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渡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8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前期工作的通知正文:----------------------------------------------------------------------------------------------------------------------------------------------------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年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前期工作的通知各区教育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25号)有关精神,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人社规〔2016〕5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我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有关评聘工作的通知》(粤人社规〔2016〕7号)有关要求,我市计划提前开展2019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前期工作,确保学校和教师准备充分,提高职称申报质量。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评审范围及条件(一)申报评审范围在我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少年宫、教研室、电化教育馆等校外教育机构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并已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在职在岗人员(以下统称中小学教师)。
非公办学校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按所在学校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申报评审。
(二)申报评审条件1.评价标准条件:按照《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人社规〔2016〕5号)《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广州市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试行)》(附件1)《广州市中小学德育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细则(新修订)》(附件2)规定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25•【字号】琼府办〔2016〕175号•【施行日期】2016.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6〕175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7月25日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主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的实施范围改革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及省、市、县(区)教研机构、教学辅助机构、校外教育机构。
关于对2015年度申请聘任“过渡岗位”的教师进行考核的通知各有关学校:根据安职改[2013]11号、安政人[2013]110号文件精神,县公务员局、县教育局决定对申请聘任“过渡岗位”的教师进行考核,具体安排如下:一、考核时间:2015年元月13日至23日。
二、考核内容:考核对象的年龄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农村义务教育的教龄累计是否满25年;目前是否仍然在教育教学岗位,工作岗位是否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或阶段。
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三、各学校应做好如下事项:通知各考核对象填好《安溪县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累计25年及以上且目前仍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岗位聘任审批表》(安政人[2013]110号附件六)并签署意见。
备好考核对象近5年的考核表及任课情况(功课表)、“量化考评登记表”等。
四、考核小组:县公务员局、教育局组成三个考核小组。
安溪县教育局组织人事股2015年1月12日- 1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符合“过渡岗位”条件的教师名单中学:4人毓秀学校(2人):吴解释(中学)、陈文花(小学)安溪八中(1人):郑江湖安溪七中(1人):吴青春小学:52人参内中心(2人):谢长青、谢宝川西坪中心(1人):王金芽东溪附小(1人):陈华安虎邱中心(6人):高顺水、周金笔、陈衡阳、陈柳标林杉德、高清通祥华中心(3人):詹宝根、詹金石、吴兴来龙涓中心(3人):陈金旺、陈传贵、肖省添大坪中心(1人):高树田桃舟中心(1人):张裕顶白濑中心(2人):许建春、董连城蓝田中心(2人):徐来兴、郑崇表长坑中心(1人):苏达良官桥中心(6人):林荣桦、王清祥、陈基训、龚秀印廖建程、廖福实龙门中心(4人):周朝金、许金资、林诚毅、蔡友明- 2 -湖头中心(5人):许良地、苏榕树、苏大明、苏生从李心荣剑斗中心(2人):王耀祥、王水图蓬莱中心(6人):林水泉、林志民、马炳福、刘国土马文生、苏小梅城厢中心(2人):陈木兴、黄全成尚卿中心(1人):黄青松湖上中心(1人):苏宗有慈山学校(1人):蔡玲玲金谷中心(1人):郑在鲤- 3 -2015年度申请聘任“过渡岗位”教师的考核材料考核小组组长(签名):成员(签名):年月日- 4 -。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相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7.17•【字号】浙教办师〔2019〕66号•【施行日期】2019.07.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相关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师〔2019〕66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省人力社保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职称改革工作的通知》(浙人社发〔2019〕21号)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减少职称评审中提供的材料数量。
牢固树立为教师提供服务的工作导向,全面梳理在职称评审中需要教师提供的材料清单,对于经学校和教育部门在相关工作中多次审核认定的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现聘任职称、年度考核等次、支教经历和在职培训等材料,由教师个人在评审表中承诺如实填报,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原件、复印件以及相关佐证材料;能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查询验证的信息,原则上不再要求教师提供原件、复印件及相关佐证材料;更加突出立德树人和教学导向,适度控制教师在职称评审中提供论文课题、编著教材、公开课、获奖等数量,切实减轻教师提供材料负担。
二、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在线申报和评审。
依托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调整后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样式,省里统一开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线申报系统,并做好与“浙江省政务服务网-高级职称评审与专技考试”栏目的数据衔接,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提升评审工作效率。
各地和学校务必及时更新完善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教师个人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三、做好中小学校非在编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
关于2024年分级聘任工作的相关说明(一)2024年分级聘任,依然是全员参与。
2023年晋升没有聘任的同志,中级申请聘任至10级;副高申请聘任至7级。
