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网络安全 知识
教育诈骗有哪些常见形式
回答:网络教育诈骗常见形式包括假 冒教育机构、虚假招生信息、伪造学 历证书等。诈骗分子可能通过伪造官 方网站、邮件或社交媒体消息来诱骗 学生报名或支付学费。为防范此类诈 骗,学生应只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教育 信息和报名渠道;在报名前仔细核对 教育机构资质和招生信息。
如何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
回答:网络冒充公检法诈骗通常涉及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 院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网络告知受 害者涉嫌违法,要求配合调查并转账 或提供个人信息。为防范此类诈骗, 学生应了解公检法机关的工作流程和 法律程序,不要被突如其来的“涉嫌 违法”所吓倒。
“钓鱼”手法是什么
回答:“钓鱼”手法是网络诈骗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诈骗分子通过 伪造邮件、网站或社交媒体消息,引诱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 恶意软件,从而窃取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盗取。为防范此类诈骗, 学生应谨慎对待来自陌生人的链接和下载请求,不要随意点击或下 载未知来源的内容。
网络社交的安全意识
网络社交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家长和老师应 教育学生在网络社交中保持警惕,不 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避免与 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同时,鼓励学 生在社交平台上保持真实的自我,不 要过度美化自己,避免因虚假信息而 受到伤害。
网络使用的法律知识
了解网络使用的法律知识是保护学生的重要一环。学校应开设网络 法律知识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侵犯他人隐私、 网络诈骗等。同时,家长也应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孩子树立法 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此外,鼓励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 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影响政府形象
电信诈骗的频发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公众可能会认为政府在打击犯罪、保 护民众利益方面存在不足或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