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材料节超分析
- 格式:xlsx
- 大小:11.38 KB
- 文档页数:2
铁路隧道常见缺陷及整治措施摘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等级铁路建设了一大批隧道投入运营,大大改善了交通环境,但隧道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陆续暴露出诸多缺陷病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
尤其是高速铁路隧道,受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裂纹、渗漏水等情况,严重危及行车交通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在铁路隧道质量缺陷防治上下功夫,要研究把消缺前置。
1.1目的(1)树立系统化理念,强化技术管理能力(2)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隧道施工品质(3)落实常态化管理,严控隧道施工质量(4)坚持科技创新,增强隧道专业化能力1.2背景一是质量意识差。
自2018 年国铁集团开展红线检查以来,隧道工程质量有所改进,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项目隧道问题突出,特别是在红线检查工作已开展多轮的情况下,还有项目在红线监督检查中被发现存在隧道二衬厚度严重不足的情况,并被认定不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些项目的质量意识比较差,还需要提高。
二是质量隐患多。
一方面是原材料的把控能力弱,由于环保要求高,地材资源紧缺,可供项目选择的合格料源受限,另外项目原材料进场关没有把好,项目物资、试验部门联动效果不佳,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质量风险高;另一方面是现场监督执行不力,有些隧道协作队伍施工行为不受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三检制度未得到落实,关键工序质量隐患大。
二、初期支护缺陷类型2.1初支厚度不足2.1.1缺陷现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喷射回弹量大。
2.1.2原因分析(1)轮廓面欠挖(2)拱架加工精度不足或立架偏位(3)沉降收敛超预留沉降量或沉降量预留不足(4)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喷射厚度不足(薄弱部位:①台阶连接处;②锁脚位置;③下台阶拱脚;)(5)初支脱空、空洞(薄弱部位:钢架周边、背后及连接板间)(6)隧底虚渣清理不干净,底、墙连接处定位控制不准(7)测量放样不准(控制点扰动、计算错误等)2.1.3防控措施(1)开挖测量放线控制:架子队每循环测量放样、工区每周每掌子面复核一次、项目部每月每掌子面核查一次,留存记录、数据;对围岩级别变更及易出问题洞口,加密检查次数。
浅谈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高、掉块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22-08-25T08:40:57.51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4月第8期作者:熊明涛[导读] 喷射混凝土占隧道混凝土总量近四分之一比重,是控制隧道施工成本的关键点。
熊明涛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十堰 442000摘要:喷射混凝土占隧道混凝土总量近四分之一比重,是控制隧道施工成本的关键点。
下面统计分析在建川藏X标、川藏Y标、池黄铁路等项目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高,施工过程掉块严重等质量缺陷。
从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现场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总结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回弹率大、掉块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掉块;原因分析;解决措施 1 工程概况目前公司在建的川藏7、川藏4、西十、杭衢、池黄5个项目共22座隧道,喷射混凝土均采用施工技术难度高、强度保证率好的湿喷工艺施工,各项目均存在不同情况的回弹率大、掉块等现象,各项目具体施工情况如表1。
表1:公司在建项目喷射混凝土施工情况一览表2 原因分析各项目成立隧道喷射混凝土质量跟踪小组,制定质量指标清单,每天现场实测喷射前混凝土坍落度、喷射过程各部位回弹量,统计混凝土出场、运输、停滞时间,同时实施日汇报制度,每天总结分析现场实测数据,指导下一步施工组织安排,现将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掉块原因分析如下:2.1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喷射混凝土基本原材料主要由水泥、机制砂、碎石、减水剂及速凝剂组成,试验人员定期将原材料数据、生产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如下:(1)水泥:各项目水泥均满足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能要求,且水泥质量稳定,无较大波动。
表2:各项目水泥基本性能指标一览表(2)细集料:5个项目细集料均为机制砂,性能较稳定,川藏Y标、7标0.075mm以下含量和亚甲蓝MB值不符合要求,其他项目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隧道质量通病处理方法(隧道篇)一、开挖及初期支护中的质量通病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1、超欠挖1.1 原因分析①测量放样不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施工未到位或围岩坍落;③挖掘机开挖时直接开挖到设计预留的开挖轮廓边缘;④地质情况较差、土体垂直节理发育、稳定性差、局部出现坍塌;⑤掌子面开挖后架设拱架前不进行初喷,导致粉质黄土失水松散掉块;1.2 防治措施①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②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③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④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⑤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⑥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1 -⑦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2、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2.1 原因分析黄土隧道开挖后裂缝发育较快,若为富水地段,在自重作用下可随时出现坍落。
