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与预测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与预测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与预测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与预测

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解读与预测

一、《考试说明》解读

2014届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2013届相比,在考试范围和内容(含必考与选考)、

水平要求、考试时间、分值(含必考与选考)、题型题量等几个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二、2014年高考预测

(一)总体特点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大气、水、地壳物质)和能量交换、区位因素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比大致相当。

2.以水平立意为主导,强调学生调用知识、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水平。

3.强调区域性和综合性。以较小的区域为背景,通过表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各种材料,综合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

4.体现地理学科特色。要求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表具有信息获取、解读和综合分析水平。

5.注重热点,体现时代性。涉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多为全局性的、影响长远的热点或长期热点或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地区。

6.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使用该卷的省区范围大,各地教育水平相差较大,所以,中等难度适合较强。与课改前

的大纲版试卷相比,难度有所降低,但对学生的水平要求有所提升。作为选拔性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较好

的区分度。

(二)选择题特点

1.选择题4组或5组,共11题。材料利用率较高,阅读量较小。

2.均为主题形式组题。

3.材料表现形式多样,如文字材料、区域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等。

(三)非选择题特点

1.必考综合题共2题,每题3小问;选考综合题共3题,每题设1~2小问。

2.必考综合题有半开放型试题1~2小问。

3.选考综合题三个模块难度基本均衡。

4.综合题基本以问答题形式表现。

(四)试题预测

(1)以水平测试为主导

《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了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准和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考纲》“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要求考生具有的水平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使用地理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项水平。

【例1】南方物流集团是一家现代化综合服务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涉及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加工、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策划与咨询、供应链管理服务以及商贸一体化等。TCL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家电生产企业,总部位于广东惠州,其销售范围遍布全国。下图为南方物流公司与TCL物流运营网络组织运作流程图。读图,完成(1)~(2)题。

(1)当前南方物流公司不能为TCL集团提供物流业务的服务为

A.原材料供应

B.原材料仓储、配送

C.成品运输、仓储

D.成品配送

(2)南方物流集团仓库选址应位于城市功能分区中的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答案】(1)A (2)C

【说明】该题组重在考查获取图中信息,分析解答问题。依据流程图图例即可判断,原材料是由供应商提供而

非南方物流公司提供。南方物流集团的仓库具有存储原料和产品的双重功能,为降低运输费用,应该靠近工业区。

【例2】读世界某岛屿地势示意图,该岛屿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很大,图中A、B两地年降水差异较大,①、②、③、④四地农业生产类型不同,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以混合农业为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左图景观为右图中甲地某乡村图片,该地房子深入山体,被称作“草中小屋”。该地房子如此建筑主要

是为了

A.防旱B.采光C.防洪D.防风

【参考答案】(3).A(4).D

【说明】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聚落的影响。试题材料新颖,命题角度独特,考查内容为近几年来各地地理高考试题中的高频考点。难度中等,区分度较大,侧重学生使用所学知识、结合图示材料分析和论证问题的水平,先要对整个区域概况有个了解是准确做对本题先决条件。结合经纬度可知,本区域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南岛,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南岛四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来判断出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建筑风格也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甲区域的地理特征可分析得出准确答案。

(2)命题的重要知识点

文综卷与单科卷相比,题量少,考查的考点相对有限,所以,文综卷考查的一般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大气、水、地质作用、工农业交通区位、区域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考点几乎每年必考,地球运动近两年未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城市与聚落分布和人口近五年分别考了一次,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地理信息技术近五年一次未考。

【例1】读1981~2009年不同年代我国南方双季稻可种植区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西南地区水稻北界变化幅度较华东地区小,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河流

(2).①地水稻种植业较之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明显劣势的是

A.热量

B.降水

C.日照

D.土质

【答案】(1)B (2)C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知识点,西南地区北部为横断山脉,地势高,气温低不适宜水稻的推广;而华东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水热条件较好,适宜水稻的推广。①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地区,光照条件较差,所以其相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明显劣势的是光照。

【例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两翼与粤北山区转移示意图,完成(3)~(4)题。

(3)衰退性产业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不适合市场需求变化、不具备区位优势、缺乏竞争力的产业群。下列相关珠江三角洲衰退性产业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全行业生产水平明显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②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③多为传统产品和市场需求增长率下降较快的产业④处于产品周期开发期的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4)扩张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增加就业机会,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动经济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加速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扩大出口量

【答案】(3)A (4)A

【说明】该题组重点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根据题意,衰退性产业是行业生产水平明显过剩或生产成本过高的产业;多为传统产品和市场需求增长率下降较快的产业;资金投入减少和产品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而处于产品周期开发期的产业多为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不可能是衰退产业。扩张性产业转移有利于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地理图表的考查

