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构成及表示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53
§ 3.4物质构成的表示式(1)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式2.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 什么是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chemical formula)如水的化学式是H2O,氧气的化学式为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
问题:①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②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③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2.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3.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4.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①表示一种物质。
如H20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一种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
如H20还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如H20还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哪几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各有几个。
如H20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①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②2H表示2个氢原子③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一个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④2H2表示两个氢分子小结:(1)元素符号之前加数字不再表示某元素,不再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原子(2)化学式前加数字也不再表示该物质,不具有宏观的意义,只表示n个这样的分子练一练下列符号各具有什么意义(1)O(2)2O(3)CO2(4)2CO2问题:铁的化学式为:Fe,那么这个符号具有那些意义呢?①表示铁这种物质。
②表示铁由铁元素组成。
③表示铁元素④表示1个铁原子。
§3.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2)教学目标:1.学会书写单质化学式。
2.认识化合价的规律及原则。
3.初步学会书写化合物化学式。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二、化学式的写法a).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①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Al、C、He、Ne、Ar②气态或液态非金属在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里含有原子的个数,如O2、N2、H2、Br2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①氧化物化学式写法:一般氧元素写在右边, 另一元素写在左边.如: H2O , CO2 , HgO 氧右, 非氧左.②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排在左,非金属元素排在左边.如:NaCl , KCl , ZnS. 金左, 非金右三、化学式的读法单质:读元素的名称。
专题14 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合价与化学式【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 以CO 2为例说明宏观上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表示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m (C)∶m (O)=3∶8微观上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该物质的构成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n (C)∶n (O)=1∶23.化学式的读写方法: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单 质 金属 元素名称:Fe ——铁稀有气体 “某气”:He ——氦气 非 金 属 固态 元素名称:S ——硫 气态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一小数字表示。
如:氧气——O 2、氮气——N 2、臭氧——O 3“某气”:O 2——氧气 化 合 物 氧化物 氧元素符号在后,另一元素符号在前。
如:CO 2、CuO 等 从后向前读作“氧化某”,如:CuO ——氧化铜; 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 如:Fe 3O 4——四氧化三铁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符号在后,金属元素符号在前。
如:ZnS 、KCl 等 从后向前读作“某化某”, 如:ZnS ——硫化锌; 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 如:FeCl 3——三氯化铁【考点诠释】1.当表述物质组成和构成时要“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
如CO 2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CO 2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也可简单记忆为“见分子用原子,不见分子用元素”。
2.化学式书写规则:书写步骤可概括为:正左、负右、标价、化简、交叉、检查。
(1)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CH 4和NH 3例外),每种元素的原子数写在符号右下角。
(2)化学式中原子(原子团)个数比一般是最简整数比,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第二单元认识物质的构成第三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一、化学式量1.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量也叫相对分子质量。
2.意义:组成物质的各元素之间存在着固定的质量关系,而化学式就反映了物质中的这种质量关系。
3.计算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
如C4H4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4+1×4+16×4=116。
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1)计算公式是:。
(2例: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
2.元素质量分数计算:(1)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12×1+16×2×100%≈27.3%。
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是指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先求出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结合化合物的质量来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2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KM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3Al(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25C H 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答案】(1)12+16×2=44(2)39+55+16×4=158(3)27+(16+1)×3=78 (4)12×2+1×6+16=462.试计算水(2H 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课前准备][学习任务]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3.学会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知识准备]1.认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性质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
3.物质的分类及常见物质的名称、类别。
[课堂过程][问题研究]2.人们通过实验证明,无论从何地用何种方法得的水成分均一样,为什么?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质的化学式如:铁(Fe)、铜(Cu)、铝(Al)、锌(Zn)、汞(Hg)、氧气(O2)、臭氧(O3)、氢气(H2)、氮气(N2)、碘(I2) 请从中归纳:(1)金属单质化学式的特点和书写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化学式书写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中的“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化学式:二氧化碳(CO2)、水(H2O)、三氧化二铁(Fe2O3)、氯化钙(CaCl2)、氯化钠(NaCl)从中可得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规律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1.根据学习的简单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命名下列物质:He______ W______ Cl2______ SO2______ CO______ N2O5______Na2O______ Fe3O4______ H2SO4______ H2S______ Ca(OH)2______FeCl3______ FeSO4______ Fe2(SO4)3______ Na2CO3______ (NH4)2SO4______2.你知道化学式“CaCO3”表示哪些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化学式CaCO3可进行哪些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1.农民朋友们都知道,在常用的氮肥中,无论是含氮量(俗称肥份)还是被植物吸收的效率均属尿素[(NH2)2CO]最佳,请以碳铵与尿素两种氮肥为例,通过实验比较它的肥效和稳定性(提示,可用两盆相同的花卉,在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分别施入等质量的两种化肥,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测试]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A.O、Si、At、F、Fe、Si、Al、O、Al、FeD.O、Al、Si、Fe2.去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烟有害健康B.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会导致人体内缺氧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7.3%3.据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化学式的意义,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能判断出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微粒构成;2·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元素,我们已经知道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那么,怎样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呢?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化学式及其意义一、化学式的概念仔细阅读课本,归纳化学式的概念,并小组内讨论注意事项,完成学案。
1、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思考:(小组内讨论)(1)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2)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3)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二、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仔细观看视频,归纳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并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1、书写(1)单质: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例如:金属单质:Fe、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P、稀有气体单质:He。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例如:氧气O2、氮气N2。
(2)化合物:①氧化物的化学式:如:CO2、SO2、P2O5。
小结:氧元素在后,另一种元素在前。
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KCl。
小结: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
2、读法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氯化钠。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三、化学式的意义仔细观看视频,归纳化学式的意义,并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1、化学式的意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一种元素。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分子或原子)有固定的组成,有化学式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
、N
2
、Cl
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含有多种分子)无固定组成,无化学式。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注意:同种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
因此描述单质和化合物时必须指明是纯净物。
例如:CO和CO2 都是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O3 和O2 都是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H2O2和H2O组成元素也相同。
【物理知识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
例如空气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钢铁和铜、铝,以及人工合成的各种纤维、塑料等等,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宏观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无数量名词,因此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组成时不使用数量词,即使用元素概念时“只讲种类,不论个数”。
如五氧化二磷不能说成是由二个磷元素和五个氧元素组成的,只能说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如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在分别用它们描述物质的构成时,不同粒子的描述不同的。
1.原子是微观有数量名词,通常在描述分子构成时,原子“既讲种类,又论个数”。
如“1个水(H2O)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或“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水(H2O)分子”。
2.很多物质是由无数分子积聚在一起构成的,因此用分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不指明分子的数量。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用离子描述物质的构成时,由于化学式只表示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例关系,故也不指明离子的数目。
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铝[Al2(SO4)3]是由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