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消化系统—4腹膜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13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第四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1.(真题2011-Z16)与消化性溃疡发生关系密切的细菌是(C )A. 链球菌B. 霍乱弧菌C. 幽门螺杆菌D. 痢疾杆菌E. 大肠埃希菌2.(真题2011-Z36)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是(D )A. 缺乏维生素KB. 急性胃黏膜糜烂C. 血小板减少D.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 反流性食管炎3.(真题2011-S87)患者,男,32岁,反复间歇性上腹痛2年,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缓解腹痛措施正确的是(A )A. 睡前加餐B. 腹部热敷C. 取平卧体位D. 服用镇痛药物E. 尽早手术治疗4.(真题2012-S92)患者,男,45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年,今日原疼痛节律消失,变为持续上腹痛,伴频繁呕吐隔宿酵酸性食物,最可能的并发症是(C )A.出血B.穿孔C.幽门梗阻D. 溃疡癌变E. 复合性溃疡5.(真题2012-S57)患者,男,41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4年。
1天来胃痛明显,无恶心、呕吐。
今晨觉头昏、乏力、黑矇,排尿、排便一次。
对于该患者,除腹痛外,护士还应重点询问(B ) A. 排便习惯 B. 大便颜色 C. 尿液颜色 D. 尿量 E. 有无眩晕6.(真题2012-S124)患者,男,40岁,近几天来上腹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小时前在睡眠中突感上腹刀割样剧痛,继之波及全腹,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拟诊为十二指肠穿孔。
肠穿孔的重要诊断依据为(D )A. 既往病史B. 腹膜炎和腹腔积液体征C. B超示腹腔液性暗区D. X线示膈下游离气体E. 患者自觉症状7.(真题2012-S125)患者,男,40岁,近几天来上腹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小时前在睡眠中突感上腹刀割样剧痛,继之波及全腹,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拟诊为十二指肠穿孔。
该患者先试行非手术治疗,其措施不包括(D )A. 禁食B. 胃肠减压C. 静脉补液D. 腹腔引流E. 应用抗生素8.(真题2012-S126)患者,男,40岁,近几天来上腹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小时前在睡眠中突感上腹刀割样剧痛,继之波及全腹,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拟诊为十二指肠穿孔。
腹膜的组织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腹膜作为人体内腹部的一个重要组织,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
它包裹着腹腔的内脏器官,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在整个腹腔内,腹膜以其多层次的结构为内脏器官提供了营养和血液供应。
腹膜由两层组成:浆膜层和纤维层。
浆膜层即内腹膜,紧贴着腹腔内的内脏器官,比如胃、肠道和肝脏等。
纤维层则位于浆膜层的外侧,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腔内的其他组织相连。
这两层之间有一个薄而透明的间隙,称为腹膜腔,其中充满了少量的液体,起到润滑作用,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
腹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腹腔内的腹主动脉和腹腔内动脉的分支。
这些血管通过穿越腹膜的间隙,进入到内脏器官中,为其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
此外,腹膜还通过间质液的循环和吸收,为内脏器官提供营养。
研究腹膜的组织结构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腹膜的功能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腹膜的层次结构和血液供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腹膜在维持腹腔内环境平衡和内脏器官正常功能中的作用。
此外,对腹膜组织结构的研究还可以为解释腹腔内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线索,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腹膜的微观结构和分子机制,并结合相关疾病的病理改变,深入研究腹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另外,结合其他组织学和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可以使用更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如显微镜观察、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来研究腹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期进一步揭示腹膜的奥秘。
综上所述,腹膜作为人体内腹部的重要组织,具有复杂而精细的结构。
深入研究腹膜的组织结构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功能及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进一步探索腹膜的微观结构和分子机制,结合临床病理,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揭示腹膜的奥秘。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介绍腹膜的组织结构:首先,我们将在第二节中讨论腹膜的组成。
这一节将详细介绍腹膜是由哪些组织和细胞构成的,包括腹膜上皮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生理考点1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消化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食管三处狭窄:第1处在环咽肌围绕食管的人口处;第2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支气管横跨食管;第3处在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膈的裂孔处。
◆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
