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X线读片
- 格式:ppt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87
第1节读X光⽚的基本⽅法 1. 分析影像时应注意什么? ⼀、注意基本影像观察与照⽚质量分析 ⼆、注意基本分析⽅法和诊断思路 三、注意分析诊断结果与诊断依据 祥见参考书 2. 观察分析影像时的基本顺序是什么? 分析X线照⽚时,必须避免主观⽚⾯的思维⽅法,养成全⾯观察的能⼒。
当拿到照⽚时,⾸先必须注意照⽚的质量、照相体位及检查⽅法,然后按⼀定顺序深⼊细致地观察,以免注意⼒集中于照⽚上最明显的征象,忽略不明显的但⼜有重要意义的征象,⽽引起误诊和漏诊。
根据需要,应照不同体位的照⽚,还需调阅以往照⽚或定期复查,从病变演变帮助诊断。
分析X线照⽚上影像,⾸先应辨别是否正常,⽽后才能提出异常征象。
从这些异常征象中,找到⼀个或⼏个主要征象,与患者现阶段病情有密切关系。
对待这些征象,应从其密度、形态、边缘及周围组织状况等分析,推理归纳,得出诊断。
例如肺内⼤⽚致密影,密度均匀⼀致,边缘模糊,如果邻近组织向患侧移位,则可能是肺不张,如⽆移位,则可能是肺炎。
只是从照⽚⽚象出发,分析归纳,得出的诊断有时还不够正确,还须结合临床资料来作结论。
有些X线征象具有特征性,例如⾻折、⽓胸、龛影、结⽯等等。
但多数X线征只反映病变的基本病理,缺乏明确的特征。
例如肺浸润性病变,可能是肺炎,也可能是结核,必须结合临床加以分析。
第2节正常胸部正位⽚ 1. 正常胸⽚易与疾病相混淆的软组织有哪些? 正位胸⽚上易被误认为病变的正常软组织 1. 胸⼤肌在肌⾁发达的男性,于两侧肺野中外带可形成扇形均匀致密影,下缘锐利,呈⼀斜斜线与腋前⽪肤皱褶连续,⼀般右侧较明显。
2. *及* ⼥性*常在两肺下野构成密度增⾼的半圆形荫影,下外界清楚并与腋部软组织连续,勿误为肺炎。
*影为两下肺野圆形致密影,两侧对称为其特点,透视可与肺内病变区分。
3. 胸锁乳突肌与锁⾻上⽪肤皱褶胸锁乳突肌在两肺尖内侧形成外缘锐利、均匀致密影像。
2. 肺门、肺野、肺叶、肺段的概念是什么? 1.肺野是含有空⽓的肺在胸⽚上所显⽰的透明区域。
X线片读片基础(图文全面、细致、结合临床)现在关于X线平片读片的文章很多,并且文章里的一些配图也非常详细。
但是,多数文章对于平片读片介绍比较片面,有的只讲解了脊柱平片,有的只讲解了胸部平片,并且很少有文章与临床相联系。
为了方便临床医生更加便捷学习阅读平片,作者遂整理此篇文章,希望惠及更多临床一线年轻医生及实习生。
一、脊柱区读片1、解剖学常识(1)脊柱通常由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五个骶椎、四个尾椎组成。
(2)除环椎外,每个脊椎分椎体与椎弓。
椎体主要由骨松质组成。
椎弓由两个椎弓根和两个椎板组成,椎板在后方联合成为棘突,椎弓两侧有横突和上下关节突。
(3)椎体之间的椎间隙,内含纤维软骨和弹性髓核,又称椎间盘。
(4)正位X线摄片可见脊柱成一直线,棘突与椎体相叠呈水滴状,两侧为横突。
(5)侧位X线摄片可见脊柱有四个生理弯度,颈椎向前,胸椎向后,腰椎向前,骸尾椎向后,椎体呈矩形。
2、具体读片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1)脊柱弯曲度:包括正位片和侧位片。
正位片观察脊柱是否存在侧弯,侧位片观察脊柱曲度是否变直。
(2)骨质疏松情况:X线表现为骨小梁排列稀疏,骨皮质变薄。
侧位片可以观察到椎体压缩性骨折,这对于疼痛科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PVP具有指导作用。
(3)骨质增生或硬化:重点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小关节增生,增生的小关节可以压迫神经根引起患者出现疼痛症状。
(4)韧带钙化:观察是否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钙化。
(5)脊椎滑脱(脊椎前移症):如果患者需要考虑做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前一定要查脊柱过伸过屈位,排除患者存在脊柱滑脱。
Meyerding 分级利用侧位X 线平片对滑椎的程度进行了划分,主要是基于滑椎的椎体对应其下一椎体滑移的百分比。
I 度滑椎小于25 %,II 度滑椎介于25 -49 %之间,III 度滑椎在50-74 %之间,IV 度滑椎为75 %。
(6)腰椎骶化:X线表现为第五腰椎部分或全部与骶骨融合。
X线读片基础(医师必藏)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24个字母(A-X)系统读片法,可以减少漏诊。
胸部X线片系统读片原理A(Airway)气道在胸上部,看它是否居中,脊柱是否直线经过,气管有无移位,有无纤维组织牵拉使肺容积缩牵、过度充气及压迫。
有无支气管气管巨大症,肺叶开口压迫、狭窄、隆突受压等支气管肺癌征象。
B(Bone)肋骨距是否某侧缩窄,肋骨有无缺损,如第一肋骨上缘缺损,有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
