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下·一年好景君须记(转眼间)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范文1:一年好景君须记(一类上)人大附中有一年的好景,需要被我们记起。
当鸦片战争的炮火轰醒了国人,惊恐的眼神与屈辱的泪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们,站了出来,身着青衫抑或全套西装,在隐形的战场上开始了第一场厮杀。
这年好景,在历史书上被称作“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这短暂的春天并不一定激情四射,但你若细品,自然看得见沉默的表面下翻滚的熔岩。
那是范旭东的永利制碱厂。
在外国企业垄断技术下的勉力支撑与苦心钻研,并未直接带来好运。
望着劣质泛黄的第一批产品,他们在嘲笑声中奋起,在世博会上用洁白的纯碱驳斥了“中国人造不出像样的碱”这一论调。
那是张骞的大生集团。
在被梁启超誉为“中国进步最大的城市”的南通,这位末世状元让机械化的生产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那是棉花大王穆藕初对从种棉花、纺布到管理工厂的系统性学习,那是中国船王卢作孚短小精悍的身躯中钢铁般的意志。
商人,这个在古时一直被边缘化的阶层,在各方面与外国资本家们分庭抗礼。
他们的爱国热情深埋在理智的外壳下,他们的理想隐藏在埋头苦干的背影中,对国家的忧虑驱动他们,去寻求最快的发展方法与最好的机遇。
这在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背后中国商人不屈的斗志与昂扬的激情,不是最好的风景吗?不应被铭记吗?然而,他们连同这般好景被遗忘了。
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他们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食指如是说。
不错,我们永远无法获取历史的真相,唯有在远离后回望才可让我们把残缺的碎片拼回原来的景象。
然而,在四十年前的那场浩劫燃烧掉他们的功绩之后,在仇富情绪弥漫的当下,我们就有理由去漠视一段中国现代企业先辈们奋斗的辛酸好景吗?一个因为眼下的心态而不敢正视过去的民族是懦弱的,一个因为历史的阻碍而淡忘先辈们淋漓鲜血的民族是悲哀的。
过去的他们本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但中国人,一向不长记性。
斯人已逝,侯德榜进入了化学课本,他的辛酸无人得知。
穆藕初以昆曲推广者的身份被铭记,张骞与绣娘的忘年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扬。
一年好景君须记作文300字3篇一年好景君须记作文300字(1)——我校举行觉民中小学第四届体育艺术文化节一片好景藏不住,满园盛开体艺“花”。
12月24日上午,我校在体育场隆重举行了主题为“觉民情•中国梦”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觉民中小学第四届体育艺术文化节”开幕式。
区教育局党支部书记姚刚、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巨云和、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建、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巨及其他单位的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我校谢伍成副校长主持,姚刚书记和谢睿校长分别致辞。
__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几年来,觉民中小学更新办学理念、狠抓教学质量、注重文化建设、着重艺术陶冶,在践行“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自主•探究’导学型课堂教学路子的基础上,以艺体特色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多彩校园文化为提升文化素养的支撑点,进一步营造了校园积极健康、高雅文明的人文环境,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与动力,极大地增强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觉民中小学举办的体育文化艺术节,不仅充实了我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提高了我区创办教育强区的教育品位。
希望觉民中小学的全体师生,能够以成绩为台阶,以不满足为动力,用活力和激情演绎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为我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进步而不懈努力!谢睿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体育文化艺术节不但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和艺术表演活动,可以敦促师生们在徜徉文化长廊的间隙,走向操场,走进阳光,走进艺术的殿堂,让大家在“文化的海洋、体育的世界、艺术的天空”中陶冶高尚的情操、激扬青春的活力、提高艺术的素养、享受快乐的时光。
希望全体师生以本届体艺节为机遇,紧抓课改时机,抒发共同的炽热情怀,构筑觉民辉煌的梦想!24日下午至25日,运动健儿们在田径赛场上,本着“友谊至上、永争第一”的精神,为了荣誉和梦想,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品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
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
因苏轼荐知隰州。
仕至文思副使。
七年,卒,年六十。
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
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
奇士”。
②擎:文中指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③傲霜:文
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文中指你,指刘景文。
⑤盖:文中指车盖,
这里比喻荷叶。
⑥橙黄橘绿时:指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翻译: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赏析: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 (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
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该作品是苏诗中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诗句意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苏轼的《赠刘景文/ 冬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橙黄橘绿的时节啊!《赠刘景文 / 冬景》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诗中所咏为初冬景物。
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劲节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
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
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
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
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
苏轼用擎雨无盖说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传神!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
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
诗人的观察可谓细致矣,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可谓强矣!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
“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
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
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
三一文库()/小学二年级〔古诗词《赠刘景文》原文欣赏及翻译赏析(二年级学习)〕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第1页共3页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23。
一年好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
1.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意思,不就是告诉咱要珍惜那些美好的时光嘛!就像咱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果园里疯跑,那满树的橙子橘子,可不就是最美的风景!
2. 你想想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说的不就是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吗?好比你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花开了,那种惊喜呀!
3. 哎呀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简直就是在提醒我们,别错过每个季节的独特之美呀!就像秋天的枫叶似火,难道不值得记在心里?
4.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难道不是在说要抓住当下的美好吗?比如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炉火边,温暖又幸福!
5. 嘿,“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不就跟我们努力工作后取得成果时的喜悦一样嘛!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呀!
6. 你们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呀?像偶然抬头看到的美丽晚霞。
7.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不是在暗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美好吗?就像每天的早餐,简单却温暖。
8. 哇塞,“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难道不是在教导
我们珍惜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吗?好比烟花绽放的那一刻!
9. 咱得明白,“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呀,这就好像是说我们要把那些难忘的经历都好好收藏起来,像收集宝贝一样!
