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检测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阳七中七年级《伤仲永》导学案

姓名班级得分:主备人:韩超编号:

一.填空题

1.《伤仲永》选自_______,是_______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伤”,这里有_______和_________ 的意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_______,才能不断进步;________,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2.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_________。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提出作者的见解。

3.翻译下面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5.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二.选择题

1.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

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业学风:善思切问乐学敏行

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伤仲永》测试2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通,

2.写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古今不同的含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今义:。

(2)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今义:。

(3)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今义:。

3.准确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父异焉

(2)邑人奇之

(3)稍稍宾客其父

(4)父利其然也

4.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他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是杰出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称。除本文作者外,你还知道几位?请写出他们的名字。

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

7.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9.解释下列字词。

(1)邑人:

(2)利其然:

(3)扳:

(4)环谒:

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11.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12.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业学风:善思切问乐学敏行

参考答案

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哀伤叹惜敏而好学恃才弃学

2.散文随笔叙事就事说理

3.

(1)同县的人对他很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

(2)现在那些没有先天的禀赋(先天不聪慧)的,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4.①自己的②他的③诗的④他的⑤这种

5.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一个人要成才,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二.选择题

1.C

2.C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扳攀牵,引

(2)材才才能

2.(1)此,判断动词 (2)渐渐,稍微(3)有人,或者

3.(1)对……感到诧异(2)对……感到惊奇(3)把……当作宾客(1)认为……有利可图

4.北宋,王安石,介甫,半山,临川先生,政治,文学

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不使学

8.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9.(1)同乡的人(2)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3)同“攀”,牵、拉(4)四处拜访

10.D

11.D

12.“世隶耕”说明方仲永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业学风:善思切问乐学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