第7~9肋骨下缘缺损示主动脉狭窄,见于儿童先天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可见左肋下缘缺损。
咳嗽所致骨折,可见于6~9肋,第7肋腋后线可见叉形肋。
鸽胸与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相关,也见于儿童哮喘症或脊柱侧凸严重时伴通气功能降低者。
骨脱钙可见于类固醇治疗患者、老年、肾病、或其他代谢病者。
C(Cor)心脏右缘有两弓,左缘有四弓。
右两弓消失见于漏斗胸、右中叶萎缩、肺炎。
形状变化或心脏扩大,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D(Diaphragm)膈肌右高于左半个肋间隙,一侧高,考虑胸部肿瘤、纤维组织牵拉、膈下脓肿。
半侧膈肌升高考虑外伤、中风、颈部感染或肿瘤、肺炎或放射治疗后。
右侧可见膈肌伴弯刀征。
医学.教育网原。
创E(Esophagus)食管位于气管右,若有空气液面,考虑食管不能松驰或狭窄。
F(Fissures)肺裂将各肺分为各叶,左右各有一斜裂,右侧有横裂,斜裂下端止于膈肌,决不止于前胸壁,有异常时示有病变。
G(Gastric bubble)胃泡在左侧,若在右,考虑内脏转位,胃泡不见,考虑食管不能松驰。
胃泡在心右可能为膈疝。
H(Hila)肺门移位示肺部分萎缩、过度充气等,肺门区扩大可能是肺癌转移、肺内感染、免疫疾病或结节病。
I(Interstitium)间质性浸润分两型,间质型看上部心前区,下部可因妇妇女乳房影加重。
肺泡型浸润,因肺泡灌注水、脓、血或蛋白质样物质,见于Goodpasture氏征、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鳞状上皮脱落间质性肺炎等。
一、正常胸部正位片【相关知识】常规胸部正位采用立位后前位摄片(前胸壁靠片,x线自背部射入)。
正常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内、外不同组织、器官(胸壁软组织、骨骼、心肺、大血管、胸膜、膈肌等)相互重叠的综合投影。
对于初学者某些胸壁软组织或骨结构可以投影于肺野易形成能与病变混淆的阴影。
它包括:由胸部的骨骼及软组织构成的胸廓、纵隔、膈肌和肺野。
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
为方便病变位置描述,通常将肺野自内而外分为内、中、外三带,自上而下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肺野内有由肺血管、支气管及淋巴管形成的肺纹理和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以及与肺动脉重叠的肺静脉阴影构成正常肺门阴影。
膈肌呈圆顶状。
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膈角。
【X线诊断】1.双侧胸廓对称,骨结构完整。
2.心影大小、形态正常。
3.肺野清晰,肺门无扩大。
4.膈肌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考试要点及注意事项】1.按一定的顺序读片,防止遗漏。
肺野要两侧对照观察分析。
2.正常男女的胸部正位片有时变化很大,分析时要考虑到。
3.易和正常正位胸部片混淆的胸片有:少量气胸,心外形轻度增大(普大型或梨型、靴型)。
4.有发热、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或心慌、…气短等轻度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患者其胸部正位片可以是正常的。
【相关知识】肺炎主要是由多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等)或某些特殊病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肺泡内炎性渗出和实变;X线表现为大片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
X线平片检查对病变的发现、部位、性质以及动态变化,可提供重要诊断资料,根据x线及病理大体形态通常分为实质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实质性肺炎又分为大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
肺炎共同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点:临床上,肺炎起病较急,症状较重,有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经过及时抗炎治疗以后,症状消失快。
胸部听诊可闻湿哕音。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