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习题及答案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 格式:docx
- 大小:31.86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CDBB CAC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三、计算及综合分析题1、解答:A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大,生产A产品有利。
2、解答:开发甲产品,贡献毛益总额=6000×(80-40)×3/4+2000×(90-42)=276 000元开发乙产品,贡献毛益总额=6000×(80-40)×2/3+2500×(85-40)=272 500元显然,开发甲产品对公司有利。
3、解答:①若零件需求量在600件以下,设成本无差别点需求量X1,则:(2+1+1)X1+800=6 X1X1=800/(6-4)=400件②若零件需求量在600件以上,设成本无差别点需求量X2,则:(2+1+1)X1+800=5 X2X1=800/(5-4)=800件即,0<x<400,600<x<800,外购400<x<600,x>800,自制。
4、解答:①煤油直接出售,收入=20000×2.2 = 44000元②煤油裂化后出售,收入=20000×85%×3.8+20000×5%×1.9-20000×0.8=50 500元裂化后收入大于煤油直接出售收入,裂化策略可行。
5、解答:①没有冲击正常生产销售,接受订单的边际贡献:20×(700-600)=2000元>0,接受订单②冲击正常生产销售,追加订单的贡献毛益=40×(700-600)=4000元冲击生正常产销售减少的贡献毛益=20×(1000-600)=8000元追加的贡献毛益小于减少的毛益,该订单不能接受6、解答:丙产品贡献毛益=4000-(900+800+700+600)=1000元>0(1)丙产品产生的贡献毛益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设备不存在其他获利用处时,不应停产。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决策分析概述(一)决策分析的涵义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二)决策分析的特点决策分析具备以下特点:1.决策分析是人(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能力的表现。
2.决策分析并非先验的臆断或单纯的空想,而要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根据。
3.在进行决策分析之前,应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选择,决策是有选择地作出决定。
4.决策分析是面向未来的,它只对未来实践有意义,对过去的实践并没有什么决策问题,但决策分析会受到过去实践经验的影响。
5.决策分析本身正确与否,可通过比较决策的主观愿望符合实践的客观结果的程度来评价。
6.决策分析不是瞬间的决定,而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
(三)决策分析的原则1.合法性政策性原则2.责任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四)决策分析的程序1.调研经营形势,明确经营问题2.确定决策分析目标针对经营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确定经营的目标,即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确定决策分析目标一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1)目标具体化。
确定的目标不能过于笼统抽象,以免被误解。
(2)目标定量化。
尽可能地用定量指标表达决策目标。
(3)明确约束条件。
凡属有条件目标者,应充分揭示其约束条件。
(4)目标系统化。
对于多目标决策,应首先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3.设计各种备选方案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5.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6.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五)决策分析的分类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类按此分类,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1)战略决策。
它是指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政方针的全局性重大决策。
如经营目标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的扩大等问题。
(2)战术决策。
它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战略决策目标,对日常经营活动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的局部性决策。
第五、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成本概念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边际成本B、付现成本C、沉没成本D、机会成本2、如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何种情况下,亏损产品应停产()?A、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B、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C、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D、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3、属于无关成本的有()A 、差量成本B、付现成本 C、可选择成本D、约束性成本4、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时,若无须追加专属成本,则用单位贡献毛益法和贡献毛益总额法得出的结论()A、一定一致B、不一定一致C、一定不一致D、不可比较5、已知某公司剩余生产力为2000小时/月,现有A、B两种产品,A产品售价7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5元,定额工时为5小时/件;B产品售价为6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定额工时为4小时/件,生产A、B产品应分别追加的专属成本为2000元和4000元,则应选择的产品为()A、A产品B、B产品C、A或B均D、 A、B产品的生产比例为4/56、某公司C产品发生亏损5000元,其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生产C产品的机器小时可达40000小时,可生产C产品2000件,现只生产并销售C产品1200件,若该工时用于对外加工,每工时可收入0.5元,则该企业()A、增产C产品B、停止生产C产品并接受对外加工C、保持原有产量生产C产品D、 A或B并无差别7、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不应接受追加定货。
A、定货价格低于单位完全成本B、定货冲击原有生产能力C、追加定货的贡献毛益高于减少的正常收入,但余额少于追加的专属成本D 、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CDBB CAC二、多项选择题1、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决策可分为()A 、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C、非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2、当剩余生产力无法转移时,只要()时,亏损产品就不应当停产。
第六章决策分析——短期经营决策1.假设某公司原生产A产品,现准备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B和新产品C。
如开发新产品B,则原产品A需减产1/3,如开发新产品C,则原产品A需减产1/2。
该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决定开发哪种新产品。
2.某厂只生产一种机床,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00台,正常产销量为80台。
该机床的单价为1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300元、直接人工200元,变动制造费用100元、固定制造费用200元。
要求:①现有某客户订货20台,出价每台700元,此项订货能否接受?②若订货40台,仍出价每台700元,此项订货能否接受?3.某公司产销A、B、C三种产品,其中A、B两种产品赢利,C产品亏损,有关资料如下:要求:①作出C产品应否停产的决策(假定C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设备无其他用途)。
②若C 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设备可出租,预计每年获得租金净收入1800元,则C产品应否停产?4.假定某厂目前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用机器小时反映)为90%,共生产A、B、C三种产品,其有关单价和成本资料如下:假定该厂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是按机器小时分配的,每一机器小时分配1.80元。
要求:该厂为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以生产哪一种产品经济效益较高?最高经济效益是多少?5.假定某厂现有生产能力100000工时,共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又假定甲产品在市场上销售无限制,乙产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销售40000件。
要求:确定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才能使该厂实现最多的贡献毛益。
6.假定某厂每年需用甲、乙两种零件,由一台设备分批轮换生产,其有关资料如下:要求:①确定甲、乙两种零件的最优生产批量。
②假定该厂今年只生产甲零件,那么它的最优生产批量、批次及其全年所耗费的总成本各为多少?7.假定某公司所需要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与外购单价的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零件全年需要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方案为宜,何种情况下采用自制方案为宜。