2.2 防治措施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3、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3.1 原因分析①黄土颗粒间潜水量大,地基承载力降低;②隧底泥化严重,清理淤泥耗时太长;③超挖的20cm采用湿喷工艺喷射C25耗时太长,早期强度增长慢,可能会受到踩踏;3.2 防治措施①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②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
(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4、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4.1 原因分析①第一次喷射层和钢架表面尘土污染清理不彻底,降低了新旧混凝土的黏结力;②喷射混凝土不密实、空鼓,造成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钢架表面锈蚀;③结合以上两个原因在整个初期支护未稳定前,由收敛和沉降引起,造成钢架外露和混凝土表面掉层;4.2 防治措施①对钢架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理。
铁路隧道常见缺陷及整治措施发表时间:2020-11-20T13:09:49.2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7月20期作者:鲁非[导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等级铁路建设了一大批隧道投入运营鲁非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阳市441000摘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高等级铁路建设了一大批隧道投入运营,大大改善了交通环境,但隧道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陆续暴露出诸多缺陷病害,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
尤其是高速铁路隧道,受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出现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背后脱空、裂纹、渗漏水等情况,严重危及行车交通安全,因此需要我们在铁路隧道质量缺陷防治上下功夫,要研究把消缺前置。
1.1目的(1)树立系统化理念,强化技术管理能力(2)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隧道施工品质(3)落实常态化管理,严控隧道施工质量(4)坚持科技创新,增强隧道专业化能力1.2背景一是质量意识差。
自2018 年国铁集团开展红线检查以来,隧道工程质量有所改进,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项目隧道问题突出,特别是在红线检查工作已开展多轮的情况下,还有项目在红线监督检查中被发现存在隧道二衬厚度严重不足的情况,并被认定不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些项目的质量意识比较差,还需要提高。
二是质量隐患多。
一方面是原材料的把控能力弱,由于环保要求高,地材资源紧缺,可供项目选择的合格料源受限,另外项目原材料进场关没有把好,项目物资、试验部门联动效果不佳,导致一些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质量风险高;另一方面是现场监督执行不力,有些隧道协作队伍施工行为不受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三检制度未得到落实,关键工序质量隐患大。
二、初期支护缺陷类型2.1初支厚度不足2.1.1缺陷现象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喷射回弹量大。
2.1.2原因分析(1)轮廓面欠挖(2)拱架加工精度不足或立架偏位(3)沉降收敛超预留沉降量或沉降量预留不足(4)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喷射厚度不足(薄弱部位:①台阶连接处;②锁脚位置;③下台阶拱脚;)(5)初支脱空、空洞(薄弱部位:钢架周边、背后及连接板间)(6)隧底虚渣清理不干净,底、墙连接处定位控制不准(7)测量放样不准(控制点扰动、计算错误等)2.1.3防控措施(1)开挖测量放线控制:架子队每循环测量放样、工区每周每掌子面复核一次、项目部每月每掌子面核查一次,留存记录、数据;对围岩级别变更及易出问题洞口,加密检查次数。
铁路隧道超挖回填量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铁路隧道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铁路隧道建设的过程中,超挖回填量的计算是一项关键任务。
通过准确计算超挖回填量,可以保证施工效率、隧道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减少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
因此,深入研究超挖回填量计算方法以及了解其重要性对于提高铁路隧道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超挖回填量的定义,并详细讲解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铁路隧道超挖回填量的重要性,包括增加施工效率、保证隧道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减少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
接下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展示了超挖回填量计算在铁路隧道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并分享了实践经验和结果评估。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对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建议或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讨铁路隧道超挖回填量计算方法和其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提供相关经验和指导。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超挖回填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具体应用,为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超挖回填量计算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超挖回填量计算2.1 定义超挖回填量指的是在隧道工程中,为了满足设计要求或优化施工方案而主动超出原始开挖断面范围进行的额外开挖。