地理图表包含的信息量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考查学生调动和使用知识、技能的水平等。可能考查的地理图表包括等值线图、区域图、统计图、流程图等。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也存有大量的统计图表,掌握这些方法和技能,也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这充分体现了“有用的地理”这个新课标理念。

【例1】读日本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机统计表(单位:%),完成(1)~(2)题。

(1).决定日本投资表中五国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政策C.劳动力D.工业基础

(2).向第三国出口是日本投资新加坡的主要动机之一,主要是因为新加坡

A.巨大的市场潜力B.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

C.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D.工业体系健全,协作条件好

【答案】(1).A(2).B

【说明】由表中数据可知,“维持和扩大市场”、“拓展新市场”均是日本投资五国的主要动机。新加坡紧

邻马六甲海峡,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且海运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

【例2】读某地四种不同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影响示意图(图中四条曲线所表示的是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植被破坏、城市建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四条曲线代表的人类活动,对应准确的是

A.①—破坏植被

B.②—改良土壤

C.③—退耕还林

D.④—城市建设

(4)城市建设过程中,洪水可能对城市产生更大的危害,其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建设使原有植被遭破坏

B.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加,城市经济密度大

C.城市中缺乏排水河流与通道

D.城市形成后,城市中降水量大增,且多暴雨

【答案】(3)C (4)B

【说明】该题组通过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统计,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初期侵蚀强度加剧,随着城市地面固化,侵蚀强度迅速降低,①表示城市建设;改良土壤能够降低侵蚀强度,但速度缓慢,④表示改良土壤;退耕还林对侵蚀强度影响较大,但当植被稳定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也逐渐稳定,③为退耕还林;破坏植被使地理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持续加剧,②表示破坏植被。城市建设过程中,洪水对城市产生更大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地面硬化度高,从而使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使洪水量更大。同时因为城市中经济发达,经济密度更大,所以危害更大。(此类题目还可见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地理卷(九)的第15~16题。)

(4)开放型试题的考查

开放型试题是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部分的一个突出特色,较好地体现了促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课标理念。这类试题与传统的条件完备、设问角度明确、答案唯一的“封闭题”相对应。当前出现的开放型试题主要有条件开放型(如2011年37题第(2)题)、观点开放型(如2012年37题第(3)题)、过程开放型(如2011年36题第(3)题)等。为了便于高考评分,当前出现的开放型试题实际上是半开放型的试题,答案虽然不唯一,但具有相对确定性。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合武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沪汉蓉快速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武铁路客运专线正线全长359.361公里,全线设大、中、小桥171座,总长度为118.819公里,占正线总长的33.1%;隧道37处,总长度约64.076公里,占正线总长的17.83%。2009年4月1日开通客运。下图为合武铁路及合武铁路开通前上海至武汉的铁路南、北线。

材料二鄂豫皖交界地区地形图

(1)指出影响合武铁路客运专线选线的主要自然因素,并说明该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9分)

(2)比较AB两河段水文特征和流水作用的差异。(8分)

(3)C地某县城规划承接长三角转出的造纸工业,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并说出理由。(7分)

【答案】(1)地形、地质、水文。(3分) 大大缩短华东和华中、成渝地区之间的行车距离和行车时间;完善和优化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等。(6分)

(2)A河段落差较大,水量较小,水流急;B河段落差较小,水量较大,水流缓。A河段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B河段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8分)

(3)赞成。理由:山区的造纸原材料丰富,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能够促动本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或不赞成。理由:造纸工业水污染严重,不但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到下游地区;造纸工业原材料主要来自森林,发展造纸工业可能加重植被破坏,加剧当地水土流失;造纸工业产业层次较低,不

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7分)

【说明】该题中的第(3)问属于观点开放型的题目。可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分析判断C地建造纸厂的好处,即赞

成的理由;也能够回答不赞成的理由,即建造纸厂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例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

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大大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

该平原上修建了一系列排灌渠道。排灌系统完善是该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之一。下图为该平原灌溉渠道分布示意图。

西惠

农干渠

甲银川渠

河流灌溉渠排水渠沙漠

高度

2000m

1500m

1000m

(1)说明该河段排水渠道的作用。排水渠的水流方向以及水流的空间变化特点。

(2)据图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并说明该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该地区是否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请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排水渠道:将多余的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通过排水渠道引到黄河,缓解因为大水漫灌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或西南向东北)水量空间变化特点:流量越流越大。

