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真题及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19
2015全国硕⼠研究⽣⼊学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 动物⽣理学与⽣物化学试题 ⽣物化学 五、单项选择题:22~36⼩题,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22. 下列维⽣素中,能够预防脚⽓病的是A.维⽣素B1B.维⽣素B2C. 维⽣素AD. 维⽣素D 23. 下列氨基酸中,分⼦量最⼩的是A.AlaB.AspC.GluD.Gly 24.下列密码⼦中,与密码⼦5’-ICA-3’配对的是A. 5’-GGA-3’B.5’-GGC-3’C. 5’-UGU-3’D. 5’-GGU-3’ 25. 下列酶中,属于裂解酶的是A.⼄糖激酶B.顺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丙转氨酶 26.⼤肠杆菌完整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A.50SB.60SC.70SD.80S 27. 原核⽣物RNA聚合酶中,被称为起始因⼦的是A.α亚基B.β亚基C.β’ 亚基D. 亚基 28. 下列反应中,由激酶催化的是A.葡萄糖转为6-磷酸葡萄糖B.丙酮酸转变为⼄酰CoAC.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D.3-磷酸⽢油酸转变为2-磷酸⽢油酸 29. 下列物质中,参与催化丙酮酸脱羧酶⽣成羟⼄基化合物的是A.TPPB.NAD+C.FADD.FMN 30. 下列酶中,既催化脱氢化⼜催化拖所反应的是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C. 3-磷酸⽢油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 31.下列关于真核⽣物成熟m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转录与翻译均在细胞核中进⾏B. 由核内不均⼀RNA加⼯形成C. 3’端有帽⼦结构D.5’端⼜PLOYA结构 32. 哺乳动物软脂酸从头合成途径中,β-酮脂酰-ACP合成酶存在于A.线粒体B. 核糖体C. 胞浆D.内质 33. 下列物质中,属于糖酵解途径中间产物的是A.草酰⼄酸B. 柠檬酸C. 磷酸⼆羟丙酮D.琥珀酸 34.Ribozyme的化学本质是A.蛋⽩质B. RNAC. DNAD.糖 35.下列物质中,被称为细胞⾊素氧化酶的是A.Cytb1B. cytbC. cytcD. cytaa3 36.⼤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切除引物的酶是A.解旋酶B. 引物酶C. DNA聚合酶ID. DNA聚合酶II 六、简答题:37~39⼩题,每⼩题8分,共24分。
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选择正确答案:A、胰岛素活性增强,血糖浓度降低B、胰岛素活性减弱,血糖浓度升高C、胰高血糖素活性增强,血糖浓度升高D、胰高血糖素活性减弱,血糖浓度降低2、选择正确答案:A、促进蛋白质合成B、抑制磷酸化酶活性C、刺激ATP的生成D、激活脂肪酶活性3、选择正确答案:A、二氧化碳固定B、光合作用光反应C、能量货币转移D、葡萄糖的磷酸化4、下列关于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激素是产于内分泌腺,通过血液运输至靶细胞的化学物质B. 激素能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 Reproduction 等生理功能C. 激素的作用是直接作用于任何细胞D. 激素的生物活性通常需要结合到特定的受体5、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哪一项描述错误?A. 酶都是蛋白质B. 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和 pH 的影响D. 酶的效率受到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6、脂肪酸氧化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不包括β-氧化?A. 脂肪酸从酰基辅酶 A 转化为甲酰辅酶 AB. 脂肪酸链缩短二碳单位C. 脂肪酸链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D. 脂肪酸的脱羧7、β-氧化作用在下列哪类细胞中最为活跃?A.神经细胞B.肾脏细胞C.肝脏细胞D.肌肉细胞8、下列哪种受体类型属于离子通道型受体?A.肾上腺素受体(β2受体)B.光激活的生长因子受体(NMDA受体)C.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D.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9、关于能量代谢梯度的描述,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动作电位传播时,突触后膜的氢离子浓度高于突触前膜B.线粒体中的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气,最终生成的氢离子浓缩在膜间隙C.肌肉收缩时,肌细胞内的ATP浓度高于细胞外D.在微动脉中,由于血压作用,内皮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代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都需要ATP供能B. 动物体内的糖类来源单一,主要是从食物中获取C. 糖代谢中的糖异生作用是指糖转化为脂肪的过程D. 生物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二、实验题(动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以下哪种物质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A. 脂肪B. 糖原C. 蛋白质D. 维生素2.动物细胞中,哪种细胞器负责蛋白质合成?A. 核糖体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液泡3.在动物体内,哪种激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A. 胰岛素B. 胰高血糖素C. 生长激素D. 甲状腺激素4、关于糖酵解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 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B. 糖酵解过程中不产生ATPC. 糖酵解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 大多数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会利用糖酵解5、影响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A. 动作电位大小B. 胞质中的Ca²⁺浓度C. 肌肉的弹性和延展性D. 肌纤维类型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因素的是:A. 溶液中的pHB. 超声处理C. 声频接触D. 渗透压7.关于细胞膜电位与离子分布的关系,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细胞膜内正电荷多于膜外是由于钠离子向膜内扩散的结果。