超挖回填量计算即为确定超挖部分的体积大小。
2.2 计算方法超挖回填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土方平衡法:通过测量已经开挖和需要回填区域之间的体积差异来计算超挖回填量。
- 等效面积法:将超挖断面简化为一个等效矩形,通过测量该矩形的长、宽和深度参数来计算超挖回填量。
- 三角剖分法:将隧道地层划分为多个三角形区域,并计算每个三角形区域的体积,然后累加得到总体积。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复杂地质条件、土壤性质以及工程设备限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调整。
隧道超欠挖控制心得体会摘要: 爆破开挖是隧道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开挖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声誉和效益。
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施工的隐蔽性以及施工周期较长的缘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工期风险和成本管控风险。
本文从爆破技术、安全管理以及进度和超欠挖控制四个方面对隧道开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运用PDCA工作原理,引入断面复测和过程考核机制,提出了隧道超挖严重的解决方案。
主题词: 隧道超欠挖控制1.引言隧道开挖是隧道工程的第一步,是隧道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抓好隧道开挖工作,既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又能降低安全风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2.现状调查爆破开挖是隧道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方法,有经验的施工队不但爆破效果好,速度快,而且超欠挖现象小。
也有许多施工队不但爆破效果差,施工速度慢,而且超欠挖现象严重,致使初支混凝土和二衬混凝土严重超标。
隧道开挖由于其施工的隐蔽性,往往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突水突泥、有害气体溢出、塌方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隧道爆破开挖,由于其施工的不可逆性,开挖断面的控制非常重要,一旦超挖就会造成资源要素的增加,导致施工成本上升。
3.原因分析造成超欠挖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地质方面,如节理裂隙严重、塌方偏帮频繁、围岩变形严重、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主动控制不到位,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机械设备方面的。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岩性判断不准确,交底不清;二是施工作业人员超欠挖意识淡薄,没有考核未形成约束力;三是没有及时进行复测,没有对开挖效果进行评价,未对下一轮爆破参数进行修正;四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作量,采取了加大炸药量的爆破方案;五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未能根据爆破工作原理及时修正爆破参数等。
成本超标分析报告公司_年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范例)年季度,公司对_个工程项目及(各公司内部核算单位)共个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如下:一、公司目前在建及收尾项目整体收益率预测情况目前公司在建及收尾项目共计_个,其中铁路项目_个,公路项目_个,其它项目_个。
从公司对各项目的预算评估情况来看,铁路项目产值利润率为%,公路项目的产值利润率为%,其它项目的产值利润率为%,公司所有项目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为_%(不含尚未做预算评估的项目)。
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一)完成产值情况:二季度各项目共完成产值万元,占公司下达季度计划的%;上半年累计完成产值万元,占公司年度计划的%。
上半年完成产值较好的项目有:等项目。
(二)项目盈亏情况:1、项目整体盈亏情况:二季度对上应计量万元,其中含已完工未计量万元,占二季度完成产值的%;对下应计价万元,其中含已完工待计价万元,占对下应计价的%;发生项目其它成本万元(主要是发生的成本),占二季度完成产值的%;发生项目管理费万元,占二季度完成产值的%;二季度项目亏损万元,亏损比例为%。
本年对上应计量万元,其中含已完工未计量万元,占本年完成产值的%;对下应计价万元,其中含已完工待计价万元,占对下应计价的%;发生项目其它成本万元(主要是发生的成本),占本年完成产值的%;发生项目管理费万元,占本年完成产值的%;本年项目亏损万元,亏损比例为%。
上半年盈利较好的单位有等项目;上半年亏损较大的单位有等项目。
新上工点等项目,因工作面未打开、大临投入无法形成计量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2、专业化分公司及内部队伍盈亏情况:本年专业化分公司运行基本正常,其中(单位名)二季度完成产值万元,发生成本万元,盈利万元,盈利比例%,本年完成产值万元,发生成本万元,本年盈利万元,盈利比例%;(单位名)二季度完成产值万元,发生成本万元,盈利万元,盈利比例%,本年完成产值万元,发生成本万元,本年亏损万元,亏损比例%。
青海省S312线珍秦—称多段公路C标隧道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一、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施工通病1、施工通病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不及时、不精确,里程不持续,不能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旳根据。
原因分析:⑴、部分施工人员对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⑵、没有专人负责,有关测量仪器和设备配置不齐。
⑶、操作人员旳有关业务能力不够。
2、防止及处理措施⑴、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安全中旳指导作用要有充足认识和足够重视。
⑵、必须由专人负责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有关仪器设备配置齐全。
⑶、对操作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旳业务水平。