(二)其他人员,符合任职时间要求的教师先竞聘5级和8级,然后再竞聘6级和9级,5级6级8级9级不能超岗位聘任,剩下的全落到7级和10级,7级和10级可以超岗位聘任。
(三)根据个人申请,结合实际聘任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情况:【初级职称】(1)原聘12级人员,如果聘期满2年,可以申请聘11级。
落聘,继续聘任在12级,保持不变。
不足2年,继续申请12级。
(2)原聘11人员,继续申请聘至11级。
落聘,直接聘任在12级。
【中级职称】(1)原聘9级人员,如果聘期满3年,可以申请聘8级,落聘继续参加9级聘任,直至最后聘在10级。
(2)原聘10级人员,如果聘期满3年,可以申请聘9级,落聘继续聘在10级。
(3)原聘10级人员,如果不满3年,继续申请聘10级。
【副高级职称】(1)原聘6级人员,如果聘期满3年,可以申请聘5级。
落聘参加6级聘任,直至最后聘在7级。
(2)原聘7级人员,聘期满3年,可以申请聘6级。
落聘,继续聘在7级。
(3)原聘7级,不足3年,继续聘在7级。
特别提醒:各单位务必将上一学年达到规定课时标准作为竞聘教师系列专业技术高一层级岗位的必要条件,且聘期内须达到规定课时标准。
近一年退休人员(截止到 2025 年 6 月)可在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前提下保留现专业技术岗位,不再参与全员专业技术岗位竞聘。
有关材料上报:1.所有人都要填写《滕州市教育系统教职工竞聘上岗报名表》,信息可以参考导出的聘任信息。
三项考核,由学校查询,提供,如实填报。
如果因个人原因,出现填报不实的,个人承担一切责任。
2.学校统一组织填写《量化打分表》。
请慎重,尤其是要根据个人聘任情况,慎重选择,拟申请岗位。
各校(各级部)于9月3日上午9点前,发至学区邮箱。
3.如果岗位发生变化,重新聘任到新的岗位,需要提供职称证的电子版。
教育局人社局阜教人〔2016〕37号关于印发阜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有关市直学校:《阜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为确保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各地要高度重视,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要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
各县市区、有关市直学校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专人负责,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
各地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情况及时报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二、精心谋划各县市区、有关市直学校要认真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和要求,重点做好教师岗位核定、人员过渡和职称申报、推荐、评聘工作。
三、加强宣传各级人社、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注重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政策宣传解释,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遇到重要情况应及时报告。
阜阳市教育局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6年8月17日阜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办法为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做好现有中小学人员过渡和职称申报、推荐与评聘工作,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人社发〔2016〕13号)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全市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及市、县(市、区)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已核定编制的在编在岗的教师。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可参照本办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二、主要内容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
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巨野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办法为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搞好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列入改革范围教师的过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53号)和市人社…2012‟131号文件精神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过渡范围凡在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县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具有教师职称(职务)的在编教师,都要按照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过渡。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可参照本办法过渡。
二、主要内容(一)改变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
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职务名称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中级职务名称为一级教师,高级职务名称为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关系,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统一办理过渡手续。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二)现已聘用为中小学高级、中级、初级教师职务的,按聘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过渡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三)对于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资格予以保留,先按现聘任岗位过渡,待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可按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上岗。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办法(2012-09-09 23:29:32)标签:职称改革山西省中小学教育方案分类:相关文件附件1:山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牛仁亮(副省长)张平(副省长)副组长:张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东福(省教育厅厅长、省高校工委书记)成员:王云龙(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卓玉(省教育厅副厅长)任在刚(太原市常务副市长)刘志宏(晋中市常务副市长)常建忠(运城市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办公室主任:王云龙(兼)办公室副主任:薛春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王东(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附件2:山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过渡办法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制定了《山西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好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尽快在我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一)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制度体系,将我省现行的中学和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
