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使用关联词
- 格式:ppt
- 大小:169.50 KB
- 文档页数:25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之关联词,附答案解析一、关联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的句子连接起来的词,就是关联词。
简单来说:就是把两个句子连在一起的词。
二、关联词的类型关联词常见的类型有八种:并列、继承、递进、因果、选择、转折、假设、条件。
1.并列关系的几个分句分别解释同一件事。
例如: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
鸟儿们一会儿飞起来,一会儿又落在树枝上。
今晚的月亮是那么圆,那么亮。
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也------- 、 -----还-----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不是----而是--------、有时-----有时------又------又-------、既-----又-------2.继承关系的几个条款是按一定顺序说的,意思是连续的动作或一系列的事件。
例如:小狗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口边迎接。
妹妹写完了作业,又去画画。
他先洗了脸,然后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又-------、 ------才------------便------、 ------跟着------------接着------、 ------从而------------于是------、 ------就------首先------然后------、起先------后来------3.递进关系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例如:明明不光歌唱得好,舞跳得也棒。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写歌词。
在百米决赛中,他不但夺得了金牌,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但------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也、又)------不但(不只、不止、不光、不单)------而且------4.因果关系一个从句表示原因或依据,另一个从句表示结果或推论。
关联词用法(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表达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等等。
(2)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
分句间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不但、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尚且……,何况,…”等。
(3)选择复句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
选择复句有两种。
一种是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词语。
另一种是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常用“或者……”、“也许……,也许……”等关联词语,表示几种可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挤;也常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关联词语,表示两种可能性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存有。
(4)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
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这类复句常用“虽然(即使、固然)……,但是(不过、却)…”、“不过”、“不过”等关联词语。
(5)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
这类复句两个分句间的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说明因果关系,有的两个分句是前因后果,有的两个分句是由果溯因。
常用“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词语。
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
一般用“既然…,那么/就…,”等关联词语来表示。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或结论,而后做进一步推论。
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而、只是。
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
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关联词使用错误的四种病句类型一、搭配不当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和”应改为“还是”)2、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应改为“尽管”)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做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是必要的。
(应改为“进而”)4、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v1.0 可编辑可修改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了观众的称赞。
(“从……到”应改为“是……还是”)4、 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奥委会。
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技巧详解常见关联词分类【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一边……一边……是……也是(不是)……即……也……一方面……一方面……例句:1.我们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
2.领导一方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缺点。
3.这个商场的东西价格又贵,质量又差。
4.老王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到这么大。
5.这本书不是我的,而是他的。
6.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因为(由于)……所以……既然……就……例句:1.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重复了。
(前因后果)2.我之所以不再重复了,是因为你们都知道了。
(前果后因)3.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前果后因)4.由于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所以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5.因为有了同学们的热情帮助,所以小明的学习进步很快。
6.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7.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8.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尽管……可是…………然而…………却……例句:1.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2.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3.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
4.这孩子尽管年纪不大,可是懂得的东西却不少。
5.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爷爷还依然坚持早锻炼。
6.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7.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关联词”我能行!一、了解关联词的概念和作用:关联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到前后分句之间相互关联作用的词语。
所以这些词语都是规定的,不能随意改动。
二、怎样学好关联词:1、要知道有哪些关联关系,了解各种关联关系的意义。
2、背诵常用的关联词。
三、实例分析学习:(1)并列关系:表示句子中前后分句的程度相同,或重要性一样。
例句:①你们家的孩子既.聪明又.可爱。
(分析:说明这个孩子聪明和可爱都有。
)②妈妈一边..烧菜。
..听音乐,一边(分析:听音乐和烧菜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
)背诵常用的关联词: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同时……。
(2)递进关系:表示句子中后分句要比前分句意思更进一步,程度更深。
例句:①小明不但..是班级中的体育运动健将。
..学习成绩好,而且(分析:班级中成绩好的学生很多,在成绩好的学生中还要体育也好的学生就很少了。
)背诵常用的关联词:不但……而且……,……甚至……。
(3)选择关系:在句子前后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例句:①这件衣服不是..小张掉的。
..小明掉的,就是(分析:在小明和小张中选择一个。
)②你是.相信我的话呢,还是..相信他的话?(分析:在“我的话”和“他的话”中选择一个。
)背诵常用的关联词: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
(4)转折关系:表示后分句的结果与前分句预想的不一样,结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时预想和结果完全相反。
例句:①虽然..你拼命练习,但是..这次比赛还是输了。
(分析:按照前句中的“拼命练习”来看,一般后句应该是要“胜利”的,但是实际上“输”了,后句的结果和前句的预想完全相反。
)背诵常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却……,……可是……,……然而……。
(5)因果关系:前分句是原因,后分句是结果。
注意原因和结果可以互换位置。
例句:①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们的春游改期了。
(分析:“下雨”是原因,造成了“春游改期”的结果。
怎样正确使用关联词正确使用关联词复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成的句子,也称为关联句。
通常使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复句。
常见的关联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转折关系,如尽管、可是、虽然、但是等。
2.假设关系,如如果、就、即使、要是、倘若等。
3.条件关系,如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等。
4.因果关系,如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等。
5.并列关系,如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等。
6.承接关系,如一、就、起先、后面等。
7.递进关系,如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而且等。
8.选择关系,如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
在使用关联词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了解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
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
在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中,应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来确定使用何种关系。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例如: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研究。
第一句中,“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
如果将“只要”与“才”搭配,应该将“才”改为“就”。
1.我们要珍惜时间,_______不要虚度光阴。
(否则/因此)2.我很想去旅游,_______我没有足够的钱。
怎样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关联词在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将句子进行合并,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在使用关联词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关联词,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用关联词合并句子,以及一些常用的关联词及其用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关联词。
关联词是连接句子、段落或者文章的词语,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表达时更加准确清晰。
常见的关联词包括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等。
在使用关联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从而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当我们在写作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紧密,可以通过关联词进行合并的情况。
比如,当我们想要表达两个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可以使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来连接这两个句子,从而使句子更加连贯。
另外,当我们想要表达两个句子之间的递进关系时,可以使用“而且、另外”等关联词来连接这两个句子,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常用的关联词及其用法。
首先是并列连词,常见的有“而且、另外、还有”等,它们用来连接并列的句子或者词语,使句子更加连贯。
其次是递进连词,常见的有“而且、另外、还有”等,它们用来表示递进关系,使句子更加丰富。
再次是转折连词,常见的有“但是、然而、可是”等,它们用来表示转折关系,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是因果连词,常见的有“因为、所以、由于”等,它们用来表示因果关系,使句子更加连贯。
总之,关联词在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将句子进行合并,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
在使用关联词时,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关联词,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如何用关联词合并句子,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