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配件编码规则
- 格式:xls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7
供应商代码编码原则
一、说明:
为更好的系统作业及系统管理,改善目前供应商代码混乱,无详细的编码原则,节约ERP系统资源。
现对我公司的供应商进行重新编码,建立规范的编码原则。
二、编码原则
主要有五个代码表示,第一码代表料料区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
流水码
物料分类
料区分类
三、物料分类
㈠、电子类(E)
1、电子元器件Ea001-Ea999
2、电线、绝缘Eb001-Eb999
㈡、五金类(M)
1、五金原材料Ma001-Ma999
2、五金零件Mb001-Mb999
3、表面处理(含塑胶电镀、五金电镀、烤漆、氧
化…)Mc001-Mc999
㈢、包装印刷类(P)
1、印刷包装类(卡通箱、彩盒、说明书、标贴…)
Pa001-Pa999
2、保护包装类(胶袋、汽泡袋、保丽龙、纸托、
珍珠棉…)Pb001-Pb999
㈣、橡塑类(R)
1、原料类Ra001-Ra999
2、塑胶零件Rb001-Rb999
3、硅橡胶零件Rc001-Rc999
4、海棉、PU发泡、布匹织带类Rd001-Rd999 ㈤、辅料类(A)
1、耗材、辅料类Aa001-Aa999
2、仪器工具、设备类Ab001-Ab999
3、文具类Ac001-Ac999
㈥、模具类(S)
1、模材模具配件类Sa001-Sa999
2、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类Sb001-Sb999。
1.0目的:为统一规范、完善公司材料之编码,确保每种材料有唯一的编码,便於对材料进行识别、追溯和控制,特定此规则。
2.0适用范围:适用於目前公司所有材料的编码。
3.0定义:BOM(Bill of Material)是物料管制系统内最原始的材料依据。
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制定材料表编码规则与编码。
4.2:相关部门负责对材料表进行校对。
4.3:台干对材料表进行承认。
4.4:各相关单位对材料表进行实施与监督。
5.0编码规则:5.1:材料的编码由材料的总分类、变更版次、零件分类、小分类、规格,五部分组成,表达形式如下图:规格小分类零件分类版次总分类5.2:总分类名称及代码:(1 - 9)1 代表塑胶类(除压克力外)2 代表五金类3 代表电子类4 代表压克力类(包括PS类)5 代表包材类6 代表消耗品类7 代表其它配件类 8 皮套類 9木质类5.3:变更版次:(0 - 9)5.4:零件分类:(001 – 999)(详见附件一)5.5:小分类:它是接着大分类之后的再次分类。
如:按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等情况分类:5.5.1:按不同颜色分类,其分类名称与代码详见附件二5.5.2:按性质分类可用流水号编码(01 - 99)(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电阻可分为:01代表色环电阻1/4W02代表色环电阻1/8W5.6:规格的编码:根据实际情况,如其本身规格能以三位数表达清楚的,就将其编入编码中,否则以流水号或机种分类代码(详见附件三)代替,另在规格栏作说明。
根据以上规则,现举例说明如下:1. 塑胶类:<以BF-9000本体为例>此本体为塑胶,在总分类中为〝1〞;变更版次开始为〝0〞;在零件分类(详见附件一)中为〝101〞;因本体皆为黑色,如小分类以颜色区分,没有意义, 故以〝00〞代替;而本体的规格用三位数无法表达,因此以机种分类编码(详见附件三)〝900〞代替. 由此得出BF-9000本体的编码为: 〝10-10100-900〞;同样可推出以下机种本体之编码:T-810本体: 〝10-10100-810T-311本体: 〝10-10100-311 V52 本体: 〝10-10100-521 DV36 本体: 〝10-10100-3612. 五金类: <以T-810放制杆弹簧为例>此弹簧为五金,在总分类中为〝2〞;变更版次开始为〝0〞;在零件分类 (详见附件一)中为〝204〞;小分类以彈簧流水號為準01,代碼以機種表示,分類編碼,“810”, 由此得出T-810放制杆弹簧的编码为:〝20-20401-810〞同样可推出以下弹簧之编码:T-810名目表牙轮弹簧: 〝20-20402-810〞 T-810名目表顶杆弹簧: 〝20-20403-810〞3. 电子类: <以色环360Ω、1/4W 电阻为例>此电阻为电子,在总分类中为〝3〞;变更版次开始为〝0〞;在零件分类 (详见附件一)中色环电阻为〝304〞;因电阻有相同的阻值,但有不同功率之现象, 所以小分类以功率(详见附件七)区分,其代码为〝01〞;而此电阻的规格 用三位数能表达出(其规格用本身数值表示前二位数〝36〞,而用第三位数来表 示其后面带有几个〝 0〞),故规格以〝361〞表示,由此得出: 色环1/4W 、360 Ω电阻的编码: 〝30-30401-361〞同样可推出以下电阻之编码: 1/8W 、12K Ω色环电阻: 〝30-30402-123 LS-1002(亮阻:300~400Ω;暗阻>20M Ω)光敏电阻: 〝30-31701-301〞 4. 压克力类: <同塑胶类> 5. 