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复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9
无机化学复习题(1-9章)一、填空题1.填写适合下列条件的元素名称(以元素符号表示)。
(1)含有半满p亚层的第四周期元素原子_________;(2)某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4, l=0和6个电子的量子数为n=3, l=2 ____________。
2.NO3-的等电子体是__ 。
3.Cr原子的价电子组态是。
4.在CO、HF、H2O等化合物中存在氢键的是,分子偶极矩最小的是。
5.Ni(CO)4的几何构型是,杂化轨道类型为。
6.已知NO2(g)+CO(g) == NO(g)+CO2(g)为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反应的级数为。
7.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借助自身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值的化学物质,它一般是复杂的有机分子,并且都是()或()。
8. 封闭体系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向环境可能做的最大有用功等于()。
9. 配合物的分裂能Δ值的大小与配位体有关,在八面体场中CN-与 H2O相比前者是强场配位体,有较大的Δ值。
[Co(CN)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而[Co(H2O)6]3-将吸收可见光中波长较()的光。
10. 某原子质子数为51,中子数为28,此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名称符号为( ),基态价电子构型为 ( )。
11. 已知反应S2O82- + 2I- = 2SO42- + I2的速率方程为r= kc(S2O82-)c(I-),则该反应为( )。
12.对于一个封闭体系,从始态到终态时内能的变化等于( )和( )的差额。
13.正反应的活化能()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则反应热效应ΔH <0;温度升高,平衡常数()。
14.分子内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分子间氢键可使物质的熔、沸点()。
1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B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16. 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的标准熵值()。
17.溶剂水是酸HF, HBr, HI的()试剂,是酸HCl, CH3COOH, HCN的()试剂。
无机化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C )1.已知H 2和He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和4.2g H 2与2gHe 混合后体系的压力为3300kPa ,则混合气体中He 的分压为:A 、3300 kPaB 、2200 kPaC 、1100 kPaD 、1650 kPa( C )2.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于8O 16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B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1C 、等于氧的平均原子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之比值1D 、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核素质量的12之比值(D )3.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A 、H=U+PVB 、ΔU (体系)+ΔU(环境)=0C 、ΔG=ΔH—TΔSD 、ΔG(正反应)×ΔG(逆反应)=1(A )4.反应2NO 2(g)(红棕色)==N 2O 4(g )(无色)Δr H m 〈0达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则混合气体颜色:A 、变浅B 、变深C 、不变D 、无法判断( D )5.反应C(s )+O 2(g )===CO 2(g ),Δr H m 〈0下列不能使正反应速度增大的措施是:A 、缩小体系的体积B 、升高体系温度C 、增大氧气的分压D 、减小CO 2(g )的分压(A )6.在298K 的温度下石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A 、等于零B 、大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确定(C )7.NO (g )+CO(g)===12N 2(g )+CO 2(g)Δr H m = -373。
4kJ ·mol ,欲使有害气体NO 和CO 取得最高转化率,则应选择的操作是:A 、增大NO 浓度B 、增大CO 浓度C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D 、使用高效催化剂(D )8.对于等温等压下进行的任一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Δr S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B 、Δr H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C 、Δr G m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D 、Ea 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9.下列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 ,l ,m ,m s )不合理的一组是:A 、(3、1、0、+1(4、3、1、-12)B 、2)C 、(4、0、0、+1(2、0、1、-12)D 、2)(B )10.下列四个量子数所描述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A 、(4、1、0、+1(4、2、1、—12)B 、2)C 、(4、0、0、+1(4、1、1、—12)D 、2)(D )11.下列分子中C 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采取SP 3杂化的是:-1A 、CO 2B 、CH 2=CH 2C 、CH ≡CHD 、CH 4(C )12.二氧化碳和碘分子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A 、取向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以上三者都存在(A )13.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既能做质子酸又能做质子碱的是:——A 、HCO 3B 、NH 4+C 、H 3O +D 、NO 3-1( B )14.下列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 ·L )pH 值最大的是:-5-5A 、NaAc 溶液(K a =1。