B. 细胞膜内的负电荷主要是由氯离子造成的。
C. 细胞膜电位主要由钾离子的分布决定。
D. 细胞休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没有电位差。
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成分。
B. 蛋白质可以储存能量。
C. 蛋白质具有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功能。
D. 蛋白质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细胞外。
9.下列关于动物糖类代谢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糖原合成为储能过程,糖原分解为供能过程。
B. 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C. 糖酵解途径是动物细胞进行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D. 动物体内所有组织都能合成糖原。
10、下列关于糖原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糖原的合成需要 ATP 和葡萄糖-1-磷酸。
B. 糖原通过高基团磷酸化得到糖原-1-磷酸。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6(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动物生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属于______。
∙ A.自身调节∙ B.局部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考查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自身调节的理解。
[解析] 角膜反射完全是神经调节。
2.下列关于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 A.建立和维持Na+和K+在膜内外的势能储备∙ B.逆着浓度梯度将K+由膜外转运到膜内∙ C.逆着浓度梯度将Na+由膜内转运到膜外∙ D.将Na+转运到膜外,将K+转运到膜内(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钠泵转运Na+和K+的特点。
[解析] 选项A、C、D的叙述,说明了钠泵转运钠、钾离子的特点,而钠泵转运钾离子时,是不必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B不是钠泵的特征。
3.关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 A.它的幅度是“全或无”的∙ B.它的兴奋阈值是整个神经干全部纤维的兴奋阈值∙ C.它记录的是细胞内外在兴奋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过程∙ D.它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分数:1.00)A.B.D. √解析:[考点]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特点。
[解析] 神经干是由粗细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的,兴奋性各不相同,因此它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全或无”的规律;所谓的兴奋阈值也只是指兴奋性最高的纤维的兴奋阈值;所记录出的电位变化,是两记录电极间的相对电位差,而不是细胞内外的电位变化。
4.划分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 A.0期去极化速度∙ B.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C.是否有4期自动去极化电位∙ D.是否有超极化电位(分数:1.00)A.B.C. √D.解析:[考点] 明确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最主要区别。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2.1考点归纳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特征(1)细胞膜是以脂质(主要是磷脂、糖脂和固醇)、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为主和少量的糖类物质构成。
不同来源的膜中各种物质的比例和组成有所不同;(2)流动镶嵌模型是现在公认的细胞膜结构模型;(3)细胞膜将细胞的内容物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保持细胞相对独立和稳定的内环境;(4)细胞膜与细胞的物质转运、信号转导、能量转移、兴奋及其传播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参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癌变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被动转运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两者合称电化学梯度)产生净流动,称为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有两种形式:①单纯转运单纯扩散是指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水分子跨膜扩散过程成为渗透。
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扩散通量取决于膜两侧该物质的电化学梯度和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②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的转运方式。
易化扩散分两类: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许多必需的营养物质,例如葡萄糖、氨基酸都不溶于脂质,但在载体的帮助下也能进行被动的跨膜转运。
载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在溶质高浓度一侧与溶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构象发生改变,把溶质转运到低浓度一侧将之释放出来。
有以下特点:第一,顺浓度梯度转运;第二,高度的结构特异性;第三,饱和现象;第四,竞争性抑制。
b.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是一类贯穿脂质分子双层的、中央带有亲水孔道的膜蛋白,可以将钠、钾、钙等离子以很高的速率顺着化学梯度跨过细胞膜。
其特点为:第一,速度快比其他转运系统转运速率快很多倍。
第二,离子选择性不同离子通道对所通透的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