⑷、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按设计规定施工里程要持续,并且保证足够旳搭接长度。
⑸、对初支变形量较大旳断面应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及部门,尽快采用有效旳加固措施。
二、洞门施工通病1、洞门施工通病⑴、洞门坍塌。
⑵、洞门表观质量差。
2、洞门坍塌病因分析⑴、地表水渗透或雨水冲刷使隧道洞门边、仰坡失穏,导致洞口坍塌。
⑵、洞门边、仰坡开挖采用大爆破作业方式,对隧道洞口围岩产生扰动,导致隧道洞口坍塌。
⑶、洞口围岩松散软弱,自稳性能差,进洞施工方案不妥。
⑷、洞口边仰坡开挖后防护不及时。
3、防止及处理措施⑴、洞口工程施工前,首先做好洞口范围内地表防排水工作,填平洼地和积水坑,防止地面水渗透。
⑵、及时施做洞口工程系统截水沟、排水沟,尽量与洞口路基排水系统形成整体。
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毕。
⑶、隧道边、仰坡土石方开挖作业尽量采用非爆破或弱爆破措施自上而下分部进行,减少对洞口围岩旳扰动;开挖后对边、仰坡及时进行防护。
⑷、隧道门端墙处土石方开挖施工完毕后及时施作洞门端墙及挡护工程。
⑸、洞门施作尽量避开雨季进行,尽早施作洞门和洞口段衬砌,保证洞门边坡稳定。
⑹、施工期间,保持对边仰坡及洞顶山坡体进行监测和观测,及时掌握洞口旳安全状况,以便迅速采用有效旳安全对策。
4、洞门表观质量病因分析⑴、洞门立模不稳,不平顺,混凝土灌注质量差。
浅谈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超耗原因及控制措施发表时间:2019-05-06T11:39:24.50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作者:雒文军[导读] 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本着节省施工占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无论是在铁路、公路还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中,隧道工程建设任务的比例不断增多。
雒文军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摘要:随着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本着节省施工占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无论是在铁路、公路还是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中,隧道工程建设任务的比例不断增多。
然而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施工工序,喷射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同时也是项目经营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喷射混凝土的超耗控制问题始终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喷射混凝土的超耗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在大量现场试验数据的支撑下,从隧道开挖的光面爆破施工、喷射砼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控制措施方面,总结确定了适合现场实际的施工参数,大大降低了现场喷射砼的超耗,既保证了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降低了由于损耗带来的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关键词:隧道喷射混凝土超耗原因措施成本控制隧道施工中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施工工序,喷射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同时也是项目经营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喷射混凝土的超耗控制问题始终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喷射混凝土的超耗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在大量现场试验数据的支撑下,从隧道开挖的光面爆破施工、喷射砼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控制措施方面,总结确定了适合现场实际的施工参数,大大降低了现场喷射砼的超耗,既保证了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降低了由于损耗带来的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1工程概况山西静兴高速公路大万山隧道工程,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与兴县交界的吕梁山脉大万山,隧道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两洞间距为35m,左线起止里程桩号为ZK35+306-ZK45+685,全长10379m;右线起止里程桩号为K35+212- K45+702,全长10490m,隧道总体走向呈西北方向,设计最大埋深696.71米,为特长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
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电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近期我单位隧道项目电费支出明显超出了预算,为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特进行此次电费超支情况分析。
二、数据统计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现将隧道项目近一年电费支出情况如下:1. 总电费支出:XX万元2. 预算电费支出:XX万元3. 超支金额:XX万元4. 超支比例:XX%三、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部分隧道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存在老化现象,导致设备能耗增加。
2. 设备维护不到位:部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率高,增加了用电量。
3. 用电管理制度不完善:用电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用电监控和考核机制,导致用电浪费现象严重。
4. 外部因素:自然灾害、供电线路故障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电费超支。
四、具体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1)通风设备:部分隧道通风设备老化,运行效率降低,导致通风系统能耗增加。
(2)照明设备:部分隧道照明设备老化,照明效果不佳,导致照明系统能耗增加。
