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医学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29
肺炎链球菌肺炎课件关它的一些病症。
潜伏期1~2天。
起病前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也可发生在健康的青壮年,但常有受寒、淋雨史。
骤起剧烈寒战、发热、剧烈的胸部刺痛或刀割样疼痛,常随咳嗽及呼吸加重,以致患者好卧向患侧,限制该侧胸廓运动以减轻胸痛。
严重者延及膈面胸膜,则胸痛牵涉下胸、上腹或肩部。
有刺激性干咳,可有少量黏痰,带血或呈铁锈色。
病变广泛则有气急及发绀。
重症常伴有呕吐、腹胀、黄疸、肌痛、衰弱,少数可见血压下降及休克。
胸部体征病初可不明显,实变期可有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语颤增强、湿性啰音;胸膜发炎,则有胸膜摩擦音及局部胸壁压痛。
如见器官移位则提示肺不张或胸腔积液。
如见颈静脉怒张,肝大,则提示合并心力衰竭。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常增至×109/l,中性粒细胞达80%,伴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老弱患者白细胞计数可不增多。
二、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或称肺炎链球菌所引起,占院外感染肺炎中的半数以上。
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患者有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血痰等症状。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轻症或不典型病较为多见。
[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成对或呈链状排列,菌体外有荚膜,荚膜多糖体具有特异抗原性,根据血清试验现已知有86个亚型。
成人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以第3型毒力最强,而儿童中为6、14、19、及23型。
这些细菌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只有当免疫力降低时方始致病。
少部分发生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若未及时恰当治疗,可导致死亡。
肺炎球菌在干燥痰中能存活数月;但阳光直射1h,或加热至52℃10min,即可灭菌,对石炭酸等消毒剂亦甚敏感。
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这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有一定关系。
患者常为原先健康的青壮年人以及老人和婴幼儿,男性较多见,多数患者先有轻度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者受寒、醉酒或全身麻醉史,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细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在肺泡内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