(2)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夏季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或有机质)的积累。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环境问题:引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3)观点1:应继续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理由:促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可大力发展葵花籽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观点2:不应该大力发展向日葵种植。理由:向日葵生长耗水量较大,当地水资源缺乏,种植向日葵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且当前葵花籽处于滞销现象。(两观点取其一即可)

【说明】该题中第(3)小题为开放性探究式试题,学生可从正反两个方向选择一个实行作答。(此类题目还可见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七次联考〃文科综合卷第37题。)

(5)热点问题的考查

高考不回避热点,但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一般隐性考查,即很少考查热点本身,而是以热点所在区域为背景,考

查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尤其是热点或热点所在区域在考纲中属于主干知识的部分。地理热点包括长期热点和时事热点,长期热点如农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时事热点主要是指国际国内重大热点事件。热点地区主要指与我国近年来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或某一方面在世界上或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或具有重大地理背景的

区域(如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区域)等。

【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突破60%。中缅油

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能够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油气管道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而曾一度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将成为其中原油管道的末站。天然气管道则将南下到达广西。2013年10月20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开始输气。而原油管道预计于2014年达到投产要求。

材料二:中缅油气管道路线图和部分地区地形图

(1)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运到缅甸后输入我国,采用线路②比线路①有哪些优势?

(2)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最大的难点就是全线的2条大河流和6条海沟定向钻穿越,结合地形图

和所学地理知识,简述中国施工部门在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3)说明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和开通对中国的主要意义。

【答案】(1)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提升经济效益;管道运输连续性好,运量大,损耗小;平稳

安全,易管理,运营成本较低;缓解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水准,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对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义。

(2)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极大;管线经过地区,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炎热多雨时间较长,容易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施工进度;④沿线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在国外施工,社会依托不足。

(3)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增强中国的能源安全;能够改善管线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拉

动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促动西南地区的石化产业的发展及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动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与发展;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说明】本题以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和我国能源问题这个热点内容为背景,考查了原油运输线路的选择、石油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主要的意义等问题。

【例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自贸区的成立对于促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有着长远的意义,同时对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机遇。

材料二:2012年,上海港继续保持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成为我国外贸货运的主港区。上海港的港口早期集中于黄浦江中下游,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往长江口南岸扩展,至2005年开始使用位于杭州湾口的洋山港以满足超大型级货船的停靠要求。

上海自贸区

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所处区域

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洋山保税港区(陆域加岛域)

发展重点金融、航运、贸易

(1).试分析上海自贸区今后重点发展行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近期有个别内陆省份也在申请下一轮自贸区的名额,如果完全照搬上海自贸区的做法,是否可行,请做

简单阐述。

【答案】37. (1)金融:上海的人才资源与历史基础;上海的基础设施能有效服务金融业的发展;上海良好的政策扶持等要素。航运: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枢,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超大型港口等基础设施完备。贸易:上海建有国际或区域性的交易市场平台;上海的经济腹地广大等

(2).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主要原因:船舶大型化,吃水深度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3).不可行;“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存有巨大差异,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的自贸区规划,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说明】本题以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这个热点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工业区位条件、港口变迁因素以及模式变迁等知识点。

三、备考建议

1.分析考题,研究考纲,把握复习的方向

高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能够总结出一定的命题规律,如常考考点的分布、常见考题的呈现方式和典型的设问方式等。考纲和考试说明对考试的性质、考核的目标与要求、考试的范围与要求、命题指导思想、试卷的结构等作出了详细说明,甚至还附有样题示例。对照考纲,能够查漏补缺,总结一轮复习的得失,明确后期复习的重点,把握后期复习的方向。

2.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有利于考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水平。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实行专题复习,要求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实行有效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如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打破章节限制,通过内容重组,形成知识块和知识主线,强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和知识的迁移与使用水平。后期复习是学习水平的迅速提升阶段,在复习策略上,可采用线条或知识块为主题展开复习,进一步强化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大的专题能够化解成小的专题实行,切忌实行简单的机械重复。

3.注重思维水平的训练,提升探究问题的水平

练习和测试是后期复习的重要环节,但试题一定要精选和精评。精选就是要选择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试题,即通过该试题的训练,能起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而不但仅仅仅巩固知识。“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搞好后期复习的关键在于增强思维水平的训练,如逆向思维水平、正向迁移应用水平、探究思维水平等。