第三,门控性通道内有闸门样结构,用以控制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第7章能量代谢和体温7.1考点归纳一、能量代谢1.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1)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是指1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2)氧热价氧热价是指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l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产生的CO2容积与消耗的02容积的比值。
2.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明显的因素。
(2)环境溫度当环境温度明显变化时,机体代谢发生相应的改变。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的该效应最为明显。
(4)精神活动机体在惊慌、恐惧、愤怒等精神紧张状况下,能量代谢显著升高。
3.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人在基础状态下(空腹,清醒静卧,环境温度20~250C,精神安宁)的能量代谢。
(2)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
(3)静止能量代谢静止能量代谢是指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以卧下为宜)的能量代谢水平。
二、体温1.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1)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身体深部(包括心脏、肺、腹腔器官和脑)的平均温度。
临床上常用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
其中直肠温度最高,腋窝温度最低。
(2)体温的生理波动(波动范围<1℃)①昼夜节律早上体温最低,傍晚最高。
②性别成年女性比男性平均高0.3℃。
而公畜的体温较母畜略高。
②年龄幼畜的体温比成年家畜略高。
④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体温暂时轻度升高。
⑤其他精神因素、环境温度等也可引起体温变化。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主要产热器官及影响产热的因素①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劳动或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②影响产热的因素包括进食、环境温度、精神活动等。
(2)机体的产热形式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寒战产热和非寒战产热来增加产热量。
①寒战产热寒战产热是指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产生热量,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所以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选择题: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糖类C. 脂肪D. 核苷酸答案:B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共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糖类、脂肪和核苷酸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属于蛋白质。
因此,选项B 是正确答案。
2、选择题:以下哪种反应是生物体内合成脂肪酸的过程?A. 氧化分解B. 水解C. 磷酸化D. 羧化答案:D解析:生物体内合成脂肪酸的过程是羧化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乙酰辅酶A(Acetyl-CoA)通过羧化反应生成丙酮酸(Pyruvate),随后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逐步延长碳链,最终形成脂肪酸。
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3、选择题:在动物生理学中,以下哪种激素主要由垂体前叶分泌?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生长激素D. 雌激素答案:C解析: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主要由垂体前叶分泌。
生长激素对生长发育、蛋白质合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胰岛素主要由胰腺β细胞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4、在下列关于酶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酶的催化效率不受温度影响B. 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因子C. 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酶只能在细胞内部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选项A错误,因为酶的活性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在过高温度下会失活;选项B不正确,因为虽然一些酶需要辅因子来发挥其全部活性,但并非所有酶都需要;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为有些酶可以在细胞外环境中工作,例如消化酶在胃肠道中分解食物分子。
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的底物或产物?A. 柠檬酸B. 乙酰辅酶AC. 草酰乙酸D. 乳酸答案:D解析: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用于通过氧化乙酰辅酶A中的乙酰基团来生成ATP。
2013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腱反射B.排尿反射C.肺缩小反射D.肺扩张反射【答案】B【解析】在正常人体内,反馈信号能增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正反馈方式的调节,它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反之,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即负反馈方式的调节。
常见的正反馈调节有: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胰蛋白酶原激活过程、心室肌纤维动作电位0期去极时的Na+内流、排卵前大量雌激素刺激黄体生成素分泌;负反馈调节方式有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动脉压感受性反射、甲亢时TSH分泌减少。
2.引起骨骼肌细胞复极化的离子流是()。
A.K+外流B.Na+内流C.Ca2+内流D.Mg2+内流【答案】A【解析】骨骼肌的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4个时期。
①去极化和反极化:Na+内流;②复极化期:K+快速外流造成;③超极化期:K+持续外流超过静息电位;④恢复期:恢复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的正常比例,如钠-钾泵的活动,钠-钙交换。
