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苹果的种植与运输
- 格式:pptx
- 大小:6.63 MB
- 文档页数:23
果农之友2016No.12特1绿色生产技术规程1.1园地选择园地应选择在前三年没有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等违禁物品、远离工厂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5千米以上。
1.2肥料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树体长势、目标产量等因素,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应施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矿质源肥料,禁止使用化学肥料。
肥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施肥措施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
花果管理所施用的肥料、促进授粉肥料应符合允许使用标准。
1.3水分管理宜采用覆膜、覆草、集雨蓄水、穴贮肥水等各种旱作保水措施。
必须灌溉时,尽量采用节水灌溉方法,灌溉用水中各项污染物浓度要求达到相关技术标准。
保水、用水过程所采用的材料、设备和方法应防止产生环境污染。
1.4花粉污染控制人工授粉时,采集、加工、贮存或购买的花粉应防止受到污染。
采用蜜蜂、壁蜂传粉时其饲养器具应防止被污染。
1.5包装管理果袋运输、贮藏、套袋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有害物污染,包装物及使用后的果袋反光膜应及时回收处理。
严禁使用化学合成果实着色剂。
1.6果实采收备好所有采收需要的器物和场地,采收前应使用乙醇、食品级过氧化氢和漂白剂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按照采收技术规程严格进行作业,保证采收器物没有任何污染,采收过程不能造成污染。
果品堆放宜使用标准容器,果品禁止直接着地和日晒雨淋,防止动物污染果实。
贮藏场所和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禁止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混运。
2矮砧栽培技术规程2.1栽植密度株行距1~2米×3~4.5米。
2.2栽植技术砧苗栽植应根据灌溉条件确定起垄与否,灌水条件差的果园,应在秋季或春季栽前进行起垄。
方法是在预栽树行两侧各1米的土壤上撒施有机肥和化肥,然后沿预留树行外侧各0.5米把土翻至中间,形成宽度1米、高度5~10厘米的缓坡土垄。
灌水条件好的果园则不起垄,直接栽植。
2.3配套设施顺栽植行设立水泥柱或钢管支柱,支柱高3~3.5米,间隔12~15米。
在支柱距地面0.5米以上间距0.5~0.8米处拉4~5道铁丝,树干固定在铁丝上。
果农之友2021.6栽培技术千阳地处陕西西部、渭北旱塬丘陵区,辖7镇65个行政村,总面积996.46千米2,总人口13.4万人,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国的万分之一。
境内海拔710~1545米,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均气温10.9℃,全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无霜期199天,土层深50~100米,土壤pH 值7~7.5,有机质含量平均16克/千克,是中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近年来,千阳县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内苹果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机遇,瞄准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新方向,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做品牌、优环境、强服务”的发展思路,先后从荷兰、美国等世界苹果种植发达国家,引进最优质的矮砧苗木、最前沿的栽培技术、最科学的田间管理、最先进的果园机械、最高端的分拣线,探索形成了“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机械作务”的苹果发展技术规范,以“政府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的“千阳模式”,苗木、技术、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技术和模式为全国果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示范,成为现代苹果发展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1标准化繁育优质大苗形成以“良种引进、立体嫁接、大苗出圃、数据查询”为核心的工厂化苗木繁育流程标准。
1.1建设标准化砧木繁殖圃引进荷兰、美国等国家最新优的砧木苗(图1),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建设标准化砧木繁殖圃,春季采用水平压条繁殖砧木,秋后从生长新梢剪截出苗,可持续繁殖优质砧木15年以上。
1.2建设标准化品种采穗圃从国外引进无病毒乔纳金、嘎拉优系、富士优系等新优品种,按照规定的株行距建立新品种采穗圃。
1.3建设标准化大苗繁殖圃选用当年根系生长良好的自根砧木苗,进行封蜡处理、恒温保存。
来年春季,采用“离体嫁接”技术嫁接新优品种,定植大田,经过2年繁育,形成3年生矮化自根砧优质大苗。
1.4建立苗圃生产追溯数据中心对原材料来源、购买批次、原种去向、组培批次、原种保存等进行数据采集,建立生产、接穗、嫁接、检疫、生产许可、投入品使用等记录档案,形成苗木管理和苗木质量全程可追溯系统。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一、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
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
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
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
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
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
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
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
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
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
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