4.总结解题方法,提升解题效率

在考试过程中,地理原理的考查都是通过试题的形式来展示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解答试题的基础,而答题的方法、技巧则会提升做题的效率。在复习中要注重答题方法、技巧的训练。一种方法或技巧的掌握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总结,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灵活使用。在后期复习中,除了解题水平上的训练和提升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解题规范的训练,这样可使复习变得更扎实、高效。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

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 (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 (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 (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 (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 (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 (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 (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9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

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 (一)结论: 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 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共3道题.分值为22分. (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 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 (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 (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 (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 (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 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 (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 (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

考点: 题型1 函数的概念 例1 有以下判断: ①f (x )=|x | x 与g (x )=? ?? ?? 1 x -x 表示同一函数; ②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 ③f (x )=x 2-2x +1与g (t )=t 2 -2t +1是同一函数; ④若f (x )=|x -1|-|x |,则f ? ?? ??f ? ????12=0.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 题型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8题) 例 2、已知函数()() 211 2x x f x x x a e e --+=-++有唯一零点,则a = A. 12- B. 13 C. 1 2 D. 1 C 【解析】函数()f x 的零点满足() 211 2e e x x x x a --+-=-+, 设()1 1 e e x x g x --+=+,则()()211 1 1 1 1 1e 1 e e e e e x x x x x x g x ---+----=-=- = ', 当()0g x '=时, 1x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为 ()12g =.设()22h x x x =-,当1x =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为1-,若0a ->, 函数()h x 与函数()ag x -没有交点;若0a -<,当()()11ag h -=时,函数()h x 和 ()ag x -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1 2 a = .故选C. 例3、 (2012理科)(10) 已知函数 1 ()ln(1)f x x x =+-;则() y f x =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20教育类)考试答卷(附答案)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20教育类)考试考试答卷考试题目:共30 题 |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得分 86 分 1.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双一流”指的是()。【3分】 A.一流大学,一流教师 B.一流大学,一流学生 C.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D.一流教师,一流学生 正确答案: C 2. 【单选题】教育是人的()的过程,当然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3分】 A.细节化 B.物质化 C.社会化 D.能力化 正确答案: C 3.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开始实施。【3 分】 A. 1992年 B. 1994年 C. 1994年 D. 2014 年 正确答案: C 4.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以下不属于教师科研基本素质的是()。【3分】 A.政治能力 B.判断能力 C.处事能力 D.思考能力 正确答案: C 5. 【单选题】评学生看(),有助于全面发展和特长发挥。【3分】 A.成绩 B.成长 C.个人专业发展

D.履职教育方针 正确答案: B 6.【单选题】根据本课程,“无君师,恶治?”体现了教师在培养国家治理人才和未来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一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教育家?()【 3 分】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D 7.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高考改革包括()。【3分】 A.考试时间改革,招生录取时间改革 B.考试时间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C.考试科目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D.考试地区改革,招生录取时间改革 正确答案: C 8.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是一个教师发展高度的基石和保证。【3分】 A.情意深厚 B.境界崇高 C.能力高强 D.乐观豁达 正确答案: B 9.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学校的根本任务是()。【3分】 A.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B.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C.立德树人 D.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 C 10.【单选题】根据本课程,中国教育正面临的历史性转折点是()。【3分】 A.从部分省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C.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 D.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北京市中考数学 考试说明及详细解读 新人教版

一、考试范围 数学学科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的规定为考试范围,参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和精神,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是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关于考试内容的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A:能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认识,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辨认,或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并能指出此对象与有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B: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C:能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运算等思维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及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实现对特定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细目表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A B C 数与代数数 与 式 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无理数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能根据要求用有理数 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 致范围 平方根、算 术平方根 了解开方与乘方互 为逆运算,了解平方 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 念,会用根号表示非 负数的平方根及算术 平方根 会用平方运算的方 法,求某些非负数的 平方根 立方根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 方根 会用立方运算的方 法,求某些数的立方 根 实数了解实数的概念 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 算 数轴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有理数;知道实数与 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相反数 会用有理数表示具有 相反意义的量,借助 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 掌握相反数的性质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 通过这次继续教育学习,尤其是《信息化教学与实践》的学习,我理解到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水平、创新水平和地理思维水平有很大的协助。 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计算机能把各种地理事实材料: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和动态的变化过程、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体现在学生面前,而计算机的可控性,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更加仔细地观察到各种地里事实材料,不致漏掉某些关键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观察水平的培养。正是因为学生能充分接受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地理事实材料,才能使学生认真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得出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这比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要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思维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活动。所谓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想象,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理解。譬如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思维模式如下:建立空间概念-------分析自然要素特征----------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人文地理要素特征------------综合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区域地理特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的地理信息,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抓住地理景观要素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学生通过度析、判断地理现象,提升对地理本质的理解,通过综合概括地理现象,培养较为严密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照、比较地理现象,提升地理区域差异性理解。使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需要的地理信息原汁原味地表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观其形闻其声,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而这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水平的基础。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2018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钓鱼岛自古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属于大陆岛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受黑潮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D.周围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李某乘车在邯郸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下图为拍摄的红绿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 B.宁夏落后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 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11.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你认为,该措施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 )。 A.退耕还林还草 B.获得经济补偿 C.扩大水田面积 D.增强节水意识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 )。 A.西南区、西北区、南方区、北方区 B.西北区、南方区、西南区、北方区 C.西南区、北方区、西北区、南方区 D.北方区、南方区、西北区、西南区 读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我国总抚养比呈持续上升的时间段是( )。 A.2000~2020年 B.2020~2040年 C.2040~2060年 D.2060~2080年 20.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年内,我国( )。 A.青少儿抚养比升高,教育资源浪费 B.老年抚养比逐年升高,养老负担加重 C.总抚养比先升后降,利于经济发展 D.总抚养比持续上升,社会负担加重