3.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位是()。
A.终板电位B.突触后电位C.慢波电位D.动作电位【答案】D【解析】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动作电位有时程变化。
②具“全或无”特性。
③动作电位可以沿细胞膜向周围迅速传播。
④动作电位在传播过程中不衰减,其波形和幅度始终保持不变。
⑤动作电位的峰电位不能总和,处于不应期阶段,即对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会发生反应。
4.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A.KHCO3/H2CO3B.NaHCO3/H2CO3C.K2HPO4/KH2PO4D.Na2HPO4/NaH2PO4【答案】B【解析】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血液pH能经常保持相对恒定,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其中缓冲对NaHCO3/H2CO3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哪个不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溶酶体D、中心体2、关于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两个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B、脱水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可以循环使用C、脱水缩合过程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会增加D、肽链形成的过程中,肽键的稳定性逐渐降低3、在酶促反应中,下列哪个不是酶的特性?A、高度专一性B、高效性C、可调节性D、不可逆性4、在生物化学中,关于酶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 酶的活性可以受到温度的影响B. 酶的催化效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C. 酶可以通过共价修饰提高活性D. 酶具有专职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5、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脂质C. DNAD. 葡萄糖6、在动物生理学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蛋白质合成B. 提高脂质代谢速率C. 抑制能量代谢D. 促进细胞分化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形成主要与哪种离子的流动有关?A、钠离子(Na+)内流B、钾离子(K+)外流C、钙离子(Ca2+)内流D、氯离子(Cl-)内流8、动物体内负责贮存和转运一碳单位的物质是?A、THF(四氢叶酸)B、谷氨酸C、丙氨酸D、甘氨酸9、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非酶促反应是?A、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C、丙酮酸转化为乳酸D、果糖-1,6-二磷酸转化为甘油醛-3-磷酸和磷酸二羟丙酮10、下列哪一项属于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A. 脂肪酸B. 磷脂C. 氨基酸D. 核糖二、实验题(动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题目: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测定与血红蛋白曲线绘制实验背景与目的:在生物化学研究中,通过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和分离过程,可以进一步了解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氧运输机制。
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动物生理学》中,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A. 醛固酮B. 胰岛素C. 糖皮质激素D. 生长抑素2.在《动物生理学》中,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体温升高?A. 发热B. 中暑C. 运动D. 睡眠3.《动物生理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收缩的直接供能来源?A. ATPB. ADPC. AMPD. UTP4.关于动物的消化过程,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所有动物都有牙齿用于咀嚼食物。
B. 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所有动物都有胃。
C. 某些动物通过发酵来消化纤维素。
D. 动物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水分参与。
5.关于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酶催化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酶只能加速正向反应。
B. 酶的存在不会影响反应平衡常数。
C.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酶只对无机反应有催化作用。
6.在动物生理学中,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更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
B.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范围更广但对机体影响较小。
C. 神经调节只影响局部器官的活动而不影响全身性生理过程。
D. 体液调节不会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影响。
