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流配送中心流通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71
自动化立体仓库规划设计总复习第一章 绪论概念、名词解释、回答问题 1.物流、物流系统 2.供应链 3.企业物流 4.第三方物流5.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6.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7.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8.精益物流、绿色物流9.配送中心的类型10.配送中心的功能模块 11.配送中心的作用第二章 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概念、名词解释、回答问题 1.配送中心的目标任务2.基本资料的收集分为几个阶段3.基本资料定量分析、定性分析4.ABC 分析法、EIQ 规划法5.一般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分析项目 第三章 配送中心的网点设置 概念、名词解释、回答问题 1.配送中心布局目标 2.网点设置考虑的因素3.物流网点设置的选址模型4.选址方法5.一元网点布局法:重心法、微分法6.多元网点布局法:数学模型、运输规划法 计算1.盈亏点平衡法例1 :某外资企业拟在国内新建一条生产线,确定了三个备选场址。
由于各场址土地费用、建设费用、原材料成本不尽相同,从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
三个场址的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试确定最佳场址。
1.重心法(单一配送中心选址问题)()∑=ni i i i i d x q r 1*()∑ni i i i d y q r例2:某公司拟在某城市建设一座化工厂,该厂每年要从P、Q、R、S 四个原料供应地运来不同原料。
已知各地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年运量如表2,假定各种材料运输费率相同,试用重心法确定该厂的合理位置。
第四章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概念、名词解释、回答问题1.中心功能组成\基本物流功能\扩展功能\配套服务功能2.储存基本单元的标准化设计:基础模数、物流模数3.中心基本作业4.区域布置设计\关联性分析\分析方法及模型5.分拣系统规划与设计基本内容:播种式与摘果式拣选的区别与适应范围6.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基本内容:7.条形码概念、特点、基本工作原理;8.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特点、基本工作原理;9.条形码与RFID标签的区别10.库存理论:安全库存量、订货点、订货周期、交货周期图解1.掌握关联线路图绘制与分析2.配送中心的一般区域作用及结构图接货区、储存区、理货、备货区、分放、配装区、外运发货区、加工区3.货位布置的方式垂直式布置、倾斜式布置考题形式:1.单选择题(20分)2.多选择题(20分)3.名词解释(20分)4.简答题(20分)5.计算题(20分)自动化立体仓库规划与设计复习参考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为(),而()是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二者共同构成了流通的主要内容。
物流学概论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化的功能.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场。
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更具市场竞争力。
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
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3、“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⑤精益物流理念⑥物流一体化理念⑦联盟与合作理念⑧绿色物流理念.5、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第一章配送作业认知同步测试(仅针对知识)一、单选题1. 配送是指“在(),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A、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B、城市范围内C、工厂区域内D、城市之间2. 配送将物流和()紧密结合起来。
A、装卸B、供应链C、商流D、仓储3. 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称为()A、集货B、分货C、存货D、流通4.使用各种拣选取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物品,按客户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地点是()A、配货B、集货C、存货D、分货5. 适用于需要数量较大的商品,单独一种或少数品种就可以达到较大运输量,可实行整车运输,这种配送方式称为()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D、定时配送6.按用户要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每种商品需要量不大)配备齐全,凄成整车后由配送中心送达用户手中,这种配送方式称为()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D、定时配送7.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称为()A、定时配送B、定量配送C、定时定量配送D、即时配送8.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称为()A、集中配送B、共同配送C、分散配送D、加工配送9.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是()A、制造商型配送中心B、批发商型配送中心C、零售商型配送中心D、专业物流配送中心10. 配送以()为出发点A、自身的需要B、市场规模C、用户要求D、产品特点11.配送以送货为目的,但()A、送是配的前提B、拣货是订单的前提C、配和送不分先后D、配是送的前提12. 配送有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顾客的配置。
()是经营战略至关重要的内容。
A、设备B、工资水平C、接近顾客D、车辆多少13. 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额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做运输工具A、汽车B、火车C、轮船D、飞机14. 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A、具有普遍性B、不具有普遍性C、是每个配送中心必备的D、是没利润的15.一下最容易采取整车运输的是()A、少品种大批量配送B、定时配送C、共同配送D、分散配送二、多选题1. 以下属于配送的要素的是()A、集货B、结算C、储存D、配装2.按配送的职能形式分配送可以分为()A、销售配送B、供应配送C、销售与供应相结合的配送D、代存代供配送3. 配送作业的基本环节包括()A、备货B、理货C、加工D、送货4. 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配送可分为()A、定时配送B、定量配C、定时定量配D、即时配送5.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A、储存型配送中心B、流通型配送中C、加工型配送中D、区域配送中心6.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配送可以分为()A、储存型配送中心B、多品种少批量配送C、少品种大批量配送D、区域配送中心7. 即时配送不预先确定不变的配送数量。