2. 设备维护不到位(1)通风设备:部分通风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率高,能耗增加。
(2)照明设备:部分照明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率高,能耗增加。
3. 用电管理制度不完善(1)用电监控:缺乏有效的用电监控手段,无法及时发现用电异常情况。
(2)用电考核:用电考核制度不完善,无法对用电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4. 外部因素(1)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供电线路故障,增加用电量。
(2)供电线路故障:供电线路故障可能导致用电设备长时间运行,增加用电量。
五、应对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优化用电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加强用电监控和考核。
3. 优化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设备能耗。
4. 针对外部因素:加强与供电部门的沟通,提高供电可靠性。
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2-07-22T06:11:11.77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41卷第3月第5期作者:欧国壮[导读] 文章根据有关隧道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原因欧国壮广西龙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文章根据有关隧道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了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从塌方及冒顶、衬砌开裂、超挖和欠挖、渗漏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隧道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前言由于隧道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在狭窄的空间内,照明、防尘、排水等工作均存在诸多困难,对施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由于隧洞贯通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常常无法用勘测方法进行精确预测,因而常常要对有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进行适当的修改。
因此要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以促进施工正常运行。
1隧道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1.1塌方及冒顶造成塌方及冒顶的成因:一是开挖过程中,由于围岩的特性和地质状况的改变,岩石从坚硬到软化,出现了断层、破碎带、梯形软弱带等,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钻孔距离不满足规定或炸药用量过大,导致洞室围岩破碎严重,裂缝深大而坍塌,或因爆炸引起局部岩体不稳定塌方、冒顶。
二是由于岩体方向的不利,导致了岩体节理发育破碎严重,致使岩体层出现滑动。
由于在隧道工程中频繁发生各种崩塌,从而危及到我国民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塌方,那么,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条件差的地区,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巡查、监视和测量,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及时撤离。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方案。
在确定了开挖方式后,必须遵循逐步深入的原则,对各开挖区段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开挖与支护之间的协调,尽量减小围岩体的变形,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保证了工程的安全[1]。
1.2衬砌开裂衬砌开裂后,衬砌的承载量和外观质量会下降,渗漏等现象明显,甚至造成衬砌坍塌,无法正常工作。
隧道超欠挖控制措施隧道每循环开挖后,由测量人员对上一循环开挖进行断面测量,经软件分析自动形成实际开挖断面,同时和设计轮廓进行对比,能较清楚的反应出实际的超欠挖情况。
测量结果出来后,测量人员及时将测量断面传送到项目工程部长、各洞口技术人员,及时指导现场施工。
二次衬砌施工时,土工布铺设前,间隔3m对初期支护后断面进行一次测量,形成断面资料,反应初期支护后断面超前挖情况。
仰拱断面检查:仰拱开挖清底后,由现场技术员根据测量人员在边墙上标定的内轨顶面标高进行仰拱深度测量,由中心线每间隔L5m测量一个断面,欠挖处及时用红油漆标注。
超欠挖处理:(1)经过测量断面后,对欠挖处进行红油漆标注。
欠挖较小处采用风镐或电钻进行处理;欠挖较大处采用风枪钻眼爆破处理;对于土工布铺设前发现欠挖处,为防止爆破损坏防水板,采用膨胀剂处理。
(2)经现场测量,基面平整度超标的,即两突出物之间的深长比D∕L≤1/10(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之间的距离),需补喷混凝土处理。
一般地段采用喷混凝土直接处理,超标严重地段需进行挂网补喷混凝土。
控制措施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围岩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是确定爆破参数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隧道施工中,围岩地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时常有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出现。
目前,爆破设计主要采用经验类比法,并结合现场试验。
在开挖过程中,随着围岩节理裂隙的变化,钻孔位置和角度、周边孔的参数等也做相应调整。
鉴于在掘进过程中围岩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在每茬炮后应由主管工程师工作面围岩的变化。
每茬炮后应认真分析这一茬炮的爆破效果,并结合围岩的变化情况,对一茬炮的爆破设计做出相应参数进行调整。
(1)爆破后发现较大超挖,无孔痕并在炮孔周围可见爆破裂隙,说明药量偏高,需要调整药量。
(2)爆破后光爆出现凹面,说明抵抗线太小,应适当加大光爆层厚度;反之出现凸面,说明光爆层过厚,适当减少。
提高钻孔精度:在光面爆破中,钻孔应严格按照爆破方案进行,但受人为或机械设备影响,或多或少会形成一定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