泌酸腺由3种细胞组成: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可中和胃酸和保护胃黏膜。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主要阶段。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还能吸收部分电解质和葡萄糖。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器官,主要功能有物质代谢、解毒功能、生成胆汁。
◆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这种共同通路是胰腺疾病和胆道疾病相互关联的解剖学基础。
【复习要领】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温馨提醒】胸中段食管最易发生食管癌;胃液由壁细胞和非壁细胞所分泌的消化液组成;十二指肠球部、胃窦部是消化性溃疡最好发部位;大肠功能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胆汁由肝脏合成,胆管负责运输和排泄,胆囊负责浓缩和调节胆汁。
第二节口腔炎病人的护理考点2 鹅口疮◆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临床表现:患儿口腔黏膜覆盖白色乳凝块样片状物,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可有渗血;多无全身症状,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
以颊黏膜最常见。
◆治疗要点: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涂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
考点3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传染性极强,可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继而口腔黏膜有小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分泌物覆盖,多见于齿龈、口唇、舌和颊黏膜。
(六)唾液腺口腔周围的大唾液腺由3对,即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腮腺最大,呈不规则三角形,位于耳廓的前下方,上达颧骨,下至下颌角。
2、下颌下腺呈卵圆形,位于下颌骨体和内面,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最小,呈杏仁形,位于口腔底舌下襞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有一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有数条,开口于舌下襞。
二、咽(一)咽的位置和形态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是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位于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
(二)咽的分部与交通咽以软腭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按照咽的前方毗邻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1、鼻咽位于鼻腔后方,颅底与软腭之间,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
2、喉咽位于会厌上缘至第6颈椎体下缘之间,向下移动为食管,向前经喉口通喉腔。
三、食管(一)食管的位置与分部食管为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cm,上端在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行穿过膈的食管裂孔,下端约在第11胸椎体左侧连于胃。
1、颈部较短,长约5cm,位于起始端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之间。
2、胸部较长,长18~20cm,位于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之间。
3、腹部最短,长1~2cm,位于食管裂孔至胃的贲门之间前方邻肝叶。
特点:最重要是3处生理狭窄。
第一狭窄为食管的起始处,相当第六颈椎体下缘,离上颌切牙15cm。
第二狭窄在主支气管后方交叉处,相当4、5胸椎体之间,水平离上颌切牙25cm。
第三狭窄在食管通过膈、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十胸椎。
离上颌牙40cm。
此三部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滞留和食管癌多发部位。
3.2.4 胃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其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
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时,平均长度(胃底至胃大弯下端)为25~30cm,胃容量约1500ml。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胃分上下口,大小2弯和前后2壁,并可分为4部。
胃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
下口称幽门通十二指肠。
一、名词解释1.横切面:横过动物体,并与矢状面和额面垂直的切面。
2.掌侧:前肢的后面。
3.跖侧:后肢的后面。
4.矢状面:与动物体纵轴平等,同时又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5.额切面:又称水平面,是与地面平等,并与矢状面垂直的切面。
二、单选1.可将畜体分成前后两部的切面是(D )A.矢状面 B.正中矢状面 C.额切面 D.横切面2.四肢靠近躯干的一端称( B )A.远端B.近端C.背侧D.腹侧3.前肢的前方称( A )A.背侧B.掌侧C.跖侧D.内侧4.后肢的前方称(A )A. 背侧B.掌侧C.跖侧D.内侧5.与纵轴平行且与地面相垂直的正中切面称( A )A. 正中矢状面B.侧矢状面C.额切面D.横切面6.可将畜体分成背腹两部的切面是(C )A.矢状面 B.正中矢状面 C.额切面 D.横切面7.可将畜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切面是(D )A.矢状面 B.斜切面 C.额切面 D.横切面8.四肢远离躯干的一端称( B )A.远端B.近端C.背侧D.腹侧三、多选题1.下列的切面中有哪些切面把躯体切为不对称的两半( ACDE )A.矢状面B. 正中矢状面C.额切面D.横切面E.斜切面2.前肢的后方和后肢的后方称为( CD )A.背侧B.腹侧C.掌侧D.跖侧E.内侧3.额切面的上方和下方称( AD )A.背侧B.内侧C.外侧D.腹侧E.正中面4.下列的切面中有哪些切面可以把躯体切为左右两半( AB )A.矢状面B. 正中矢状面C.额切面D.横切面E.斜切面四、判断改错,在你认为正确的括号内添" ",在认为错误的括号内添"-",并改正错误。
1.离正中矢状面近者称内侧()。
2.横切面的前方称尾端(—)。
3.四肢的背侧均是四肢的前方()。
4.四肢距躯干近的一端称远端(—)。
5.后肢的后方称为跖侧()。
6.四肢距躯干近的一端称近端。
()五、填空1.作解剖定位时,前后肢的后面分别称为掌侧和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