第四章物流网络一、单选题1、()不向固定化、专业化配送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同的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P55A柔性配送中心 B专业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 D销售配送中心2、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被称为()。
P56A.储存型配送中心B.销售型配送中心C.流通型配送中心D.柔性配送中心3、()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末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P56A辐射型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流通型配送中心D扇形配送中心4、物流中心的上游是()。
P54A批发商 B配送中心C工厂 D零售商5、对物流基地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P54A集约 B系统 C开放 D高效6、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为配送范围,往往与零售经营相结合,比较适合从事 ( )配送。
P55A.多品种,多批量,多用户B.多品种,少批量,多用户C.少品种,少批量,多用户 D.少品种,参批量,少用户7、()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是处于运输线上的结点。
P49A综合性结点 B储存性结点C转运性结点 D流通性结点8、()是介于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之间的一种物流结点,其规范、功能和影响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P54 A物流线路 B物流枢纽 C物流企业D物流中心9、广义物流网络主要包括()和物流信息网络。
P45A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B物流客户网络 C物流企业网络 D物流通讯网络10、()是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P49A综合性结点 B储存性结点 C转运性结点 D流通性结点11、()以较强的辐射能力的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
P55A柔性配送中心 B区域配送中心 C供应配送中心D销售配送中心12、()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
第四章现代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及其运作管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简述包装的功能以及实现包装合理化的途径?包装具有以下四种功能,即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及方便消费。
包装合理化的途径:(1)包装尺寸标准;(2)包装作业机械化;(3)包装的轻薄化;(4)包装单位大型化;(5)包装成本低廉化;(6)包装的绿色化。
2.什么是集合包装?商品集装化的作用有哪些?集合包装是指将若干个相同或不同的包装单位汇集起来,最后组成一个更大的包装单位或装入一个更大的包装容器内的包装形式。
商品集装化的作用:(1)有利于实现商品运输,减少装卸的劳动强度,减少重复操作,提高运输、装卸效率。
(2)缩短装卸时间,加速车船周转,提高物流效率。
(3)保证商品的储运安全。
(4)节省包装费用,降低运输成本。
(5)促进商品包装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的实现。
3.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包括哪些?合理化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省力化原则;(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
4.论述运输生产的特点,什么是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运输生产的特点:(1)运输生产对象的广泛性(2)运输生产不创造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3)运输生产的非实体性(4)运输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5)运输生产不平衡性(6)各种运输方式产品的同一性(7)巨大的外部性与成本转移性运输合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合理化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运输合理化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3)运输合理化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物流速度;(4)运输合理化能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
运输合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合理化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运输合理化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3)运输合理化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物流速度;(4)运输合理化能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
课时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
新授知识
师生问好
做第一节测试题活跃课堂气氛
一、流通加工包装技术
1、配送包装的功能
1)保护功能
保护功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主要是防止有
害生物对物品的侵害以及异物流入造成的污染和物品
的丢失、散落等。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防止商品破坏变形
(2)防止物品发生化学变化,如吸潮,生锈
(3)防止腐蚀,霉变,鼠虫侵食
(4)防止污染
(5)防止丢失,散失
2)方便功能
方便功能即物品包装具有便利流通、方便消费的
功能。
在物流过程中,包装物上对操作的说明可用于
指导搬运作业。
科学合理的包装会大大提高物流作业
的效率和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方便运输
②方便装卸
③便利储存
④便于商家和消费者使用
⑤便于包装制品本身的生产和废弃后的再生利用
3)促进销售、满足消费需求
包装的外部形态是商品很好的宣传媒介,富有特
色的包装可以激发顾客对商品的偏爱和购买欲望,对
客户的购买有刺激作用,具有广告效力,
(1)宣传,美化
(2)便于陈列,识别,选购
(3)方便携带、使用和销售
2、包装标志和材质特性
积极回答问题,为
小组加分
思考:配送为什么
要进行包装?能实
现什么作用?