包材类: <以BF-9000彩盒为例>此彩盒为包材,在总分类中为〝5〞;变更版次开始为〝0〞;在零件分类 (详见附件一)中为〝505〞;因同一彩盒颜色繁多,用颜色无法区分,另因同一 机型所用彩盒之种类不定,所以小分类以流水序号区分,假设此彩盒之流水号为〝01〞;其小分类代码为〝01〞;而彩盒的规格用三位数无法表达,故以机种分类编码(详见附件三)〝900〞表示, 由此得出: BF-9000此种彩盒的编码:〝50-50501-900〞;同样可推出以下彩盒之编码:BF-9000的第二种彩盒: 〝50-50502-900〞BF-9000的第三种彩盒: 〝50-50503-900〞6. 消耗品类: <以焊锡为例>此焊锡为消耗品,在总分类中为〝6〞;变更版次开始为〝0〞;在零件分类(详见附件一)中为〝601〞;因焊锡以颜色或材质区分无实际意义,所以小分类以〝00〞表示; 而焊锡可分锡线、锡条等种类,因此在规格处用流水序号(详见附件七)区分,锡线流水号为〝001〞由此得出锡线的编码:〝60-60100-001〞同样可推出锡条之编码:锡条: 〝60-60100-002〞7.其它配件类: <根据实际不同情况,按以上规则进行编码>6.0:附注:由於公司内有半成品,素材及选择性等材料,同样须将其区分开,故此我们采用在原编码的最前面加上英文字母进行区分。
中国配件编码的组成规则
1.编码格式:中国配件编码采用统一的13位数字编码格式,由13个数字字符组成。
2.区位码:中国配件编码的前3位数字字符称为区位码,用于表示配件生产企业所在的行政区划编码。
区位码由国家质监总局指定,并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
3.企业码:中国配件编码的第4到9位数字字符称为企业码,用于表示配件生产企业的注册码。
企业码由国家质监总局颁发给配件生产企业,并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
4.产品码:中国配件编码的第10到12位数字字符称为产品码,用于表示配件产品的分类和品种。
产品码由配件生产企业根据产品的特定属性进行分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变更。
5.校验码:中国配件编码的最后1位数字字符称为校验码,用于校验其他位的编码是否输入正确。
校验码由系统根据其他位的编码计算自动生成,具有唯一性和防伪性。
中国配件编码的组成规则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质量监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编码的标识和管理,可以有效地识别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配件产品,保证产品的溯源和追踪,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以汽车配件为例,中国配件编码可以标识不同厂家、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汽车配件产品。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编码,获取配件的详细信息和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从而选择合适的配件产品。
配件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编码,实现对配件产品的管理和追踪,提供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
总而言之,中国配件编码的组成规则是一种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旨在实现配件产品的唯一标识和管理。
通过统一编码规则,可以实现配件产品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配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配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物料编码申请与BOM创建的编码原则物料编码(P/N: Part number)的相关信息及原则:总则:一、所有物料编码的长度均为10位数字(0到9),不包含除此外的其它任何符号或空格。
二、物料编码的中分类首位(也就是存货分类的第二位)不能使用数字“0”。
三、原材料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1”开头的数字。
四、自制与外购零部件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2”开头的数字。
五、外购包装物料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3”开头的数字。
六、客户物资类物料前七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4”开头的数字。
七、成品前七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5”开头的数字。
