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合规性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8.05 KB
- 文档页数:4
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为了确认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保证体系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避法律风险;根据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要求;特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的合规性评价工作..一、评审时间:2018年6月1日..二、参加人员:三、评价目的: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就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检查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对应法律法规遵循的符合性、自觉性、有效性;依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检查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的状况..四、评价范围:公司管理和运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五、评价依据:1、ISO14000&OHSAS180002、公司体系文件;3、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六、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综述:在2018年6月1日;对我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自查;结果如下:1、EHS部门主持了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学习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标准内容;集体学习安全部编制的2018年适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清单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学习;使员工对项目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对应的法律法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针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员工能够用自己的自觉行动来保证我公司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符合性、有效性..2、公司的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因素包括:1废水排放;2噪声排放;3固体废弃物排放;4能资源使用;5化学品管理;6落后产能淘汰7安全管理;8道路交通安全管理;9消防安全管理;10临时用电安全管理;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12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安全..3、适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管理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环境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节约能源法等..4、检查中发现的事项记录:①、“危险废弃物的排放”:项目采取了集中收集处置的办法;有专用的存放地点或容器;废油脂桶由有资质的供应商处置;硒鼓、墨盒与供货厂家联系回收;未发生遗撒固体废弃物的现象;同时制定废弃物控制程序;未倾倒法律法规禁止的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泄漏”:我公司没有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只有少量油脂;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化学品仓库符合通风、防晒、防火、防爆、防雷、防渗漏、防泄压的要求..③、“扬尘和排放”:物流区域有货车经过;有少量扬尘排放;我公司每天安排保洁人员定期洒水;对于废气;我公司无工艺废气排放;只有食堂油烟和锅炉废气排放;每年进行检测;并进行控制..④、“能源资源消耗”:公司已制定了节能降耗管理办法;采用节水器具;对员工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增强节能意识;依据预算指定了消耗的定额;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同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来提高对资源的节约;对司机的节油措施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员工提出有关节能的建议..⑤、“噪声排放”:针对这项重要环境因素;我公司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行控制;防止污染周围的环境..为公司周围是工业区;居民区离我公司大约10公里左右;另外我公司车间有噪声排放;公司组织职业健康体检;岗前、岗中、离岗都会进行职业病体检..每年也会对噪声进行监测⑥、“污水排放”:我公司无工艺废水排放;但是生活污水排放是不可避免的;我公司生活污水接常熟市开发区统一管网处置;锅炉废水无排放;循环利用;冷却塔废水每3年更换一次;废水不排放;废水交给有资质的供应商处置..⑦、“消防安全管理”:公司上编制了火灾应急预案;建立了消防组织机构;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各场所配备的了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学习和突发事故演练;公司每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对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审批手续;未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⑧、“安全用电管理”:对临时用电的管理;我们严格按照JGJ46-2012的要求;在编制并完善审批手续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经常检查、考核其执行情况;所有电工持证上岗;所用验电、操作、检修工具、绝缘防护用品按时检定;处于有效状态;对电气设备、线路等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触电隐患的及时整改..未发生上触电事故..⑩、“特种设备管理”:我们分门别类地编制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证书均在有效期内;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目前没有发生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七、评价结论:从本年度检查的结果来看;我公司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项目部都能够有效遵循法律法规进行施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环境扰民事件;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未发生尘肺病、传染病及其他卫生防疫问题事件;无个人或单位投诉..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于合规性评价分析所发现的薄弱环节;公司将制定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公司的安全管理绩效..对在合规性证据收集过程中发现的个别不符合;为公司均能够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积极开展纠偏活动..通过对纠偏结果的考核;表明纠正措施制订是适宜的;执行结果是有效的..对公司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附:评价记录综述: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2018年度合规性评价综述。
合规性评价报告合规性评价报告编号为SDHF/CX/09/02,评价日期为2018年8月2日,受评价部门为公司内各部门。
评价组长为王占前,评价人员为XXX和XXX。
公司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的评价目的遵循情况。
评价范围包括公司内各车间、各部门、各场所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相关活动。
评价所适用的标准包括GB/T-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001《职业健康安评价依据全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顾客要求)。
一、重要环境因素管控的合规性评价:1、废水排放:公司存在生活废水,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公司已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生活废水都经沉淀过滤,排入当地排水管道,符合法规、标准和相关方要求。
2、废气排放:公司存在电焊烟尘排放、粉尘等粉尘排放,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固体废弃物排放:公司存在一般固体废弃物,如办公垃圾、生活垃圾、废纸等;存在塑料编织袋、废塑料包装物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公司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定点存放,并统一回收处理,基本符合法规、标准和相关方要求。
4、噪声排放:公司存在材料运输、加工设备、手动工具运转、现场零部件摆放、各岗位噪声等环境因素。
适用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GB-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审表1. 背景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法律法规合规性的评估和监控。
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保障企业经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了方便企业对自身法律法规合规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本文介绍了一个法律法规合规性评审表,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法律法规合规情况,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
2.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审表本评审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类型、注册地、负责人、经营范围等内容。
2.2 法律法规合规管理情况该部分主要评估企业的合规管理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指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合规要求。
主要评估企业是否设立了合规管理部门,是否有专职合规管理人员,是否制定了合规管理制度等。
2.2.2 法律法规合规体系指企业建立的法律法规合规体系是否健全、有效。
主要评估的内容包括:•是否制定了法律法规合规制度、规章制度;•是否制定了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是否制定了合规培训制度。
2.2.3 法律法规合规风险评估与管理指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合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
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是否建立了风险评估、预测、预防、控制、处置制度;•是否建立了危机管理预案。
2.2.4 法律法规合规培训和督导指企业是否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合规培训,加强员工的合规意识和能力,同时建立有效的合规督导机制。
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是否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合规督导机制。
2.3 合规风险评估结果该部分总结了企业的合规风险评估结果,包括对不同风险项的评价和建议,便于企业进行合规整改和改进。
3. 总结评审表的建立旨在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法律法规合规情况,及时识别和整改存在的合规风险,提升企业的法律法规合规意识和能力。
评审表中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但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和经营范围还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