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绿色果树种植规程1 范围随着国民膳食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的出台与完善,人们渴望食用无污染、无残毒的安全食品。
因此,发展绿色苹果种植生产,调整当地农产品结构,实现当地苹果产业化生产,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为了加强我社绿色苹果专业化生产的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环境条件、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贮藏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苹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税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844-2017 绿色食品苹果3 产地环境条件产地周围3km以内,主导风向5km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周边30平方公里内,90%全部是山杏,没有耕地,其余为草地。
农田土壤、灌溉用水、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的规定;产地内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耕作层深厚肥沃,通气性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4 种植技术4.1树苗种植4.1.1、挖大坑,足施肥。
栽植坑规格为l米见方。
挖坑时将表土(30cm以上的耕层熟土)与生土在坑两边堆放。
回填时要结合施基肥进行,方法是每坑加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回填坑内直至填平,不足部分用生土补充,最后地坑上部四固外缘用生土培高15-20cm的蓄水坑。
4.1.2、处理苗木。
一是剪枝。
将苗木地上部分的分枝全部剪掉。
二是剪根。
要除受损、腐烂和过长的根系。
三是泡根。
栽前将苗木根放入水中浸泡一昼夜使其充分吸水。
苹果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1、改良苹果品种结构:引进烟富、皇家嗄拉、莎莎等品种进行推广,逐渐取代老、杂、劣品种。
长富、秋富也要以优系富士品种代替。
新建苹果园一律采用新品种、新砧木。
2、合理密植,科学定植,提高建园质量:①严格整地,施足底肥。
栽植前按所需密度挖定植坑,规格为0.8m×O.8m×O.8m,或按行挖定植沟,规格为深0.6m、宽0.8米。
底土和表土分开,667平方米施底肥10000kg,与表土混合后回填,填至距地面20cm,踩实。
②合理密植。
为了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新建的苹果园采用密植栽培,株行距为2—3m×4—5m。
③科学栽植。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
栽植前3—4天,定植穴内灌足水,使活土沉实。
苗木采用一级苗,栽植前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蘸泥浆,并用生根粉蘸根处理,然后立即栽植。
栽植后及时浇水,覆土盖地膜保墒,在地膜上再覆一层土,以保护地膜。
3、对苹果树进行科学施肥:①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的作法是未结果树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3000kg,结果树每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5000kg,于中熟果采收后,晚熟果采收前结合果园深翻进行,深度20—30cm。
②控制氮肥,推广使用复合肥。
氮肥使用过多易引起果实品质下降,土壤板结。
应使用果树专用复合肥和三维复合肥,一般是一年生树每株施0.25kg,以后每年增加0.25kg。
结果树以产果量计算,每结100kg果施复合肥100kg。
③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是一种吸收快、肥料利用率高的施肥方法。
腐植酸高效喷淋肥是一种富含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液体肥料,此肥无毒、无污染,是开发绿色食品的理想肥料。
用法:在生长季节喷200倍液3—5次。
1幼树促花技术:生长正常或佩旺的树除前述春刻芽、夏环剥和秋拉枝外,还可应用生长调节剂促花。
在新梢旺长初期、中期及秋梢生长期,分别喷0.15%~0.2%浓度的比久或0.l%~0.2%浓度的乙烯利2~3次,可有效地抑长促花。
果树、绿色蔬菜、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施肥技术果树:一、一般果树的追肥时期主要在花前、花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以及果实生长后期。
1、花前追肥开花需要大量营养物质。
但这时土温较低,根系吸收能力尚差,适量追施氮肥,能促进春梢和叶生长,也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对弱树和第一年结果多的树,更要适当加大这次追肥量。
2、花后追肥落花后坐果期也是果树需肥较多的时期。
幼果迅速生长,新梢生长加速,都需要氮素营养。
这个时期追肥可促进新梢生长,扩大叶面积,提高光合效能,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形成,减少生理落果。
3、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果实膨大期是需肥多的时期。
氮、钾肥可促进果实膨大,磷肥能促进种子成熟,适宜的氮、磷、钾比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果实膨大期也是秋梢生长和花芽分化的时期,多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必须供应适宜比例的充足养分。
但是,施肥过多会使枝条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结果量过大时也会影响花芽分化。
对结果量不多的大树或树梢尚未停止生长的初结果树,施肥不宜太多,否则会引起二次生长。
这次施肥既保证当年产量,又为来年结果打下了基础,对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也有作用。
4、果实生长后期追肥这个时期追肥主要是解决大量结果而使树体营养物质亏缺和花芽分化所需养分较多的矛盾。
晚熟品种尤以后期追肥更为重要。
在生产实践中,果树一年4次追肥难度较大,只要针对果树生长结果的具体情况,重点追施两次即可。
落叶果树重点施好基肥和花芽分化肥,常绿果树重点追施前期催春梢肥和后期壮果肥。
果树追肥应注意:(1)根据树势施肥。
树势弱应以秋施氮肥为主,以壮树势;树势强的,以花芽分化前施肥为重点,促花芽分化,提高产量。
(2)根据大小年采取不同施肥方式。
在大年时除了施少量氮肥维持树势外,氮肥重点施在花芽分化前,为小年形成较多的花芽打基础。
在小年时,氮肥重点放在促进营养生长,增强树势上。
氮肥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施用,避免过多施用花芽分化肥,导致翌年花芽更多,大小年差别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