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和金蝶的云上战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金蝶和金蝶和用友的产品比较(摘自唐力博客,比较中肯的评价)用友的产品比较(摘自唐力博客,比较中肯的评价)与金蝶和用友接触都比较多,对国产管理软件市场也曾经思考比较过,所以在这里谈谈。
关于金蝶和用友的产品本身,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在这个行业中的都会了解K/3 u8,孰优孰劣,也不可能一句话就概括出来。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他们与SAP等国外软件公司,包括台湾的公司都差的不是一个级别。
具体哪个公司能一直走下去,并能一路走好,主要得看企业的战略和文化。
用友和金蝶的企业文化和战略是截然不同的:金蝶走的更企业化,用友走的更像个事业单位;金蝶十分关注产品的亲和性与易用性,这一点我感觉似乎有微软的某些特征,能够迎合客户的使用需求。
用友并不十分注重这一点;金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积极的、朝气蓬勃的,用友的比较沉稳、不灵动;金蝶的产品、技术、管理更国际化一点,这是金蝶发展的自身规律使然的,是自然而然的,而用友则更显得传统一些。
但是,用友毕竟起步要比金蝶早,在资金、政府资源、技术积淀上要比金蝶雄厚,这恐怕也是不争事实。
金蝶要在几年之内全面超越用友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面临国内其他和国外的产品。
至于说SAP,金蝶和用友没有必要来比较吧,通常是一个企业先用的用友或者金蝶,等到发现这两个产品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时候才换SAP等的产品,或者许多企业就直接上的SAP。
不选择SAP的原因一般是因为企业规模较小,承担不起太高的费用。
或者企业在这方面没有经验,担心SAP不适合国情。
金蝶和用友要做到与SAP有一比,恐怕没有个50年做不到。
不过金蝶还是可以找准自己的定位的,定位很重要,定位准确才能市场策略准确,才能有针对性地面对目标客户。
我认为金蝶的经营路线应该分两步走:一是针对国内、国外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发展时间不长,更多的是对财务和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金蝶这两方面做得都不错,并且产品易用、实施速度快,比用友的产品竞争力强,比SAP 花的钱少。
高新技术摘要:80年代初,微机的普遍应用使得很多单位自主开发简单的财务软件。
但是,这些自主开发的财务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格式不一、维护困难,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金蝶K3 Cloud和用友U8更是众多财务软件中占市场份额比例较大的佼佼者。
作为被普遍使用的两种ERP财务软件,金蝶K3 Cloud对比用友U8的优点和缺点也越加的明显。
关键词:金蝶K3 Cloud对比用友U8 优点;报表系统;社交化ERP;结构框架一、用友U8与金蝶K3 Cloud发展用友U8系统至今已推出20多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路走来,历经了U8财务业务一体化、U8 ERP、U8 All-in-One、U8+等阶段,通过大量的中国企业实践不断地对产品功能进行优化升级,有着大量的客户基础,全面覆盖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一体化集成运用,最大程度保护企业投资,降低总体拥有成本。
用友U8用更开放自主的产品与服务--自主导航、开发者社区,使用更优秀的IT 系统,运营效率更是有了一定的提升,充分的发挥了商业价值。
金蝶K3 Cloud于2012年8月推出K3 Cloud1.0版,近年来仍处于完善功能逐步增加业务板块的阶段。
但作为财务系统的新起之秀,它已获得相当数量企业的认可,投入使用。
金蝶K3 Cloud一直追逐着互联网时代更新换代的脚步,不断自省,潜心探索更有效灵活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
2013年,金蝶超过100万 ERP 的客户基础,使得其创新产品能够更快速迭代市场上的ERP产品。
通过创新使用户拥有了全新的交互体验,如软件的界面交互、业务导航与协同方面都变得更加的人性化,简易了以往繁琐的操作,有了更良好的体验。
二、金蝶K3 Cloud对比用友U8的优点(一)金蝶K3 Cloud全新的ERP应用模式。
金蝶K3 Cloud作为面向企业应用的社交化ERP,拥有智能的自动转账功能,可设置系统自动结转的转账方案,并在编辑凭证时支持分录类推。
金蝶与用友的区别4)二次开发平台比较二次开发平台,是软件企业基于自己的产品特征,开发的工具,可以使我们采用一种引导开发的模式,借助于预先定义的各种信息库,将使用特殊语言描述的用户功能要求转换成计算计所能理解的特定策略的组合,然后通过与数据库的信息交互达到实现各功能的目的。
