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检测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25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自动温度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工作原理。
3. 学习自动温度检测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方法。
4. 了解温度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自动温度检测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显示单元将处理后的信号显示出来,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
本实验采用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元件,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电阻特性满足以下关系式:\[ R = R_0 \times (1 + \alpha \times (t - t_0)) \]其中,\( R \)为温度传感器在温度\( t \)下的电阻值,\( R_0 \)为温度传感器在参考温度\( t_0 \)下的电阻值,\( \alpha \)为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自动温度检测系统实验平台2. 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3. 数字多用表4. 示波器5. 数据采集卡6. 计算机7. 电源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平台提供的原理图,连接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
连接电源,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调试实验电路打开计算机,运行数据采集软件,设置采集参数。
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恒温槽中,调整恒温槽温度,观察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的输出。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采集温度数据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恒温槽中,调整恒温槽温度。
启动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温度数据。
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电压值和电流值。
4. 分析实验数据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绘制温度-电阻曲线、温度-电压曲线和温度-电流曲线,分析温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5. 验证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单总线单总线多传感器温度智能检测系统摘要本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单总线的温度检测系统。
针对智能温度控制,将智能传感器检测与单片机控制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通过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和单总线模数转换器采集现场数据。
采用DS18B20数字传感器对温度进行采样和转换,增强了电路的可靠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环境信息通过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通过RS-485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通过上位机数据采集处理进行远程控制。
数据采集的精度最高可达 16 位,并可进行编程。
单总线技术组网非常方便,维护也非常简单,为当今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单总线; DS18B20; MCS-51目录摘要I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1 章引言11.1学科背景11.2学科发展历程11.3本文内容2第二章方案论证与选择32.1MCU系统方案32.2传感器的选择52.2.1温度传感器52.3显示52.4通讯方式的选择6第 3 章系统硬件设计83.1AT89S52单片机83.1.1 AT89S52单片机管脚排列83.1.2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93.2PT12864M液晶显示器93.2.1模块管脚说明103.2.2接口时序103.2.3具体说明介绍113.31-WIRE 总线技术113.3.1单总线技术概述113.3.2单总线接口硬件结构123.3.3单总线芯片序列号123.3.4单总线通讯信号类型133.3.5单总线通信初始化143.3.6单总线通信的ROM命令143.4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153.4.1概述153.4.2引脚图图163.4.3部件结构163.4.4工作原理173.4.5功能指令183.5RS485通讯原理183.5.1 MAX1487简介: 183.5.2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193.6电源设计19第 4 章系统软件设计214.1主程序214.2各子程序的设计234.2.1液晶驱动器234.2.2单总线驱动234.2.3读取温度程序234.3软件过滤和数据验证244.4通信协议简介254.5PC数据采集程序25结论26至27参考29_ _28第一章介绍1.1 学科背景在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温度检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梁栋(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温度是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缓慢,测量精度不高的和读数不方便等缺点,此外,通常需要人工去观测温度,比较繁琐,因而采用电子技术的温度测量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面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生成了各种形式的温度测量系统。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以STM32为核心的温度测量与无线传送的系统,温度信息采集使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无线传输使用ATK-HC05蓝牙模块的智能测温系统。
关键词 STM32; DS18B20; TFTLCD;智能测温系统1 绪论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对于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温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关注的参数,因此,对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某些行业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偏差进而引发事故。
如化工业中做酶的发酵,必须时刻了解所发酵酶的温度才可以得到所需酶;文物的保护同样也离不开温度的采集,不仅在考古文物的出土时间上,还是在档案馆和纪念馆中,温度的控制也是藏品保存关键,所以温度的检测对其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大型机房的温度的采集,超出此范围会影响服务器或系统的正常工作等等。
传统方式监控温度往往很耗费人力,而且实时性差。
本文就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在测量温度的同时能实现无线传输与控制。
STM32RBT6具有较低的价格、较高的测量精度、便捷的操作,同时在编程方面STM32也具有和其他单片机的优势之处,如51要求从基层编程,而STM32所有的初始化和一些驱动的程序都是以模板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在此开发者只需要了些其他的模块功能和工作方式和少量的语法知识便可以进行编程,此优势不但节约了时间,也为STM32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铺垫,而且STM32目前是刚刚被作为主流开发的单片机,所以其前景是无可估量的,这次毕业设计也是看好了其优越的发展趋势来选择的。
