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阅读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雪地上的脚印》阅读理解题
1.故事中,主人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串什么?
答:故事中,主人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串脚印。
2.主人公通过观察和分析,推断出脚印的什么?
答:主人公通过观察和分析,推断出脚印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3.主人公在推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答:在推理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脚印被覆盖、线索中断等。
4.最终,主人公成功地找到了什么?
答:最终,主人公成功地找到了这个人的身份,并揭开了一个隐藏在雪地中的秘密。
5.这个故事寓意着哪些精神?
答:这个故事寓意着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原文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
小鸡对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狗的脚印。
小狗对小鸡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
”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
小鸭对小鸡、小狗说:“你们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小鸡、小狗齐声说:“你画的是枫叶。
我们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案学习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脚、印、跑、留、对、竹、梅、齐、全”9个生字的字音。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9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读通短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基本按标点停顿。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内容: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能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4、认识“木”字旁,能在老提示的指导下描摹“梅、村”。
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梅”的字形,能正确描写。
2、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模仿课文,展开想像,编故事。
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1、媒体出示:雪地上出现了一串串脚印2、揭示课题:60脚印(生字上标注拼音)(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3)了解“印”的笔顺。
(4)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脚印、跑、留下、对、竹叶、梅花、齐声、全是(生字上标注拼音)(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
(个别读)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说明: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迅速感知课文的内容,边读边思。
在学生交流前,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准备,交流时,教提示要注意学生表达的规范,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连贯。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1、读课文。
(1)出示课文1-3节内容(其中第3节内容改编成和1、2节的写法一样)再读课文,看看课文,谈谈想法。
雅思c14t2p1阅读解析在雅思考试中,阅读部分是考生需要严格备考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雅思C14T2P1阅读材料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提供有效的备考建议。
文章题目是《发现最古老的动物足迹》,主要讲述了科学家在距今5.7亿年前的岩石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动物足迹,并且通过分析这些足迹,揭示了古代生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演变。
在文章的第一段,科学家在加拿大的一片岩石中发现了约5.7亿年前的动物足迹。
这些足迹呈现出多种形状和大小,包括线状、圆形和脚印等。
随后,文章介绍了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对这些足迹的研究来了解古代生物的生活方式。
他们使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足迹可能来自身体较低地方以及较宽的动物,这暗示着古代动物可能是爬行或蠕行的方式。
此外,科学家还通过与现代生物的足迹进行对比,推测这些古代动物可能是以类似于蠕虫的方式爬行。
除了对动物生活方式的了解外,科学家还通过分析这些足迹所在的岩石类型和结构来推测古代环境的演变。
他们发现古代动物的足迹出现在一个类似沙滩的环境中,这表明当时的环境可能是一个浅水的海滩地带。
最后,文章指出这项发现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和历史意义重大。
这些古代动物足迹的发现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针对这篇文章,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备考建议。
首先,要提前了解和熟悉动物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知识,这对于理解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非常有帮助。
此外,要练习阅读相关科学文章,培养对于科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最后,要掌握归纳总结的技巧,以便能迅速捕捉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通过对雅思C14T2P1阅读材料的解析,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阅读部分的挑战。
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备考,同时牢记备考建议,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雅思阅读考试。
王鼎钧《脚印》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1-15题。
(20分)脚印王鼎钧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
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
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
你该还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捡起来。
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
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
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想想看,有朝一日,我们要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坚果;花市灯如昼,长街万头攒动,我们去分开密密的人腿捡起脚印,一如我们当年拾起挤掉的鞋子。
想想那个湖!有一天,我们得砸破镜面,撕裂天光云影,到水底去收拾脚印,一如当年采集鹅卵石。
在那个供人歌舞跳跃的广场上,你的脚印并不完整,大半只有脚尖或只有脚跟。
在你家门外、窗外、后院的墙外,你的灯影所及,你家梧桐的阴影所及,我的脚印是一层铺上一层,春夏秋冬千层万层,一旦全部涌出,恐怕高过你家的房顶。
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也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
我固然不必担心我的一肩一背能负载多少脚印,一如无须追问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
可是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调和呢?末日大限将到的时候,牛头马面不是拿着令牌和锁链在旁等候出窍的灵魂吗?以后是审判,是刑罚,他哪有时间去捡脚印?以后是喝孟婆汤,是投胎转世,他哪有能力去捡脚印?鬼魂怎能如此潇洒、如此淡泊、如此个人主义?好,古圣先贤创设神话,今圣后贤修正神话,我们只有拆开那个森严的故事结构,容纳新的传奇。
我想,拾脚印的情节恐怕很复杂,超出众所周知。
像我,如果可能,我要连你的脚印一并收拾妥当。
如果捡脚印只是一个人最末一次余兴,或有许多人自动放弃;如果事属必要,或将出现一种行业,一家代捡脚印的公司。
至于我,我要捡回来的不只是脚印。
那些歌,在我们唱歌的地方,四处都有抛掷的音符,歌声冻在原处,等我去吹一口气,再响起来。
脚印王鼎钧阅读答案【篇一:四、脚印(1、2课时)】> 四、脚印课堂老师:唐丽华第一课时一、课前抽测(2分钟)1、幽径藤萝有什么特点?2、作者所写的悲剧单是单指古藤萝的悲剧吗?二、学习目标(2分钟)1、了解作者。
2、学习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典故。
3、了解作者那浪漫略近颓废的思乡之情。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下作者的简介:3分钟王鼎钧,曾用名方以直,山东临沂人,他是当代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已逾半个多世纪。
王鼎钧的创作,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皆有建树,以散文成就最高,已出版各类散文著作几十种,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左心房漩涡》、《情人眼》、《碎琉璃》、《风雨阴晴》等,更是具有经久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奇葩。
复习一下余光中的《乡愁》1分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导入新课:2分钟思乡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偏爱的题材,而那些传诵千古的美文,无一不是匠心独具,令人拍案。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正是这样一篇视角独特,构思巧妙,联想新奇,同时又充满浪漫情怀的佳作。