《无学化学》复习题答案一、是非题:请在各题括号中,用“√”、“×”分别表示题文中叙述是否正确。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二、选择题(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b.s区ⅡA族c.ds区ⅡB族d.p区Ⅵ族(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a.H2O b.CO2c.HCl d.NH3(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a.KCl b.HCl c.CCl4d.BF3(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a. O2b. Pt,c. SiO2d. KCl(5)在298K,100kPa下,反应2H2(g)+O2(g)=2H2O(1)Δr H mΘ= -572 kJ·mol-1则H2O(l)的Δf H mΘ为:da.572 kJ·mol-1b.-572 kJ·mol-1c.286 kJ·mol-1d.-286 kJ·mol-1(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A=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da .Δr H m1Θ+Δr H m2Θb .Δr H m1Θ-Δr H m2Θc .Δr H m1Θ+2Δr H m2Θd .Δr H m2Θ-Δr H m1Θ(7)已知HF (g )的标准生成热Δf H m Θ= -565 kJ ·mol -1,则反应H 2(g)+F 2(g)=2HF(g)的Δr H m Θ为:da .565 kJ ·mol -1b .-565 kJ ·mol -1c .1130 kJ ·mol -1d .-1130 kJ ·mol -1(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 4Cl 后,氨水的离解度:da .没变化b .微有上升c .剧烈上升d .下降(9)N 的氢化物(NH 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 3:ca .分子量最小b .取向力最强c .存在氢键d .诱导力强(10)在一定条件下,一可逆反应其正反应的平衡常数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是:ca .它们总是相等b .它们的和等于1c .它们的积等于1d .它们没有关系(11)下列反应及其平衡常数H 2 (g)+S(s)=H 2S (g ) K 1Θ; (g)SO (g)O S(s)22=+K 2Θ,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是:dS(g)H (g)O (g)SO (g)H 2222+=+a. K 1Θ+K 2Θ b .K 1Θ- K 2Θc .K 1Θ×K 2Θ.d .K 1Θ÷K 2Θ(12)在298K 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 H m Θ为:c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无法确定(13)不合理的一套量子数(n ,l ,m ,m s )是:ba .4,0,0,b .4,0,-1,21+21-c .4,3,+3,d .4,2,0,21-21+(14)向HAc溶液中,加入少许固体物质,使HAc离解度减小的是:b a.NaCl b.NaAc c.FeCl3d.KCN(15)溶于水后,分子间产生的作用力有:dNH3a.取向力和色散力b.取向力和诱导力c.诱导力和色散力d.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及氢键(16)25℃时,Mg(OH)2的K spΘ为1.2×10-11,在0.01mol · L-1的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为:ca.1.2×10-9 mol · L-1b.2.4×10-9 mol · L-1c.1.2×10-7 mol · L-1d.1.7×10-5 mol · L-1(17)已知EΘ(Fe3+/Fe2+)=0.770V,EΘ(Cu2+/Cu)=0.340V,则反应2Fe3+(1mol·L-1)+Cu=2Fe2+(1mol· L-1) + Cu2+(1mol· L-1)可以:b a.呈平衡状态b.自发正向进行c.自发逆向进行d.前三者都错(18)已知Fe3++e = Fe2+,EΘ= 0.770V,测定一个Fe3+/Fe2+电极电势E= 0.750 V,则溶液中必定是:da.c(Fe3+)<1 b.c( Fe2+)<1c.c( Fe2+)/ c(Fe3+)<1 d.c(Fe3+)/ c( Fe2+)<1(19)角量子数l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ca.电子能量高低;b.电子自旋方向;c.电子云形状;d.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20)以下各组物质可做缓冲对的是:aa.HCOOH—HCOONa b.HCl一NaClc.HAc—H2SO4d.NaOH—NH3·H2O三、填空题1.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A. n=4,l=1____4p________B. n=5,l=2 ______5d______2.写出下列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排布(1). Mn: 1s22s22p63s23p63d54s2; (2). Fe___1s22s22p63s23p63d64s2;3. 等性sp2、sp3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__120_____._109.5____.4. 在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A=3B的反应热为Δr H m1Θ,反应3A=C的反应热为Δr H m2Θ,则反应9B=C的反应热Δr H m3Θ为(Δr H m2Θ- 3Δr H m1Θ)。
一、选择题1、BF 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采取了( A )杂化。
A 、sp 2B 、sp 3C 、不等性sp 3D 、dsp 32、下列配合物最稳定的是( D )。
A 、[Co (NH 3)6]3+B 、[Co (H 2O )6]3+C 、[Ti (H 2O )6] +D 、[Co (CN )6]3-3、红外光谱由分子内部( D )能量跃迁引起。
A 、转动B 、电子-振动C 、振动D 、振动-转动4、CH 4属于下列哪类分子点群:( A )。
A 、TdB 、D ohC 、C 3vD 、C S5、晶胞一定是一个:( C )。
A 、八面体B 、六方柱体C 、平行六面体D 、正方体6、H 2N COOH的离域键类型( C )。
8101210810109: : : :A B C D ππππ 7、KBr 晶体中,K +的半径为133pm ,KBr 的键长为328pm ,其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形状为( C )。
A.立方体B. 四面体C.八面体D.三角形8、SO 2C1F 分子的对称点群为( B )(A) C 2v (B) Cs (C) C 2h (D) D 2h9、下列络合物中不稳定的是( D )(A) [V(H 2O)6]2+(B) [Nien 3]2+(C) [Co(CN)6]3-(D) [V(H 2O)6]3+10、下列离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杂化的是( A )(A) H 3O + (B) NH 4+ (C) PCl 6- (D) BI 4-11、Cu 的基谱项为2S 1/2,与其基谱项不同的原子是( D )A. AuB. AgC. KD. Zn12、Fe 的电子组态为:[Ar]3d 64s 2,其光谱基项为( A )A. 5D 4B. 3P 2C.5D 0D. 1S 013、某晶体外型为正三棱柱,问该晶体属于( D )晶系A. 立方B. 三方C. 四方D.六方14、某晶体属立方晶系,一晶面截x 轴a/2,截y 轴b/3,截z 轴c/4,则该晶面的指标为( A )A. (234)B.(432)C.(643)D.(213)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D )(A)H 2O ; (B)H 3O +; (C)NH 3; (D) NH 4+16、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种可能存在( D )(A) 2,-1,0,1/2(B) 3,0,-1,1/2(C) 2,0,-2,1/2(D) 3,2,2,1/217、下列四种离子中为顺磁性的是( BD )A. NO +B. NO -C. CN -D. O 2-18、下列配合物哪些是高自旋的( BD )A.[C o(NH3)6]3+B. [C o(NH3)6]2+C. [C o(CN)6]4 -D. [C o(H2O)6]3+19、①[CoF6]4-,②[Co(CN)6]3-,③[Co(NH3)6]3+中分裂能最大的是(B )A①B②C③D①和③20、在羰基配合物中,配体CO的C—O键键长比自由CO的键长(B )A变短了B变长了C没变化D无结论21、下列分子中磁矩最大的是(D )。