跟随教师节奏,为
接下来的小组讨论
做准备。
1
4
20。
第四章配送信息管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D)A.存储功能B.分拣功能C.加工功能D.计划功能2.下列哪项不属于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C)A.集散功能B.信息功能C.配载功能D.衔接功能3.下列哪项是按配送中心功能划分的配送中心(B)A.城市配送中心B.流通加工配送中心C.共同型配送中心D.零售业配送中心4.下列哪项是按配送区域划分的配送中心(A)A.城市配送中心B.流通加工配送中心C.家电商品配送中心D.第三方配送中心5.配送作业的一般流程中不包括以下作业(A)A.采购作业B.进货作业C.储存作业D.配货作业6.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中不包括以下作业(A)A.分拣作业B.补货作业C.加工作业D.配送作业7.加工配送型配送中心流程中,主要突出的是以下作业(C)A.收货作业B.理货作业C.加工作业D.信息处理8.配送中心系统的逻辑结构,其横向模块不包括(D)A.客户联络中心B.库存管理中心C.信息服务中心D.配送调度中心9.配送中心系统的逻辑结构,其纵向层次不包括(C)A.数据管理层B.业务处理层C.中央控制层D.决策分析层10.配送中心管理系统构架中,不包括以下系统(C)A.采购管理系统B.仓库管理系统C.运输规划系统D.财务管理系统11.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模块(D)A.订单处理模块B.拣货规划模块C.库存控制模块D.运输管理模块12.配送中心的仓储加工业务中,不包括下列哪项作业(B)A.库存管理作业B.检验盘点作业C.补货及拣货作业D.流通加工作业13.配送中心的出货配送业务中,不包括下列哪项作业(B)A.货物验收B.车辆调度C.配送运输D.到货交接14.配送中心库存管理子系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模块(D)A.商品分类分级B.库存跟踪管理C.库存控制与盘点D.出入货检验15、配送中心运输管理子系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模块(C)A.运输过程控制B.运输资源管理C.运输维修管理D.货物跟踪系统16、配送中心经营绩效管理子系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模块(B)A.配送资源计划B.运输资源管理C.经营管理模块D.绩效管理系统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有(ABDE)A.集散功能B.分拣功能C.运输功能D.信息功能E.采购功能2.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有(ABCE)A.储存功能B.分拣功能C.配送功能D.服务功能E.衔接功能3.下列按经营主体划分的配送中心是(ADE)A.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B.共同配送中心C.公共配送中心D.零售商型配送中心E.制造商型配送中心4.下列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划分的是(ADE)A.流通型配送中心B.批发商型配送中心C.区域配送中心D.加工型配送中心E.储存型配送中心5.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中包括以下作业(ABDE)A.进货作业B.补货作业C.加工作业D.配送作业E.分拣作业6.加工型配送中心的流程中包括以下作业(ACD)A.储存作业B.补货作业C.流通加工作业D.配送作业E.分拣作业7.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包括(ABCE)A.仓储管理系统(WMS)B.车辆调度(跟踪)系统C.采购管理系统D.运输规划系统E.财务会计系统8.配送中心系统的逻辑结构,其纵向层次包括哪些(ABE)A.数据管理层B.