八、低值易耗品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6”开头的数字。
九、固定资产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8”开头的数字。
十、费用类代码前四位分类代码的首位必须以“9”开头的数字。
十一、客户代码长度均为3位数字(1到9),不包含除此外的其它任何符号或空格。
1:原材料P/N规则:大分类:1原材料中分类:物料用途1电线2电缆3铜排小分类:物料材质101 BV/BVR 102 RV/RVV 103 RVVP/铜编织线104 KVVR 105 UL认证线201 KVVRP301 铜排1、流水码根据前四位分类代码编制。
2、各物料以其材质、用途为主要信息的原则分类。
2:自制与外购零部件P/N规则:大分类:2零部件中分类:物料功能1接触器2断路器3继电器4开关类5电源类6连接器7控制器/仪器仪表小分类:物料用途(具体分类详见附表1)接触器:101交流接触器102直流接触器103软起动器104滤波器/灭弧器199接触器配件断路器:201电动机热磁断路器202塑壳式断路器203微型断路器204小型断路器205漏电保护器206其它断路器299断路器配件继电器:301热继电器302时间继电器303中间继电器304其它继电器399继电器配件开关:401转换开关402钮子开关403隔离开关404 熔断器405指示灯406警报器407插头/插座408按钮499开关配件电源类:501变频器502电流变送器503电流互感器504变压器505电源相序保护器506浪涌保护器507风机/过滤器508开关电源509隔离栅599其它连接器:601接线端子602冷压端子603定位片及固定座604线槽/导轨605接插件(接头/螺母)606浪管/金属软管607防尘盖608护口圈609隔离柱699连接器配件控制器/仪器仪表:701电压表702电流表703电度表704温度巡检仪705温度传感器706温度控制器707多功能数字显示仪表708计时器799其它1、流水码根据前四位分类代码编制。
物料编码规则第一条物料及产品零部件代号编码是ERP系统中工程数据管理的重要依据。
对ERP项目编码相关规则进行统一,进一步规范ERP系统物料编码流程,以强化系统工程数据管理,确保ERP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第二条本规则由工程技术部制定,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采用ERP软件(或其它计算机软件)对物料及产品零部件进行编码。
本规则所说的物料包括工厂的成品、部件、零件、材料、关键工序等,以下统称物料。
第三条编码规则基本原则3.1 所有物料均应按照本规则编制物料编码。
每种物料的编码是唯一的,物料更改前后不能通用时应属两个不同的编码。
3.2 结构、性能(功能)、规格等完全相同或有微小差别但用途完全相同的物料,只能采用同一个物料编码。
3.3 物料编码在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中是不变的,但物料经过加工后一定会变成另一个编码的物料。
3.4 产品零部件的图号(代号)与物料编码须统一。
3.5 所有项目编码统一归口工程技术部专人编制。
第四条物料编码结构及涵义工程技术部负责定义物料项目大类和小类。
本公司物料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原材料,包括所有的外购回厂的原材料、钢材、生铁坯件、铝锭、钢管、标准件、包装件、生产辅料以及其他非直接生产使用物品;第二类为自制品,包括经过工厂任意环节加工后的所有的成品和半成品;本公司物料小类是在物料大类的基数上分类,原材料分类为:钢材;钢管;铝锭;生铁件;标准件;包装件;辅助材料和其他;自制品分类为:冲压、压铸、拉丝车间产品;调叶车间成品;调叶车间半成品;生铁车间产品;生铁车间半成品;网罩成品;网罩车间半成品;管通烧焊成品;喷粉后产品;电镀后产品;安装后成品。
本公司物料编码为9位数字,如图☆☆△□□□◇○○所示。
各符合的含义为:☆☆表示物料大类:代码10—90;△表示物料小类:代码0—9;□□□表示物料规格:该物料最明显的规格特征,代码001-999;◇表示原材料使用分类特征/自制品颜色特征○○表示同一特征下的流水号:代码01-99。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物料管理通常是组织和管理一个企业的物料流程,确保所需物料供应和流动的顺畅。
在物料管理中,准确分类和编码物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物料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一、物料分类1.根据物料属性分类:-原材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始物质,如木材、金属等。
-成品: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可以直接交付给客户。
-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为最终产品。
-消耗品:用于支持生产过程的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辅助物料:用于辅助生产过程的工具、设备等。