无机化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1—27Fe—56K—39Cl—35.5Mg—24S—32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有固体析出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A.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晶体中若存在阳离子,则肯定存在阴离子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判断正确的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在生物体内,由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的生物原电池中,有关A.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H2O==4OH-B.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2+4e===2O2-C.负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D.正极反应主要是C6H12O6生成CO2或HCO3-5.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6.下列溶液中: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A.只有①B.①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7.中学化学教材中提供了不少数据(图表)。
⽆机化学复习题⽆机化学复习题⼀、判断题1、将正常红细胞放⼊氯化钠溶液中,发⽣了皱缩现象,则该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
2、量⼦⼒学所说的原⼦轨道是指波函数Ψn.l.m.m s (电⼦云的形状)。
3、将氢原⼦的1s 电⼦激发到3d 轨道上⽐激发到3p 轨道上所需能量要少。
4、酸碱质⼦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的物质都是碱。
5、难溶强电解质K sp ⼤的溶解度⼀定⼤。
6、基态Na 原⼦的最外层电⼦的四个量⼦数是3,1,0,1/2。
7、某物质的p K a = 4.35 ,则其共轭碱的p K b = 9.65。
8、n =3 ,l =2 轨道的名称为3d 。
9、酸碱质⼦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的物质都是酸10、n =2 ,l = 1 轨道的名称为2p 。
11、。
酸碱质⼦理论认为,凡能接受质⼦的物质都是碱。
12、n =2 ,l =1 轨道的名称为2d 。
13、缓冲溶液的缓冲能⼒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有关。
14、9.0 g·L -1 NaCl 溶液是等渗溶液。
15、在配位化合物中,中⼼原⼦的配位数⼀定等于配体的数⽬。
16、化学平衡移动时,其平衡常数⼀定随之改变17、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定是极性分⼦。
18、最常⽤的螯合剂是⼄⼆胺四⼄酸及其⼆钠盐。
19、EDTA 是⼀种多齿配体20、将H 原⼦的电⼦从1s 轨道激发到3s 轨道所需要的能量,要⽐激发到3p 轨道所需的能量少。
21、9.0 g·L -1 NaCl 22、甲醇的⽔溶液中,存在CH 3OH 形成分⼦间氢键。
⼆、填空题1.将红⾎胞放⼊5g·L -1NaCl 溶液中,红⾎胞会发⽣______现象;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为______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2. 25℃时,K a (HAc)= 1.8×10-5。
在此温度下K b (Ac -)=____ __。
3. 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____ __与_____ _和有关。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填空题:1.若化学反应时,系统不做非体积功,且反应终态与始态的 温度 相同,则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作该反应的热效应。
2.一定温度(298K)及标准压力下,由元素的 稳定单质 生成1mol 某化合物时的焓变,称作该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判断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D ) A.单质的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B.反应的热效应就就是反应的焓变。
C.单位物质的量的反应物所产生的热效应就就是反应的焓变。
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都可为:△r H 0m =∑△f H 0m (生成物)-∑△f H 0m (反应物)。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 D )A.相同温度下,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力。
B.组分气体的温度与压力与混合气体相同时,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称为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C.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的压力分数、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三者就是相等的。
D.液体在沸腾时,其饱与蒸气压等于101、3kPa 。
选择题:1.下列气体方程式中,错误的就是。
( C ) A. p 总V 总 = n 总RT B. p i V 总 = n i RT C. p i V i = n i RT D. p 总V i = n i RT2.表示CO 2生成热的反应就是。
( B )A. 122mol kJ 0.283;(g)CO (g)O 21CO(g)-⋅-=→+o mrH ΔB. 122m ol kJ 5.393;(g)CO (g)O )C(-⋅-=→+o m r H Δ石墨C. 122mol kJ 0.787;(g)CO 2(g)O 2)2C(-⋅-=→+o m r H Δ石墨D. 122mol kJ 4.395;(g)CO (g)O )C(-⋅-=→+o m r H Δ金刚石3.下列反应中,何者的omr H ∆与生成物的o f r H ∆一致?( B )A.HBr(g)(g)Br 21(g)H 2122→+ B. AgCl(s)(g)Cl 21Ag(s)2→+ C. (g)NH 2(g)H 3(g)N 322→+ D.Cl(s)NH (g)NH (g)Cl 21432→+ 4.由下列两个反应热可求得NO 的生成热就是。
无机化学复习题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等方面。
它与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的三大支柱。
无机化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材料科学、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学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复习题。
一、基础概念回顾1. 什么是原子?答案:原子是物质最小的无法分割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什么是元素?答案: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氢(H)、氧(O)等。
3. 什么是化合物?答案: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4. 什么是离子?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二、离子化合物的命名1. NaCl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NaCl是氯化钠,也被称为食盐。