二次开发平台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这已经成了ERP厂商和独立平台提供商的共识。
尤其现在的用户越来越成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发要快,成本要低,使用要方便,还要满足自身特色。
面对这些要求,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蝶K/3 BOS(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 金蝶商业操作系统,是针对金蝶K/3系列产品,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业务基础设计平台。
当企业应用K/3系统时,通过K/3 BOS配置工具使客户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进行业务配置;当企业随着市场需要发生业务流程变化和业务扩展时,随需而变的ERP系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通过K/3 BOS高效的集成开发工具来进行个性化、行业化定制,使K/3持续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K/3 BOS面向企业快速成长的业务需求,使用先进的动态企业建模思想对企业ERP应用提供支撑,为客户带来持久的信息化投资收益,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金碟的BOS平台要求使用的对象无需专业化的人员,普通员工经过培训就可以学会如何定义和使用。
同时价格低廉。
用友的UAP技术架构建立在标准的技术平台(J2EE和.NET)和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之上,并且吸收了移动、RFID等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支持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以及开放式电子商务流程标准RosettaNet等应用标准。
对于用户来说,UAP不仅提供了开发平台,方便二次开发,而且提供了多种建模的工具、组件和产品,方便用户定制。
用友的UAP平台要求使用的对象是专业化人员或与相关基础的人员才能使用,同时价格相对昂贵。
5)价格比较由于该企业前期使用了金碟公司的财务软件,因此在此次的报价过程中,金碟公司抵扣了相应模块的费用后,相对用友的产品价格来看,具有明显的优势。
金蝶与用友的区别1、用友走的是产品平民化,制度标准化,扛的是普及ERP的旗帜。
但是各个产品比较独立。
u8,nc,u9,还有其他合资和收购的厂商产品的低层数据库就很独立,整合难,系统真正意义的集成上相当有难度。
现在来发展uap架构已经比kingdee的EAS晚了5年了。
不过我现在就算为用友的担忧,也就象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分忧了。
2、kingdee走的是平台化,集成化,个性化ERP,ERP按照企业的成长随需应变,打造kingdee 的航空母舰。
研发上kingdee花大气力在基于商业BOS和金蝶中间件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k3、EAS和KIS产品,集成上比国内任何一家的产品都容易多了。
所以就标准产品按应变性来讲,k3比u8就强多了。
其次就实施和服务来讲,金蝶就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帮助顾客成功,有标准的实施服务流程和先进的服务工具,强大的技术支持中心。
一个企业总是要成长,到了一定阶段管理上就一定会体现出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冲突。
企业信息化应该先BRP还是先ERP?企业应该走标准化管理还是个性化管理?大家都很形象去比喻ERP是鞋子与足的关系,不能削足适履。
但是作为系统产品来讲kingdee在这两方面还能够通吃,它是一双技术上能自动适应你脚成长的鞋,不用你经常花钱买鞋,能让你穿的舒服,跑的更快,走的更好。
金碟查询速度特慢,没有导入与导出功能这话说的外行的,金蝶所有以列表形式显示的数据都可以导出;金蝶的基础资料和初始化数据都可以导入导出;金蝶的固定资产卡片和财务凭证、业务单据均可导入导出;支持金税用友财务通:是目前中小财务管理软件技术中最成熟的管理软件:产品架构:按财务核算职能模块化技术结构:C/S结构数据库:SQL SEVER大型数据库数据库版本:MSDE、SQL 2000支持不同操作系统:WIN9X XPWIN2000PROWIN2000server财务通产品说明:财务通是在原U8(V8.21版本)的基础上简化推出的。