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共3篇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检测系统1温室大棚是一种在室内环境下控制温度和湿度,提供适宜生长条件的一种设备。
温室大棚以保证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温湿度条件为主要目标,而这些条件的测量则必须要通过传感器来实现。
在传统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检测中,往往采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且可靠,但由于人工测量的误差度较大,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的温湿度值。
同时,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温度计和湿度计需要频繁的人工校正、无法实时监测温湿度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设备被应用到温室大棚的生产和管理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温室大棚温湿度检测系统,从而实现对温室大棚内部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ZigBee技术。
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距离较远,低功耗、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工作频率为2.4GHz。
该技术适用于传感器网络,可以用于传输温湿度、光照、气压等等各类环境数据,并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接下来是系统的组成。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传感器和基站。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基站需要采集传感器信息,并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进行处理。
为了简化系统,我们可以使用Arduino单片机作为基站。
Arduino可以用于存储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普遍。
在本具体实现中,我们需要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测量温度和湿度,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基站。
在组成了所需硬件之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安装。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被安装在温室大棚内,通常安装在植物的底部或者中间位置,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
这些传感器会发送温度和湿度数据,基站会通过ZigBee模块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当数据传输到基站后,Arduino会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数字传感器,它可以直接输出温度和湿度的数字值。
论文题目: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录前言 (3)1 温湿度检测系统的简介 (4)1.1系统的概述 (4)1.2系统设计选题的背景 (4)1.3系统的分类 (5)1.4系统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5)2 系统设计方案 (5)2.1温湿度检测系统方案制定 (5)2.2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6)2.3仿真器件 (8)2.4本章小结 (9)3系统仿真调试 (9)3.1PROTEUS对系统仿真 (9)3.2误差分析 (11)3.2本章小结 (12)总结 (12)参考文献 (13)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徐祥(指导老师:王留留)(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摘要:温湿度测量系统的测量的使用领域是宽广的,在仓库中、果园中、医院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次的毕业设计是对温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仿真和实现,对它以后发展和推动起了重要作用。
这次的毕业设计,仔细的分析了国外与国内关于温湿度检测系统的发展情况与研究方向,阐述了当今现实生活中、工业中、农业中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经过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之后,系统的设计一类关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比较稳定、长时间、准确的对那些有着特别要求的场所进行测量其温度与湿度。
硬件电路部分与软件电路部分是该次毕业设计的两大组成的部分,所设计的系统的基本原理如下:在某环境中,给予温湿度传感器模拟的温度与湿度,这些模拟信号会通过温湿度的检测系统所涉及的电路,利用传感器把这些处理的信号传输给核心部件单片机,然后单片机在处理这些信号,再传输到LCD显示出数字,从而实现对温湿度的测量。
关键词:温湿度;SHT10传感器;单片机前言当下的生活中,温度与湿度的技术着重的被利用于特定的环境、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其使用的范围与频率还是比较多的。
在以前,各种仓库、蔬菜大棚、车间等相对环境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信号采集即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是利用传统的具有指示温度和湿度的检测仪表。
温度控制系统
简介
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环境温度的智能设备。
它可以自动监测和调整室
内或室外的温度,以保持恒定的温度水平。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作原理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调节。
当
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制冷设备降低温度;反之,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会启动加热设备升高温度。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风扇、暖气、空调等设备来实现温度调节。
应用领域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工业等领域。
在家庭中,温度控制系
统可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提高生活质量;在办公室和工业场所,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质量。
优势
1.节能环保: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温度,节省能源,
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提高舒适度: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及时调节环境温度,提供舒适的生活
和工作环境。
3.自动化管理: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节温度,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温度控制系统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和
便捷化。
未来,温度控制系统可能会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智能家居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