2. Fe2O3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Fe2O3是三氧化二铁。
3. K2SO4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K2SO4是硫酸钾。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1. 写出NaCl和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银和硝酸钠。
2. 写出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HCl + NaOH → NaCl + H2O。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钠和水。
四、氧化还原反应1. H2O2(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答案:氧化剂是H2O2,还原剂是反应物中被氧化的物质。
2. 写出以下反应的氧化还原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
答案:Fe - 2e → Fe2+(氧化),Cu2+ + 2e → Cu(还原)。
合并两个半反应式得到:Fe + Cu2+ → Fe2+ + Cu。
五、晶体结构和化学键1. 什么是离子键?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共价键的键参数是指键长,键角和键能。
(2)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与解离常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弱电解质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的这种关系叫做稀释定律。
(3)化学平衡是指一个化学反应处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表观静止状态。
(4)在弱电解质或难溶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与难溶强电解质不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或难溶强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或溶解度升高的现象叫盐效应。
(5)气体的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6)一化学反应的反应浓度(或分压)商Q与K O比较,当 Q<K O时平衡正向移动,而当Q>K O 时平衡逆向移动。
(7)分子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主要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9)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系统的始态与终态 ,而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无关。
(11)任何温度都能自发的化学反应必然具有△H < 0 和△S > 0 的特点。
(14)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传递的体系被称为隔离体系。
(15)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温度,浓度,压力平衡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被称为吕查德原理。
(16)若干个能级相近的原子轨道相互混合形成电子云高度集中于某一方向且彼此间获得最大夹角的新的原子轨道,这种新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17) 摩尔分数是指混合物中某一组分的摩尔数与混合物总摩尔数的百分比。
(20)酸碱质子理论又称为共轭酸碱理论。
该理论中酸的定义是:质子的给出体,碱的定义是:质子的接受体。
二.选择题(单选)1.下列分子的Δf H0m(B,物态,T) 值不等于零的是( C )。
A.石墨(s) B.H2(g) C.H2O(g) D.Cl2(g)4.关于缓冲溶液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 B )A.在醋酸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醋酸,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C.在盐酸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有缓冲作用5.某温度下,反应 2A + B= D 的k0 =5,则反应 2D = 4A +2 B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A.25B. 0.2C. 0.04D.1011.下列水溶液中(各相关物质浓度均为0.10 mol·L-1),pH值最小的是: ( A )A. HOAc-HCl混合溶液;B. HOAc-NaOAc混合溶液;C. NH4Cl水溶液; D. pH = 1的水溶液12.反应 H2(g)+Br2(g)= 2HBr(g)在800K时Kθ=3.8×105,1000K时Kθ=1.8×103,则此反应是:( B )A.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无热效应的反应;D. 无法确定15.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 A )A. 电负性;B. 电离能;C. 电子亲核能;D. 偶极矩1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 (g) + S(s)== H2S(g) : θ1K; O2 (g)+ S(s)== SO2(g):θ2K;则反应:H2 (g) + SO2 (g)== O2(g)+ H2S(g)的平衡常数为:( D )A.θ1K-θ2K; B. θ1K·θ2K; C. θ2K/θ1K; D. θ1K/θ2K18.表示正确的一组量子数是( 4 )(1)(4、1、2)(2)(2、0、-1)(3)(3、1、2)(4)(3、2、-2)22.下列哪种条件其过程必然是自发的( 4 )(1)△H>0 △S>0 (2)△H<0 △S<0 (3)△H>0 △S<0 (4)△H<0 △S>0 三.完成下表表:1表:2表:35. 命名下表中的化学式并指出类别四.回答下列问题2.能否将0.1mol/L的NaOH溶液稀释至COH-= 1.0×10-8mol/L?答:不能! 因为纯水的自偶解离已经使CH+ = 1.0×10-7mol/L。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 随着溶液的pH值增加,电对Cr2O72-/Cr3+、Cl2/Cl-、MnO4-/Mn2+的E值将分别,,。
E/ :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Cr2+能否发生歧化反2. 已知V应?。
3. 配合物PtCl4·2NH3的水溶液不导电,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不产生沉淀,滴加强碱也无氨气放出,它的化学式是,命名为,其配位数等于。
4. 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______和,要形成稳定的螯合物配位原子之间应间隔个原子。
5. N2分子内含有一个键和两个键。
6. [Al(H2O)5(OH)]2+的共轭酸为。
共轭碱为。
7. 硫化物ZnS、CuS中,溶于稀盐酸的是;不溶于盐酸,但可溶于硝酸的是。
8. 将少量的CoCl2掺入硅胶中制成干燥剂,无水时呈_ _色,此时吸水能力最强,变成色意味着干燥剂失效。
9. CO有毒,一旦CO中毒后可注射解毒。
10. 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Pb2+,生成的黄色沉淀是。
11.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将导致其沸点,凝固点。
12. 相同浓度H3PO4和NaOH溶液分别以,,的体积比混合可得到缓冲容量最大的溶液H3PO4 - NaH2PO4,NaH2PO4 - Na2HPO4,Na2HPO4 – Na3PO4三种缓冲溶液。