金蝶与用友的比较分析目录一、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问题的提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用友软件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金蝶软件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两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筹资情况对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上市情况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融资差异原因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用友软件和金蝶软件的战略资源存量的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
1、软件行业的一般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财会信报/2009年/9月/28日/第030版会计信息化经典对决:用友PK金蝶2009年9月9日,位于北京顺义新城的金蝶软件园举行了奠基仪式,该软件园建成后将成为金蝶软件规模最大的软件园。
金蝶软件同时宣布实施北方总部发展战略。
据金蝶软件市场部总经理郝登胜介绍,金蝶软件目前北方区的业务总量一直占公司业务总量的1/4到1/3,此次北京建设软件园,金蝶软件在北方区的业务将逐渐增强。
金蝶软件最大的竞争对手,用友软件则一直坐镇北京,用友软件2007年3月22日启用了位于北京西北部的用友软件园一期,而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北用友南金蝶”用友和金蝶的关系,就像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肯德基与麦当劳,因为这两家软件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同,发展方向相近,规模、市场占有率和赢利能力也都在同一级别。
因此也就有了“北用友、南金蝶”的说法。
这种说法从财务软件时代延续到ERP时代,SaaS时代。
用友、金蝶是一对劲敌。
用友与金蝶都是知名的财务管理软件、ERP软件、SaaS软件提供商。
二者同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极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管理软件企业。
从最初的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如今用友金蝶的两强争霸,昭示了中国财务管理软件企业的巨大发展与做大做强之路。
微软堪称世界软件帝国中的老大,可如今,用友立志做中国的微软,王文京曾在清华大学与众多MBA学子们演说时,将用友与微软做比较。
对此,王文京却丝毫没有怀疑,“我们一直坚信,中国有可能出世界级的软件公司,重要一点就是中国在软件产业上。
”“我们的目标是2010年可以做到亚洲第一,全球应用软件十强”,在金蝶的徐少春看来,和国外软件巨头分庭抗礼的时代正在到来。
SaaS之战近日,一个SaaS领域的战略合作直接惊动了杨元庆、王文京和徐少春等企业最高层,国内SaaS厂商对合作资源的争夺战在今年进入了更加白热化的阶段。
用友软件宣布与联想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研发、市场、渠道、销售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联想集团CEO杨元庆、用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双双出席。
用友和金蝶的比较用友软件与金蝶国际是我国民族管理软件行业的翘楚,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管理软件、ERP软件、财务软件供应商,“北用友,南金蝶”一直是中国财务管理软件的代名词。
两家在核心技术能力、资源、市场环境都高度类似的同行业公司,2001年分别于在上海和香港两个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但随后几年的事实表明,它们完全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一、公司结构差异参见博锐管理在线宋平的文章。
/article/65/65766_1.asp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可追溯至创始人王文京、苏启强于1988年成立的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 2001年4月23日用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SH.600588),以每股人民币36.68元的价格上网定价发行2500万股A股,是“核准制”下的第一支上市股票。
用友软件一上市就受到投资者追捧,并一度是“沪深第一高价股”,然而从其高额派现分红到其不见起色的经营业绩,用友软件在资本市场上又饱受争议。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徐少春1991年7月创办的深圳爱普电脑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2月15日金蝶国际(HK.8133)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独立软件厂商。