7.下列关于动物生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动物的生理功能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B. 动物的能量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C. 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D. 动物的排泄功能主要通过皮肤进行8.下列关于动物生物化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链组成的C. 三羧酸循环是动物体内唯一的一次能量代谢途径D. 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而细胞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9.下列关于动物生理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动物的血液中氧气主要是由红细胞携带的B. 动物的体温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C. 动物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等器官D. 动物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组成10.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生物转化的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生物转化是动物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过程之一B. 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C. 生物转化可以消除某些有毒物质D. 生物转化过程不涉及基因表达的变化E. 生物转化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二、实验题(动物生理学部分,总分13分)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6章生物氧化一、单项选择题1.在DNP存在的情况下,NADH+H+呼吸链的P/O值是()。
[2012研]A.0B.1.5C.2.5D.3【答案】A【解析】2,4-二硝基苯酚(DNP)是一种解偶联剂,它能破坏电子传递链中的质子梯度,从而使氧化和磷酸化两个反应解耦联,只传递电子,而没有ATP的产生。
2.线粒体内琥珀酸进入呼吸链脱氢,将电子传递给O生成水所需要的组分是()。
2[2011研]A.复合物Ⅰ、CoQ、复合物Ⅲ和复合物ⅣB.复合物Ⅰ、复合物Ⅱ、CoQ、复合物Ⅲ和复合物ⅣC.复合物Ⅱ、CoQ、复合物Ⅲ、细胞色素c和复合物ⅣD.复合物Ⅱ、CoQ、复合物Ⅲ和细胞色素c【答案】C【解析】呼吸链主要由4种酶复合体(复合体Ⅰ、Ⅱ、Ⅲ、Ⅳ)和2种可移动电子载体(辅酶Q和细胞色素c)构成。
复合体Ⅰ从NADH得到电子,经铁硫蛋白传递给辅酶Q。
复合体Ⅱ由琥珀酸脱氢酶从琥珀酸得到的电子传递给辅酶Q。
3.下列化合物中,可与01F F ATP 合酶结合,并抑制氧化磷酸化的是()。
[2010研]A.寡霉素B.2,4-二硝基苯酚C.抗霉素AD.一氧化碳【答案】A 【解析】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在线粒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 与无机磷合成ATP 的偶联反应。
F 0F 1-ATP 合酶三联体球形小体头部为ATP 合酶(欧联因子F1),柄部为棒球蛋白分子、寡霉素敏感的蛋白,是能量转化的通道。
对电子传递及ADP 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如寡霉素。
B 项,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小分子质子载体,破坏线粒体膜两侧的电势差,使氧化和磷酸化解偶联。
C 项,抗霉素A 抑制电子在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处的传递。
D 项,氰化物、CO、叠氮三物(N3-)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的是()。
[2009研]A.鱼藤酮B.抗霉素AC.氰化物D.2,4-二硝基苯酚【答案】D 【解析】2,4-二硝基苯酚是一种小分子质子载体,可携带质子自由进出线粒体膜,因而破坏线粒体膜两侧的电势差,使氧化和磷酸化解偶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c,鱼藤酮、安密妥抑制NADH-Q还原酶行;抗霉素A可阻断电子由Cyt b传递到Cyt1O传活性,使NADH上的电子不能传递给CoQ;一氧化碳与氰化物可抑制电子从Cytc→2递。
第4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
[2013研]A.血压升高B.血压降低C.血压不变D.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答案】C【解析】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血压不变。
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
而刺激外周端没有将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不能引起反射性降压。
2.组织中营养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2013研]A.后微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通血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
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
因此,真毛细血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又称为营养通路。
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
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3.在快速射血期()[2012研]A.房内压>室内呀>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答案】B【解析】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容积、辦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表4-1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2012研]A.心肌的收缩呈“全或无”式反应B.心肌有特殊传导组织Ca 比较少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贮存2D.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答案】D【解析】给骨骼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阈上刺激,若后一次刺激落在了前一次刺激的舒张期或收缩期,就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
而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在整个收缩期或舒张期的前期,都不能接受外来刺激,也就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这种特性保证了心肌收缩和舒张活动的交替进行,完成其泵血功能。
因此,D项正确。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0(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动物生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研究不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是______。
∙ A.对头期胃液分泌的研究∙ B.骨骼肌收缩过程中兴奋-收缩偶联过程的研究∙ C.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研究∙ D.神经递质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分数:1.00)A. √B.C.D.解析:[考点] 对三个不同研究水平的正确理解。
