道精神;•掌握孝敬父母的基本理念和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启发性的问题或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有没有想过孝敬父母是什么意思?你可以举个例子吗?”2. 课堂讲授(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向学生介绍《孝敬父母》的概念和内容。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敬父母的重视,并引导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孝敬父母的方式和方法,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如“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你觉得这些方式和方法有效吗?为什么?”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以真实或虚构的案例来讲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并请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孝敬父母的行为。
5.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确保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概念和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孝敬父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的优秀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孝敬父母的含义:孝敬父母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照顾和回报。
2. 孝敬父母的原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3. 孝敬父母的方式: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回报父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对孝敬父母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孝敬父母的含义和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孝敬父母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错误和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孝敬父母,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验。
5. 总结提升: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原因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孝敬父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实践作业,如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观察学生的行动力和执行力。
六、教学难点与对策1. 难点: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将孝敬父母的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 对策: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后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孝敬父母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感人至深的孝敬父母故事视频或图片。
2. 准备关于不孝敬父母的案例材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让学生为父母至少做一件小事,如为父母倒杯水、帮忙做家务等,并记录感受。
2. 实践周期:一周。
3. 实践反馈:学生在下一堂课前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受。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孝敬父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关心、照顾父母的责任感和行动。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解决矛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孝敬父母的含义:尊敬、关心、照顾父母。
2. 孝敬父母的原因: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和关爱。
3. 孝敬父母的行动:日常生活里的关心、学习上的努力、精神上的慰藉。
4. 与父母沟通的艺术:倾听、理解、表达、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2. 难点:培养学生与父母有效沟通、解决矛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分享心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孝敬父母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与父母沟通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卧冰求鲤”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原因和具体行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分享心得。
4. 案例分析:分析孝敬父母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5. 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实践作业,如为父母分担家务、陪伴父母等。
六、教学拓展1. 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介绍中国古代孝道文化,如《孝经》、《二十四孝》等,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
2. 孝敬父母的故事:分享一些国内外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孝心。
七、情感教育1. 观看孝敬父母的视频:播放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孝心的伟大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学生演讲:组织学生进行孝敬父母主题的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恩之心。
八、实践环节1. 孝敬父母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行动计划,如为父母分担家务、陪伴父母散步等,鼓励学生将孝心付诸行动。
2.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实践作业,如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为父母做一顿饭等,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孝敬父母的行为。
八年级政治孝敬父母基础知识整合: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给我们如何做人。
(2)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住的义务。
(3)孝敬父母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2、怎样孝敬父母?(1)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2)对父母要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健康。
(3)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3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1)理解自己的父母。
理解父母的唠叨,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理解父母也有繁恼,希望得到子女的安慰。
(2) 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和优点,当与父母有矛盾时,不回避、疏远和顶撞,必要时作出让步。
(3)掌握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主动向父母回报自己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主动和父母聊天,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的活动,交换彼此的感情。
六善于交往、合作与竞争教材内容:八年级第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整合:1、为什么人生离不开交往?(1)人生离不开交往。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
(2)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
2、交往的作用:(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2)通过交往,我们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3)交往中朋友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怎样交往?(1)一个人的交往,以自我为圆心,由小及大,向外扩展,可以划为几个圆圈。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
(3)青少年时期的交往是内圈,其中朋友圈是主要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