结语
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控制设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供舒适的生
活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度控制系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目录前言 (1)1 PLC和组态软件基础 (1)1。
1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1)1.1。
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 (2)1。
1。
2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
1。
3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4)1。
2 组态软件的基础 (4)1。
2.1 组态的定义 (4)1。
2.2 组态王软件的特点 (5)1。
2.3 组态王软件仿真的基本方法 (5)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2.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6)2.1。
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6)2。
1。
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6)2。
1。
3 PLC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7)2.2 PLC的选型和硬件配置 (8)2。
2.1 PLC型号的选择 (8)2。
2。
2 S7-200 CPU的选择 (9)2。
2.3 EM235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9)2。
2。
4 热电式传感器 (9)2.2.5 可控硅加热装置简介 (10)2。
3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和电气连接图 (10)2.4 PLC控制器的设计 (10)2。
4。
1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1)2。
4.2 PID控制及参数整定 (11)3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4)3.1 PLC程序设计的方法 (14)3。
2 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概述 (14)3。
2。
1 STEP7-—Micro/WIN 简单介绍 (15)3。
2。
2 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15)3。
3 程序设计 (15)3。
3.1 程序设计思路 (15)3.3.2 PID指令向导 (16)3.3.3 控制程序及分析 (17)4 组态画面的设计 (18)4。
1 组态变量的建立及设备连接 (18)4.1。
1 新建项目 (18)4。
2 创建组态画面 (19)4.2.1 新建主画面 (19)4。
2。
2 新建PID参数设定窗口 (19)4。
2.3 新建数据表库 (19)4。
2。
4 新建实时曲线 (19)4。
摘要在我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过程中,无论对于工农业还是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温度的监测所要给予人们带来的需求显然提高,它具有的实时性、精确性和高效性都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力。
尤其在很多至关重要并且在某些环境下监测比较危险的领域当中,一种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和性能稳定的温度检测系统必然会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
针对温度实时监测的市场需要,结合单片机技术、web通信技术和android手机APP 开发技术,设计了一种以Android智能手机作为监测和控制终端,实时获取某点温度信息的方案设计。
本论文一开始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整个温度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接着根据具体实施流程将整个监测系统的架构分为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这两部分,其中硬件是以常用的MCS-51系列的集成的电路芯片做为获取数据的核心,从单总线传感器DS18B20获取温度数据显示在1602字符型液晶中,并通过UART接口实时传送到PC 端。
软件部分主要完成如何通过单片机获取数据,如何基于C/S模式下实现单片机与PC、平板电脑与服务器和服务器与安卓智能终端通信,因此将软件结构分为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为了加强对整个系统通信的相关了解,文中还介绍了IIS服务器架构和JSON通信。
最后文中对整个系统运行情况、测试结果和不足之处进行详细描述,并对这次系统设计做出总结。
该系统设计有效地完成温度采样、监控、传输、显示和提示等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人手必备的移动终端,达到实时显示监测温度和使用便捷的目的,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字:温度监测;Android;AT89C51;上位机;C/SABSTRACTLeap progres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our level of knowledg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both for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or for everyday life,it monitor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quirement to give rise to clearly improve,it has real-time,accurate and efficient sex plays a crucial influence.In particular,many of them critical and monitoring of the more dangerous areas,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a highly reliable,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performance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s bound to become th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Market deman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emperature,with single-chip technology,web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android mobile phone APP development technology,designed a smart phone with Android as a 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rminals,real-time access design a point temperature informat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eginn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and the entir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framework.Then depending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monitoring system is divided into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two parts,which are commonly used hardware MCS-51 family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as