教师职务分为高级职务、中级职务和初级职务。
(二)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其职务等级是: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
其中正高级和副高级为高级职务、中级为中级职务,助理和员级为初级职务。
(三)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与现行的中学和小学教师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三级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过渡登记)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然而,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我国决定进行职称制度过渡登记,以期实现优秀教师的培养、激励和选拔,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
本文将就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过渡登记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登记范围应该包括所有的中小学教师。
不论教师担任何学科或任教年级,只要是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有资格参与职称制度的过渡登记。
这样既能保证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又能够全面激发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过渡登记的目的是充分发掘中小学教师的潜力和优势。
过去的职称制度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教龄和教育经历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因此,在过渡登记时,应该注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业绩表现、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认定,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另外,过渡登记的过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参与性和透明度。
中小学教师在登记过程中,应该有机会参与评价和认定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申诉和上诉。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教师对制度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最后,过渡登记的机制和标准应该与现行制度相衔接。
这样可以避免因措施的不连贯性而导致的混乱和不稳定。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推动的顺利进行,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结起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过渡登记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过渡登记的范围宜广泛,目的宜明确,过程宜开放透明,机制宜衔接上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职称制度的目标,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的
注意事项
1、各单位收取每位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证、聘书原件,等通知再上交给教育体育局组织人事科。
2、各单位收取资格证,聘书复印件2份,并加盖公章,上交一份,留一份在学校备查。
3、过渡后名称填写完整,如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
4、汇总表需要交5份
5、任教学段填写:小学、初中、高中
6、任教学科填写:小学…、初中…、高中…
7、日期填写方式:0000年0000月
8、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填写审批通过时间。
9、交表截止时间年月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15.08.28•【文号】人社部发〔2015〕79号•【施行日期】2015.08.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现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区、市)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于12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2015年8月28日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1986年开始建立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教师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关于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关于实施《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的通知(1995年12月28日教人〔1995〕110号)现将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制定的《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特定条件和身份,标志着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的品德、知识和能力。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职业标准,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教师资格过渡,是贯彻落实《教师法》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申请和认定资格过程中,严禁乱收费。
实施中有何问题、意见请及时与我委人事司联系。
附件:一、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二、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略)附件: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为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做好在职教师资格过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二条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资格过渡的范围申请教师资格过渡的,必须是《教师法》施行之日前已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统称在职教师)及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职员(统称其他人员)。
二、教师资格的分类及适用范围依照《教师法》和第十一条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3.06.24•【字号】苏教师〔2023〕13号•【施行日期】2023.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3年度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23〕13号各县级市(区)教育局(教体文旅委),各直属(代管)学校(单位):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苏教师函〔2023〕24号),结合我市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实际,现就做好2023年度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贯彻执行人社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基层事业单位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152号,以下简称152号文)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科学的职称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服务人才强省战略。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评价机制激发活力。