[解析] B的过程涉及兴奋沿肌膜如何传导,终末池Ca2+通道开放,肌浆中的Ca2+升高等一系列过程。
C涉及通道蛋白质分子的构造、构象与离子通透性的关系。
D涉及递质前体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并进入囊泡储存的过程以及控制突触后膜上的基因是如何表达的。
B、C、D均为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唯独A属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
2.不属于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特点是______。
∙ A.单向传递∙ B.有时间延搁∙ C.需要化学递质参与∙ D.相对不疲劳性(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明确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特点。
[解析] A、B、D均是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兴奋的特点,唯独D不是。
相对不疲劳性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征,这也是该题所需的答案。
3.不属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是______。
∙ A.调节消化腺的分泌∙ B.调节消化管的运动∙ C.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D.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数:1.00)A.B.C.D. √解析:[考点] 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 胃肠激素没有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这正是该题的答案,所以应选择D。
4.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是______。
∙ A.促胃液素∙ B.胃液中的盐酸∙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明确调节胃酸分泌的因素。
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4(总分150,考试时间90分钟)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 O2和CO2跨膜转运进入一般细胞的形式为______。
A. 单纯扩散B. 通道转运C. 泵转运D. 载体转运2. 葡萄糖、氨基酸在体内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A. 单纯扩散和原发性主动转运B. 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C. 易化扩散和继发性主动转运D. 继发性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3. 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
A.需要A TP和Ca2+B.只需要Ca2+C.需要ATP和Mg2+D.只需要Mg2+4. 外科手术时用温盐水纱布压迫可止血的原因是______。
A. 组织释放激活物增多B. 血小板解体、加速酶促反应C. 血浆中抗凝血物质减少D. 凝血因子增多5. 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发生凝集,此人的血型是______。
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6. 缺氧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是通过______。
A.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B.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7. 在肠腔中不是脂肪的消化产物有______。
A. 游离脂肪酸B. 甘油C. 甘油一酯D. 乳糜微粒8. 小肠的分节运动不能______。
A. 使食糜与消化液及淋巴液回流B. 促使营养物质吸收C. 促使食糜向肛门方向推进D. 有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9. 动物机体内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__。
A. 胰岛素B. 甲状旁腺素C. 甲状腺素D. 生长激素10. 下列因素中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的是______。
A. 机体大量失水B.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C. 循环血量减少D. 动脉血压降低11. 下列各项中属于脊髓对内脏的反射调节是______。
A. 腱反射B. 排粪反射C. 屈肌反射D. 肌紧张12. 下列有关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在位置及对躯体运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自测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动物生理学部分,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1、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糖异生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B. 葡萄糖-6-磷酸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C. 草酰乙酸必须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糖异生途径D. 丙酮酸激酶是糖异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答案:D解析:糖异生是指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是糖酵解的逆反应。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其中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在糖异生过程中,存在几个关键酶,它们对糖异生的速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葡萄糖-6-磷酸酶是其中之一,它催化葡萄糖-6-磷酸水解为葡萄糖和磷酸,从而完成糖异生的最后一步。
此外,由于糖异生不能直接利用草酰乙酸,它必须先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糖异生途径。
然而,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而不是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
