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智叟亡以应 (6)亡
国恒亡
动词,无、没有 动词,灭亡、消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且焉置土石 (7)焉 有子存焉
疑问代词,哪里 语气词
以残年余力 (8)以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介词,凭借 连词,来
(9)其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代词,他,指愚公
二、知识讲解,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是
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 清静无为。《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 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 事。《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 说。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两小儿辩日》《杞人 忧天》等文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结合文本,探究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式、人数、路 程以及移山决心。
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痛感迂塞之苦) 移山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工具简陋)
移山人数:“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移山人单力薄)
移山路程:“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冬夏换季,始一反焉” (移山路途遥远)
智叟
愚公
1.“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作者用一对反义词为两人命 名,可以形成鲜明对比。
2.作者在命名上还特意将两个人物加以颠倒:愚公大智大勇、 坚定执着,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冥顽不灵,命名为 “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3.“公”和“叟”的称呼也值得深思。“公”和“叟”带有一 定的感情色彩:“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则是一 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作者对人物的 命名,反映了自身的感情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