1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美好一直都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吗?就如同朋友的一个拥抱。
我的观点结论:“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就是让我们珍惜生活中的各种美好,无论是大自然的景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珍藏。
赠刘刘景文这首诗的意思一、作者介绍苏轼,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文豪。
他在北宋时期那是相当有名气,写了好多好多绝妙的诗词文章。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起伏,被贬谪过好多地方,但他不管到哪都能活得很潇洒,还把自己的各种感受都写进诗里。
二、原文及注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 荷尽:荷花凋谢。
2. 擎:举,向上托。
3.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4. 菊残:菊花凋谢。
5.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6.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7.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三、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四、赏析1. 前两句写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人先从荷、菊两物着眼,荷花已经没有像雨伞一样的叶子了,菊花也只剩下傲立在霜雪中的残枝。
这一描写把深秋初冬的萧瑟景象展现出来,“荷尽”“菊残”写出了时节的特征。
2. 后两句抒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前面描写衰败景象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告诉朋友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其实就在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这不仅仅是在说景色,更有一种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即使到了人生的秋冬季节,也依然可以有收获、有希望,就像橙黄橘绿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
苏轼通过这首诗鼓励他的朋友刘景文,不要因为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就灰心丧气,要看到自己仍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应该是橙黄橘绿的时候。
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在春夏交替时的绚丽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
在这句诗中,橙黄橘绿的色彩给人一种明亮、活泼、温暖的感觉。
春天的橙黄代表着阳光和生机,夏天的橘绿则象征着成熟和丰收。
这种绚丽的色彩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可以在人们的生活中找到。
人们在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时,也能感受到心灵得到治愈和安慰。
深入探讨这句诗,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自然景色的角度来看,橙黄橘绿的时候往往是春夏之交,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树木抽出新芽,鲜花盛开,草木葱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不竭的力量和生命力。
这也是人们喜欢出游踏青的时节,因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从人生阅历的角度来看,橙黄橘绿的时候也代表着人们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这个时候,可以是人们迎接新的挑战,也可以是人们收获丰硕的成果。
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喜悦与满足,回首过往,感慨万千。
这也是人们喜欢记录生活点滴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文字记录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如此的美好和珍贵。
再次,从心灵情感的角度来看,橙黄橘绿的时候也给人一种温馨和和谐的感觉。
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心情愉悦,对生活充满希望。
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感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也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这也是人们喜欢与亲朋好友共度欢乐时光的时候,因为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和温馨。
总结来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不仅仅是一句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向往。
橙黄橘绿的时候,无论是自然界、人生阅历还是心灵情感都会给人一种温馨、美好、和谐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感慨生活的美好,珍惜眼前人和事,也会感受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好。
正如诗人王之涣所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的时光总是令人心驰神往,仿佛一切都变得明朗而充满希望。
冬景苏轼《冬景》是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传诵千古名诗,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
冬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
苏轼《赠刘景文》全诗翻译与赏析《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该作品是苏诗中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
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
因苏轼荐知隰州。
仕至文思副使。
七年,卒,年六十。
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
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文中指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向上托举荷叶)③傲霜:文中指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文中指你,指刘景文。
⑤盖:文中指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⑥橙黄橘绿时:指秋末冬初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也指硕果累累的秋天翻译: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那秋末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
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以勉励之。
(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一年好景君须记
转眼间,时光流逝,又是一年春好处。
暖日斜照,春色旖旎。
我们融情于这大好时光。
却也咀嚼着,对往日的回忆。
一年过去,我们的笑泪幻化成桃红柳绿,也变成了那冰雪腊梅,俨然一室好风光。
只是,君莫忘,我们的人生齿轮快速转动,留不下太多的东西。
但这一年,景致奇好,君须记牢。
这一年,我们步入高三。
仍记得那个淡红色的黄昏,军训楼旁,我们围坐一圈,各自小心翼翼地带着愿景和梦想的憧憬,唧唧喳喳。
谈论着一年之后我们会奔向何方,一年之后你们还在哪里。
那时的我们是否还能如今日一般携手在校园漫步,在宿舍谈天说地。
女生脸上因为兴奋而泛上红晕。
说出心仪已久的大学,仿佛明年的今日我们已置身于那仰慕已久的校园。
梦想的味道真甜。
我们分享着糖果甜蜜的喜悦,彼此打气,为希望拼搏努力。
这一年,我们成年了。
仍记得成人仪式上高举右拳,左手捧着火红的宪章,高声宣读着誓言。
那誓言的每一个字都敲在心间,仿佛承载着千斤的重量,我们都知道它叫责任,只是这一刻它似乎变得迫近而真切。
它就在面前站着,张开双臂带着坚定自信的微笑迎接着你。
无法躲藏也不愿躲避,使命感油然升起,责任的色彩染绿了那片森林。
这一年,我们奋斗拼搏。
仍记得明亮的教室中,静得只充斥着唰唰的笔声,汗水细细密密的藏在额发间,顽皮地不肯汇聚,滴落。
手指的关节酸痛不已,脖子也有些微微发酸,但谁也不愿小小松懈的放下手中飞舞的笔。
外面的喧闹与我无关。
汗水浸湿在土地上,长出一棵幼苗。
再等一等,明年外面就能看到满野的鲜花,摘取一颗颗果实。
这一年,普通却不平凡。
外面的生命中拥有许许多多的“一年”,也有着数不清的美景。
只是,没有太多的景致如这一年这般,如此倾注养分与汗泪。
我们应该铭记,我们真心拼搏的岁月,这是人生中最美的景色,这一年好景君须记。
【点评】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展板式呈现“一年”中值得记忆的好景。
蜻蜓点水,没能深入挖掘“须记”的原因。
语言在划线部分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