取消申报人员所学专业、教师资格证学科和所教学科一致的要求(教师资格证任教学段不低于职称申报学段,幼儿园教师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获得规定学历或转评满1年后申报高一级职称的,原任职年限和相关业绩可连续计算。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情况列为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
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杜绝简单用学生升学率、考试成绩及其他不合理限制条件简单评价教师。
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4.06.03•【字号】•【施行日期】2024.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党群工作部,省直有关单位:根据《江西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赣人社规〔2022〕5号)和《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24〕100号)要求,为做好2024年度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名额按照国家《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
各地各单位要对学校年度职称申报人数进行事先审核控制,严格在单位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有空岗的情况下进行申报评审。
未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的学校暂停职称评审工作。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继续实行总量控制,各设区市(省直各单位)需在下达的推荐名额(见附件1)内择优排序推荐。
推荐工作要采取材料评议、说课讲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并将综合排名(含得分)及说课讲课评分(百分制)报送省职称办和省教育厅职改办。
省直单位申报人员由省直主管部门推荐。
推荐工作坚持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重点推荐长期在一线教师工作岗位上工作、取得突出业绩、作出重要贡献、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的教师。
推荐人员中担任学校(村小、教学点除外)领导职务(包括校长、副校长、校级党组织正副职)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的教研、电教、装备、培训等机构参照校级领导管理的人员不得超过30%。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实施细则为稳步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做好现有中等职业学校人员过渡,根据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贯彻落实〈XX省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过渡范围XX县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的在职在岗人员,均应按本实施细则进行过渡。
二、过渡内容(一)按照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高中教师职称,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系列,办理过渡手续。
统一后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与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高中教师职称的对应关系是:原职业高中正高级教师对应正高级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职业高中高级教师对应高级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讲师、职业高中一级教师对应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职业高中二级教师对应助理讲师;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员、职业高中三级教师可聘任为助理讲师。
已聘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的教师,按照原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专业技术职务对应关系,直接进行过渡,并按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二)原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业高中教师职称,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系列并继续有效,待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按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上岗。
三、过渡程序及时间安排(一)过渡人员登记和公示(5月6日—5月13日)。
1.学校梳理。
以工资关系为准,对过渡人员情况进行梳理,核实过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文件和证书,以及岗位聘用(聘任)文件和工资变动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2.表册填写。
学校安排工作人员统一填写《XX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登记表》(简称《人员过渡登记表》)和《XX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一览表》(简称《人员过渡一览表》)。
3.个人确认。
教师本人对《人员过渡登记表》和《人员过渡一览表》所列内容进行核对,并在《人员过渡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6.26•【字号】•【施行日期】2024.06.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直各有关单位职改办,各高等学校,厅直属各有关事业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6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审管理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桂人社规〔2021〕1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桂人社发〔2016〕3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全区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24年度全区中小学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对象(一)凡在广西境内中小学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专业技术资格相应系列或专业申报条件的公办普通中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含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工读学校,各级教育科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电化教育机构(现代教育技术机构)等中小学教育教学机构的在职在岗教师、教研员,民办中小学校、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教师和其他在岗的中小学教师。
(二)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职称文件要求,全区公办中小学及相关事业单位按照评聘结合的要求,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规定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评审。
2024年全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岗位名额由各设区市(自治区有关单位)在核定的正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确定使用数量(见附件1),对推荐人数不做限制。