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解读中考考试说明 一、《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的区别 考试大纲规定了各学科的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是在清楚《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写,对本次考试卷的试卷结构和考试题型进行说明。实际上,《考试说明》是《考试大纲》的细化或补充,在总体体现《考试大纲》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具体化要求。 二、《考试说明》的重要性 《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中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使考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中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考生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中考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考试说明》实际上起到了提前告知的作用,它将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提前告诉给考生和教师,让所有的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对题目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三、学生使用《考试说明》阅读时的注意事项 在阅读《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①仔细研读。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彻底搞清楚中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考生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②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考生了解了《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洞悉了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③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 四、策划人员从考试说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还是开卷、分值设置、时间设置、是文综、理综还是单科考试) 2.试卷结构(试卷分几部分,各部分的分值设置,各部分试题的题型、内容、难度的排列顺序及要求) 3.试题难度【可以是一个题目也可以是部分题目的难度,还可以指整套试题的难度,试题按其难度分为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一般每个地区都会有固定的试题难度(或题型难度比)】。 (二)考试内容 1.学习目标层次要求解读(一般讲学习目标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地区对三个层次的描述不同,据此可以了解所学的知识点在中考中的难度,这也是每年考试说明变化的一个方面)。 2.考试内容和要求 此部分一般将本学科初中三年所学知识按照学科的知识架构或学习顺序进行整理,呈现出考试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该部分内容所属的要求层次),里面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是后期分析考试说明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增或修改的部分一般会被命题人作为命题方向。 (三)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含题型难度) 1.题型示例是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试题的题型及可能出现的形式,命题人会按照里面出现的题型进行命制,未出现的题型不会出现在试卷中,相反,如果题型案例里出现了某种题型,预示着中考试题题型命制将有改动,近一两年会在中考中呈现。例如,河北中考理综物理部分的多选题提前在题型示例部分出现,让老师和学生有心理准备,待时机成熟时便实施了。 2.参考答案一般是按照中考评分标准给出的答案,对于一些填空题、解答题的规范解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题型难度是对每一个题型示例所呈现的试题的难度的标注,通过题型难度可以让我们了解每一个题型的难度;不同题型难度的试题是在试卷中如何呈现的;同一知识点是怎样通过题型的变化来呈现出不同的难度。 (四)题型拓展(后附标准答案) 题型拓展是对题型示例的补充,拓展中考对某一知识点的不同题型的呈现形式。 作业:1.研读《2017年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 2.研读《2017年安徽省中考考试说明》 3.比较《2018年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与《2017年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的变化 4.比较《2018年安徽省中考考试说明》与《2017年安徽省中考考试说明》的变化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是深远的、根本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教育的革命。 (1)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传统教育观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都环绕着传授知识这个中心展开。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会在现代社会游刃有余.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教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将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转到“培养能力”这个轨道上来。 (2)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办学开放化、学习社会化、教学个别化、教育终身化四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之中。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周期加快,竞争压力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学习,学习将更加社会化、终身化.教育信息化也使教学个别化成为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的教育思想的引人,将使得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教学计划更加柔性,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3)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借助于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检索功能和资源共享,我们的每门课程可以吸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更好、更便捷、更精炼地表达教学内容,从而增大了每节课的课容量.同时,学科之间互相交叉、渗透,教学内容博收众长,更具综合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言传身教,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突出双向性、参与性、互动性,通过合作、交流、商讨等活动,更多地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协作式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扮演着“知识传授权威”的角色,知识的传授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过程中.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学生除了通过教师的传授接收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直接搜索和接收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广泛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处于和教师同等的地位,并可以按自已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真正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师生间的角色因此发生了互换,学生将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伙伴”。 1