管理会计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一、决策分析概述(一)决策分析的涵义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二)决策分析的特点决策分析具备以下特点:1.决策分析是人(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能力的表现。
2.决策分析并非先验的臆断或单纯的空想,而要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根据。
3.在进行决策分析之前,应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选择,决策是有选择地作出决定。
4.决策分析是面向未来的,它只对未来实践有意义,对过去的实践并没有什么决策问题,但决策分析会受到过去实践经验的影响。
5.决策分析本身正确与否,可通过比较决策的主观愿望符合实践的客观结果的程度来评价。
6.决策分析不是瞬间的决定,而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
(三)决策分析的原则1.合法性政策性原则2.责任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5.科学性原则6 .效益性原则(四)决策分析的程序1. 调研经营形势,明确经营问题2. 确定决策分析目标针对经营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确定经营的目标,即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
确定决策分析目标一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1)目标具体化。
确定的目标不能过于笼统抽象,以免被误解。
(2)目标定量化。
尽可能地用定量指标表达决策目标。
(3)明确约束条件。
凡属有条件目标者,应充分揭示其约束条件。
(4)目标系统化。
对于多目标决策,应首先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3 .设计各种备选方案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5 .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6.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五)决策分析的分类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类按此分类,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1)战略决策。
它是指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政方针的全局性重大决策。
如经营目标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的扩大等问题。
(2)战术决策。
它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战略决策目标,对日常经营活动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的局部性决策。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一、关键概念 1.战略决策 2. 战术决策 3. 确定型决策 4. 风险型决策 5.不确定型决 6. 短期决策 7.长期决策 1.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2.定价决策分析 3.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4.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5.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6.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7.相关业务量 8.相关收入 9.相关成本 10.增量成本 11.机会成本 12.专属成本 13.加工成本 14.可分成本 15.可避免成本 16.可延缓成本 17.无关成本 18.沉没成本 19.共同成本 20.联合成本 21.不可避免成本 22.不可延缓成本 2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24.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25.差别损益分析法 26.相关损益分析法 27.相关成本分析法 1.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 2.追加订货 3.正常订货 1.半成品 2.联产品 3.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 4.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二、分析思考 1.什么是决策分析 2.决策分析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3.应用哪些方法进行预测分析 4.决策分析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5.决策分析有哪几种类型 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概念与目标? 2.短期经营决策的主要类型? 3.什么是决策的备选方案? 4.什么是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5.单一方案、互斥方案、排队方案和组合方案之间有什么区别? 6.生产经营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关系? 7.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各包括哪些内容? 1.不同决策方案发生增量成本、机会成本或专属成本的条件是什么 2.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3.各种决策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决策 4.运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5.运用直接判断法做出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6.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做出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7.运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深加工决策和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8.运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自制或外购决策。 1.生产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它们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为什么在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中,无论是半成品还是联产品本身的成本都是无关成本? 三、单项选择题 1.由于现代社会大生产及商品经济所具有的精微性、宏大性、高速性与瞬变性等特点,使得无论怎样有天赋的决策者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决策所必需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浩繁的动态信息的工作,因此必须在决策分析过程中贯彻( )。 A.责任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相对合理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将决策分析区分为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 A.决策的重要程度 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D.决策解决的问题 3.在管理会计中,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的分类标志是( )。 A.决策的重要程度 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D.决策解决的问题内容 1.在管理会计中,单一方案决策又称为( )。 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 B.互斥方案决策 C.排队方案决策 D.组合方案决策 2.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 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4.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沉没成本 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1.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1.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2.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 D.相关损益分析法 3.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四、多项选择题 1.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即(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E.不确定型决策 2.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特点的有( )。 A.目的性 B.科学性 C.可选择性 D.决断性 E.客观性 3.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有( )。 A.责任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 相对合理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效益性原则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有( )。 