the core data acquisition,DS18B20obtained from a single bus sensor The temperature data is displayed in the character LCD in1602and transferred to the PC in real time via the UART interface.How to obtain the complete software part data through the microcontroller,how on SCM and PC under C/S mode,the PC and the server and the server communicate with Android smart terminal,so the software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detail.In order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ire system of communication-related,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IIS server architecture and json communications.The last article on theopera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system described in detail,and make a summary of the system design.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emperature sampling,monitoring, transmission,display and tips and other ers can use a mobile terminal manpower necessary to achieve real-time display to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and easy to use, widely used in all aspects of life.Keywords:temperature monitoring,Android,AT89C51,PC,C/S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系统整体结构 (1)2Android技术 (3)3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4)3.1单片机温度采集硬件模块设计原理 (4)3.2实际电路图 (4)4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6)4.1单片机温度采集软件模块设计 (6)4.1.1DS18B20数据采集、转换和显示 (7)4.1.2串口发送子函数 (7)4.1.3protues仿真 (8)4.2PC上位机接收模块软件设计 (9)4.2.1上位机窗体设计 (10)4.2.2数据库操作 (10)4.2.3串口数据接收与处理 (11)4.2.4将数据库的内容封装成JSON数据 (12)4.3android客户端软件设计 (13)4.3.1开发环境 (13)4.3.2通过HttpClient获取Json数据 (14)4.3.3手机端数据实时更新处理 (15)5IIS服务端架构 (17)5.1iis发布网站 (17)6系统实例运行与测试 (20)7结论 (22)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纤测温系统技术原理线型差定温火灾探测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能够产生背向散射,在光纤中注入一定能量和宽度的激光脉冲,它在光纤中传输的同时不断产生背向散射光波,这些背向散射光波的状态受到所在光纤散射点的温度影响而有所改变,将散射回来的光波经波分复用、检测解调后,送入信号处理系统便可将温度信号实时显示出来,并且由光纤中光波的传输速度和背向光回波的时间对这些信息定位。
其原理和结构框图如下所示。
线型差定温火灾探测系统的原理示意图三.系统组成❖ 测温主机(终端机) ❖ 感温光纤❖ 监视机(工控电脑)1、FDTS 系统主机插槽视图测温主机:型号:JTWN-LDC-70A-FR01,广州市科思通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
经过国家消防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
RS232通信口引脚图:引脚 输出信号1 空2 RxD (串口1)3 TxD (串口1)4 空5 地(串口1)6 TxD (串口2)7 RxD (串口2)8 地(串口2)9空继电器输出RS232通信口光纤端口继电器输出~220V 电源输入电源开关a.b.可扩展的继电器箱后盖板输出端子:主机技术指标:✧测量距离范围:2000米/路或 4000米/路✧光纤接口:双端✧温度测量精度:±2℃✧温度分辨率:0.5℃✧距离定位精度:±2.5m✧测量周期:<8s/路,两路16s✧通信接口:RS232与工控机连接✧继电器输出:大于10路✧与FAS系统连接:继电器输出信号输出给FAS系统的监视回路✧工作电源要求:AC220±20V,2A,50/60Hz✧使用环境:10℃~+40℃,相对湿度<90%RH✧主机体积:446(w)×178(h)×380(d)✧重量:5kg2、感温光纤:多模GI62.5/125微米(芯线/包层/铠装),衰减<0.6分贝/公里,波长1300纳米。
采用美国康宁公司的产品或进口产品。
感温光缆有一个外径为3mm的绝缘护套。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姓名:班级:学号:目录:一.系统要求二.设计方案三.程序流程图四.软件设计五.课程总结与个人体会一、系统要求使用 STM32F103 作为主控CPU 设计一个温度综合测控系统,具体要求:1、使用热敏电阻或者内部集成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每0.1 秒检测一次温度,对检测到的温度进行数字滤波(可以使用平均法)。
记录当前的温度值和时间。
2、使用计算机,通过串行通信获取STM32F103 检测到的温度和所对应的时间。
3、使用计算机进行时间的设定。
4、使用计算机进行温度上限值和下限值的设定。
5、若超过上限值或者低于下限值,则STM32 进行报警提示。
二、设计方案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使用STM32F103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系统,这款单片机集成了很多的片上资源,功能十分强大,我使用了以下部分来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1、STM32F103内置了 3 个 12 位 A/D 转换模块,最快转换时间为1us。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进行温度测定,于是使用了其中一个 ADC对片上温度传感器的内部信号源进行转换。
当有多个通道需要采集信号时,可以把 ADC配置为按一定的顺序来对各个通道进行扫描转换,本设计只采集一个通道的信号,所以不使用扫描转换模式。
本设计需要循环采集电压值,所以使用连续转换模式。
2、本次课程设计还使用到了DMA。
DMA是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储存器之间利用系统总线直接读写数据,不需要微处理器干预。
使能 ADC的 DMA接口后,DMA控制器把转换值从 ADC 数据寄存器 (ADC_DR)中转移到变量 ADC_ConvertedValue 中,当 DMA 传输完成后,在 main 函数中使用的 ADC_ConvertedValue 的内容就是ADC转换值了。
3、STM32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ADCx_IN16输入通道相连接,此通道把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转换成数字值。
STM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支持的温度范围: -40 到 125 摄氏度。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 录 摘要 ····················································································· 2 ABSTRACT ··········································································· 3 第一章 绪 论 ······································································· 4 §1.1系统背景 ······························································································ 4 §1.2 系统概述 ····························································································· 4