中考数学考试说明

2012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一、回顾六年中考及《考试说明》修改历程 命题的原则: 1. 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课改,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大多数学生得到鼓励,教师受到鼓舞,有进一步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这一点从统考以来的试题难度能体现出来, 07年难度0.7,08年难度0.73,09至11难度都是0.74, 普遍认为中考试题难度为0.72 ~0.73较为合理 2. 试题总量保持不变,共25题 3. 易、中、难比例不变,保持5:3:2 4.考查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的原则不变 (修订的新课标增加的内容) 5.遵循传统的命题思路,以能力立意命制综合题、阅读理解题和操作题,注重创新意识考查, 传统题与创新题结合 1、知识要求数目 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 A8585808076 B8180747268 C4032323131中考试题的特点 1.立足课标要求,体现基础性和普及型 2.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背景材料来源于生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应用问题主要考查了方程应用、统计概率 渗透了可能的变化

应用问题,考虑我们是否可以在函数应用、几何应用迈出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步子,但不加大试卷的总体难度。 3.试卷结构合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历年C级考点基本上全面覆盖,不一定在综合试题中考查,各类题都可以考查 4.难易设梯度,合理设区分度, 比如2011年分式应用题, 难度为0.76, 区分度为0.65, 是比较好的中档题,这样的试题应坚持、保持,应用可多样化些,不要变成较易试题。 比如:以往传统题型圆的切线的判定、计算和梯形计算是比较模式化的中档题,2011年在一道题上做了调整,把梯形计算换成了四边形的计算问题,”圆”这道题难度0.72,区分度0.77,两个指标保持了一个好的范围。 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档试题有所提高 比如:24题总体难度0.43,但每问难度有很大区分, 注意综合题中三问的设计搭设阶梯要更合适些. 5.命题坚持多思少算, 能力立意, 突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淡化特殊技巧,避免繁杂 6.稳中求变,变中求创新 2011试题有位置调整, 也有内容调整, 今后还要坚持,打破模式, 不一定哪个位置就考固定的题, 2012年和2011年比要有调整 2012《考试说明》修订总体稳定,局部调整、循序渐进,充实完善,有利于实施和备考, 二、《考试说明》修订变化 2011年相对于2010年主要有以下9处变化,2012年相对于2011年有13处变化,其基本都是语言上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 变化1(p61) 考试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是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考试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此段话修改为: 关于考试内容的要求划分为A、B、C三个层次。 变化2 (p61)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效整合 一、改变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在课程学科运用后,可以将原来的教师直接的口授讲解或绘图讲解等知识呈现途径单一化或只有有限的几种,转变为知识呈现途径的多样化或综合化。这种知识传授途径的多样化,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的显示功能,缩短板书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为方便学生理解,有时要补充大量的知识,因此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例如“地质灾害”这一专题,由于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抽象,如果只靠口头讲述,容易出现词不达意,再加上是短时记忆,学生印象不深,理解有相当的困难。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效果甚微。在这节整合课的处理中,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制作“地质灾害”专题网站,融火山、地震等大量视频、图片于其中,多方位立体的展现主干知识,力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网络技术的整合,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动态教材,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变地理知识来源的单一化 学生受限于条件和时间的制约,地理知识的来源大多靠教师言传身教,来源相对单一。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实施整合后,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将被逐渐打破,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信息技术的交流功能使得地理教师已不

再是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知识源。教师可以针对学科目标,合理设置问题,通过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地理问题的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不再只是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提供资源支撑,促进多元化学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家庭生活,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交流多向,传递系统多媒体化,知识跨越时空限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从internet上直接获取,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学科教学提供强大的资源环境。如在“环境保护”学习中,不同学习水平、不同理解水平、甚至于学习兴趣取向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环境保护”专题网站,这个强大资源支撑环境,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将出现多元化,知识结构和构成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共有知识,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也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信

