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人教版高一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昼夜粗细和正午昼夜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早晨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26’N向相交处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水平线随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相交处每年有两次直射2.人教版高一七年级上册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学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水体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戏剧化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外部环境。
所以有机体生物是区位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建立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连续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旱灾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强风作用显著,已经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上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极区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北半球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二)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本店铺整理的《高三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1、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划分:凡是以地球自转轴为中心,以东西方向为轴,分别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2、晨昏线的确定:太阳光直射点与晨线和昏线之间的各纬度叫晨昏线;从赤道开始,经过极点,到北极为昏线。
3、日出日落:当地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穿过时,正好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反之,地球从北回归线往南穿过时,则正好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4、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①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相反;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相反;③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5、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1)影响昼夜长短变化的因素: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形成昼夜长短变化的条件: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3)引起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产生的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地图上常用的比例尺: 1: 25000、 1: 50000、 1: 100000、1: 500000。
7、地理事物发生的空间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差异和方向差异两个方面。
(1)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可能处于不同的时间,如北京时间、纽约时间、伦敦时间、巴黎时间等;(2)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可能具有不同的方向,如东偏北20°、东偏南20°、南偏西20°等。
8、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 1)国有制( 2)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8、国家基本的经济制度( 1)国有制( 2)共同富裕( 3)按劳分配9、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课时3 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分析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分布规律及成因。
(综合思维) 2.会解释生活中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
(地理实践力)1.昼弧和夜弧(1)成因: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________,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________。
(2)意义⎩⎪⎨⎪⎧昼弧长于夜弧: 昼弧短于夜弧:昼弧等于夜弧:2.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1)赤道上:终年______________,均为12时。
(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北半球状况(南半球相反)时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变化规律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______,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____;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昼先变长,夏至日昼最____,然后变短;夜先变短,夏至日最____,后变长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________现象;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夜昼先变短,________日最短,后变长;夜先变长,______日最长,后变短1.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如下图所示:3.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1)对称规律: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二分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反;二至日前后间隔时间相同的两日期,昼夜长短相同。
(2)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4)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