13. 将氧化还原反应Ni + 2Ag+ = 2Ag + Ni2+设计为一个原电池。
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原电池组成符号为。
14. 根据E0(PbO2/PbSO4) >E0 (MnO4-/Mn2+) >E0(Sn4+/Sn2+),可以判断在组成电对的六种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还原性最强的是。
15. 将氢原子核外的1s电子激发到2s或2p,前者所需能量______后者所需能量;若将氦原子核外一个1s电子激发到2s或2p时,前者所需能量______后者所需能量。
无机化学复习题一一、单选题1、多电子原子的能量决定于量子数..................................(B)。
(A) n;(B) n 和l;(C) n、l 和m;(D) n、l、m 和ms。
2、原子的核外M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B)。
(A) 8 个;(B) 18 个;(C) 32 个;(D) 50 个。
3、下列各电子亚层不可能存在的是........................(D)。
(A) 8 s;(B) 6 d;(C) 5 p;(D) 2 f。
4、主量子数n = 4 时,原子轨道的数目最多是..................(B)。
(A) 32;(B) 16;(C) 8;(D) 4。
5、关于p z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 前者有正、负,后者全为正(习惯上不标出+);(B) 前者为"双球形",后者为"双纺锤"形;(C) 前者"胖些",后者"瘦些";(D) 前者值小,后者值大。
6.下列说法中符合泡里原理的是(A)(A)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原子中,具有一组相同量子数的电子不能多于两子(C)原子处于稳定的基态时,其电子尽先占据最低的能级(D)在同一电子亚层上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分布应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7.在下列氧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处于激发态的是(C)8.某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时,则第五电子层上电子数目为(C)(A)8 (B)18 (C)8-18 (D)8-329.下列各组量子数,不正确的是(B)(A)n=2,l=1,m=0,ms=-1/2 (B)n=3,l=0,m=1,ms=1/2(C)n=2,l=1,m=-1,ms=1/2 (D)n=3,l=2,m=-2,ms=-1/210.下列基态离子中,具有3d7电子构型的是(C)(A)Mn2+(B)Fe2+(C)Co2+(D)Ni2+11.和Ar具有相同电子构型的原子或离子是(D)(A)Ne (B)Na+(C)F-(D)S2-12.基态时,4d和5s均为半充满的原子是(C )(A)Cr (B)Mn (C)Mo (D)Tc13.在下列离子的基态电子构型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的离子是()(A)Cr3+(B)Fe3+(C)Ni2+(D)Mn3+14.某元素的原子在基态时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上,其未成对的电子数为()(A)4 (B)5 (C)3 (D)215.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原子的电子构型是()(A)3s23p1 (B)3s23p2 (C)3s23p3(D)3s23p416.角量子数l=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 )(A)只有一个数值(B)可以是三个数值中的任一个(C)可以是五个数值中的任一个(D)可以有无限多少数值17.既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又存在配位键的化合物是()(A)H3PO4(B)Ba(NO3)2(C)NH4F (D)NaOH18.下列化合物中,中心原子不服从八隅体规则的是()(A)OF2(B)SF2(C)PCl3(D)BCl219.下列各物质中,那一个的化学键的极性最大()(A)NaCl (B)MgCl2(C)AlCl3(D)SiCl420.下列原子轨道沿x键轴重叠时,能形成σ键的是()(A)p x-p x(B)p y-p y(C)p x-p z(D)s-d z221.下列原子轨道沿x键轴重叠时,能形成π键的是()(A)p x-p x(B)p y-p z(C)p y-p y(D)p x-p y22.下列各个答案中,可能不存在的硫的化合物是()(A)SF2(B)SF4(C)SF3(D)SF623.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不等性sp3杂化的是()(A)BF3(B)BCl3(C)OF2(D)SiCl42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的是(D )(A)CCl4(B)SiF4(C)NH4+(D)ICl4-25.下列分子中,键和分子均具有极性的是()(A)Cl2(B)BF3(C)CO2(D)NH326.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A)BF3(B)NF3(C)PF3(D)SF427、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共价键的是..............................()。
无机化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题目一: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解释什么是反应速率?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反应速率?答案: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度。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反应速率。
2. 什么是化学平衡?写出化学平衡的特点。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比例固定,且不受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3.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以下反应是偏向产物还是偏向反应物。
3A. N2O4(g) ⇌ 2NO2(g) Kc = 4.6 ×10^‐33B. 2SO2(g) + O2(g) ⇌ 2SO3(g) Kc = 2.8 ×10^2答案:3A反应是偏向反应物,3B反应是偏向产物。
题目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1. 铁与硫反应生成什么化合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FeS),反应方程式:Fe(s) + S(s) → FeS(s)2. 铝与氧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铝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反应方程式:4Al(s) + 3O2(g) → 2Al2O3(s)3. 锌与硫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答案: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Zn(s) +H2SO4(aq) → ZnSO4(aq) + H2(g)题目三: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1.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简要说明氧化和还原的定义。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的化学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增加氧原子数,或者减少氢原子数;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减少氧原子数,或者增加氢原子数。