教育信息化在标准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我旗教育网站建立及各校校园网开通已有一段时间,这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理念都是一种新的挑战。结合我旗的教育实际,我觉得教育网站建立及校园网开通在促进教育管理、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给教育教学管理带了了诸多便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教育网站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及各学校的沟通 我旗教育网站资源丰富,覆盖教育发展、党建之窗、政务公开、教育教学、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教学资源等教育平台。还包含了教育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学校展示、名师在线等许多丰富的内容,也是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增进了解的桥梁,是发布政务信息,落实政务公开的重要渠道。通过它,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教育管理思想、最新教育动态、名师名校。二、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实现网络交流 网络环境下多向互动的多种传输系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是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我旗通过网络视频多次与深圳宝安区进行视频交流,把优秀的教师、新鲜的教学理念从“网”上请进来,自己也努力从“网”上走出去。通过网络把我们的教育现状、学校面貌、师生状况展现给外界,让外

界来了解我们地区的教育教学、民族风情。 三、利用教育网站实现教育全过程的具体管理 由于网络的快捷和方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教师和学校的相关信息,能够快速的收集整理各种数据材料,同时能够更迅速的上报和交流信息材料。我们在进行各种管理工作时,真正实现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 四、利用校园网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发展需要一种氛围,而网络的交流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我旗各校校园网开通之后,对教师们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们改变了备课方式,由“备教材、备教法”转变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媒体和网络”。教师们变得善于思考了,学会了反思和交流,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 综上所述,从我旗教育网站建设及校园网开通的管理作用中看到,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实效。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好的开发网络应用功能,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提高师资水平,突破作秀意识 教育部门应重视网络教学。教师们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和带动学科教学。并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进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真正为信息化找到切实可行的路。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顺利整合,教育部门与各校应建起网络资源

201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中考说明解读分析及对策

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数学中考说明解读 ★变化: 1. 取消选做题,考试不允许带计算器 取消原来的12B;20题给的参考数据可能为分数或一位小数。 2. 题型示例变化 共更新46道题,其中2017年陕西真题17道,新增29道,新涉及考查点2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规律探索),新增考查形式4种(实数的大小比较与数轴结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分析统计图表——计算加权平均数、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实物模型)。 3. 更加重视数学学科本质的考查意义 试题将持续内涵式发展,试题背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切入角度灵活,能力立意更凸显,综合题更体现思想方法的考查,更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4. 优化试卷结构、内容结构,整体难度降低 降低入门题难度,让容易题更容易,提高落点,让难题的思维性、灵活性有一定高度,弱化区分度、增强信度和效度。 5. 关注教材中课题学习,问题探究,思考其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蕴含的契机和内涵 ★不变: 考试依据、范围、考试形式和时间,内容结构,题型结构,考试内容要求等(详见2018陕西中考说明P46—P47) (关键词:核心素养) 1. 初中数学10个核心概念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 中考将关注中国数学传统文化的考查 核心素养的提出,向中高考改革发出信号,中国数学传统文化成为关注点。数学文化考什么,教材中的内容特别多,如九章算术、赵爽弦图等。

1. 老师需大量做题,发现好题 2. 通过命制试题,把握方向 命制试题的步骤: ①制作双向细目表,明确每道题要考什么;

②找题:找对应题位,找考查知识点; ③修题:修重点题位的题,如10、14、23、24题;思考25题怎么考,考什么模型,从哪入手,一定要原创; ④备课组之间团结合作,至少需要3个人,一人命题,一人做题,一人审题,3方会谈,讨论难易程度、知识点是否重复,最终定稿; ⑤试卷讲评前答案一定要反复推敲,保证完整;例如25题考最值时需要给出最值点的证明。 3. 通过试卷讲评,指导方向 ①讲评前一定要浏览学生答卷,找关键问题,讲出错多的地方; ②讲完要附纸订正、面批。 4. 通过不断研究,提高效率 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要穿插重点题型练习,如数与式的复习时穿插圆和二次函数的解答题; 二轮专题复习,如关于二次函数可把10、24题组合练习,圆可把9、23题组合练习; 三轮拿分专项练,1—14题专项练,15—22题专项练,避免学生失分。 一、考试要求变化1处,删除1处,具体如下: 1. 评价的基本理念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情况及对数学产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数学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录新生的重要依据.(※红字为2018新增内容) 2. 测试的基本要求 删除:关于允许科学计算器进入中考数学考场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按照陕教基[2006]50号文件执行. 二、考试内容的目标要求新增1处,变化7处,具体如下: 1. 新增考试内容及其目标要求: 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2. 目标要求变化,均是从“了解”改为“理解、掌握与运用”: ①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高考历史试题-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最新