业务处理层C.中央控制层D.管理执行层E.决策分析层9.配送中心系统的逻辑结构,其横向模块包括哪些(ABD)A.客户联络中心B.库存管理中心C.配送调度中心D.信息服务中心E.客户服务中心10.配送中心的仓储加工业务中,包括下列哪项作业(ACDE)A.库存管理作业B.检验盘点作业C.拣货作业D.补货作业E.流通加工作业11.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模块中,包括下列哪些模块(ABC)A.订单处理模块B.拣货规划模块C.库存控制模块D.运输管理模块E.线路设计模块12.配送中心库存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下列哪个模块(ABC)A.商品分类分级B.库存跟踪管理C.库存控制与盘点D.出入货检验E.订单管理13.配送中心运输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下列哪个模块(ABE)A.运输过程控制B.运输资源管理C.运输车辆管理D.运输人员管理E.货物跟踪系统14.配送中心的出货配送业务中,包括下列哪项作业(ADE)A.货物验收B.车辆调度C.车辆跟踪D.配送运输E.到货交接15.配送中心经营绩效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下列哪个模块(ACD)A.配送资源计划B.运输资源管理C.经营管理模块D.绩效管理系统E.库存资源管理三、简答题:1、配送和配送信息的概念是什么?答:配送以满足用户对商品数量、质量、时间和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实现商品从物流节点到用户的时空转移。
智能物流配送中心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2)1.2 智能物流配送中心特点 (2)第二章:硬件设施与设备 (3)2.1 设施布局 (3)2.2 关键设备介绍 (3)2.3 设备维护与保养 (4)第三章:信息管理系统 (4)3.1 系统架构 (4)3.2 功能模块介绍 (5)3.3 系统操作指南 (5)第四章:库存管理 (6)4.1 库存策略 (6)4.2 库存盘点 (7)4.3 库存预警 (7)第五章:订单处理 (8)5.1 订单接收与审核 (8)5.1.1 订单接收流程 (8)5.1.2 订单审核流程 (8)5.2 订单分配与调度 (8)5.2.1 订单分配 (8)5.2.2 订单调度 (9)5.3 订单跟踪与反馈 (9)5.3.1 订单跟踪 (9)5.3.2 订单反馈 (9)第六章:拣选作业 (9)6.1 拣选策略 (9)6.2 拣选设备与工具 (10)6.3 拣选作业流程 (10)第七章:打包与复核 (11)7.1 打包方法与标准 (11)7.1.1 打包方法 (11)7.1.2 打包标准 (11)7.2 复核作业流程 (11)7.2.1 收到订单 (11)7.2.2 检查产品 (11)7.2.3 打包产品 (11)7.2.4 核对打包信息 (11)7.2.5 贴上标签 (12)7.2.6 入库 (12)7.2.7 发货 (12)7.3 异常处理 (12)第八章:配送作业 (12)8.1 配送路线规划 (12)8.2 配送车辆调度 (13)8.3 配送作业流程 (13)第九章:质量管理 (13)9.1 质量控制标准 (13)9.2 质量检验与监控 (14)9.3 质量问题处理 (14)第十章:安全管理 (15)10.1 安全管理制度 (15)10.2 安全教育与培训 (15)10.3 应急预案与处理 (15)第十一章:人力资源管理 (16)11.1 员工招聘与培训 (16)11.2 员工考核与激励 (16)11.3 员工福利与保障 (17)第十二章: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2.1 数据分析与评估 (17)12.2 改进措施与实施 (17)12.3 创新与发展策略 (18)第一章:概述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生产与消费、调节供需关系、提高物流效率等关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