2. 编写离子方程式来描述以下氧化还原反应:2A. 锌和硫酸反应答案:Zn(s) + H2SO4(aq) → ZnSO4(aq) + H2(g)2B. 铜和硝酸反应答案:Cu(s) + 2HNO3(aq) → Cu(NO3)2(aq) + H2O(l) + NO2(g)3. 在以下反应中,哪个物质被氧化?哪个物质被还原?3A. 2Na + Cl2 → 2NaCl答案:氯气(Cl2)被还原,钠(Na)被氧化。
一、填空题1. 完成下列表格化合物BP VP LP 杂化形式 理想电子对构型分子构型 CO 2 4/2=2 2 0 sp 直线 直线CCl 4 (4+4)/2=4 4 0 sp 3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NH 3(5+3)/2=4 3 1 不等性sp 3 正四面体 三角锥(四面体) BCl 3 (3+3)/2=3 3 0 sp 2 正三角形 正三角形 H 2O (6+2)/2=4 2 2 不等性sp 3 正四面体 V (角)形 H 2S (6+2)/2=422 不等性sp3 正四面体 V (角)形 NO 3-(5+1)/2=3 3sp 2正三角形正三角形2. 完成下列表格3.Cr 铬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四周期,第6族(VIB) Zn 锌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 四周期,第12族(IIB) Cu 2+ 铜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四周期,第11族(IB) 3. [Ag(NH 3)2]OH 的中文名称是_氢氧化二氨合银(I ),中心Ag +的配位数是__2__。
三氯化六氨合钴(III )的化学式是 [Co(NH 3)6]Cl 3 。
[Cr(NH 3)5H 2O]Cl 3的中文名称是_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铬(III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_6_,配位原子是 N ,O 。
5. 元反应2A(g)+B(g)→2C(g) ,写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_v=kc(A)2c(B)_(或v=kp(A)2p(B)_)____,对A 而言反应级数为__2__,总反应级数为___3__,如果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加体系压力,正反应速率 增加 ,会使平衡向__右__移动,则C 的产量__增加__。
4. 已知反应2Al(s) + 3Cl 2(g)2AlCl 3(s)在298K 时的r m H θ∆=-1411.26kJ∙mol -1,则f m H θ∆(AlCl 3(s))= _-705.63_ kJ∙mol -1.二、简答题1. [H +]+[HCO 3-]+2[H 2CO 3]=[OH -][H +]+[H 2PO 3-]+2[H 3PO 3]= [OH -]+[PO 33-]2. 2MnO 4-+SO 32-+2OH -=2 MnO 42-+ SO 42-+H 2O 4Zn+10HNO 3=NH 4NO 3 +4Zn(NO 3)2+3H 2O3Br 2+6KOH=5KBr+KBrO 3+3H 2O3K 2MnO 4 +2H 2O= 2KMnO 4+ MnO 2 +4KOH三、计算题(1) 解:设需用HAc x L,则NaAc 用0.5-x L体系H 2O-C 2H 5OH CH 3Cl- CH 3Cl C 2H 5OH –CCl 4 Cl 2- Cl 2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取向力 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 诱导力 色散力诱导力 色散力色散力()lg ()a c Ac pH pK c HAc θ-=+0.5(0.5)0.55 4.75lg0.50.5x x ⨯-=+ 0.5lg 5 4.750.25x x -=-= 0.18x L =需用NaAc 0.5-0.18=0.32L(2)因为c/Ka > 380 所以151.01076.1][--+⋅⨯⨯=⋅=L mol cK H a θ[H +] = 1.3 ⨯ 10-3 mol·dm -3(3)31()(298)(298)178.32298(160.5110)130.49f m f m f m G T H K T S K KJ molθθθ--∆=∆-∆=-⨯⨯=⋅ (2分)323ln 130.49108.315298ln 1.3510r m G RT K K K θθθθ-∆=-⨯=-⨯⨯=⨯。
《无机化学》复习题1.一敞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瓶外?2.10.00cm3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2.003g,将其蒸干后得NaCl3.173g,计算。
(1)NaCl的溶解度。
(2)溶液的质量分数。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5)溶液中盐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水的物质的量分数。
3.在相同温度下,和1%尿素[CO(NH2)2]水溶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的浓度约为(A)2% (B)3% (C)4% (D)5%4.处于恒温条件下的一封闭容器中有二杯液体,A杯为纯水,B杯为蔗糖水溶液。
放置足够长时间后则发现(A)A杯水减少,B杯水满后不再变化;(B)B杯水减少,A杯水满后不再变化;(C)A杯变成空杯,B杯水满后溢出;(D)B杯水干并有蔗糖晶体,A杯水满后溢出。
5.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
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
6.溶解3.24g硫于40g苯中,苯的沸点升高0.81℃。
若苯的K b=2.53K·mol-1·kg,则溶液中硫分子的组成是(A )S 2; (B )S 4; (C )S 6; (D )S 8。
7.为防止水在仪器内结冰,可在水中加入甘油(C 3H 8O 3)。
欲使其冰点下降至-2.0℃,则应在100g 水中加入甘油(水的K f =1.86K ·mol -1·kg ) (A )9.89g ; (B )3.30g ; (C )1.10g ; (D )19.78g 。
8.在1000g 水中溶解3g 碘化钾,将溶液降温至产生500g 冰时的温度是(水的K f =1.86K ·mol -1·kg )(A )-0.234℃; (B )-0.134℃; (C )-0.067℃;(D )-0.034℃。
⽆机化学复习题总复习题⼀. 判断题1、放热反应都能⾃发进⾏。
()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各反应物和⽣成物的浓度相等。
()3、某系统吸收了1.00×103J 热量,并对环境做了5.4×102J 的功,则系统的热⼒学能变化是360J 。
()4、缓冲溶液能对抗外来少量的强酸、强碱或⽔⽽保持其pH 基本不变。
()5、0.05 mol ?L -1 HAc 中C (H +)为0.05 mol ?L -1。
()6. 原⼦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就⼀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7. 由于CO 2、H 2O 、H 2S 、CH 4分⼦中都含有极性键,因此皆为极性分⼦。
()8. 基态原⼦中单电⼦的数⽬等于原⼦可形成的最多共价键数⽬。
()9.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均为极性分⼦。
()10. 通常所谓的原⼦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由原⼦本⾝的半径。
()11. 按照分⼦轨道理论O 22—, O 2, O 2+, O 2—的键级分别为1,2,2.5 和1.5,因此它们的稳定性次序为O 22—>O 2>O 2+>O 2—。
()12. 由于Fe 3+的极化⼒⼤于Fe 2+,所以FeCl 2的熔点应低于FeCl 3。
()13. 量⼦数2, 2, 1n l m ===-。
()14. 量⼦数 3, 0, 0n l m ===。
()15. 量⼦数 2, 0, 1n l m ===-。