金蝶国际尽管上市初期不被香港市场投资者认可,但其稳定增长的业绩还是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股价一路攀升,并于2005年7月成功“转板”。
起点的差异用友与金蝶选择了不同的市场上市,使得它们的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差距”。
用友软件是我国股票上市制度从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发行的第一支股票,发行价格采用完全的市场询价,小盘股、高科技等概念,加上3/4股份不能流通,在市场投机行为的巨大推动下以高达64.35倍的市盈率发行,最终筹集9个多亿的资金。
金蝶选择了香港创业板上市,在美国科技股泡沫传染下,金蝶受到投资者的冷落,发行价1.08元/股,市盈率23倍,融资9000多万港元。
之所以选择不同的市场上市,用友和金蝶各有自己的想法。
软件业陷亏损潮金蝶用友借“云”突围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2年第43期编者按:软件业整体亏损不断,欲借“云”力挽狂澜;网络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实体经济的提升和扩张。
11 月7 日,微软方面证实,Skype 和Messenger( 国内通称MSN) 将合为一体,MSN 服务将在2013 年第一季度被停止。
不过,在中国MSN 产品不会发生迁移,用户体验和服务将不受影响。
但MSN 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始终在5% 以下波动。
本报综合报道“今年这一年过得不是很容易,是五味杂陈的一年。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徐少春在“2012 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的一席话,道出了传统管理软件行业眼下的困境。
自去年开始,金蝶软件(中国)的日子就举步维艰,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86 亿元。
用友软件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其2012 年第三季亏损1.31 亿元。
实际上,不只金蝶、用友,久其、金和等管理软件企业都深陷亏损潮之中。
虽然部分企业从购买ERP 软件转向相对便宜的协同OA(办公自动化)软件,但OA 软件似乎也难逃噩梦。
OA 软件代表金和的年中报告显示其营业利润为-360万元。
为了力挽狂澜,软件业龙头企业纷纷押宝云概念产品,试图以此扭转颓势,实现转型。
用友软件在今年5月宣布基于新型的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模式进行业务转型,并通过定向增发预案,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8.8 亿元,用于下一代企业与政府应用系统、用友云服务( 北京) 中心、用友业务外包服务( 南昌) 中心三大项目的建设。
“云管理创新会带动下一轮整个IT 行业,特别是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新增长。
”徐少春乐观地形容说。
分析人士则普遍表示担忧:从产业环境上来看,传统管理软件正面临着向SAAS 模式和云计算转型的关口,能否成功转型将对管理软件企业的未来有着很大影响。
从客户角度,协同研究院院长刘古权认为,购买软件产品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为“资产”,但购买云服务则显示为“支出费用”,在报表上会递减企业的利润。
用友和金蝶的云上战场
“25年来,用友和金蝶作为竞争对手,一路从财务软件市场打到ERP市场,既是同场竞技的对手,也是国产软件中抗住了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压力的“队友”,最终形成了国产企服软件“北用友,南金蝶”的格局。
亿欧智库关注到,用友和金蝶的云转型计划明显提速,双方都在加码云计算,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渗透率,借云转型实现对中国企业服务软件市场的全面布局。
1、ERP市场格局稳定,转型最大的机会来自云目前中国ERP 市场的格局是,看总量用友和金蝶处于领先地位,看高端ERP 市场则是SAP和Oracle的天下。
大企业用户基本已经建成了企业信息化系统,ERP更换周期长,使用者学习成本高,对企业的粘性很大,因此大型ERP 市场的格局稳定。
云转型战略是在布局下个十年的竞争。
增量市场来自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此类企业对传统ERP的整体需求不大,可能对于某几个模块有重点需求,且信息化程度不足。
云转型是切入成长期企业服务市场的极好机会。
2、云转型动作在ERP上云方面,金蝶的起步是早于用友的,但用友正在努力追赶,目前出现追平趋势。
金蝶于2012年推出的金蝶K/3 Cloud针对成长型企业,成为国内向SaaS转型的先行者。
2014年发布成长性企业云管
理平台金蝶云-星空。
2018年8月发布云原生的金蝶云-苍穹,面向大型企业(云苍穹主要是PaaS平台)。