-工具:专为生产或维修而设计的设备或工具。
2.根据需求特性分类:-主供物料:在该物料上公司具有控制权且需要进行优化管理。
-刚需物料: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不容易替代。
-柔需物料:公司控制权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使用垫底物料或寻找替代品来解决供应问题。
-非关键物料:公司的控制权很低,供应方面出现问题时可以替代。
3.根据物料用途分类:-生产物料:用于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
-保修物料:用于维修和保养公司产品和设备。
-间接物料:用于维持企业内部运营,如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包装物料:用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材料。
二、物料编码规则物料编码是为了区分和标识不同物料,并方便在系统中进行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物料编码规则:1.通用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例如A001、B002等。
这种编码适用于多种物料的情况,不容易混淆。
2.分类编码:按照物料的分类进行编码,例如按照物料的属性、用途、规格等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易于管理和查找。
3.层次编码:采用数字和点的组合表示,例如1.1、1.2.2等。
这种编码可以表示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方便进行结构化管理和查找。
4.单位编码:采用相同单位的物料进行编码,例如计算机配件可以用CP001、CP002等表示。
这种编码方便了物料的管理和统计。
5.地理编码:根据物料的产地或分布地区进行编码,例如国内物料编码以CN开头,国际物料编码以INT开头。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物料分类是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对物料的属性、用途、功能等进行归类和编码,以便进行统一管理和识别。
常见物料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物料的属性分类:根据物料本身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2.按物料的用途分类:根据物料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例如设备配件、辅助材料、工具用品等。
3.按物料的物理特性分类:根据物料的物理特性进行分类,例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4.按物料的生命周期分类:根据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例如采购物料、生产物料、库存物料等。
5.按物料的价值分类:根据物料的价值进行分类,例如高值物料、低值物料等。
6.按物料的管理责任分类:根据物料的管理责任进行分类,例如生产部门管理物料、采购部门管理物料等。
物料编码是对物料进行唯一标识和识别的一种方式,是物料管理和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物料编码规则有如下几种:1.序列编码规则:按照物料的产生顺序进行编码,例如从1开始按顺序递增。
2.分类编码规则:根据物料的分类进行编码,例如将不同类别的物料分别编码为不同的编码前缀。
3.组合编码规则:将物料的属性、用途、特性等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编码,例如将物料的类别、用途和特性信息分别用不同的位置进行编码。
4.层次编码规则:采用层次结构进行编码,每一级别的编码代表一定的意义,例如物料的大类、小类、品种等。
5.功能编码规则:根据物料的功能进行编码,例如将同一功能的物料编码为相似的编码。
6.混合编码规则:将多种编码规则进行组合,结合不同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无论采用何种编码规则,都应该具备唯一性、可读性和易识别性。
编码规则的选取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同时应和物料管理信息系统相匹配,以提高物料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物料分类和编码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物料管理和物流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物料分类和编码规则可以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