A.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B.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C. 绝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D.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E. 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 专属成本 D. 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3.下列各项中,属于多方案决策的有( )。 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 B.互斥方案决策 C.排队方案决策 D.组合方案决策 E.单一方案决策 1.下列各种决策分析中,可按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决策结论的有( )。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是否增产的决策 C.追加订货的决策 D.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E.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2.下列各项中,属于联产品深加工决策方案可能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有( )。 A.加工成本 B.可分成本 C.机会成本 D.增量成本 E.专属成本 3.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发生了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就意味着( )。 A.不可能完全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 B.追加订货量大于正常订货量 C.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D.因追加订货有特殊要必须追加专属成本 E.会因此而带来机会成本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的有( )。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深加工的决策 C.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D.最优售价的决策 E.调价的决策 1.下列各种决策分析中,可按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决策结论的有( )。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是否增产的决策 C.追加订货的决策 D.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E.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2.下列各项中,属于联产品深加工决策方案可能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有( )。 A.加工成本 B.可分成本 C.机会成本 D.增量成本 E.专属成本 3.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发生了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就意味着( )。 A.不可能完全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 B.追加订货量大于正常订货量 C.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D.因追加订货有特殊要必须追加专属成本 E.会因此而带来机会成本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的有( )。 A.亏损产品的决策 B.深加工的决策 C.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D.最优售价的决策 E.调价的决策 五、判断题 1.简单地说,决策分析就是领导拍板作出决定的瞬间行为。 ( ) 2.决策分析的实质就是要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并一定要选出未来活动的最优方案。 ( ) 1.相关业务量通常是通过对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影响而实现对决策方案影响的。 ( ) 2.在短期经营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或折旧费都属于沉没成本。 ( ) 3.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确定决策方案必须通盘考虑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等因素。( ) 1.因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消耗,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在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中,应无条件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 ) 2.对于那些应当停止生产的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 ) 3.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与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相联系的机会成本。 ( ) 1.因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消耗,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在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中,应无条件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 ) 2.对于那些应当停止生产的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 ) 3.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确定决策方案必须通盘考虑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等因素。( ) 六、计算题 1.已知:某企业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用于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其单耗定额为5千克/件;B品种的单价为120元/个,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个,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为8小时/个,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4千克/个。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作出开发哪个品种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2. 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1 000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30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 000元; (3)同(1),如果追加投入5 000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 3. 已知: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 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 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 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 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4. 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1998年亏损了10 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 000元。假定1999年市场销路、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请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就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199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用于临时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 000元。1999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 (3)假定条件同(1),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1999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4)假定条件同(2),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1999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5.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 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 000元专属成本; (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 000元;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