其余的还有面向小微企业的精斗云、面向电商的云ERP管易云和战投纷享销客后的云CRM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金蝶都是国内企服SaaS 市占率第一。
而用友到2017年推出U8Cloud面向成长型企业,2019年推出NC Cloud面向大型企业,并从 2019 年 7 月 1日起停售传统版NC。
最近,用友又推出了面向成长型企业的Yonsuite 平台,亮点是基于云原生架构,提供纯SaaS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占比55%。
从近期举动来看,用友也在积极的斩断传统ERP时期的路径依赖,加速云转型。
3、云转型的最新业绩如何从用友最新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报来看,报告期内除去用友金融云业务的云服务收入增长迅猛,云服务收入达7.8亿元,同比增长125.2%,其中SaaS 层收入4.97亿元,同比增速为161.5%。
云服务业务的企业客户数达522.22万家。
从金蝶最新公布的2019年中报来看,19年上半年的云服务收入为5.5亿元,同比增长54.9%,占集团总收入达37%。
作为对比,传统ERP业务的增长仅为1.2%。
细分业务上,云苍穹业务收入突破人民币1500万元,云星空业务收入达3.84亿人民币,精斗云收入同比增长95.7%,管易云收入同比增
长25.4%。
4、为什么两家都在强调云原生此前金蝶引以为傲的卖点就是完全云原生的架构,云苍穹的PaaS层构建有希望重建整个云上生态,而用友的最新产品Yonsuite也强调自己是云原生的。
云原生相对于传统IT架构好在哪里?主要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技术上。
高聚合,松耦合的微服务架构。
对每个服务模块的高度聚合抽象和模块之间的松耦合,使得软件升级、扩展和频繁更新不会对用户产生影响。
容器技术。
将微服务及其所需的所有配置、依赖关系和环境变量打包成容器镜像,可轻松移植到全新的服务器节点上,而无需重新配置环境,能够有效解决跨云环境一致性问题,缩短应用交付周期,消除组织架构协作壁垒。
另外还有DevOps技术在开发和运维之间实现协同。
云原生技术使得软件可轻松部署于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不同环境中。
用友最近推出的YonSuite主打云原生
5、对PaaS平台的重视,集成增量应用目前用友和金蝶都拥有了云原生的PaaS平台,用友的iUAP5.0和金蝶的云苍穹。
用友和金蝶已经开始了自我解构,将以前一体的ERP解耦成一个核心中台+很多个功能云的模式,逐渐的将各业务模块SaaS化。
从封闭的内部开发系统走向开放的SaaS生态。
这意味着企业云应用平台有更强大的能力去集成增量应用(如协同、CRM、HRM等)。
通过OpenAPI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可以充分建设ISV生态。
用友的iUAP平台战略是,“3+2+1”提供技术/业务/数据三个中台、混合云/生态两个服务和一个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企业搭建契合自身发展的云原生架构的中台系统。
金蝶云苍穹的描述是,“融合了社交、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级应用提供场景化的平台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19年中报)
金蝶云-苍穹的PaaS平台技术架构
6、是ERP上云,还是在云上重建一个企业级平台?
多年的传统IT部署方式,不仅是用友和金蝶难以实现业务的切换,更大的阻力来自于客户方。
根据用友三季度电话会议披露,以用友面向大客户推出的NC Cloud为例,来自NC老客户的升级占比是33%,从未使用过用友产品的新客户占比为42%,更夸张的数字是,报告期内NC Cloud的收入是1.01亿,公有云只占100万。
旧客户向
公有云的转换面临相当的阻力。
不过用友完全公有云部署的Yonsuite可能是重建云上企业级平台好的开始,彻底改变企业对私有化部署的需求。
金蝶云转型的推动也主要靠云星空业务,19年上半年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50.5%。
云苍穹的推动刚刚开始,19年上半年的收入刚刚破1500万人民币,签约客户总计达43家。
从目前两家的产品部署来看,用友借新产品Yonsuite进入到成长型企业,金蝶借云苍穹攻入大企业服务,真是分不清局势到底是ERP上云,还是云上重建一个企业级平台。
7、玩家之外的玩家
企业级软件的竞争格局上升到云计算市场,市场中的玩家并不止用友和金蝶。
互联网巨头也虎视眈眈前景巨大的To B 市场,不仅是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和阿里的钉钉、中台战略以及各种SaaS加速器,就连字节跳动也开始向B端进发,用友和金蝶的优势在于传统ERP市场的积淀,但如果ERP在未来都被砸个稀碎呢?
云上战场的竞争者,不仅仅是用友和金蝶,但他们已经拿到了入场券,舞台才刚刚搭好,2019可能是各方英雄混战企业级市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