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课件1章
- 格式:ppt
- 大小:799.00 KB
- 文档页数:41
国际法课件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法的名称、概念和特征*一.国际法的名称:* 1. law of nations——万民法格老秀斯(荷) 1625 《战争与和平法》* 2. international law——国际法边沁(英) 1780 《道德及立法原理入门》* 3.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国际公法privite international law——国际私法二. 国际法的概念:*(一)传统的国际法概念: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 1、周鲠生《国际法》:“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2、劳伦斯(英):“国际法可以认为是决定全体文明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上的行动规则。
”(二)现代的国际法概念:认为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1、劳特派特(英)《国际法》:“国际法是由外部制裁来实施的行为的规则总体,这些行为规则主要地但并非绝对地为主权国家设臵权利和义务。
”* 2、王铁崖:“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
”*3、《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国际法是对国家在他们彼此往来中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总体。
这些规则主要是支配国家的关系,但是,国家不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
”*(三)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三、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国际法是国家之间以协议的方式制定的。
*3、国际法的效力普及整个国际社会。
*4、国际法采用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
*CASE 1955年7月27日的空中事件案(以色列诉保加利亚)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一、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一)古代阶段(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前):萌芽阶段*1、最古老的《真珠条约》:公元前1296年由古埃及法老和古叙利亚国王签定。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一、国际法的名称和定义●国际法,英文称为International Law。
●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普遍国际法是指普遍适用于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
区域国际法是指适用于特定区域范围内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
特殊国际法通常是指仅适用于两个国家之间或少数国家之间的国际法。
二、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国际法的制定主要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来实现的,国际社会没有专门的立法机关。
3.国际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关系。
4.在强制实施方面,国际法也与国内法不同。
三、国际法的效力根据19世纪迄今大致分为两大派别:自然法学派实在法学派折衷法学派(格老秀斯学派)自然法学派认为,国际法是从自然法派生而来的,是自然法的组成部分,自然法是国际法的基础。
国际法所以对国家有拘束力,是以自然为依据的。
新自然法学派分为:社会连带法学派,主张一切法律的根据在于社会连带关系,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各民族的法律良知。
规范法学派,反对国家主权观念,否认国家意志创造法律,认为一切法律规则的效力都出自上一级法律,从法律体系中寻找效力根据。
实在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作为主权者的人创造的,在国际社会中起作用的是国家的意志,因此国家的意志或各国的共同意志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而国家的同意则是经由它们之间签订的条约和国家颁发的文件表现出来的。
新实在法学派中有两种比较流行的学说:●权力政治学说,认为国际政治支配着国际法,而国际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因此其结论为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是各国权力的均衡,所谓“势力均衡”也就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
●政策定向学说,认为国际法是国家对外政策的表现,因此国际法的效力取决于国家对外政策,我国学者认为,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指在各个国家的意志之间所达成的协议。
第二节国际法的渊源一、概说“法律渊源”有其特定含义。
从国内法看,法律“渊源”是指法律规范表现的形式或形成的程序。
国际法基本原理课件第一章: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法作为国际社会的法律规范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以及促进全球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介绍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领土完整、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国际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国际关系准则,每个国家享有独立决策的权力,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然而,国际社会也承认国家主权并非绝对,其行使应当遵守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共同价值观的规范。
第三章: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国际法,无论国家的大小、实力或地位如何,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这意味着国家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
第四章:领土完整领土完整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国际法,每个国家都有权保持其领土完整和领土完全无可争议的权利。
其他国家不得通过武力或威胁武力的手段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
第五章: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国际法禁止任何国家以武力威胁或使用的手段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或侵犯其主权。
这一原则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确保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第六章:国际责任国际责任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国际法,国家应当对其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负有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这一原则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稳定,防止国家的违法行为对国际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通过学习国际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国际社会的法律规范。
国际法的基本原理涵盖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领土完整、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以及国际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遵守这些原则,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
对于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和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需求进行适当修改和扩展,以达到1000字的要求。
第一节国际法概述一、国际法的定义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是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二、国际法的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国际法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制订的。
3、国际法对国家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国际上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常设强制机构强制执行国际法。
三、国际法的作用1、国际法是辩明国家交往中行为的是非标准。
2、国际法是国际法主体确定具体权利义务的法律依据。
3、国际法是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4、国际法是化解国际争端的有效手段。
5、国际法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保障。
6、国际法是国际裁判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国际法渊源一、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国际法渊源是指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即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国际法渊源的内容《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规定了国际法的法律渊源有四个,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1、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重要的渊源,它是指两个或两人以上国家缔结的,规定相互间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国际条约有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两种,由两个国家参加缔结的条约叫双边条约;由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缔结叫的多边条约。
如果以创立新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或改变现有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为目的世界性多边条约,称为造法性条约。
如果仅规定少数缔约国之间权利义务的条约,称为契约性条约。
2、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是指在国际交往中逐步形成的,为各国所接受和沿用的,对各国有法律约束力的,不成文的原则、规则和具体做法。
国际习惯取得国际法法律效力,必须要通过三个阶段:(1)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惯例。
(2)这个惯例经过反复实践,范围扩大,且这种实践必须是有意识的,具有法律效力。
(3)各国公认。
国际习惯是不成文法,但大部分现在已发展成为成文法。
3、一般法律原则。
是指各国法律体系中的共有原则,如时效原则、善意原则。