未完成2023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聘用程序的单位不得申报评审。
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 知
各中学、学区、九年制学校,职业中专、东关小学、城南小学、
县幼儿园、城南幼儿园、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根据平凉市教育局和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
《平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平人社通〔2016〕208号)和全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过渡培训会
精神,现将我系统中小学教师职务过渡事宜通知如下:
一、过渡范围、对象和对应等级
(一)范围和对象:全县在编、在职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
专、幼儿园以及县教研室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格的人员。
(二)对应等级: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设员级、
助理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五个等级,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
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原中学高级教师
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
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
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二、过渡办法
(一)现有在职的中小学教师,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关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
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
(二)过渡后的各职(级)中小学教师超出新核定岗位结构
比例的,通过退休、调离等自然减员逐步控制在新核定的岗位结
构比例内。
(三)原省上规定评审的各类小范围有效的高级职务资格在
过渡时必须注明小范围有效资格。
三、材料报送
1.学校填表。各学校(区)管理员登录省人社厅阳光政务网
(http://www.gs12333.gov.cn)中小学教师职称过渡管理员申
报入口登记注册每个教师个人帐户,统一在网上填报《甘肃省中
小学教师技术职称(职务)过渡登记表》(附表1),登记完毕后
打印登记表,交由教师个人核对无误后签名确认,管理员收集保
管。
2.数据汇总。各学校(区)管理员要根据教师确认签字的过
渡登记表向各县局汇总填报《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职务)过渡人员花名册》(附表2,注:高、中、初三级分别
填写)。
3.过渡材料报送。包括:(1)本单位人员过渡情况报告;(2)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过渡登记表》(附表
1,A4纸张,1式3份);(3)《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
(职务)过渡人员花名册》(附表2,A3纸张,1式3份),同时
报送电子版(电子版用Excel生成);(4)职称资格证书复印件1
份;(5)未办理资格证书及证书遗失者,须提供任职资格文件。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四、工作要求
1.各学校(区)要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平凉市教育
局和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平凉市深化中小学教
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平人社通〔2016〕208
号)精神,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参与职称改革工作,确保改
革工作有序推进,平稳过渡。
2.各学校(区)要确定责任心强、熟悉职称业务及本校人员
情况的同志作为管理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管理员在操作系统
时,要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认真做好使用权限保密工作,不
得私自将教师个人信息泄露他人。同时,此项工作以学校(区)
为单位开展,所需文件由学校(区)指派专人到县局查找,不得
向教师个人索要,更不得占用教师正常工作时间(调入人员除
外)。
3.各学校(区)管理员要认真核对教职工登记表内容与教师
本人的职称职务信息是否相符,复核上传的证书、任职资格文件、
学校聘用文件是否与个人信息相一致,并与原件认真比对,确保
教师上报的电子版与打印出的纸质版个人信息完全一致(任职资
格文件要求:直接定职者填写市职改办文号;破格晋升中学高级
职务和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者,填写省教育
厅文号;正常晋升中学高级职务者填写平凉市职改组文号;晋升
中学一级、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者填写平凉市职改办文号;晋升初
级职务者根据所属县(区)初评委员会填写县(区)教育部门文
号。)
4.各学校(区)接到通知后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局排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定时间上报审核相关材料,同时将纸质版材料报县局人事股(207
室),逾期责任自负。
附表:
1.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过渡登记表
2.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过渡人员花名册
3.各学校(区)上报时间安排表
灵台县教育局
2016年9月5日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附表1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过渡登记表
(一式三份)
姓 名 性 别 任教学科
参加工作时间 出生年月 学 历
专业
技术
职务
过渡前
专业技术 职务资格 任职资格 文 号 取得任职 资格时间 现聘专业 技术职务 首次聘任
时 间
过渡后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小范围有效资格名称 所聘专业
技术职务
本人 确认 意见 签名: 学校
(单位)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县教 育局 意见 盖 章 县人 社局 意见 盖 章 市教
育局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市人 社局 意见 盖章 省教 育厅 意见 盖 章 省人
社厅
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注:1.现为小范围有效高级资格人员,要在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栏内填写小范围有
效资格名称。
2.获得小范围有效高级资格后又“小转大”的人员,要在过渡前“任职资格文号”栏内填写
两个资格文号,“取得任职资格时间”、“首次聘任时间”均填写小范围的时间。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附表3
职称材料报送日程安排
时 间 单 位
9月12日
(星期一)
灵台二中、西屯中学、城南小学、县幼儿园、
中台学区、西屯学区、蒲窝中学、蒲窝学区、
新开中学、新开学区、北沟中学、东关小学
9月13日
(星期二)
灵台三中、龙门中学、龙门学区、上良中学、
上良学区、城关中学、朝那学区、独店中学、
邵寨学区、新集九年制、独店学区、星火学区
9月14日
(星期三)
灵台一中、邵寨中学、中庆九年制、吊街中学、
梁原学区、职业中专、星火中学、百里学区、
百里中学、梁原中学、什字学区、活动中心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
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
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
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
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
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
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
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