()16、在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Ag +/Ag ,AgCl/Ag ,AgBr/Ag ,AgI/Ag ,φθ值最⼤的是Ag +/Ag()17、反应的△r G 越⼩,反应速率越⼤。
()18、⾦属活动顺序是按φ(M n+/M)由⼩到⼤排列的。
()19、在碱性介质中发⽣的氧化还原反应,OH -有可能参与反应。
()20、Cr 2O 72-+3Hg 22++14H +2Cr 3++6Hg 2++7H 2O 的K =a ,⽽ 12Cr 2O 72-+32Hg 2++7H +Cr 3++3Hg 2++72H 2O 的K =b 。
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S <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B.△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C.△H<0,△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D.△H>0, △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对0.1mol·L-1HAc溶液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浓HAc,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右移动,HAc的解离度增大;(B)用水稀释,HAc的解离度减小;(C)加入少量NaOH,HAc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D)加入少量HCl,HAc的解离度减小。
3、、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是()。
(A)N;(B)O;(C)P;(D)S。
4、下列物质极化率最小的是()。
(A)H2O;(B)H2S;(C)H2Se;(D)H2Te。
5、对A、B两种元素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B;(B)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金属性比B强;(C)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非金属性比B强;(D)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原子半径一定比B小。
6、下列物质中,不符合EAN规则的是()。
(A) Cr(CO)6;(B) Fe(CO)5;(C)V(CO)6;(D) Ni(CO)4。
7、一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用p、V、T、n表示,如果用i 表示某一组分的气体,则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pV=nRT;(B)p i V=n i RT;(C)pV i=n i RT;(D)p i V i=n i RT。
8、下列分子中存在 键的是()。
(A)PCl3;(B)HCl;(C)H2;(D)N2。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B)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C)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D)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S <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B.△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C.△H<0,△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D.△H>0, △S>0, 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对·L-1HAc溶液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浓HAc,由于反应物浓度增加,平衡向右移动,HAc的解离度增大;(B)用水稀释,HAc的解离度减小;(C)加入少量NaOH,HAc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D)加入少量HCl,HAc的解离度减小。
3、、下列原子中,第一电子亲和能最大的是()。
(A)N;(B)O;(C)P;(D)S。
4、下列物质极化率最小的是()。
(A)H2O;(B)H2S;(C)H2Se;(D)H2Te。
5、对A、B两种元素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第一电离能一定大于B;(B)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金属性比B强;(C)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非金属性比B强;(D)A的电负性大于B,则A的原子半径一定比B小。
6、下列物质中,不符合EAN规则的是()。
(A) Cr(CO)6;(B) Fe(CO)5;(C)V(CO)6;(D) Ni(CO)4。
7、一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用p、V、T、n表示,如果用i 表示某一组分的气体,则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pV=nRT;(B)p i V=n i RT;(C)pV i=n i RT;(D)p i V i=n i RT。
8、下列分子中存在键的是()。
(A)PCl3;(B)HCl;(C)H2;(D)N2。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B)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C)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D)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10、反应A+B→C的速率方程式是v=k[c(A)]2[c(B)]1/2,如果A、B浓度都增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
(A)32倍;(B)4倍;(C)8倍;(D)64倍。
11、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压是指()。
(A)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在容积为的容器中所产生的压力;(B)该组分气体在时所产生的压力;(C)同一容器中,该组分气体在时所产生的压力;(D)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12、下列各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属于基态的是()(A)1s22s12p1;(B)1s22s22p33s1;(C)1s22s22p63s14s1;(D)1s22s22p63s23p64s1。
13、下列有关sp2杂化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一个1s轨道和两个2p轨道杂化而成;(B)它是由一个1s轨道和一个2p轨道杂化而成;(C)每个sp2杂化轨道含有13s原子轨道和23p原子轨道的成分;(D)sp2杂化轨道既可形成键,也可以形成键。
14、已知△f H(N2O4,g)=·mol-1,则N2O4生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2O2(g)→N2O4(g) △r H=·mol-1;(B)N2(g)+2O2(g)→N2O4(g) △r H=·mol-1;(C)O2(g)+12N2(g)→12N2O4(g) △r H=·mol-1;(D)2N2(g)+4O2(g)→2N2O4(g) △r H=·mol-1。
15、决定共价键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键角;(B)键长;(C)范德华(VanderWaals)力;(D)成键原子间电负性差。