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2、关于动物体内脂肪酸β-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B. 脂肪酸活化是β-氧化的限速步骤C. 需要FAD和NADPH作为辅酶D. 每一次β-氧化循环可生成2分子乙酰CoA答案:D解析:脂肪酸β-氧化是脂肪酸在供能时的主要代谢去路,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脂肪酸首先需要在胞质中被活化为脂酰CoA,然后转运至线粒体进行β-氧化。
虽然脂肪酸活化是脂肪酸代谢的第一步,但它并不是β-氧化的限速步骤,因为限速步骤通常是那些能够控制整个反应速率的步骤,而脂肪酸活化后的脂酰CoA在线粒体内含量相对较多,不会成为限速因素。
在β-氧化过程中,需要FAD和NAD⁺作为辅酶,而不是NADPH。
每一次β-氧化循环(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四个步骤)可生成1分子FADH₂、1分子NADH和1分子乙酰CoA,但考虑到乙酰CoA是脂肪酸β-氧化的直接产物,并且每次循环都生成,因此可以简化为每一次循环生成2分子乙酰CoA(如果考虑FADH₂和NADH的后续代谢,它们最终也能产生ATP,但这不是直接生成乙酰CoA)。
1 / 219 www.100xuexi.com 2017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
动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是( )。 A.Na+ B.K+ C.Cl- D.Ca2+ 【答案】B 【解析】神经细胞可产生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细胞电位变化由Na+和K+共同决定。在动作电位中,Na+起主导作用;在静息电位中,K+起主要作用。
2.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是出现( )。 A.动作电位 B.终板电位 C.腺细胞分泌 D.肌细胞收缩 【答案】A 【解析】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电位发生变化,由静息电位变化为动 2 / 219
www.100xuexi.com 作电位。因此,动作电位的出现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共同标志。
3.下列酶原中,可被肠激酶激活的是( )。 A.胃蛋白酶原 B.胰蛋白酶原 C.糜蛋白酶原 D.羧基肽酶原 【答案】B 【解析】胰蛋白酶原可由肠激酶单独激活,但是糜蛋白酶原需要由肠激酶与少量胰蛋白酶共同作用才可以激活。因此答案选B。
4.下列因素中,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增大的是( )。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 D.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加 【答案】D 【解析】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血沉小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大,血沉大则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小。血沉变化主要取决于血浆的性质。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加,促使红细胞发生叠连,使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红细胞沉降率增大。
5.草酸钾具有抗凝作用的起因是( )。 3 / 219
www.100xuexi.com A.增强抗凝血酶活性
B.可与Ca2+形成络合物 C.增强纤溶酶的活性 D.可与Ca2+结合而沉淀 【答案】D 【解析】Ca2+参与凝血过程中多步反应,草酸钾中的草酸根离子和Ca2+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不能参与凝血过程,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从而起到抗凝作用。
6.心动周期中,心室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 A.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C.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 D.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答案】A 【解析】在心动周期中,当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阶段,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压略高于心室压,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由心房顺房-室压力梯度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
7.肺总容量等于( )。 A.余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肺活量 C.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D.功能余气量+肺活量 4 / 219
www.100xuexi.com 【答案】A
【解析】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为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为功能余气量。肺总容量指肺能容纳的最大气量,是由肺活量和余气量共同组成的。因此答案选A。
8.下列可分泌促胃液素的细胞是( )。 A.主细胞 B.壁细胞 C.S细胞 D.G细胞 【答案】D 【解析】D项,胃黏膜中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A项,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B项,壁细胞分泌盐酸。C项,S细胞分泌促胰液素。
9.促进幼龄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发育最主要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催乳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尤其对脑的 5 / 219
www.100xuexi.com 发育很重要。在胚胎期,T4和T3可诱导神经因子的合成,促进神经元的分裂、突起的形成
和胶质细胞以及髓鞘的生长。甲状腺激素缺乏或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会导致显著的脑发育障碍。在幼龄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发“呆小症”,即幼儿智力低下,生长停滞。