三、预习与检测(一)预习内容(独学,学生自主学习)分5分钟要求:1、把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标好。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二)预习检测14分钟1、给下列红色加点的字注音。
鼎()颓废()坍塌()...攒动()不愠不火()..2、如何理解“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一句的含义?3、你认为“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是怎样的温柔?教师点拨:答案;2.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利益,而乡愁是“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是无利益可言的, 因此它不是经济学。
3 .以“像感冒一样”这个出人意料的描摹,强调了自己的乡愁的“浪漫而略近颓废”的状态——不强烈但是时间较长,发自全身心。
#《脚印》教案一、教材简介《脚印》是一本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小说,作者是龙应台。
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时,一个文化人和一名日本军人之间的故事。
这本小说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
通过读这本小说,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感受人性中的善与恶、爱与恨、忠诚与背叛,同样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经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小说《脚印》的内涵与结构,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
2.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尊重历史、珍爱和平、建立正确的爱国观。
3.掌握故事情节,故事的人物角色和命运。
4.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跨文化的阅读交流,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讲授阶段1.1. 通过PPT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小说《脚印》的背景、作者、主要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
1.2. 通过视频资料或其他途径,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2. 阅读阶段2.1. 教师指定一定的阅读量,经过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内容。
2.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撰写书评和总结,开展文学沙龙等多种活动中拓展阅读空间和文学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表现阶段3.1. 组织学生就《脚印》谈感受,分享读书心得。
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表达,以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次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阅读、表现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探究、主动思考。
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总结。
阅读教学是一项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不过,阅读课程也需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主动者和参与者,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第8课《时间的脚印》分层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7分)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
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
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在山麓.、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蛙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掸.去() 山麓.()沟h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1分)(3)“沙砾”中“砾”的意思是。
(1分)(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意思。
(2分)【答案】(1)dǎn lù壑(2)低蛙低洼(3)小石块,碎石(4)难道不是越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吗?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楔形文字更困难些。
但是,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
而在读懂以后,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A.或者尽管因为所以B.和尽管不仅而且C.或者不管不仅而且D.和不管因为所以【答案】C【解析】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把握的空进行判断。
根据句意,最后两个空之间是递进关系,由此锁定B、C两项;第二个空,由后文“总有办法来读懂它”可知,这个句子与后一句构成了条件关系。
故选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B.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C.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多次劝告过他,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D.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脚印阅读理解: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脚印阅读理解是一种新型的阅读理解方法,它通过模拟真实阅读场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理解方式。
在脚印阅读理解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
与传统阅读理解相比,脚印阅读理解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人性化的设计。
脚印阅读理解系统注重用户体验,界面简洁易懂,操作简便。
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阅读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多样化的内容。
脚印阅读理解的内容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新闻、杂志、小说、散文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3. 智能化的评估。
脚印阅读理解系统采用智能化的评估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给出反馈和评分。
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成绩。
在实际应用中,脚印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语文能力:1.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脚印阅读理解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脚印阅读理解,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3. 提高语文成绩。
脚印阅读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从而为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结起来,脚印阅读理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阅读理解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的脚印》阅读题一、填空1、当雄孔雀将尾巴收拢起来,拖在地面上行走时,尾巴就像(扫把)一样,把留下的脚印一扫而光。
2、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的雪兔,一到冬季就会换上一身(白毛)。
3、獾的前爪比后爪(大),细长而弯曲,是挖土的得力工具。
4、貘最早出现于(史前)。
5、瞪羚的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 )千米。
二、选择1、《动物的脚印》作者是哪个国家的?(A)A 法国B 日本C 中国2、瞪羚的脚趾被( B )保护着。
A 厚厚的皮毛B 厚厚的角质层C 厚厚的脚掌3、在寒冷的冬天里,麝牛常常用短而粗大的蹄子在雪地里挖掘,是为了寻找(B)。
A 水源B 草C 老鼠4、狼的脚印总是呈(C)A 一条弯曲的线B 两条平行线C 一条直线5、貘生活在(A)A 热带丛林B 沙漠地带C 北极地区三、判断1、雪兔跳得越快,前后组脚印间的距离就越大。
(√)2、马的四肢强健,都只有一个蹄,是偶蹄目动物。
(×)3、北极熊是陆地上最大的草食哺乳动物。
(×)4、瞪羚奔跑的速度非常快。
(√)5、屎壳郎滚的粪球甚至可以达到它自身体重的100倍。
(√)四、连线,看看是谁的脚印?马老虎大象鹿狗五、简答题1、屎壳郎能清理动物的粪便,被称为什么?答:被称为“自然界清道夫”。
2、海龟在哪里产卵?答:海龟在沙滩上产卵。
六、开放题你喜欢动物的脚印吗?为什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犹豫(yù)沙砾(lè)渗入(shèn)B.崩落(bēng)腐蚀(shí)犀牛(xī)C.吹拂(fú)宝藏(cáng)滴漏(lòu)D.沉淀(dìng)粗糙(cāo)帷幕(wéi)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犹豫掀起艰固海枯石乱奇异功能沙轮碎石烘烤生物繁衍悬崖绝壁消逝交结颗粒铜壶滴漏楔形文字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D.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B.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C.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D.每次出发之前,春雁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
C.大自然是一位杰出的哲人,《大雁归来》的作者陶世龙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