7、·L-1HF和·L-1NaF组成的溶液中,HF的解离度为()。
(A)c(H+)/、欲使Mg(OH)2溶解,可加入()。
(A)NH4Cl;(B)NaCl;(C)NH3·H2O;(D)NaOH。
17、将一定量PCl5气体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PCl5(g)PCl3(g)+Cl2(g)(r H m>0),达到平衡时,其PCl5的解离率为50%。
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PCl5解离率增加的是()。
(A)减少压力,使反应器体积变为2L;(B)压力不变,加入氮气,使反应器体积增加至2L;(C)反应器体积不变,加入氮气,使总压增加1倍;(D)反应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18、降低下列溶液的pH值,而物质的溶解度保持不变的是()。
(A)Al(OH)3;(B)PbCl2;(C)Ag3PO4;(D)ZnCO3。
19.下列叙述中,能够描述测不准原理的是A.微观粒子运动的位置和动量没有不准确性B.微观粒子运动的位置有不准确性,但动量没有不准确性C.微观粒子运动的动量有不准确性,但位置没有不准确性D.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确定的动量20.BCl3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则NCl3分子构型是下列哪种杂化引起的A. sp3杂化B.不等性sp3杂化杂化 D. sp杂化21、在下列各反应中,△r G=△f G(CO2,g)的是()。
(A)C(石墨)+O2(g)→CO2(g);(B)C(金刚石)+O2(g)→CO2(g);(C)2C(石墨)+2O2(g)→2CO2(g);(D)2C(金刚石)+2O2(g)→2CO2(g)。
22、下列物质的氧化性与惰性电子对效应有关的是()。
(A) C(Ⅳ);(B) Si(Ⅳ);(C) S(Ⅳ);(D) Pb(Ⅳ)。
23、对于r G m<0的反应,采用催化剂可以使()。
(A)仅v(正)大大加速;(B)v(正)减速;(C)v(正)、v(逆)皆增大;(D)K增大。
24、在标准状态下MnO2与盐酸不反应,MnO2只有与浓盐酸反应才能得到Cl2气,此时由两电对MnO2/Mn2+和Cl2/Cl-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25、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等于常数;(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各物质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D)正逆反应的速率系数相等。
26、已知反应PCl5(g)PCl3(g)+Cl2(g),在200℃达到平衡时,其分解率为%;300℃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为()。
K(300)。
(A)放热反应;(B)吸热反应;(C)K(200)>K(300);(D)K(200)=1227、已知反应N2(g)+2O2(g)→2NO2(g)的△r G=则△f G(NO2,g)为()(A)·mol-1;(B)·mol-1;(C)·mol-1;(D)·mol-1。
28、SiF4分子中Si原子的成键杂化轨道应是()。
(A)sp;(B)sp2;(C)sp3;(D)sp3不等性。
29、对于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r S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r H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30、已知一给定反应的△r G,则下列各项中能确定的是()。
(A)任意状态下反应的方向;(B)同一温度下的标准平衡常数;(C)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D)某催化剂对该反应的作用31、在下列各种有关标准平衡常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包含固体或纯液体的量;(B)任一可逆反应,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与该反应的机理无关;(C)任一可逆反应,只要温度一定,标准平衡常数就是唯一的;(D)实验(经验)平衡常数有的是有量纲的,而标准平衡常数的量纲为1。
32、下列有关分子特性中,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的是()。
(A)分子中的三电子键;(B)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C)分子中键的极性;(D)分子中化学键的类型。
(A)E0,E0;(B)E0,E0;(C)E0,E0;(D)E0,E0。
33、不影响反应速率系数的因素是()。
(A)反应活化能;(B)反应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浓度。
34、下列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均为·L-1,则溶液pH值最小的是()。
(A)HAc-HCl混合溶液;(B)HAc-NaAc混合溶液;(C)NH4Cl水溶液;(D)NH4Cl-HAc混合溶液。
35、反应2A+2B→C,其速率方程式v=kc(A)[c(B)]2,则对A而言,反应级数为()。
(A)4;(B)3;(C)1;(D)2。
3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标准溶度积常数小的沉淀一定先析出;(B)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其完全变成沉淀;(C)凡标准溶度积常数大的沉淀一定能转化成标准溶度积常数小的沉淀;(D)当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在数值上小于其标准溶度积常数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37、金属硫化物中,有的溶于HCl,有的不溶于HCl,而溶于HNO3主要原因是它们的()。
(A)水解能力不同;(B)K不同;(C)溶解速率不同;(D)酸碱性不同。
38、在下列有关标准平衡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任一可逆反应,若不考虑该反应的机理,就无法写出相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B)任一可逆反应,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包括H2O的浓度或分压;(C)任一可逆反应,只要温度一定,标准平衡常数就是唯一的;(D)实验(经验)平衡常数有的应是有量纲的,而标准平衡常数量纲为1。
39、对于反应A2+B2→2AB,测得速率方程式v=kc(A2)c(B2),下列判断可能错误的是()。
(A)对反应物A2来说是一级反应;(B)反应级数是2;(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4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理论上讲,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可能组成原电池;(B)只要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电势不相等,就能产生电动势;(C)电对相同的两个半电池,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组成原电池;(D)在一个原电池中,总是电极电势高的电对作正极,电极电势低的作负极。
41、SiF4分子中Si原子的成键杂化轨道应是()。
(A)sp;(B)sp2;(C)sp3;(D)sp3不等性。
42、下列各组溶液,按pH值减小顺序排列的是()。
(A) HI﹥HBr﹥HCl﹥HF;(B) HIO﹥HBrO﹥HClO;(C) HClO4﹥HClO3﹥HClO2﹥HClO;(D)三者都是。
43、一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用p、V、T、n表示,如果用i 表示某一组分的气体,则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