解读 2018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历史科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历史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基本沿续了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的导向,倡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注变化:1、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的表述与往年的考试纲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内容直指学科能力要求,共分为4类: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的探讨问题。其具体要求说明共列举12种,考生要认真研究和领会。 2、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罗列上,打破了历史课程标准及教材模块的编排顺序。必考部分按照"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分成三大块,将必考内容的政治发展史、经济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按专题打乱按历史时序重新排序。三大块所列专题分别为6个、8个、12个,沿袭了历史学科"薄古厚今"的命题趋势,其中政治发展史专题10个、经济发展史专题8个、思想文化史专题8个,与往年比较,政治史比重有所弱化,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有所提高。选考部分是直接罗列要考查的5-6个专题的名称,而无具体考点的表述文字。值得注意的是,选考部分删除了选修教材中的不少专题内容,复习时应对照复习。 3、考试形式部分,与往年的旧高考相比,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减为100分钟,试卷分数由原来的150分减少为120分。在试卷结构上首次出现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划分。必做题约占80%,选做题约占20%。2018年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历史的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说明不再对考点的分布不再在历史时序上作分数比例上的分解要求。 备考建议:1、考试范围符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考内容为历史三个必修模块,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为减轻考生的复习负担,考试内容在"考试大纲"以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保留下来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属于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考生们拿到考试说明后应严格按照说明上的内容逐点复习。 2、从所附典型例题示例中,题型仍保持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在非选择题部分,提供"新材料、新情景"的材料解折题和材料问答题为主要题型。要引起重视的是,出现了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论证和探讨历史观点的主观题题型,再次反映了18年历史高考对学科能力考查的要求,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

2018年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试题及答案)

本次考试[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上)] 您的得分为98分

第 1 题 域名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家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真正水平。 第 2 题 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际带宽出口显著提高。 第 3 题 我国互联网增值业全面发展,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活跃。 第 4 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 5 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组建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袁贵仁部长亲任组长。 第 6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并不高。 第 7 题 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第 8 题 北美洲域名占全球总域名的68.5%。 第 9 题 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度。

第 10 题 过去二十年,国家互联网的接入骨干直联点一直是、、三个点。 第 11 题 截至2013 年 12 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年增长率为79.3%。 第 12 题 目前,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快,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第 13 题 目前,我国IPV6的地址数持续提高。 第 14 题 目前,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亿。 第 15 题 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的战略选择。 第 16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由中央电教馆承担。 第 17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物理设施的接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来具体负责。 第 18 题 在《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关于电子政务和交易信息数据的搜集和管理,由教育部 信息中心负责。 第 19 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为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均衡。 第 20 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 化目标任务。 第 21 题 目前我国16%的小学、46%的初中、77%的高中、100%的大学建立了校园网络。 第 22 题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主干网2004年建成开通。 第 23 题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 24 题 我国将构建全国教育系统统一网络域名服务体系。 第 25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将积极运用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及各 省厅布署下一代互联网接入及应用。 第 26 题 国家教育信息化高速网络会将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基础应用纳入其中。 第 27 题 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是世界三大学术网之一。 第 28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覆盖全国、互联互通, 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 第 29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化支撑技术队伍规模将达到教职工总数的 4%以上。 第 30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60%高校将建立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大学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进一步深入。 第 31 题 我国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 第 32 题 《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高校建成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开展混 合式教学。 第 33 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建于()。 第 34 题 ()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成功发出。 第 35 题 2000年,党的()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第 36 题 2014年,成立了以()为组长的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 第 37 题 截止到2013年12月,全球网民数约(),普及率为38.8%。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融合的看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兴起为21世纪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地理课堂中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能使地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的学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只是把地理方面的相关事物与知识一一罗列,让学生达到认知的目的,所以初中地理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在包罗万象的内容中,难免有一些地理事物是大家没有见过的或者根本看不到的,很多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也是大家看不到的和无法想象的,而这一切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语言和图片学生很难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却可以把这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无法实地观察或者抽象的地理事物,以便形成正确的表象,对地理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地球的运动》这节课,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一个简单的动画就可以使很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复杂的空间模型,对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有很大帮助。 其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地理是一个边缘性学科,虽然属于文科,但不像政治和历史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死记硬背是学不好地理的。地理的特别在于地图这一第二语言,很多地理知识都需要学生图文结合,对比观察,在理解地图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那就意味着在传统课堂上地理教师不仅要板书而且要板图,这样需要大量的时间不说,单就地图而言就包含了静态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等多种,这些地图都靠教师用语言去描述给学生,也是很难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它无限延伸学生的多种感官和思维,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动画将地图中所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形象、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且身临其境,形象、直观地感知、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例如《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大气环流图,上课时不仅可以节省板图时间,而且动态的图形、图像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内容。 最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强大动力,它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传统的地理课堂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