第二章 方案论证 ·································································· 4 §2.1 传感器部分 ·························································································· 5 §2.2主控制部分 ··························································································· 6 §2.3 系统方案 ···························································································· 6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7 §3.1 电源以及看门狗电路 ·············································································· 7 §3.2键盘以及显示电路 ················································································· 9 §3.2温度测试电路······················································································· 11 §3.3 串口通讯电路 ······················································································ 15 §3.4 整体电路 ···························································································· 16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16 §4.1 概述 ·································································································· 16 §4.2 主程序方案 ························································································· 16 §4.3 各模块子程序设计 ················································································ 18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20 §5.1 分步调试 ···························································································· 20 §5.2 统一调试 ···························································································· 20
结束语 ················································································ 21 参考文献 ············································································· 22 附录一:软件流程图 ································································ 24 附录二:电路原理图 ······························································ 25 致 谢 ················································································ 25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设计作者:谭诗炜(电信200201班) 指导老师:冯杰
摘要 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经验,介绍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大部分组成。下位机实现温度的检测并提供标准RS232通信接口,芯片使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和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部分使用了通用PC。该系统可应用于仓库测温、楼宇空调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关键字:温度测量;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bstract As a kind of high-accuracy digital net temperature sensor,DS18 B20 can be used building a sensor net easily. It can also make the net simple and reliable with it's special 1-wire interfa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DS18B20 with single chip processor. The system is constituted by two parts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part and displayed part. The temperature measured part has a RS232 interface. It used AT89C51 of ATMEL company and DS18B20 of DALLAS company .The displayed part uses PC .This system is applied in such domains as warehouse detecting temperature;air-conditioner controlling system in building and supervisory productive process etc.
Key words:temperature measure;single bus;digital thermometer;single chip processor;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章 绪 论
§1.1系统背景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在各个方面的应用领域:消防电气的非破坏性温度检测,电力、电讯设备之过热故障预知检测,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各类运输工具之组件的过热检测,保全与监视系统之应用,医疗与健诊的温度测试,化工、机械…等设备温度过热检测。温度检测系统应用十分广阔。
§1.2 系统概述 本设计运用主从分布式思想,由一台上位机(PC微型计算机),下位机(单片机)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 RS-232串行通讯标准,通过上位机(PC)控制下位机(单片机)进行现场温度采集。温度值既可以送回主控PC进行数据处理,由显示器显示。也可以由下位机单独工作,实时显示当前各点的温度值,对各点进行控制。 下位机采用的是单片机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系统。DS18B20利用单总线的特点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点温度的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抗干扰性好、设计灵活、方便,而且适合于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本系统可以应用在大型工业及民用常温多点监测场合。如粮食仓储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温控制程生产线之温度影像检测、医疗与健诊的温度测试、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石化、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