10.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 A.1g食物体内氧化所消耗氧的体积 B.1g食物体外燃烧所消耗氧的体积 C.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D.食物氧化时消耗1mol氧所产生的热量 【答案】C 【解析】氧热价是推算机体能量代谢率的重要参照量,在能量代谢测定方面有重要意义。氧热价是指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11.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激素主要是( )。 A.血管紧张素 B.抗利尿激素 C.醛固酮 D.肾上腺素 【答案】B 【解析】B项,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的激素,控制着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作用。A项,血管紧张素作用于血管,使血管收缩。C项,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保水。D项,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代谢增强。 6 / 219
www.100xuexi.com 12.下列对儿茶酚胺类激素缩血管效应具有允许作用的是(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盐皮质激素 D.糖皮质激素 【答案】D 【答案】激素间的作用有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和允许作用。允许作用指某些激素对相关组织细胞无直接作用,但其存在却可以使其他激素发挥重要生理作用。D项,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收缩作用,但只有存在糖皮质激素时,儿茶酚胺才能很好地调节心血管。
13.仅以脊髓作为神经中枢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是( )。 A.姿势反射 B.翻正反射 C.牵张反射 D.降压反射 【答案】C 【解析】A项,姿势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使肌肉发生舒缩带动骨骼关节的屈曲与位移,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形态的反射活动;B项,翻正反射是指由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D项,降压反射是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觉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C项,牵张反射很少受到意识影响,是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的牵拉时 7 / 219
www.100xuexi.com 发生的快速反射,仅在脊髓水平即可完成。因此答案选C。
14.在哺乳动物的中脑前、后丘脑之间切断脑干,动物会出现( )。 A.脊髓休克 B.去皮质僵直 C.去大脑僵直 D.共济失调 【答案】C 【解析】将哺乳动物的脑干切断,使得动物脑部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导致全身肌肉的肌紧张度增强,发生去大脑僵直。
15.合成并分泌催乳素的主要部位是( )。 A.下丘脑 B.腺垂体 C.神经垂体 D.乳腺 【答案】B 【解析】垂体是体内的重要内分泌腺,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生长激素、催乳素和促黑激素。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简述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单线式、辐散式和环式的生理功能。 8 / 219
www.100xuexi.com 答:中枢神经系统由庞大的神经元和复杂的神经间的联系方式构成,共同调节机体机能,
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包括单线式、辐散式和环式等,各自的生理功能如下: (1)单线式:存在于单个突触,一对一的神经元联系中。 保证反射活动的精确性,是点对点感觉投射及时间总和的结构基础。 (2)辐散式:存在于一个神经元与多个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中。 使多个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有利于扩大神经系统活动的范围。 (3)环式:中枢系统中存在中间神经元,由此神经系统出现了相应的复杂的突触连接方式。通过反馈作用,使活动增强或减弱。
17.简述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答: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如下: (1)兴奋性较骨骼肌低,收缩缓慢; (2)具有自律性,但频率缓慢,幅度小,收缩不太规律; (3)具有紧张性,是平滑肌收缩活动产生的基础; (4)伸展性强,有强大的容纳性,利于储存食物; (5)对温度、化学和牵张刺激等敏感,这些因素的变化均可引起平滑肌强烈收缩。
18.在家兔的呼吸运动调节实验中,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1)家兔的呼吸运动调节实验中,增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使呼吸加深加快。 9 / 219
www.100xuexi.com (2)呼吸加深加快的主要原因:增大无效腔使肺泡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导致血液中
O2分压降低、CO2分压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使呼吸加深加快;一定范围内,CO2分压升高,还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设计实验证明迷走神经对心率有调节作用。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方法与步骤,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答:(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麻醉家兔后,分离颈部迷走神经,连接记录装置,记录心率; ②给迷走神经外周端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记录心率; ③切断迷走神经,记录心率。 (2)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结果预测:电刺激迷走神经后,心率减慢;阻断迷走神经的作用,则心率加快。 ②分析:刺激迷走神经,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可使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在延髓心血管中枢神经元的紧张性活动中,心迷走的紧张性活动相对占上风,所以切断迷走神经时心率会加快。
四、分析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0.原尿是如何生成的?试述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 答:(1)原尿生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血浆中的部分水和小分子溶质等透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2)影响因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